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九之上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9日
来源:   作者:慕印居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九之上

   楞严经指掌疏卷第九

  京都拈花寺贤宗后学达天通理 敬述

  嗣法门人兴宗祖旺 誊清怀仁祖毓 较字

  二四禅天(温陵曰。前明六天。虽离尘扰。而未能绝欲。故通名欲界。自此而上。明十八天。虽离欲染。尚有色质。故通名色界。又通名梵世。为已离欲染故。亦通号四禅。为已离散动故。正脉云。前天形虽出动。心尚交。足知此上绝无女人。心俱离。无所交接。兼无食睡。三欲俱忘。稍涉饥倦。即入禅定。出定则饱满精明。是但以禅悦为食为息。己离粗重身心矣。略分四重。各有本定。详分胜劣。则有十八。)二 一历明诸天。二结属色界。 初四 一初禅三天。二二禅三天。三三禅三天。四四禅九天。 初二 一别明。二总结。 初三 一梵众天。二梵辅天。三大梵天。 初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世间。仍指欲界。以色界众生。亦从欲界中修故。一切所修心人。谓泛指一切所有修行人也。言修心者。原其本意言之。盖本意原为修心。但以不得其法。误入天趣耳。禅那。此云静虑。谓由静而虑。修心者。首应依之。今云不假者。正见其不得法也。无有智慧者。不能得大开悟。从性起修。但能执身者。唯依事相修习。严持禁戒。初则以执持力。不行淫欲。但未能无心。次则若行若坐。想念俱无。则并心亦亡。后则爱染不生。无留欲界。则上界因成。因成而果自随心。故应其离欲之念。而身为梵侣。已超欲天。未及梵辅。故称梵众。正脉云。即梵世庶民也。

  二梵辅天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蹑前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故曰欲习既除。谓欲界淫习。既已伏除也。蹑前是人应念身为梵侣。故曰离欲心现。谓离欲净心。已得现前也。自是不假执持。能合梵律仪则。故曰爱乐随顺。言爱乐者。无勉行之苦。随顺者。有安行之乐。而梵辅之因成矣。因成果遂。故曰是人应时。能行梵德。言应时者。显是本天转升。非同前天。离下生上。犹待异时也。梵行成就。即名为德。上辅下化。即名为行。已超梵众。未及大梵。故称梵辅。正脉云。既辅化。即天臣矣。

  三大梵天

  身心妙圆。威仪无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蹑前爱乐随顺。故曰身心妙圆。以爱乐。则心无拘。随顺。则身无局。无拘无局。故以妙圆称之。蹑前能行梵德。故曰威仪不缺。以既曰能行。则行住坐卧之间。有威可畏。有仪可仰。故以不缺称之。威仪尚且不缺。禁戒自然清净。至此天。则不唯清净。且加以明悟。谓知持。知犯。知开。知遮也。既能知持知犯。知开知遮。自能处断重轻。昭示赏罚。而成大梵因矣。因成果转。故应时能统梵众。位超梵辅。故称为大。梵众所尊。故称为王。按初禅覆四天下。而梵王自应各有分封。今就其德位相等。名为一类。然既称为王。仍名为天者。为拣余趣。如人王。亦名为人故。别名竟。

  二总结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此三。称胜流者。以身胜乐胜。超下界故。一切苦恼。指下界粗重极苦。依未到定。发初禅色时。已离此等苦恼。况初禅有觉。有观。岂更能逼。故直曰不能。前云不假禅那。故非正修。又云无有智慧。故非真三摩地。唯于持戒清净心中。欲界诸漏所不能动。盖即以此不动义故。名为初禅。具有五支功德。谓觉。观。喜。乐。一心也。九地中。名离生喜乐地。谓离下界苦恼等诸不善法。生初禅喜乐等诸善法故。初禅三天竟。

  二二禅三天二 一别明。二总结。 初三 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光音天。 初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其次梵天者。谓其次二禅天。本从初禅梵天中来也。盖由梵天中统摄梵人所致。圆满梵行者。统摄既久。化他功深。而自行益纯故。澄心不动者。梵行既圆。净心力固。而禅定益着故。禅定益着。少光之因成矣。因成果就。故曰寂湛生光。谓寂然不动。而湛然澄清。内外皎洁。而身心光耀也。正以其局在身心。未及远映。故以少光名之。

  二无量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光光相然者。谓依于前天。定力转增。身光心光。展转相然。如以火传火。炽然盛发也。既炽然盛发。则照耀无尽。而无量光之胜因成矣。因胜果迁。故曰映十方界。遍成琉璃。谓所依依报。亦同正报身心。内外明彻。而净无瑕秽故。真际曰。映十方界者。约其定光。随所受用。东西南北等言之。据此则所称十方界者。乃指二禅中之十方界也。或指小千亦可。以二禅天覆小千界故。结名无量光者。对前有量言之。又前天光明。此天能量。此天光明。前天无能量故。

  三光音天

  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受教者。吸取法义。施教者。执持音声。惟依圆满光明。盖此天即以圆满光明。成就教体。如净名云。或有佛国。以光明而作佛事。可以例此。按古德引诸经论。多言二禅以上。无语言法。唯资中沇师。而说恐未必然。又法华亦云。光音及遍净。乃至有顶天。言语之音声。悉皆得闻之。是知古德所引无语言者。但无舌辨之语言。以语言由于光发。如后云。圆光成音是也。发化者。依于圆光。发宣化理。清净者。自然成教。无作无为。由斯所以应用无尽。而为二禅中最胜报矣。结名光音者。即以其圆光成音言之。别明竟。

  二总结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此三称胜流者。不惟胜于欲界。兼复胜于初禅。以后后转胜故。一切忧悬。指初禅微苦。以初禅乍离欲苦。恐其复坠。忧愁悬挂。时时以觉观拒之。今至二禅。离欲渐远。恐坠心息。故忧悬不逼。而入无觉无观境矣。虽无觉无观。依然属于有漏。故亦非正修真三摩地。粗漏。即初禅中爱。虽不能断。而于二禅清净心中。无所由起。故曰已伏。据此则已超初禅。未及三禅。故以二禅名之。具有四支功德。谓内净。喜。乐。一心也。九地中。名定生喜乐地。以定胜初禅有觉有观。带忧悬之喜乐。生获二禅无觉无观。纯内净之喜乐故。二禅三天竟。

  三三禅三天二 一别明。二总结。 初三 一少净天。二无量净天。三净天。 初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如是天人。仍指前之光音。蹑前吸持圆光。成就教体。故云圆光成音。谓圆满光明。成就音声。而为教体也。蹑前发化清净。应用无尽。故曰披音露妙。谓披发音声。显露化理。而成妙用也。按初禅离动求静。二禅依静现动。虽依静现动。动时未免违静。发行犹粗。今至此天。定力转深。动不违静。故曰发成精行。据此则动静双亡。是曰寂灭。寂灭之乐。妙胜于前。但以初入此境。故言通耳。结名少净者。谓寂灭名净。以境纯故。乍通名少。以量局故。又对前名净。对后名少也。

  二无量净天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前天虽通寂灭。但以净境未亡。是尚为净之所局。乃有量之净。今至此天。定力转深。并净亦空。故曰净空现前。既净空现前。以空引净。净与空发。等太虚而为量。故云引发无际。谓以空引发之净。则无际也。净既无际。自觉现前身心。如太虚之一尘。无累无拘。故曰轻曰安。拣前初通寂灭。故云成也。结名无量净者。即约其净境。无际言之。又前天净境。此天能量。此天净境。前天无能量故。

  三遍净天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前天虽净境无际。而依正犹未尽亡。以既有身心。即有世界故。既有身心世界。是净虽无量。而未极圆。今至此天。定力转深。乃并诸身心世界。泯同一体。荡然无杂。故曰一切圆净。净德者。纯净之德。既已圆遍。故曰成就。有漏之乐。至此已极。自觉殊胜可托。故曰胜托现前。不知尚属有漏。趣住不舍。故云归寂灭乐。若合前二分胜劣者。初则始通。如得路。次则方成。如入门。今则已圆。如升堂入室。浅深历然可别。结名遍净者。即约其净境圆遍言之。(问。欲界六天。按三摩文中。颇似道场严戒。按禅那文中。颇似二渐刳性。自入色界以来。历谈至此。按三摩中。颇似道场定慧。按禅那中。颇似历位深修。况涅槃亦翻寂灭。而结尽亦曰寂灭现前。何此之寂灭。与彼胜劣天渊。请示深故。以防错修。答。善哉问也。愚正欲言。按前佛示三摩文云。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是知正修之人。必先发菩提心。依真三昧。用不生灭心。如巧金师。欲祀上帝。依善好炉锤。用金作器。初作即贵。作成更为尊器。结尽所谓寂灭现前。涅槃所以翻为寂灭是也。今前云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是不发菩提心也。又云不假禅那。无有智慧。是不依真三昧也。况生天之因始于纯想。是不以不生灭心。而用生灭心也。如拙人。欲饱田夫。以破漏釜。用砂作饭。初作原非饭本。尘劫只名热砂。初禅中所谓明悟。三禅中所谓寂灭是也。识此深故。自无错修。问。前途既错。如何改修。答。福爱天中有二岐路。若从广果。上历不还。超空穷空。二皆不失正果。则向修不无少益。若无想。穷空不归。迷漏便入轮转。则已往具系徒劳。此改修善不善之辨也。问。此之世界身心。一切圆净。与我空法空何别。答。二空因悟而证。二净由想而伏。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可不办。)别明竟。

  二总结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此三胜流。又胜于前可知。初则始通曰随顺。如得路无乖违也。次则方成曰安隐。如入门无险难也。三则已圆曰得乐。如升堂入室。住持常受用也。又随顺云大者。拣光音发行未精。已小随顺。而非大故。安隐曰身心者。拣少净初通寂灭。身虽已安。而心犹未隐故。得乐云无量者。拣无量净。非真无量。而乐犹可量故。遍净之乐。无能拣者。故通拣以非正非真也。虽非正非真。而世乐已极。故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安隐心。即三禅心也。初禅二禅。离障增胜。故曰清净心。三禅得乐增胜。故曰安隐心。又初禅离欲界苦恼故喜。二禅离初禅忧悬故喜。至第三禅。于彼二喜亦无。但见其乐。故曰安隐。虽但见其乐。而安隐心中。亦有自谕之欢。莫壮之喜。要非人所能知。故特表其为欢喜毕具。显乐妙也。二禅之上。四禅之下。得三禅名。具有五支功德。谓舍。念。智。乐。一心也。九地中。名离喜妙乐地。以离前二禅对苦对忧。粗相易见之浮喜。得第三禅自安自隐。细相难知之妙乐故。三禅三天竟。

  四四禅九天(温陵曰。四禅凡有九天。然四禅报境。但有三天。第四无想。乃第三广果别开。此外复有五不还天。乃圣贤别修静虑。但以同入舍禅。故于舍心同分中。立安居处。)二 一凡外四天。二不还五天。 初二 一别明。二总结。 初四 一福生天。二福爱天。三广果天。四无想天。 初

  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复次天人。虽指四禅。叙因元从三禅中来。初禅已离苦恼。二禅又离忧悬。故云不逼身心。初禅诸漏不动。二禅粗漏已伏。故曰苦因已尽。显三禅中惟有妙乐。及细漏也。(上云胜托现前。即是妙乐。归寂灭乐。即是细漏。)乐非常住等者。谓定力转深。又觉三禅之乐。亦非常住。福业尽时。久必坏生。由是于离苦住乐二心。以并伏除。故曰俱时顿舍。正以二心俱舍。名粗重相灭。以二心相待。即粗重相故。净福性生者。舍心不动。即净福牲。此定暂发。即名为生故。结名福生者。盖即以净福性生为名。

  二福爱天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上虽苦乐二心。俱时顿舍。未免有能有所。是舍心犹有限碍。至此天舍定益深。能所相忘。故曰舍心圆融。于此圆融舍心。了了分明。名曰胜解。印持此心。不令能所复萌于念。名曰清净。福无二句。言既舍心圆融。无限无碍。而所感净福。自应无有遮限。据此则较胜于前。净福方生明矣。言既胜解清净。自应于此无遮福中。不住不着。故曰得妙随顺。妙善也。谓于后广果。已能善巧随顺修习故也。穷未来际者。谓穷究舍心。未来至何边际。非是工夫能穷至尽未来际。不可以辞害意耳。又此天正果。惟是净福无遮。而得妙随顺。又是广果方便。若穷未来际。更是无想方便。所以下。言此天有二岐路也。结名福爱者。有二义。一净福无遮。可爱乐故。二已得净福无遮。福爱广果胜妙故。

  三广果天

  阿难。从是天中。有二岐路。○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初总标二岐。从是天中者。谓从是福爱天中。有二岐路者。谓上去之路。有二岐也。○若于下。先明广果。若于先心者。先心。即指前天圆融舍心。胜解清净。故云无量净光。以胜解即是智慧光故。福德圆明者。谓清净福德。圆满明净。即前福无遮义。修之一字。即前得妙随顺。此蹑前天为此天之因。证之一字。乃是此天之果。谓深证舍禅。净福益胜故。(问。净福胜前。其相云何。答。前天如宝月离云。初得圆满明净。此天如寒光无际。万方一时俱照。前方备体。此则显用也。)爱乐此福。名曰而住。岂知非是无为。终有轮转。福业既尽。从此便坠。譬如登山。已到绝顶。无久住理。若无乘虚之力。自应就道而下。前功尽废。殊可怜愍。结名广果者。清凉云。异生善果。此最广故。所有功德。胜下天故。

  四无想天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若于先心者。先心二字。与前科不同。前科惟蹑福爱。此则兼蹑福生。以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故云双厌苦乐。福爱。福无遮中。得妙随顺。故云精研舍心。谓修习舍定也。修习舍定。勤勇无间。故曰相续不断。不欲修证而住。故云圆穷舍道。谓必欲穷究舍心。未来至何边际。福爱天中。所谓穷未来际是也。舍而云道者。盖即以舍心为涅槃道故。然既圆穷舍道。必须先伏五识。故曰身心俱灭。身心者。身家之心。意含前五识。以眼耳鼻舌皆属身分故。五识既眠。外缘不行。六识未伏。内心犹动。于是进伏六识。令其缘虑不动。故曰心虑灰凝。灰灭也。凝不动也。然虽曰灰曰凝。但如蛰虫冰鱼。非是真断。以细想犹存故。此即无想之果。而言经五百劫者。定力摄持。经如许时。报形不坏故。五百劫后。依旧轮转。故次下即出其轮转之故。生灭为因者。强制识心。令其灰凝。是不知妄本而错修也。不能发明不生灭性者。迷失根性。违远圆通。是不知真本而乱习也。错乱修习。由此所以不出轮回。初半劫灭者。谓初生此天。宿定暂坏。半劫渐灭想心。宿定乃成故。后半劫生者。谓后将报终。现定未失。半劫渐生想心。现定仍坏故。既有成有坏。虽中经四百九十九劫不过如重睡人。眠熟床枕。至若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彼又乌能知哉。结名无想天者。谓依于舍禅。灭除前六识心心所法。令不现行。想灭为首故。别明竟。

  二总结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俱称胜流者。并超下地故。一切世间。通指欲界已来。以至第三禅也。欲界苦乐俱粗。初禅二禅。苦乐渐细。率皆苦乐相间。至三禅。则纯乐无苦。四禅则乐亦不受。故曰诸苦乐境所不能动。如石压草。似冰夹鱼。故非无为真不动地。又不动有四。一四禅不动。二小乘不动。三大乘权教不动。四一乘实教不动。今云非无为者。通拣后三。以小乘有三无为。大乘权教有六无为。一乘实教有一无为。皆有不动义故。而云非真不动者。唯拣后一。以前二虽是无为。犹是似不动。非真不动故。是知四禅舍定。强伏粗识。正是有为。纵许不动。尚不及于小乘。况夫大乘。及于一乘。名同义别。不可不辨。有所得心。即修习四禅心也。计为真实。期其必得。名有所得。正显其是有为心故。功用纯熟。不假免强。任运伏识。任运成定。正显其有不动义故。居三禅上。名为四禅。而有四支功德。谓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也。九地中。名舍念清净地。谓舍三禅乐。不生悔心。念四禅清净。作证住故。正脉云。初禅共戒。戒德增上。二禅喜俱。光明增上。三禅乐俱。净乐增上。四禅舍俱。于中前三天福德增上。后一天舍定增上。此其别也。凡外四天竟。

  二不还五天(俱舍云。杂修静虑。有五品不同。故生五净居天。杂修者。初起无漏。次起有漏。后起无漏。以有漏无漏。间杂而修故。净虑者。定慧均等之谓。五品者。下。中。上。上胜。上极也。问。何故杂修静虑。答。为生净居天故。为受现法乐故。为遮思烦恼故。问。以何义故名为净居。答。离欲圣人。以圣道水。濯烦恼垢。故名为净。净身所止。故名净居。或住于此。穷生死边。如还债尽。故名为净。净者所住。故名净居。或此无异生杂。纯圣所止。故名净居。今云不还者。的指三果人住故。)三 一出由标居。二指果显异。三结示胜妙。 初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此中者。即指四禅天中。复有者。除前复有五天。俱以不还称者。谓已生此天。不复还来欲界生故。下界。即指欲界。习气。即指思惑。与生俱生。故以习气名之。习气难除。分九品断。断前六品尽。证二果。后三品尽。证三果。共润七番生死。谓七生天上。七返人间。方乃断尽。所谓独也二。共也二。独也一。共也一。独也半。共也半也。俱时灭尽者。谓俱于欲界时灭尽。显欲界中无润生惑矣。苦乐双亡者。谓于初禅二禅。苦乐相间。及三禅纯乐。以并俱亡。以于那含向中。七生天上时。色界初三地思。先以断尽。而初二三禅。亦无润生惑矣。既于下地。都无润生之惑。纵拟再生。无因可托。故云下无卜居。卜拟占也。既下无卜居。宜生四禅。且苦乐双亡。进契舍心。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然安立虽在同分。而杂修静虑。应另有别业之境。观后文四禅四王。独有钦闻等。已可见矣。

  二指果显异五 一无烦天。二无热天。三善见天。四善现天。五色究竟天。 初

  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此天于杂修五品中。应属下品。出由中。言苦乐双亡。此云苦乐两灭。两灭即双亡义也。斗心即能灭之心。灭苦灭乐。二心相胜。有斗义故。并此亦无。故曰不交。谓不交斗也。熏蒸燥热曰烦。如火被覆。不得发泄之象。设有斗心。不得发泄。其状如之。然亦不交。故以无烦名之。

  二无热天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此天于杂修五品中。应属中品。斗心发动曰机。收摄不交曰括。唯余一念。故曰独行。研交无地者。言一念若存。虽曰不交。终有交时。则一念正相交之地也。若更以杂修静虑。研究此念了不可得。则不唯无交。即欲交亦无地矣。煨熥遗暖曰热。如火已除。炉尚可炙之象。斗机已括。一念独行。其状如之。今既研交无地。是一念亦不可得。故以无热为名。

  三善见天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沉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此天于杂修五品中。应属上品。前天研交无地。定深慧明。至此天。天眼顿发。故得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正脉云。十方世界。即指一大千量也。灌顶云。报与四禅同分。天眼亦同四禅。见通大千总相。愚谓此是定发。恐非四禅报得所及。观下妙之一字可见。言妙见者。天眼胜妙。逾四禅也。圆澄者。圆澄凝。用益周而体益净故。尘象即是外境。沉垢即是内影。言更无者。谓外境不能碍其圆。内影不能扰其澄也。用周体净。澄圆无碍。故以善见名之。

  四善现天

  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此天于杂修五品中。应属上胜品。前天妙见圆澄。用周体净。故曰精见现前。谓精妙之见。已现前也。至此天则陶铸无碍。谓随其所见。现神足。成就化机。如陶师之范土为瓦。铸匠之模金作像。心之所至。手之所到。任运成就。得自在故。结名善现者。即取其神足无碍之义。

  五色究竟天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此天于杂修五品中。应属上极品。上二天。天眼神足。虽皆于境无碍。但由通力所得。境实未空。至此天乃以析观而究竟之。几微也。言究竟者。谓修此观时。初以假想。析三千界地为七分。次以七分。分分转析为七。如是展转分析。名曰究竟。至于微尘。名曰群几。群几犹众微也。虽至众微。犹有微碍。其次又以七分分之。则成极微。若更析极微。则成虚。名为穷诸色性。以色相体性。至此尽故。若更析邻虚。则实空性。故曰穷色性性。上性字。指色体。下性字。指空体。谓穷尽色性。至于虚空性也。又色依空现。空性即色性之性故。至此虽身相未泯。而境界全空。故云入无边际。无边际。谓空处边际也。空处边际。即是色界极顶。故以色究竟名之。俱舍云。从此向上。无复所居。此处最高。名色究竟。约本经亦可言于诸色性。究竟穷研。以因立果名也。总上指果显异竟。

  三结示胜妙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初正以结示。此不还天。总指上之五天。彼诸四禅。总指前之四地。四位天王者。初禅大梵。二禅光音。三禅净。四禅广果也。按唯识论。二禅以上。不分王臣。今通称天王者。以王有三义。一统摄义。统摄梵众。及梵辅故。大梵是也。二自在义。于本天中得自在故。光音净是也。三尊胜义。于诸天中最尊胜故。广果是也。初一如世主称人王。实有君臣。次二如菩萨名药王。后一如世尊号法王。不必定以君臣论也。若取舍心同分。则彼诸四禅。亦可别指第四。而四位天王。即指凡三外一。首二自在。广果尊。无想胜。皆可以王称故。独有钦闻不能知见者。略有三异。一惑有伏断异。谓四禅伏惑。不还断惑。二禅分染净异。谓四禅有漏。不还无漏。三位别凡圣异。谓四禅为凡。不还为圣。彼此悬隔。故唯钦仰其德。闻称其名。至于依正受用。不惟不知。亦复不见。其胜妙之义。已自可见。○如今下。取例显明。世间为众生同分。例第四禅为舍心同分。(于上二义中。此取后义。若取前义。应云例四禅为色天同分。)旷野无人。深山绝域。皆罗汉别境 。故云圣道场地。虽属罗汉别境。亦在世间之内。例不还为三果别业。亦在舍心同分中故。罗汉住持者。如入大乘论云。宾头卢等十六罗汉。散在诸山海中。例三果圣人。杂修五品静虑。寄居五不还中。世间粗人者。无出世心。及细妙行。例四禅四王。无断惑心。不修无漏禅定。所不能见者。圣凡相隔。例四王之与不还。独有钦闻。不能知见。以能例所。而胜妙之义。益为显明。历明诸天竟。

  二结属色界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独行者。绝配偶。无交者。离情欲。显已超欲界。未尽形。有色质。未尽累。余上思。显不及空处。自此已还者。从不还。至梵众。该两楹中间天也。名为色界者。业果色。定果色。二俱有故。通结四禅天竟。

  三四空天(四皆言空者。无业果色故。)二 一顿超四空。二渐穷四空。 初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岐路。○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难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初总标二岐。从是有顶。即指色究竟天。以其居有色顶。故名有顶。上空界。故曰色边际中。有二岐路者。上进之路有二岐也。良以福爱天中。有二岐路。一广果。二无想。广果天中。复有住与不住。若作证而住。则报尽仍坠。若不作证。则杂修静虑。以入五不还天。五不还天。复分利钝。利者于无烦天中。断四禅思。无热以至究竟。断四空思。从究竟天。则顿超四空。而证阿罗汉果。以根利故。回心修大。此一岐也。若钝根者。于五不还中。惟断四禅残思。尚余三十六思。须待四空中断。于是从色究竟。渐穷四空断四地思。成阿罗汉。以根钝故。不知回心。此又一岐也。故曰从是复有二种岐路。○若于下。先明顿超。舍心仍指四禅。四禅苦乐双亡。名为舍心。发明三句。乃指无烦等五天。无烦心不交。无热研交无地。是智慧渐发。善见妙见圆澄。是智慧始明。善现陶铸无碍。是慧光始圆。色究竟穷色性性。是慧光始通。已尽空界三十六思。上地无润生之惑。故自此便出尘界。离分段生。证偏空理。故曰成阿罗汉。不以小果为足。进修大因。故云入菩萨乘。既已入菩萨乘。则是回小乘心。向大乘果。但据迹犹在声闻。故仍称罗汉。而以大字拣之。

  二渐穷四空(初厌色依空名空处。二厌空依识名识处。二色空识灭。而依识性。名无所有处。四灭穷识性。不得真灭。名非非想处。有定果色。无业果色。故亦名无色界也。此复有二。一从福爱分岐。由广果而转入不还。由不还而渐穷。二从福爱分岐。不由广果。缘无想而直入。渐穷如夷路而长。直入如险路而近。今约渐穷者言之。无想直入。至后总结自见。)二 一别明四天。二总结两类。 初四 一空无边处天。二识无边处天。三无所有处天。四非非想处天。 初

  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若在舍心。远指福爱言之。言福爱虽舍心圆融。胜解清净。依然未出舍心。故云在也。舍厌成就者。谓依此舍厌之心。成就广果。乃至色究竟天。诸胜报也。色究竟天。虽已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其奈未尽形累。故犹自觉身为碍。销碍入空者。华严云。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无边虚空。住虚空无边处。(清凉释云。超色想者。超可见有对色。谓眼所见色。灭有对想者。耳鼻舌身和合想灭故。此灭不可见有对色。谓耳等四根。所对声等四尘。不念种种想者。不念意识和合想故。意识分别一切法。故说名种种。此灭不可见无对色。谓意所缘法。入无边虚空者。三色想绝。则入空理。廓尔无边。智论义亦同此。但文有少异耳。)然此固是销碍入空。乃泛约一切修空定者言之。今此既从色究竟来。似不必更销外色。以彼业巳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唯觉有身为碍。若销碍者。只须仍用析观。分析此身。以至于无。则是入空。况前既能以此空界。今仍以此空身。岂不更易。盖同一空处。而修法不同。勿拘泥也。名为空处者。以身界俱空。惟觉虚空无边。为识所依。所谓厌色依空是也。

  二识无边处天

  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有顶已销界碍。空处又销身碍。故云诸碍既销。显唯有空存也。今以缘空无边。令心散漫。乃作意欲忘。久久定成。并前无碍之无。(无字宜作空字。)亦复俱灭。显惟有识存也。其中者。即指所存识中。唯留赖耶等。显六识已灭也。言六识乃托尘似有。离尘实无。今既色空俱灭。六识无托。已与之而灭故。阿赖耶识。但是带言。其意为显末那。言末那以赖耶为体。唯有赖耶。方能保全。今所留者。乃阿赖耶识所保全之末那。而又言半分微细者。以末那外缘六识。行相粗显。内缘八识。行相微细。今六识既灭。则外缘六识。半分之粗显者已灭。故所留者。唯内缘八识。半分之微细者也。是知此之识定。唯以末那为能缘心。赖耶为所缘境耳。按古德半分微细之解。种种异说。各有所据。今则唯据本经。不必强同。一音异解。亦不必辨。名为识处者。色空俱灭。唯觉识心无边。所谓厌空依识是也。

  三无所有处天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空处亡色。识处亡空。故曰空色既亡。显唯有识也。识心都灭者。不唯六识。及末那粗分不行。乃并彼末那细分。亦复俱灭。以前天唯留末那细分。今复厌其恒审思量。作意欲灭。久久定成。思量都尽。显唯有赖耶独存。但赖耶无有分别。唯觉十方寂然。杳杳冥冥。向去不知是何境界。故曰迥无攸往。攸犹所也。合辙云。老庄呼为混成。外道执为冥谛。尽在于此。名无所有处者。色亡空亡。末那亦亡。唯存赖耶无分别性。故无所有。所谓色空识灭而依识性是也。

  四非非想处天

  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识性即指赖耶。性者根本义。以赖耶为诸识本故。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是知空处亡色。识处亡空。略似于境界风息。无所有处。识心都尽。略似于识浪不腾。但以法执俱在。我执暂伏。唯以灭定穷研。如入室避风。似引水观浪。风实不息而浪犹正跃。所以不见本识。唯觉十方寂然。迥无攸往。今云识性不动者。言寂无攸往。正是识性不动之境。藏海常住之源。奈为二执所障。不能荐取。亦唯略似而已。错乱修习。不可不辨。以灭穷研者。因不能于识性不动处。荐取藏海常住。仍复以灭定穷研。欲灭本识。识实不灭。唯觉灭定益深。是为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其犹患目羞明。以障覆灯。灯实不灭。惟见障外无明。是非非想因成矣。识实不灭。而为灭定所障。故如存不存。虽为灭定所障。而识实不灭。故若尽非尽。是非非想果现矣。名为非想非非想处者。如障覆灯。障外不见。以障外不见。故作非想。以灭障识。亦复如是。如障微开。灯明微露。以灯明微露。故作非非想。灭定稍亏。亦复如是。所谓灭穷识性。不得真灭是也。别明四天竟。

  二总结两类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初总结非真。此等者。总指四空天也。正脉云。初天穷色令销。二天穷空令无。三天穷识令灭。四天穷性令尽。前二穷境。后二穷心。欲令心境双空。故总为穷空。不尽空理者。有二义。一不达法空。下文圣道穷者是也。二我空未极。下文外道穷者是也。○从不下。依来分岐。即分为二。初超轮一类。谓始从福爱分岐。由广果而入不还。由不还而渐穷四空。今略其远因。故唯言从不还天。初果即入圣流。今约三果。故曰圣道穷者。以根钝故。不还天中。唯断四禅残思。今于四空天中。以穷空力。渐断三十六思。证我空理。成阿罗汉。而名不回心者。盖以其沉空滞寂。不思度生。对前顿超一类。名为钝也。○若从下。入轮一类。谓始自福爱分岐。不由广果。便入无想。非正道故。名为诸外道天。此复有二。一非果计果。报尽便入轮转。二不自作证。穷空直入空界。以于无想天中。身心俱灭。心虑灰凝。其奈初半劫灭。后半劫生。灭时似无。生时还有。以还有故。厌离无想。修空界定。直入空处。以至非非想处。作证而住。故曰不归。但以迷于有漏。不知断惑。无闻圣道。不求真证。断证既无。定坏还堕。故云便入轮转。所谓饶经八万劫。终竟落空亡也。然此以上四天。经论异说。诸家广引。多约不论何界何人。但修何定。即得何果。今既皆顺序而谈。承前起后。与诸家所引。不得全同。故今疏唯就本经解释。不能一一附会诸说。盖恐多岐亡羊。赐览高贤。幸垂原谅。通结以前。别分胜劣竟。

  二总斥迷沦三 一依空界结显前天。二即空界结显后无。三出迷真斥以妄沦。 初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初天人入轮。是诸天上者。指空天以上。所说色界及欲界天也。上字宜作前字。因译字少混。遂致古德欲将此科。移于下科之后。各各天人者。指二界天民。则是凡夫者。除不还天。以不还是圣人天故。业果酬答者。以既是凡夫。则是有漏业果。纵获胜福。不过酬答前因。天福受尽。还生人间。故曰答尽入轮。如永嘉所喻仰箭射空。势尽还坠是也。○彼之下。天王向圣。彼之天王者。即指四禅四王。六欲六王。即是菩萨者。除不还天。犹属小圣故。又即是菩萨者。按华严仁王璎珞等经。皆有菩萨寄报天王。然亦随教各别。似皆不合本经。今按本经。既云游三摩提。应是已得圆通。游戏于三摩境者。讲者即当以本经圣位配之。谓干慧菩萨。寄报四王。为接人间众生。于欲令轻也。十信寄报五欲。为接四王众生。于欲渐离也。十住寄报初禅。为接六欲众生。于欲永断也。十行寄报二禅。为接初禅众生。令离觉观也。十向寄报三禅。为接二禅众生。令离喜乐也。十地寄报四禅。为接三禅众生。令舍妙乐也。不言加行寄报者。诸经多不开故。或前二随十向寄报。后二随十地寄报亦可。问。四禅既属有漏。岂无接者。答。等觉位接。寄报应在色究竟天。但本经色究竟天。不显有王。按别经亦有摩醯首罗天王。说寄亦可。渐次增进者。接物利生。或就已德。行渐增而位渐进故。回向圣伦者。回寄报因。向菩提果。以是悟后之修。行行位位。皆不离菩提心故。既不离菩提之心。则行行位位。皆为所修行路也。(问。前云五不还天。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今何言其即是菩萨。答。前据论。此约本说。不可为难。)

  二即空界结显后无(按前欲界色界。最后皆有结属之文。空界之后。暂结两类。至此方以结属者。为显向后无天。观文言逮终可见)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即就空界而言。故曰是四空天。身心灭尽者。谓空处灭身。识处犹有心在。至无所有处。非非想处。则并彼所执以为自心者。亦复俱灭。若论识性。本不可灭。但非彼所能知。彼惟定伏。自觉为灭耳。定性现前者。谓深定之体现前。能发定果色故。(谓定中现起微细身境。自在受用。显扬论中。所谓定自在所生色者是也。)无业果色者。谓业报所感粗显身境。不复更有。以不同前之诸天。兼有杂修业故。从此二句。虽是结属。寓有显后无天之意。逮及也。终尽也。谓从此空天。天及于尽也。虽尚存天名。而无色可见。故以无色名之。

  三出迷真斥以妄沦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此皆二字。统该三界诸天。妙觉明心。指本觉言。本无识心分别曰妙。本无色空顽冥曰觉。本无欲尘蒙蔽曰明。此显本觉心中无三界也。一念妄动。遂成晦昧。名曰不了。由不了故。从迷生迷。故曰积妄。由积妄故。业转现三。次第而起。名曰发生。由发生故。遂于无同异中。见同见异。故曰妄有三界。(无同异。即业相。见即转相。异即世界。同即虚空。此二皆属现相。该三界也。)中间者。即指三界中间。妄随者。虚妄随顺。谓认为实有。取着造业也。取着造业。今感天趣。展转趣于余趣。故曰七趣沉溺。问。今论天趣。何言七趣沉溺。答。补特伽罗。各从其类。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天报已尽。于中有身。数数取着。趣于余趣故。各从其类者。谓无始业种。眠伏藏识。次第而发。若修罗业发。则从修罗一类。若人道业发。则从人道一类。乃至若地狱业发。则从地狱一类也。(问。若尔则天福独不可修耶。答。若悟而后修。不复妄随。则天福即圣道之阶梯。如前所谓渐次增进。回向圣伦者是也。若不悟而修。不达妄有。则天乐即苦趣之前导。如前所谓业果酬答。答尽入轮者是也。汝正不必问天福之可修与不可修。只须问汝心之能悟与不能悟。观文中曰妄有。曰妄随。日七趣。曰沉溺。其警惕之意。亦深切矣。)总结天趣竟。

  七修罗二 一总标种类。二别分胜劣。 初

  复次阿罗。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

  按诸经论。修罗所居。似唯局在欲界。今言三界中者。以是同分境故。如下云乘通入空。又云能与梵王帝释争权。则知三界之中。皆有修罗同分地也。四种者。种族有四。以胎卵湿化不同故。虽种族有四而同名修罗。以性多瞋。行多妒。性行多相类故。清凉疏云。阿修罗。阿素洛。梵音楚夏耳。瑜伽论译为非天。古德释云。有天福。无天德故。旧翻无端正。长阿含云。修罗生女端正。生男多丑。从男彰名。什曰。秦言不饮酒。杂宝藏云。妒天饮酒。采华酝酿。瞋无和气不成。终不得饮。

  二别分胜劣四 一卵生鬼摄。二胎生人摄。三化生天摄。四湿生畜摄。 初(微劣)

  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

  若于鬼道者。谓前因从鬼道中来。来非无因。故云以护法力。谓彼以善愿心。护经护咒护戒。或受佛遗嘱。护持修法行道之人。皆得以护法称之。由此善业力故。出于鬼伦。来入修罗道中。则福胜于鬼矣。鬼道即具五通。加以护法为因。果中益胜。故能乘通入空。故知空界中有其同分地也。鬼多浮想。故转报仍从卵生。神通类鬼。虽改形犹属鬼摄。此类虽不言住处。以义推之。应与鬼邻。如婆沙云。妙高山中。空缺之处。如覆宝器。修罗所住。如坚手天等。(三界安立图说云。自须弥山根。上去一万由旬。有坚手天。坚手上有持鬘天。持鬘上有恒憍天。此三天皆鬼神所居。)

  二胎生人摄(微胜)

  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若于天中者。原从天道中来。来非无因。故曰降德贬坠。色天以梵行持身。欲天以少欲为德。若梵行稍亏。情欲稍重。皆为降德。谪谢天位。改报修罗。即为贬坠。故古德释云。有天福无天德也。福报似天。住亦相类。故卜居于日月。正法念云。有阿修罗。住须弥山侧。于欲界中化身大小。随意能作。即此类也。情重被贬。故感从胎而出。以胎因情有故也。上既于日月。下即接于人境。又以其情欲同人。故为人趣所摄。

  三化生天摄(上胜)

  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

  此类不出前因。以果详之。似从人道中来。以人中有大福德。应生天上。但以胜负心重。有争王图霸之业。执分疆裂土之功。事不遂意。瞋妒结心。故感为修罗王。福报同天。人中大福所感。性好斗诤。心有胜负所感。争王图霸之心未了。分疆裂土之习犹在。故感执持世界。正脉云。执持世界者。亦能驱役鬼神。祸福人间。如孔雀经有修罗所罚之语。其意可见。愚谓世界二字。言总意别。以七趣各有世界。亦各有王执持。今既为修罗王。其所执持者。应即修罗世界。力洞无畏者。神通之力。洞达无碍。上天下地。无所畏惧。此亦由于有大福德。及勇敢之心所致。能与等者。灌顶云。梵王大千之主。帝释三十三天中尊。四王四洲都统。各有专司。修罗不摄。心起诤。欲窃其权。时来与战。又引经证云。修罗初来战时。先四天神。次余散天。次四天王。四王力敌不胜。方报天帝。天帝力不能敌。然后展转乞力上天。乃至梵王下天助之。但未指出何经。想必有所见。然此类。既能与梵释四天争权。则色欲二界。皆应有其同分境矣。福德力大。不受胎藏。但离人间报躯。即现修罗幻形。故云因变化有。以化以离应故也。福报似天。故为天趣所摄。或以住处邻于天宫。如正法念经云。有力大福者。住于众相山间是也。

  四湿生畜摄(下劣)

  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此亦不出前因。以果详之。似从畜道中来。如畜道中有秉归受戒之鸟。兴云致雨之龙。虽有善业福因。而畜习未除。故报感下劣修罗。而言别有一分者。谓下劣修罗。不止湿生一类。余生尚多。此湿生者。但是下劣中一分故。而言下劣者。约因。来处不及上三。约果。住处福德神力。皆不及于上三。若与上三对论胜劣。则化生者为王。胎生者似臣。卵生者似民。此湿生者。似为修罗奴耳。生大海心者。海心即是海底。但约中间言之。沉水穴口者。水穴或指尾闾。但世典所载。尾闾在碧海之东。乃川名也。今云海心。似别目海底。有泄水处故。又二句亦可分为二类。如金翅食龙余习。故感生大海心。孽龙避苦余习。故感沉水穴口。旦游虚空者。白昼以供驱使。夜归水宿者。黑夜以息劳役。故判其为修罗奴也。计海为胜。而欲附合。故感因湿气有。以湿以合感故也。畜道中来。犹带余习。故为畜趣所摄。或以住处接于龙界。如正法念经云。无力少福者。住下大海心底是也。(按诸经论中。所说修罗住处。不得全同。然亦惟佛能知。惟佛能说。殆非凡夫心量所及。今亦唯据现经所说。因果相类之义释之。余不俱载。)总结详明七趣轮转竟。

  三依次答释前问二 一答前总问。二答前别问。 初(答前总约七趣问也)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著。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如是二字。总指以上所说。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人及仙天。三善道也。常途六道无仙。摄归天趣。以世人仙天不分。顺世而说。今论七趣。故开之也。常途修罗居人天之次。约善道三品说之。今居最后。以有四趣。不专善道。不专恶道故。精研七趣者。精心研究七趣本因。无明不觉曰昏。起惑造业曰沉。随业受报。曰诸有为相。妄想二句。乃释成有为之义。言分趣唯以妄想受生。轮转亦惟妄想随业。既唯妄想所作。非有为而何哉。本心即本元真如。前云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故云无作。不为妄想所蔽曰明。不为七趣所碍曰圆。不为业报所迁曰妙。特为不了此心。妄有七趣。若果能了此。则轮转何有。故云皆如空华。其意以虚空喻真心。以狂华起灭。喻七趣轮转也。元无所著者。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岂有着落。是知七趣。但一虚妄。更无根本头绪。可研究耳。据前阿难问云。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今云妄想受生。妄想随业。是答以妄习生起也。又云但一虚妄。更无根绪。是答以非本来有也。

  二答前别问(答前别约地狱问也。据前阿难虽别问地狱。乃以一例六。故今结答。仍蹑七趣言之。)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

  初兼释前疑。此等众生句。佛亦总约七趣言之。盖明知阿难问地狱。例六趣也。据前阿难疑云。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今如来以不识本心等释之。不识本心者。谓不知佛体真实。既不知佛体真实。自应以妄想随业。受此轮回。此七趣之所以有也。七趣既有。轮回不息。故云经无量劫。恶道固为不净。善道净亦非真。故曰不得真净。盖以不识本心。终成有漏故也。○皆由下。申明随业。言所以不得真净者。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十恶之中。独举杀盗淫者。以贪等属惑。摄在随顺之中。妄等属口。生自身业之表。轮回正因。唯身业为要故。反此三种者。知其为恶道之因。而欲违之也。出生者。渐次伏除。除得一分有。生得一分无也。若随顺而至于全有。则报感鬼狱。故曰有名鬼伦。盖地狱亦饿鬼之伦类故。若出生而至于全无。则报感上界。故曰无名天趣。盖全无非欲天所能故。倾犹夺也。有无相倾者。言有不终有。或时为无所夺。而渐至于无。无不终无。或时为有所夺。而渐至于有。渐至于无。则从天洎仙及人。展转轮回于善道。渐至于无。则从狱洎鬼及畜。展转轮回于恶道。由是于无作本心。颠倒相续。故曰起轮回性。轮回称性者。以是有为生灭性故。○若得下。教以息轮。妙发三摩者。不离六根门头。亲见不生灭性也。不生灭性。有不能有曰妙。无不能无曰常。对待既绝。中亦不立曰寂。然既有不能有。不待有而立无。无不能无。不待无而立有。故曰有无二无。谓有与无之二边。皆无有也。二边既无。不待边以立中。故曰无二亦灭。谓无二之中道亦俱灭也。自是净极光通。寂照含虚。来观世。犹如梦事。随缘现无而不住于无。故曰尚无不杀不偷不淫。随缘现有而不住于有。故曰云何更随杀盗淫事。是则七趣之所不轮。而如来密因常现前矣。○阿难下。应问结答。不断三业。各各有私者。谓业各不同。受报亦各有私。此答阿难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问也。因各各私。众私同分者。谓各各私中。亦有彼此业同者同在一处受报。是为众私同分之地。此则亦有定处。故曰非无。如地狱中。轻者定生有间。重者定生无间。此答阿难为有定处问也。通上依次答释前问竟。

  四结叹以示邪正

  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初显妄劝修。承上受报虽有定处。而究其远本。亦皆由于一念妄动。变起赖耶识境。故曰自妄发生。盖妄之一字。即指最初一念。目为无明者是也。若更究其无明之所从生。则别无所由。故曰生妄无因。如前所谓妄性无体。非有所依是也。既非有所依。则离念即是。故云无可寻究。如前所谓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是也。然既无可寻究。惟是从粗向细。渐次伏除。故教以汝勖修行。勖勉力也。修行者。即指渐次伏除行故。渐次伏除。不易可得。欲得菩提。从何入手。故示以要除三惑。三惑者。即指淫杀盗三。于中执迷不了。即名为惑。而云要除者。若但离于有。不名为除。盖必至有无二无。无二亦灭。乃名为除也。○不尽下。出过结叹。谓设若不尽三惑。不唯七趣轮回。纵以禅定之力。得发相似神通。亦不能超出世间。成就无作妙力。故云皆是世间有为功用。盖以习气不灭。对境复发。上品必为魔王。中品必为魔民。下品必为魔女。故云落于魔道。原其初修之时。虽欲除妄。及乎落于魔道。倍加虚伪。魔福受尽。业报现前。阿鼻极苦。还自来受。是故如来说此。名为可哀怜者。然亦警之至矣。○汝妄下。斥疑拣魔。据前阿难疑云。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今云汝妄自造。非菩提咎。盖斥其所疑之不当耳。要使知自疑不当。令其信佛之所说。故示以若有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设若他有所说。如言本来自有。非业所招。违越诚言。故知即是魔王所说。是乃如来恐后世惑于魔说。造无间业。而预为拣示也。总结大科。精研七趣以破奢摩中障竟。

  二详辨五魔以破三摩中障三 一如来指魔诫听。二会众喜听慈诲。三如来次第为说。 初四 一将罢回告。二结说标魔。三指魔显害。四诫听许示。 初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

  七趣不轮。密因离障。自此三摩可修。禅那易成。佛心稍慰。玄音欲息。故云将罢法座。揽七宝几者。按之而起。回紫金山者。转身离座。此即将罢法座之相。床以师子名者。师表说法无畏。或即像师为床亦可。几以七宝名者。宝表圣财普利。或即用宝为几亦可。紫金山。如来身也。丈六金躯。圆光四布。巍巍如山。故以为名。再来者。再转身来。凭倚者。凭几倚座。然既回紫金山。而又再来凭倚者。将恐魔起五阴。事障三摩。欲为详辨也。普告大众。及阿难言者。微细魔事。人各应知。传示末法。阿难任重故。

  二结说标魔

  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真修行法。○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

  初结前已说真法。上云普告大众。此中独呼有学者。正为有学。以魔重故。无学魔轻。亦应兼为。汝等二字摄故。回心者。回小乘心。趣大者。向大乘路。以前总请别请。皆有回小向大之意。既同为一会。无妨浑约今日言之。大乘菩提。亦有权实分圆。为拣权分。故云无上妙觉。显会众所趣者。乃实教圆证。最上一佛乘故。奢摩三摩禅那。皆为真修行法。如前备明。故云吾今已说。据此则真修有路。无上妙觉可趣。所以上科有将罢法座语也。○汝犹下。标后未识魔事。奢摩他。即三摩中止。毗婆舍那。即三摩中观。如六结中解前进后。具有止观义故。阴境现前。不自觉知。故云微细魔事。法席将辍。未经辨析。故虑其犹未识也。后会无定。不如就座指示。故此标显。至下乃详为研辨。

  三指魔显害

  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着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

  初不识落邪。首二句。牒前不识。以为落邪之因。次二句。承言洗心非正。落于邪见。言修定原为洗心。魔境不识。则蔽诸正见。纵欲洗心。亦不得其正矣。不得其正。必落于邪。如下之五阴魔境。总由认邪为正。皆邪见也。○或汝下。历指魔境。然亦不必分属五阴。盖五阴中。每阴有十魔。而十魔之中。或有唯是阴魔者。或有阴魔之外。复兼天魔者。或有阴魔之外。复着鬼神者。或有阴魔之外。转遭魑魅者。如色阴中。前九似惟阴魔。而第十则曰。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又如受阴中发无穷悲等。皆为阴魔。乘此则有悲魔等入其心腹。而悲魔等。或是天魔。或是魑魅。俱未可定。况第九中亦言鬼心久入。是知阴魔通于五十。而天魔鬼神魑魅。有具者。有不具者。且总为指出耳。此即上之所谓魔境。心中不明者。即是不识。认贼为子者。即是落邪。乃取喻言之。○又复下。作证堕狱。于中者。亦是通指五阴魔中。如前四中。皆有自言登圣之语。而识阴中。且更自言满足菩提。同是得少为足。一例不免轮回。不责误修。反谤实证。阿鼻极苦。自分当受。佛恐疑后人。取例警觉。故云如第四禅无闻比丘等也。智度论云。有一比丘。师心自修。无广闻慧。不识诸禅三界地位。修得初禅。便谓初果。乃至四禅。便谓四果。命欲尽时。见中阴相。便生邪见。谤无涅槃。罗汉有生。以是因缘。即堕泥犁狱中。今云无闻比丘。即论中有一比丘。无广闻慧。称为第四禅者。即论中修得初禅。乃至四禅。妄言证圣。即论中便谓初果。乃至四果。天报已毕。即论中命欲尽时。衰相现前。即论中见中阴相。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即论中谤无涅槃。罗汉有生。堕阿鼻狱。即论中以是因缘。堕泥犁中。盖经论一事。而详略异耳。

  四诫听许示

  汝应谛听。吾今为汝子细分别。

  诫以谛听者。魔事微细。非粗闻可了故。许以子细分别者。慈悲谆切。恐漫说难明故。子孳也。谓孳孳无已也。正脉云。不但分别而更许子细者。一以魔相幽微难见。一以魔害酷烈难堪。故劳真慈费委悉也。如来指魔诫听竟。

  二会众喜听慈诲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

  阿难起立者。闻害竦动故。唯并有学者。魔重偏忧故。蒙许子细分别。故欢喜顶礼。承教虚心乐闻。故伏听慈诲。

  三如来次第为说三 一出由令觉。二辨相令识。三遵古结劝。 初三 一总举妄本。二各出其由。三不觉成害。 初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初先明所迷之真。论魔境有学偏重。论妄本无学同迷。故佛告阿难。亦及大众。有漏世界。依报也。十二类生。正报也。远由惑现。近由业招。故曰有漏。拣非法性。及受用身土。以彼为无漏故也。离无明不觉曰本觉。离妄想昏乱曰妙明。诸佛依此生曰觉圆。世界众生。依此建立曰心体。据此则生心即是佛心。故云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下。正明所起之妄。近由迷事妄想。远由迷理无明。故曰由汝妄想。迷理为咎。此总明。下乃详释。痴即无明。以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即名为痴。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即名为爱。如前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盖即指欲明觉体之念。为爱也。由爱故真妄和合。变起赖耶本识。名曰发生。所谓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如前云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是乃以立所为发生也。生发者。谓依前所生业识。发起能见见分。所谓依动故能见。如前云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是乃以妄能为生发也。迷者。谓由能见故。于前本觉真心。全成晦昧。不见真觉。唯见顽虚。是曰故有空性。如前偈云。迷妄有虚空是也。化迷不息者。谓以见对空。转觉迷闷。复起化迷之心。相续不息。遂于空中见有色相。是曰有世界生。如前云依空立世界是也。此空此界。且约细相中国土言之。不言众生者。以动魔之由。唯在国土振裂。无关众生故。亦不言粗相者。以粗相业招。属别业境。迷事妄想所至。细相惑现。属同分境。迷理无明所致。别业境振。不足致魔。以别业自见故。同分境裂。乃足致魔。以同分共见故。

  二各出其由三 一动魔之由。二成魔之由。三超魔之由。 初三 一承显界妄。二因示禅境。三由变动魔。 初

  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

  初承上直显。则字紧承上文。十方指同分境也。微尘有二义。一约喻。显国土之多。二约体。乃微尘所成。若论同分。则约喻为长。如同分妄见文云。娑婆世界。并及十方诸有漏国。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虚妄病缘。然既通十方。则数等微尘。不为多矣。若取有漏。则约体亦可。以众生法执未了。计为微尘所成。如金刚般若经云。譬如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然界既可碎。则体为微尘。是所计矣。二义并存。随意取用可也。非无漏者。即是有漏。遮诠表诠异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者。谓由迷有顽空。如前云生发迷。故有空性。由妄想化迷。有世界安立。如前云化迷不息。有世界生。此世界虚妄之义。已可见矣。○当知下。以空况界。一切众生。皆以虚空为大。今言生汝心内。是本觉真心。犹在虚空之外。前云空生大觉中。即斯义也。又一切众生。共计虚空不坏。今云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太清。即指天际。据世典以清气为天。且居最上。故以太清称之。片云。即是浮云。浮云至虚。且唯一片。而又点于太清。渺乎微矣。岂能久存。以此喻空。则空之易坏可知。空且易坏。况诸世界。又在虚空之中。其虚妄之义。不益可见乎哉。前云如海一沤发。亦大同此义。○汝等下。指证必变。若有生皆证。空界全销以下言国土。但是振裂。故唯约一人言之。发真归元。即指解结修证。如云入流亡所。动静不生。根尘双脱。觉心独露。是曰发真。若更能觉所觉空。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名曰归元。归元无迷。则方空销殒。以虚空原因迷妄有故。如前云生发迷。有虚空性是也。问。佛久成道。虚空犹在。销殒之义。云何会通。答。所言销殒者。但是全空全真。证者见真。不见于空。义言销殒。若未证者。依然见空。如法华见净见烧。义可准思。然证者既不见空。亦不见界。是乃于同分境中。撤去一分。当此之时。异生必见振裂。故以云何空中等而反征之。意显其决无不变理也。问。证者不见空。未证者依然见空不变。证者不见界。未证者何故见界振裂。答。空本无形。撤去一分不觉。如十灯光。照一室。撤去一灯。余九光依然满。界乃有形。撤去一分应变。如十水共注一器。撤去一水。而全器之水皆应动摇。理所必至。不应为难。

  二因示禅境

  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当处湛然。

  汝辈修禅。饰三摩地者。言汝辈欲修禅那。以历圣位。先当严饰三摩地境。所谓解六结而越三空也。设若此根初解。先得人空。则是心精现前。而十方初心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所证人空之理。与此正相合。若更至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则当处湛然。浑同佛境。是即于同分境中。撤去一分也。

  三由变动魔

  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凡夫昏暗。不觉迁讹。○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

  初魔等见变。一切魔王。欲顶天主也。不言魔民魔女者。举主摄伴故。及与鬼神者。大力鬼神。亦摄飞行夜叉。地行罗刹等。诸凡夫天者。六欲四禅。亦摄外道无想天等。然魔鬼等。虽具五通。不能知其故于未然。故但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下。异生惊讹。言不惟魔鬼等宫殿崩裂。乃并诸大地。亦皆振摇而坼裂也。水即水行。陆即陆行。飞腾即是空行。然行虽有三。咸居地上。地既振坼。而三行众生。自应乱走。乱飞。乱沉。故曰无不惊慑。惊慑者。恐惧不安之貌。凡夫无自觉之智。无预见之明。故曰昏暗。由昏暗故。不觉被境所迁。而讹传谬说。如言阴阳失度。及神鳌动目等皆是也。○彼等下。魔等来恼。彼等者。仍指魔王鬼神等。修有漏禅。发有漏通。故曰咸得。因是有漏。故唯五种。以于六通中。惟除漏尽通故。既无漏尽。自应恋此尘劳。不求出离。如何令汝任运成道。而摧裂其处。自不甘也。是故者。承上不甘摧裂。起下来恼之义。鬼神天魔。专于恼害正修。不言诸凡夫天者。以彼虽见振裂。不为恼害事故。魍魉妖精。或即魔鬼之所使役。佥犹皆也。言汝正在三昧。彼等即见振裂。恐将来必坏。故皆来宣淫导妄。恼乱于汝。令汝三昧不得成就。动魔之由竟。

  二成魔之由二 一魔本无害。二心迷乃成。 初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

  彼既来恼。自应有怒。且因坏其宫殿。怒非寻常。故云大也。而云虽者。显与我无伤。反以损彼故。彼尘劳内者。明其犹在生灭法中。汝妙觉中者。明其已住真常理内。以生灭而欲坏真常。故曰如风吹光。以怒气而欲恼定心。故曰如刀断水。了不相触者。光不受吹。而水不受断。喻真常定心。虽遇魔恼。而亦无所伤也。又汝妙觉中者。真常之智正明。正明故。犹如盛沸之汤。彼尘劳内者。生灭之见正执。正执故。犹如结坚之冰。若沸汤之暖气。渐邻于冰。而坚冰之结寒。不日销殒。喻真智照魔。自有破魔之功。邪执对真。自无久立之势。而反以自损也。据此则魔虽百计欲恼。不过徒恃神力。与汝无伤。纵有大怒。亦不过但为其客。不久便去。是在行人唯以正知正见。待之可也。

  二心迷乃成

  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承上魔本无害。所以能成就彼志。而破乱于汝者。究是谁之所使。故曰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五阴主人。即向下所说五重阴境。及三摩中观智心也。良以阴境现前。观智稍亏。则天魔波旬等乘机而入。故向下以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喻之。盖喻中惟以住者名主。不住名客。不必定约宾主之义言之。以宾主有相契之义。则法喻不齐耳。正脉云。魔扰行人。如客贼劫主。主若深居不动。贼乃莫测。愈近愈恐。俗云。强贼怕弱主是也。主若自守不定。惊慌出走。为贼所执。方得其便。以法对喻。足知患在主也。成魔之由竟。

  三超魔之由

  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初出由显超。言如上所说。则知行人。正当处于禅那之际。但应觉悟无惑。不言三摩。而云禅那者。以禅那翻为静虑。盖以三摩中。兼于定慧言之。觉悟者。觉其是魔。悟非善境。既已觉其是魔。悟非善境。自应不受其惑。不受其惑。则定益深。而慧益明。魔难入。而邪难近。故曰无奈汝何。○阴销下。详释其故。良以觉悟无惑。则阴境渐销。而精明渐着。故曰阴销入明。如前云闻熏精明。明法界是也。群邪者。魔与鬼等。言彼等成形。皆为禀受幽暗之气。如罗刹向日不见。可为明证。据此则汝之精明。能破彼之幽暗。彼若近汝。自当销殒。如前云则诸幽暗。性不能全是也。如何敢留者。决言其不敢久留。留且不敢。又何能扰乱汝之禅定。通上各出其由竟。

  三不觉成害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初被迷落魔。若不明悟者。不能明其是魔。悟非善境也。既不能明其是魔。悟非善境。必至误为圣证。被阴境所迷矣。既被阴境所迷。则外魔得便。坏汝定心。亡失正见。流入邪思。故曰必为魔子。既为魔子。则所修皆为魔业。将来亦惟成就魔道中人。○如摩下。举例显害。如来意谓。汝先发心请定。原以登伽为害起见。以今较之。如摩登伽女之害。殊为眇劣。眇谓微小。劣谓少力。言其为害不大。而为祸无力也。何以见之。言彼摩登伽女。唯以先梵天咒咒汝。并无别术。较之阴境叠出。魔相百变。其能害之术。已属眇劣。纵使摄入淫席。淫躬抚摩。亦唯破佛所制律仪。而于八万行中。以三聚收之。亦只毁一摄律仪戒。较之身为魔子。成就魔人。其所成之害。又极眇劣。且彼时将毁戒体。并非汝之故起淫爱。由于心清净故。尚不至以破戒罪。沦溺三途。尤见其为害不大。而为祸无力也。此字。即指阴魔言。阴境现前。不能明悟。外魔得便。坏其定心。永殒善根。深入邪见。法身从此而断。慧命由兹而绝。故曰隳汝宝觉全身。宝取其体不变。觉取用能随缘。即是法身。亦兼慧命。故以全身称之。○如宰下。设喻警觉。宰臣向归王化。喻阿难等。本属佛界人也。一旦着邪。佛界之所不容。如宰臣叛王。忽逢籍没之事。籍没者。没其籍贯。如汉书云。除其属籍是也。既已除其属籍。自应屏诸远方。斥之异域。至亲不能见怜。义友难以援济。故曰宛转零落。无可哀救。意喻着邪见者。佛界不容。必至轮转三途。尘劫莫返。虽有慈心菩萨。悲愿知识。亦无策以相救。可不慎哉。可不慎哉。通结已上。出由令觉竟。

  二辨相令识五 一色阴魔相。二受阴魔相。三想阴魔相。四行阴魔相。五识阴魔相。 初四 一始修未破色阴。二终破显露妄源。三中间所现魔相。四总结以示警嘱。 初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初念尽心纯。如上所说。阴魔既有如是过患不可不知。故教以当知。以示警觉意也。汝坐道场者。指欲修三摩。初坐道场时言。初坐道场。必先止息散心。故云销落诸念。销落者。谓以反闻力。忘其所缘尘象。则分别念虑之心。自然销落。非离反闻。别有销落法也。其念若尽者。果其尘亡念尽。则诸离念者。自应别有离念之心。离念之心。即是根性现前。于一切时。不杂不昧。故曰精曰明。动静不移者。动去静来。其性自尔。即不杂义。忆忘如一者。忆生忘灭。其体恒然。即不昧义。又动静不移。指耳根闻性。忆忘如一。指意根知性。六根举二。余四以意摄故。○当住下。定现色区。当住此处者。住心于根性处也。动静忆忘等相。悉皆不生。故云入三摩提。当此之际。虽根性昭昭。而亦不知是何境界。故曰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盖以六精之性。尚为色阴所覆。虽微妙清净。而心未发光。故曰此则名为色阴区宇。区。小屋也。宇谓屋四垂也。意言精性妙净之心。本自周遍。受局蔽于色阴。如小屋之四垂也。(问。其念若尽。似乎无色可见。何故犹为色阴区宇。答。虽似无色。全未忘空。以幽暗即喻空也。空既未忘。色非真无。但是一味反闻。定深不见耳。)

  二终破显露妄源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前以亡色住空。虽根性昭昭。不知是何境界。故喻以如明目人。处大幽暗。此乃以定力转深。并空亦忘。故喻以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自此精性妙净。心光遍圆。故曰名色阴尽。按耳根圆通。此当动静不生。能超劫浊者。此经劫浊。以空见相织为体。如前劫浊文云。汝见虚空。空见不分。相织妄成。名为劫浊。是知上之如明目人。处大幽暗。不知是何境界。正是劫浊之相。今以定力转深。并空亦忘。见无所织。故能超越。超越之后。回观色阴之所由生。即是于空见不分之际。坚执欲见。遂致结成色相。故云坚固妄想。以为其本。前云化迷不息。有世界生。然化迷不息。正坚固妄想也。

  三中间所现魔相十 一精明流溢前境相。二精明流溢形体相。三精魄递相离合相。四心魂灵悟所染相。五抑按功力逾分相。六心细密澄其见相。七尘并排大入纯相。八欣厌凝想日深相。九迫心逼极飞出相。十邪心含受魑魅相。 初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当在此中。即指未破将破时也。上云如明目人。处大幽暗。虽曰未破。已及将破之时。若住于此境。正宗家所谓堕一色边。故须于此精研妙明。妙明者。仍指六根中性。但更加精心研究耳。精心研究。暂忘色尘。不唯外色。并内亦忘。故曰四大不织。以地水火风。皆属色尘故也。织者彼此相入。即和合义也。圆觉经云。一切众生。妄认四大和合。为自身相。今既不织。则身相不有。故曰少选之间。身能出碍。少选。谓须臾顷也。身能出碍者。不是现前肉身。盖以四大不织。另觉有清虚之身。出离四大碍故。然清虚之身。即是精明。出离四大之碍。自应流行洋溢于前境之上。故曰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者。谓斯境非真。但由精研妙明功用所现。若功用稍亏。斯境即灭。故云暂得如是。既不常住。即属虚妄。故曰非为圣证。以圣证必无灭故。不作圣证之心。依旧精研妙明。正是破阴前相。故曰名善境界。若作圣证之解。正宗家所谓夺弄精魂。魔得其便。乘隙而入。故曰即受群邪。

  二精明流溢形体相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虽现前境。不作圣解。仍用前观。故曰复以此心。精研妙明。此心即能观之心。妙明即所观之性。但心则益精。明则更妙耳。观照既深。不复外溢。一味反闻。自应流溢于内。故曰其身内彻。(问。前相原以精研妙明。功用所现。今既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前相应当益着。何故不溢于外。而反流于内耶。答。前云如明目人。处大幽暗。虽曰精研妙明。未免有闷极欲出之心。故致精明外溢。今以不作圣解。仍复精研妙明。未免有舍外向内之心。故致精明内流。古德云。枯木堂前岔路多。信不诬矣。)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者。亦是另觉有清虚之身。于其现前身内拾出。非是现前肉身自拾。盖以精明从外向内。观肉身如木偶。故得拾出蛲蛔。而宛然无伤也。此乃前之精明。随其舍外向内之念。还照脏腑。故曰流溢形体。斯但精行者。谓斯亦非真。但以研究之行。更精于前。故现斯境。暂得下。准前可知。文中蛲蛔者。肠胃中虫也。短细者为蛲。长大者为蛔。

  三精魄递相离合相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初以精研妙明。稍间外出之心。遂致精明外溢。次以精研妙明。微杂向内之念。遂致精明内流。今则二俱不着。仍以观照之心。于前内外二相处。精研妙明本体。故曰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以内外精研之力。妙明通融。故致内之六气互涉。外之二音交陈也。魂魄意志精神。外典所载。不得全同。按字汇释脏字义云。脏者藏也。谓精藏于肾。神藏于心。魂藏于肝。魄藏于肺。志藏于脾。对今经六中缺意。而亦不言魂等何物。云何应藏于肝等。此一说也。正脉引医经云。魂藏于肝。魄藏于肺。意藏于脾。志藏于胆。或曰左肾。精藏于肾。神藏于心。对今经名数俱同。而与字汇稍异。此二说也。灌顶引扁鹊难经云。五脏者。有七神。各何所藏也。答曰。藏者人之神气所含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贤藏精与志。对今经多智。而与字汇医经。亦各有异。此三说也。愚素不善外典。亦不敢妄评。姑录之备考。然佛称一切智人。凡有所说。皆由现量所见。降斯已还。比非莫定。今拟以六气释之。良以人禀天地之气。天地之气有六。所谓阴阳晦明风雨。人亦应有。所谓魂魄意志精神。言气之上升者为魂。下沉者为魄。宛似天地阴阳二气。气之敛静者为志。散动者为意。宛似天地晦明二气。气之充和者为神。气之浸润者为精。宛似天地风雨二气。但唯约一身言之。是则六气为所执受。身为能执受。而言除执受身者。以是总相。无可涉故。余皆涉入者。如魂本上升。而亦能下沉。魄本下沉。而亦能上升等。互为宾主者。魂若下沉。则魄为主。而魂为宾。魄若上升。则魂为主。而魄为宾。余四例此可知。然此犹约三二对涉。若更约魂涉于五。则五皆为主。而魂独为伴。魄等涉五亦然。故曰互为。此由妙明通融于内。故致然也。忽闻空中等者。言妙明本自周遍。佛法由来现成。向以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空界既彰。佛法斯蔽。今以色阴将开。空界将尽。性具之佛法将现。本来之圆音预兆。故忽闻空中说法。十方敷义。敷义说法。空方互影。不必以显密强分。此由妙明通融于外。故致然也。此名精魄等者。六气举二。余以义摄故。递相离合者。离合即是涉入。以凡言涉入。必是离本位而合于他故。至于空中说法。十方敷义。乃由妙明通融。二音预兆。还与精魄等六气中熏染。成就当来善种。下科云。心魂灵悟所染相。盖由此也。

  四心魂灵悟所染相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内光发明。十方遍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前以观照之心。内外研穷。故致内之精魄。递相离合。外之空界。成就善种。今则不着前境。仍以观照之心。澄然显露于内。皎然洞彻于外也。澄然显露于内。故致内光发明。皎然洞彻于外。故致十方作金色。一切化为如来。盖以十方法界。一切种类。本为自性缘起。同依法身建立。向以色阴所覆。情器未融。金色不形。妙体安在。今以色阴将开。情器将融。十方法界。预作金色。一切种类。预化妙体。此法身性土。将来必证之兆。虽现此境。观照不息。功用增上。报化预形。故于此时忽见毗卢等也。毗卢遮那。翻有三义。一曰遍一切处。似指法身。二曰满净。似指自报。三曰光明遍照。似指他报。今兼二报。踞犹凭也。天光台者。梵网云。尔时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盖今之毗卢遮那。即彼之卢舍那。故灌顶云。毗卢遮那。与卢舍那。梵音赊切耳。然彼既云座上。即是踞也。今云台。即彼之莲华台藏世界。译之略耳。天光二字。即彼之赫赫天光师子座。良由座依于台。故云天光台也。千佛围绕等者。彼经偈云。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盖以莲华台藏世界。中央一大莲华。即毗卢所踞。周匝复有千华。一华上有一佛为主。今云千佛围绕是也。又一华有百亿叶。有百亿国土。有百亿释迦。今云百亿国土。及与莲华。莲华即佛之所坐。虽不言佛。可以意会。然遮那为报佛。释迦为化佛。俱时出现。乃报化身土。将来必得之兆。此名心魂灵悟所染者。以前境中二音交陈。心魂灵悟所染习故。言心魂者。心即是意。亦六气举二。余以义摄故。良以六气依于妙明。既二音交陈于妙明。则六气中皆有灵通慧悟。熏染习气。特人不自觉耳。既不自觉。云何忽于观境中现。故曰心光研明。照诸世界。心光研明者。谓观照之心。澄露于内。照诸世界者。谓观照之心。皎彻于外。前云内光发明。即心光研明之相。十方遍作金色。一切化为如来等。即照诸世界之相。暂得下。亦准前可知。

  五抑按功力逾分相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虽见前境。不作圣解。仍用前观。故云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虽复精研妙明。而前境不亡。即以观慧而观察之。如起信云。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又云当念惟心。境界则灭。皆观察义也。而言不停者。非是用观不停。谓虽尔观察。前境不得停也。因不得停。改修于止。故曰抑按降伏。抑按者。不得抑按前境。但唯抑止自心。按定不动。如起信云。不得随心念外境界。又云久习淳熟。其心得住。皆抑按义也。以此对治。前境销灭。即是降伏。又古德相传。禅境现前。当以三法验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观察。如经言欲知真金。以三法试之。谓烧打磨。行人亦尔。智慧观察如烧。以定研磨如磨。依本修治如打。今此中又以此心精研妙明。即是依本修治。观察二字。即是智慧观察。抑按降伏。即是依定研磨。既降伏已。仍复精研妙明。自得阴开性现。铅尽金纯。可为明喻。若一味抑按。即是制止超越观慧。致有下之境相现前。于时者。即于此时也。忽然等者。良以前之佛相。依于慧心幻起。前之界相。依于定境妄现。今因一味抑按。故惟见界存。且又以超越观慧。故不见佛相。佛相既已不现。台华因之俱隐。故唯见十方虚空等也。七宝百宝。依然报土之相。或分自报他报。以自报为自所受用。故唯七宝。他报乃别应十地。故兼百宝。虽是幻起妄现。亦能交涉互容。故曰同时满。不相留碍。若仍厌其杂。制止转增。则青黄赤白。各各纯现。谓忽尔纯现青色。忽而纯现黄色等。此报土相尽。而性土相现也。上科性土惟一金色。今言四色各纯。以凡是纯而无杂。即性色故。此名抑按等者。抑按即是制止。逾分即是超越。以上云制止超越故也。余俱同上。

  六心细密澄其见相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忽于夜半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此名心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既见前境。觉得抑按逾分。故又以此心。研究妙明。所谓心若沉没。以观起之也。既令定慧均等。仍复澄静其见。而照彻前境。所谓推验根源。毕竟从何处起也。精光不乱者。澄静其见所致。夜暗见物者。照彻前境所致。夜半中夜也。暗室无灯也。见种种物者。谓室外所有种种物象。亦皆能见。不殊白昼者。谓暗室所见。了了分明。亦如日中。是室之与暗。皆不能为碍也。虽不能为碍。而暗之与室。及室中之物。亦不除灭。不除不灭。而无障无碍。是阴开之前相现矣。此名心细等者。谓观照之心。研究精细。见性虽未全彰。然亦密得澄静。故云密澄其见。上云精光不乱即其相也。既已密得澄静。于所见境。自能洞彻幽微。故云所视洞幽。上云夜暗见物。即其相也。如是光影。倏起倏灭。故云暂得。圣证常光。耀古腾今。故此非为。若不取着。邪亦成正。况夫本是善相。故曰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生取着。正亦成邪。况夫本属光影。故曰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返回目录

-------------------------------------------------------------------------------------------------------------------------------

更多慕印居士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