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杂宝藏经白话 婆罗门妇欲害姑缘第百十九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1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杂宝藏经白话 婆罗门妇欲害姑缘第百十九

 

  【白话】

  过去有一个婆罗门,妻子年轻,姿色容貌美丽妖艳,情欲深重,心中向往纵欲淫乱。因为有婆婆在,不能随(自己的)意。心里就偷偷的想奸计,要伤害她的婆婆。她装成很孝顺,来迷惑她的丈夫。早晚恭敬勤快,(侍候婆婆)衣食无缺。她的丈夫很高兴,对妻子说:“你现在赡养婆婆可称得上是孝妇。我母亲临老(的时候),(多亏)得到你的侍奉。”

  妻子回答丈夫说:“现在我这世间的供养,对婆婆没有太大的利益。如果能得到天上的供养,才是真的满足心愿。可有好办法生天吗?”丈夫回答妻子说:“婆罗门的办法是跳下深渊、投进火中,(或者在烈日下曝晒同时在身体四方燃火,用)五热炙烤身体,这样做就能够生到天上。”妻子回答丈夫说:“如果有这样的办法,婆婆可以生天,受到自然的天供。何必不停受这尘世间的供养。”

  说完这话,丈夫相信了她,就在田野里,挖了一个大火坑,里面堆积了很多柴(草,(点燃柴草),让火烧得很旺。于是在坑边聚会,扶着老母亲,招集亲朋好友以及众婆罗门,都到聚会的地方,奏起音乐,弹琴唱歌,尽情欢乐了一整天。宾客散去之后,他们单独与母亲一起留下,夫妇俩把母亲带到火坑边上,推进坑里,头也不回就跑了。

  当时火坑中有一小块(突出的)边缘,母亲(恰好)落在上面,竟然没有掉到火中。母亲不久(爬)出坑,(此时)天已经快黑了。她按着来时留下的足迹,想走回家去。路上经过一片丛林,那里(被树木)遮蔽得十分黑暗。她害怕有虎狼、罗刹鬼等,就爬上一棵矮树,躲避所害怕的东西。碰巧遇到盗贼偷了很多财宝,众同伙跟随一起,停留在树下面休息。老母亲很害怕,吓得不敢动弹。但咳嗽时控制不住,在树上咳出声来。盗贼听到咳嗽声,以为是恶鬼,(吓得)丢弃财物,各自分散逃跑了。等到天亮的时候,老母亲心才放下来,不再害怕。于是(老母亲)爬下了树,选取(贼人扔下的)财宝。,(拿了)璎珞、珠玉、金镯、耳环等各种珍奇的东西,满载回家。

  夫妻俩看见母亲,又惊又怕,以为是起尸鬼,不敢接近。母亲就说:“我死后生天了,得到了很多财宝。”又对媳妇说:“这些璎珞、珠玉、金镯、耳环等,是你的父母、姨、姑姑和姊妹拿来给你的。因为我老了没力气,不能多带,告诉让你去,想要多少给多少。”

  媳妇听了婆婆的话,非常高兴,要求像婆婆那样投身火坑,于是对丈夫说:“婆婆今天是因为投到火坑中,才得到这些财宝。因为她没有力气,不能多带。如果我去,肯定能带很多。”丈夫就依她的话,挖了一个火坑。她投身跳进去,立即被烧焦,(跳进)去就永远消失了。这时众天神说偈语道:

  人们对于(自己的)尊长,

  不应生起非常忤逆的心。

  比如这妇人想害婆婆,

  反而自焚毁灭了自身。

  附原经文:

  婆罗门妇欲害姑缘第百十九

  【经文】

  昔有婆罗门。其妇少壮。姿容艳美。欲情深重。志存淫荡。以有姑在。不得遂意。密作奸谋。欲伤害姑。诈为孝养。以惑夫意。朝夕恪勤。供给无乏。其夫欢喜。谓其妇言。尔今供养。得为孝妇。我母投老。得尔之力。

  妇答夫言。今我世供。资益无几。若得天供。是为愿足。颇有妙法。可生天不。夫答妇言。婆罗门法。投渊赴火。五热炙身。行如是事。便得生天。妇答夫言。若有是法。姑可生天。受自然供。何必孜孜。受世供养。

  作是语已。夫信其言。便于野田。作大火坑。多积薪柴。极令炽然。乃于坑上。而设大会。扶将老母。招集亲党。婆罗门众。尽诣会所。鼓乐弦歌。尽欢竟日。宾客既散。独共母住。夫妇将母诣火坑所。推母投坑。不顾而走。

  时火坑中。有一小际。母堕际上。竟不坠火。母寻出坑。日已逼闇[同“暗”]。案来时迹。欲还向家。路经丛林。所在荫黑。畏惧虎狼罗刹鬼等。攀上卑树。以避所畏。会值贼人多偷财宝。群侣相随。止树下息。老母畏惧。怖不敢动。不能自制。于树上欬。贼闻欬声。谓是恶鬼。舍弃财物。各皆散走。既至天明。老母泰然。无所畏惧。便即下树。选取财宝。香璎、珠玑、金钏、珥珰真奇杂物。满负向家。

  夫妇见母。愕然惊惧。谓是起尸鬼。不敢来近。母即语言。我死生天。多获财宝。而语妇言。香璎、珠玑、金钏、珥珰。是汝父母姨姑姊妹用来与汝。由吾老弱。不能多负。语汝使来。恣意当与。

  妇闻姑语。欣然欢喜。求如姑法投身火坑。而白夫言。老姑今者。缘投火坑。得此财宝。由其力弱。不能多负。若我去者。必定多得。夫如其言。为作火坑。投身燋烂。于即永没。尔时诸天。而说偈言。

  夫人于尊所  不应生恶逆

  如妇欲害姑  反自焚灭身

返回目录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