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智随法师:念佛之人怎样把握自利和利他的分寸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念佛之人怎样把握自利和利他的分寸

佛法经常讲自利利他。我们念佛的人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念佛求往生西方,另一方面要做功德利益众生。

学大乘佛法的人,都要发菩提心,要自度度他。那么净土法门对自利利他、自度度人怎么来看待呢?我们净土宗,表面看是专修念佛,往生西方,好像没有提倡度人。这是因为,这里面有个最核心的观念:净土法门往生西方是靠佛力。

我们自身念佛往生,背后是靠佛的力量,而不是靠我们自己的修行。虽然是我们在念佛,但是佛号的功德,才是促使我们往生的根本。我们去念其他的——念钱, 念名利,是不能往生的,念得再辛苦也不能往生。而念佛为什么就可以往生呢?是因为名号有这个功德力量,名号能够成就我们往生,所以你念它才能往生;如果名号没有这样的功德,你再怎么念都不能往生。所以念佛不是一种修行,不是说,我念得好可以往生,我念得多可以往生,我念得心清净可以往生——不是这样的,是名号本身有众生往生的功德,我们来念它就可以往生。因为名号有这种功德,我们来念佛就是接受佛功德。这不是一种修行,不是自度,是靠佛来度我们,我们念佛就是接受佛的救度。

那么自力是靠佛功德得到的,我们自己往生西方是靠佛力,那么其他众生往生西方靠什么呢?也是靠佛力。所以自度度他都是靠佛力,净土法门和其他法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

其他法门自度度人、自利利他都是靠自己:我们自己作功德,自己去修行;然后再发心去帮助别人,利益众生。这种种行为都是以“我”为中心的——“我”发心去修行,“我”发心去利益众生。

而净土法门是佛来度我们,佛来度其他众生。所有人都是靠佛度,不是靠我们自度。那么我们得到佛功德,我们念佛往生西方,当然希望别人也来念佛。这时只是跟别人提个因缘,不懂佛法的人,我们把这个缘分告诉他——他不会念佛就教他念佛,只是把这个净土的缘分,让人家先成熟。

善导大师说:“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 。”我们自己是得度的人,然后劝人念佛,这个是报谢佛恩。从本质上讲,我们得度和众生得度都是靠佛力,都没有我们自己的功德。你如果当作功德来做,觉得“我去帮人,今天劝一个人念佛往生,我功德很大”,那你就是在跟佛争功德,是凡夫自力的心态没有转过来。

净土法门全仗佛力——自度全仗佛力,度众生也是全仗佛力,我们只是在中间起了一个引线的作用,让人家了解净土法门。至于他何时得度,何时往生西方,依然全是靠佛的力量。

那么凡夫众生怎么来把握自利利他呢?如果是其他法门,要自度,也要度他,而且是自度度他都要圆满才能成佛。我们净土法门,首先是自己了生死 ,自己发心,念佛求生西方;然后才是度他,如果有因缘,遇到有缘的人,我们劝大众念佛往生。

自度为根本。这就是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反复讲的:凡夫众生不能效法菩萨。有些人说:“我要像菩萨那样去广度众生,广行众善,广作功德。”其实,凡夫做不到菩萨的境界,凡夫做事的时候会起烦恼,也会有障碍,会有很多事情做不到。那么我们只能是力所能及地做事,以凡夫的身份来做凡夫能做的事,背后的力量就是靠佛力的加持。这样做事,就是站在一个凡夫的本位,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谈不上是自利利他,而是随缘随分。印光大师讲“敦伦尽分”,能够敦伦尽分,做我们的本分事,然后安心念佛往生西方,这是净土法门的大方向。

当然在利益别人的时候,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前面讲的:有烦恼啦,有分歧啦,有被人误解啦,不被理解啦,等等。面对这些,我们自己内心就要去消化它们,要能承受这些。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