延参法师文集:关于对当代佛教发展的一点思考
延参法师文集:关于对当代佛教发展的一点思考
2000多年前,佛教自东汉传到中国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经过跌宕起伏的发展,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能够遗留下来被后世人称道的历史痕迹是一个时代佛教的发展水平和高度,它有着光辉绚丽的成就,为推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是广泛的,也是深远的。讲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优秀文化,其中的一大部分就是佛教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是分不开的。
在佛教的发展历程中,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磨和,是佛教成功地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使自身成为儒、释、道三大传统文化中与儒、道并列的一系,并获得长期、广泛的流传。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磨合,推动了古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这种发展同步,佛教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
在隋唐时代,中国佛教便形成了天台、三论、唯识、华严、律、密、净土、禅八大宗派。中国佛教的一些大德高僧重视佛教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能够独立判别印度佛教经典的高下,选择某类经典为本宗崇奉的最高经典,并结合中国的固有文化,加以融通,进而创造出中国特色的新的宗派。以中国化色彩最为鲜明的天台和禅宗为例,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以般若为观,以大智度论为助,建立实相说。禅宗根据佛教的心性思想,提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更是充分地表现了在继承传统上的创新精神。中国佛教学派的创立,是中国佛教教育的又一重大成果。这种创新精神,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的繁荣,对佛教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佛教从一个异域的宗教,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能够主动地与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社会现实和时代需要相适应,则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佛教在中国能够发展壮大,说明佛教是不受国界、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体现了佛教的大圆融,也说明了佛教本身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进人二十一世纪,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昌明、经济的发展,中国佛教也与社会同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但在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盛景背后,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怎样适应急剧变化的新的社会形势,怎样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以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是中国佛教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中国佛教的发展也因此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正所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与以往历史比较,当代社会不仅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诸方面,都已发生变化,而且由于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越来越显示出与以往历史不同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当前,国际格局多极化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呈现的斗争的复杂性,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兴起中引发的竞争的激烈性,国内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攻坚中产生的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思想认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多变性,必然会反映到佛教界内部来。
由于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交通的发达,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正在走向一体化,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全球化。这样,就出现了国别观念的淡化,而国家间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也带来了贫富悬殊的进一步扩大化。还有生态平衡、环境污染、气温升高、人口爆炸、能源危机、食品短缺等难题,正在日益困扰着人类,人类实际上面临着生机危机。
由于物质生活与相对匮乏的精神界的反差现象,将长期存在。也就是说,文化精神危机,价值危机是未来社会的一个宏大问题。未来社会有可能逐渐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为佛教大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新机遇,也给佛教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未来社会里,中国佛教应当为缓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大矛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满足人们的新需要。
自近年以来,各地恢复、重建、新建的佛教寺院大量涌现。这些寺院历史沿革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建设规模宏大,信众香火繁盛,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与寺院数量日渐增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出家僧人的匮乏。作为一座殿堂齐备、执事健全的佛教寺院,其常住僧众人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条件,直接影响到该寺院的修学活动能否正常运作。
佛教是一个正信的宗教,是一个智慧的宗教,也是一个反对盲从迷信的宗教。如今,佛教正经历着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出家僧人的数量较为缺乏,而社会上信仰佛教的人数却在与日俱增。那么,如何引导广大佛教信众信仰真正积极的佛教,而不被打着佛教幌子的“伪佛教”、“邪教”所蒙蔽、欺骗和利用,已经成为我国佛教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出家僧尼人数原本就很少,且其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佛学修养并不是很高,这就很难满足广大佛教信众日益增长的宗教需求,也更难在较高层面上给予他们信仰的引导。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佛教要想跟上和适应时代的步伐,首要的就是要大力培养人才。早在1992年1月,中国佛教协会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会议,时任会长的赵朴初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迫切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赵朴老所谓之“人才”,指的就是“僧才”,而“僧才”是要从广大出家僧众中选拔和培养的。
虽然二十多年来,已经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僧才走上了弘法、管理、教育的岗位,但是放眼国际佛教发展的态势,我们还缺少和世界接轨的人才。目前,总体说来,我国僧团文化素质比较低下。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寺院往往重信仰而轻文化。随着国民教育的普及,文化科技时代的到来,文化成了衡量僧团整体素质高低的标志。佛教人才是佛教未来命运的主宰者,完善佛教教育,培养佛教人才,是急中之急,重中之重。可以说,一位佛学造诣深厚、人格高尚、修持严谨、热心弘法利生的佛门龙象,其作用与影响要远远大于盖几座大寺。
中国佛教教育的历史经验,是中国佛教的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如何把这一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佛教的教育未来实践中去,并结合中国佛教的新特点、新情况和新形势,探索出新规律,适应人群的新需要,创造出新经验,以规范中国佛教的未来走向,这是关系到中国佛教未来命运的重大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中国佛教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色,借鉴中国佛教教育的历史经验,规划佛教未来之路,提出相应的创新举措,这对中国佛教未来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中国佛教成功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才能宏扬光大佛教事业。
这些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风气,对佛教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道风问题随之而来,并有扩大之势。道风问题不仅关乎佛教的形象与声誉,甚至直接关涉佛教的根本与命脉,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对于佛教法师来讲,有必要强调以戒为师、以德为先;有必要倡导深入经藏、注重修持、淡泊名利、戒骄戒躁。
对于佛教的慈悲济世,以及未来的发展,要大力弘扬正气,相互团结,彼此尊重,树立良好的道风、寺风和僧格;要立足正信,弘扬正法,加强对戒律的研究整理,正本清源,因时因地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调适,既要符合传统精神,又要适应现代需要,中国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