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在日常生活中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在日常生活中
❈ 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人首当人品贤善,理事圆融,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以无散正念观照自心,以智慧抉择取舍,如是方为外具德相、内蕴慈悲、见者生信之行者。
❈ 我们现前所信仰的佛教就在讲解生活之本质。生活的本性就是佛教。因为生活是一种显现,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到他的实相的缘故,他的显现会带给我们很多烦恼、恐惧乃至不愉快。但若我们能认识到他的实相,生活永远都不会束缚我们的内心,我们也永远都在快乐之中。
❈ 很多时候,当我们自己认为对一些法已经理解的时候,我们应该反问自己:你能做到吗?若做不到,那么我们所谓的理解,可能只是从文字表面理解而已,并没有纳入心相续之中。这样的修法永远不会成办解脱,因为解脱不在于文字,而在于内心。
❈ 同样是美女,狗看到就以为是食物,想咬一口;凡夫看到,心生妄想;清净的修行者看到,即为不净之相,故一切乃心之所显。初行者尚未证悟清净平等之见,故应远离容易引生贪嗔之境,而善护正念。
❈ 我们把共同前行当作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基础和方便。这个地基若要是不具有的话,即便你在上面建筑多么好的楼房,不要多长的时间它都会垮掉。所以共同外前行非常重要。
❈ 当你初次开始进入佛门,或者当你对共同前行理解并不成熟,没有将其纳入心相续之时,针对这样的根机,共同前行就是最殊胜的法,是最清净最了义之见解。为什么?因为是针对你个人的根机树立的。
❈ 过多参与朋友私事,尤其是观察朋友的很多事情,可能引起朋友之间的误会,甚至生起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但当朋友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己之力,给予援手。
❈ 不要把成佛看得太容易,把成佛的时间看得太短暂。虽然我们修持的法是最殊胜的,但由于我们长劫漂泊轮回之故,仍需长时间不间断地修持。若间断修法,对佛法的信心就会渐渐退转;若不间断,每天抽出一定时间打坐,慢慢就会形成好习惯。尤其是早上和晚上应珍惜。当你真正按此法去修持,就会觉得修法的时间其实太短了。
❈ 口中能宣说空性并不代表已现证见解、具备相应的功德。因此在没有证悟到心的本体之前,一切因果之法我们应当要承认,也必须得承认。
❈ 在座上修持过程中见解是主要的,但在座下日常生活中信任因果是主要的。
❈ 密勒日巴尊者曰:“吾初畏死入深山,数数修习死无定,已获无死本坚地,此时远离死畏惧。”所以我们现前观想无常的目的,就是要在面对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之时达到自在。
❈ 佛法要义乃“自净其意”,面对友、敌,若起现喜、怒,乃自心贪、嗔烦恼之显现,故首当反观自心,当下调伏,以净观五种圆满平等观待每一个人。
❈ 由于现前物质条件丰盛的缘故,我相信得到几本书并不困难。但是要记住的是,书永远不需要去成就,需要成就的是你的心。书本上面的教言若没有纳入心相续之中,书就是书,你自己还是你自己。
❈ 平常当我们的见解没有圆满达到昼夜一如之前,行为要符合小乘教法,思想时时要符合大乘教法,我们的见解要符合密宗。
❈ 末法时代,众生烦恼沉重,我们若在外相上频繁起现喜怒之色,他人难免随生贪嗔之心。世事无常,恩爱有加的下一个刹那也许就是反目成仇。作为凡夫难以了知眼前显现之因果,故修行者应以欢喜心珍惜短暂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各种因缘,不要在朋友面前显示喜怒之情绪变化而致他人徒增烦恼。
❈ 无垢光尊者云:“总摄浩瀚诸佛之坛城。”故真正的佛堂存在于内心之中。外在的佛堂摆设得再好,终究还是会毁灭的,只有内心之佛堂永无生灭,是最好的佛堂。
❈ 心之本体超越二取分别所生的一切希冀、恐惧,但未证悟前,不能舍弃修行中如法的理想与追求,否则易丧失欲求解脱之发心,及行道中的精进。
❈ 我们平时朝拜神山圣地,朝拜诸佛菩萨的加持之物,目的就是为了消尽烦恼而获得加持。但能否获得加持,要凭自己的信心。
❈ 劣缘转为道用是比较容易的,艰苦的环境往往能磨炼人的心志,使人奋发向上。
❈ 初学者应该少说一些无聊的事情。例如哪个名牌的衣服很时髦啦,哪个国家和哪个国家又打仗啦,哪个国家政府怎么怎么啦,这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又帮不上忙,仅仅说说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说,这就是绮语,初学者应该注意避免。
❈ 座上时,根据上师瑜伽修法的要求去行持。座下时,时时不忘失上师的皈依境而作祈祷。睡觉之时,将皈依境观想在自己的心间,在不紧不松的状态当中进入睡眠。吃饭时,把皈依境观想在自己的喉间,所有饮食都形成供养。无论座上座下,时时不忘失上师的皈依境。
❈ 你们平常对父母是怎么孝敬的?是否父母说一句话你就顶三句?若要是这样的话,我想你所从事的善法都只不过是一种表面形象而已。
❈ 若不珍惜暇满人身,全身心地投入佛法修行,那么无始时来至今所成办的一切善行就失去了意义。仅仅为了享受今生的有漏福报而虚度一生,与其他道有什么区别呢?这样做太对不起自己,太可惜了。
❈ 作为次第修学之者,闻思修三种智慧缺一不可。要是单单落入闻思当中而不实际修法,则如“说食不饱”;若没有一个很好的闻思为前行,盲目进入实修,则不免盲修瞎练,南辕北辙。所以闻思修三种智慧必须得合一。
❈ 平常我等修学佛法的时候,若仅仅停顿在闻思之中而没有投入实修,那是无法调顺烦恼的。
❈ 听闻佛法而未精进修持者,中阴现前必生猛厉后悔之心。
❈ 临终并不像我们心里所想的,咬咬牙就可以挺过去。临终这一时刻是非常非常孤独、非常非常痛苦的。即便就是几秒钟的时间,对你而言,可能感觉有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无量劫那么长。所以,绝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平时应该多多修法。
❈ 佛的加持是普遍性的,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这个加持能否纳入心相续之中,完全要凭信心来树立。
❈ 在修的过程当中,不管是好的觉受还是坏的觉受,绝不能对它产生执著。当一执著它的时候一切都已变成魔障。所以魔障并不在遥远的地方,就在于你的执著当中。
❈ 能不能把历代传承祖师清净传承的加持纳入自相续当中,能不能把诸佛菩萨的功德加持纳入心相续之中,完全观待自己的信心。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