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知而勿随,亦不压制」才可消业障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知而勿随,亦不压制」才可消业障
我曾经告诉过大家,可以用「吾日三省吾身」的方式做纪录,每日反省检讨,观照自己,这样做对消业障是有帮助的。《了凡四训》中也提到功过簿,每天要反省记点,加几分或扣几分,每天还要焚香祭拜,向上苍公告自己今天的功过,那就更慎重了。
不过我所提出来的和古人记功过簿比较,古人功过簿的做法还是落在有为法,而我讲的却隐藏有无为法(心法)在里面。因为这样做,事实上就是在修《内证》里的「假观」——「妄念起时,知而勿随,亦不压制」。所以不必去谴责自己做得不好,也不必高兴自己做得有多好,只要我做了什么,我就看住它、也不压制它,然后纪录它,把「妄念起时,知而勿随,亦不压制」做得更落实一点。
《了凡四训》里还特别强调一件事,譬如说人家骂你,你就生气,那会把你的业障加重;如果你没有生气,那个业障就不会加强,至少是不会加强;而如果你把它转成欢喜心,找到好的光明面,那就可以把它消除掉了。如果人家一骂你,你就生气,也不见得要生气,只要心里有一点不悦,那个不悦就会长大,愈长愈大,以后的业障也就会变得更重了。
书中又有一个例子:有个老板还没搞清楚真相就骂部属,根本就骂错了,因此被骂的部属心里就很不舒服,但是一生气就糟糕了,因为以后老板不管讲什么话,部属心里的反应就会觉得老板是在指桑骂槐,老板无论说什么话他都听不进去,总觉得老板又在骂人。这样子就是业障变大了,不但没有把业障消掉,反而助长了业障!
在我们的生活中,当然也会遇到一些不合理的事情,让人很生气,那是不是就都不可以生气呢?不合理的事情如果可以用法律来解决,那就要把它解决;否则胡里胡涂地让别人欺侮,业障也会增加;要合理合法地把事情圆满地解决,才没有业障。所以,我们还是在做「知而勿随,亦不压制」;若是压制下去,它还是会在底下做怪的。
就像有时候被人踩了一脚,当时知而勿随,也不生气;但是生气也没关系,就记下来,既不谴责,也不赞美,就是冷静的看着。记下来以后,可能又被人踩了一脚,说不定还是会生气,也没关系,还是一样不谴责,也不赞美,就只是再记下来……就是这样!
有人又会问:忍辱是不是一种压抑?没错,忍辱是一种压抑!但是要「忍辱」到「没有忍辱,是名忍辱」,一到了「是名忍辱」就不是压抑了。
我教大家做「吾日三省吾身」,如果时间不允许,做「吾日一省吾身」也可以。那就不是要你忍辱,也不是要你忏悔,就只是记下来。写下来之后,要不要去化解它呢?想化解的话,就是在知道有这个毛病后,要下定决心采取行动。譬如我喜欢骂人,喜欢嫌别人这个不对、那个不好的,当我知道我有这个毛病后,我就规定自己要去赞美人、欣赏人——针对自己的毛病订立一个行动。那个行动可能很小,就像你可以决定每天进办公室的时候,看到谁就微笑一下。每天临睡前,就真诚地检讨一下「我看到别人有没有微笑」这个小小的行动有没有做到?并且纪录下来而已。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可以,所以完全没有做得到或者做不到的问题;即使做不到也没关系,记下来表示我没做到就可以了。
所以没有什么,只是知道它,不跟它走,也不去压制,就是把它记下来。这样做,心里会愈来愈清醒、冷静,而这些业障就消失了,效果是很大的。(摘录整理自2002年11月18日共修)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