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净土教言讲记(四)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1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净土教言讲记(四)

 

  【邪见:尽管听闻了如此殊胜的法门,可是那些往昔未曾积累资粮的人们,非但不对此信服,反而对所说的教义生起邪见,这就像外道一样。】

  虽然听到了净土教法(比如听到了阿弥陀佛的大誓愿海,西方净土的依正庄严,三辈往生的正因等等),但是前世没积资粮的人不会引起胜解,还对这些稀有奇特的事颠倒理解,就像外道一样。

  这是讲听闻甚深的净土教法,如果前世已经积过资粮,会特别相信;没有积过资粮的人,听到这些超越常识的事(比如没有断惑却能横超三界;只要往生净土就能不起烦恼,永远远离众苦、受用安乐;或者以佛本愿神力的加被,自然具足相好、神通等等;或者水、鸟、莲花、行树、香风等都能做无边佛事),在听到这些时不会特别相信,反而颠倒认为这是寓言、是神话、是安慰剂、是虚构、是宗教迷信等等!这样说的人就像外道一样。

  阿底峡尊者说:内外道以“是否归依”来区分。内教徒就是真心归依三宝的人,立誓以佛作为指导修行的导师,以法作为修行的道路,以僧作为修行的助伴。如果是真正生起归依的人,一定信奉佛的言教真实不虚,特别地对于佛所说的净土教法,各种超越常情不可思议的事,也都能仰信。因为这些都是世尊的金口诚言,决定没有虚假之处。如果听后不能相信,而且颠倒理解,那就是不信奉佛为导师,不信奉净土的教法是真实的解脱道,也就等同外道了。

  接下来:如果人心里有邪见,怎么引导他趣入真实教义呢?

  【在不承认圣教为正量的这些人面前,为了使他们通达真正的教义,要依靠方便加以调伏;或者通过说理的途径进行教化。】

  趣入佛法真实义有教、理两条途径。所谓的教是指圣教——从照见万法实相的智慧中流露的言说,是千真万确的圣言。所谓的理是指正理,没有任何不成立、不决定和相违之处的正确道理。

  上面这一类等同外道的人,在他心里圣教还不成立为量。如果在自己心里圣教已经成立为量,认为佛的语言完全真实,那么单单以这个信心就能随顺佛的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极乐世界。但上面这些等同外道的人还不能信受佛语的真实性,对于他们仅仅以佛语这一点不成为判定真理的标准。为了把这一类人引入真实教义当中,需要使用另外的方法。这又分两种:一、需要通过方便来调伏;二、需要以正理的途径来调化。

  下面具体解释:

  【依靠方便加以调伏就是靠大显神变使他们皈入佛门;凭借说理的途径进行教化就是通过正理的渠道证明佛陀是量士夫,正确建立佛教是解脱的津梁,由此使他们对佛陀不可思议的誓愿力和智慧生起定解,结果必然对以三观察证明清净的《极乐世界庄严经》等经教也就是能推知、衡量最极隐蔽所量的无欺圣教生起诚信。】

  第一类、以显示神变等使对方产生信心,从而趣入圣教。神变等就是要显示超常能力,使对方生起信心、崇敬心理,然后就愿意跟着你信佛。比如能化现几个身体,能知道别人心中的想法,能见到远方的情景,而且都是可以现场验证的,他就产生崇拜心理,心被折服。

  除了神变之外,就看他崇拜什么,意乐在哪里,就示现那方面的超常能力。比如他是科学家,对于他的领域发表高见,表现出的智慧超过他很多,他就崇拜你了!或者他热衷于哪方面的学问、技艺,在这方面表现出突出的能力,使他产生敬佩心理,也容易把他引入佛教。

  第二种人是信服道理的。如果能以道理说服他,说的完全合理,他就肯相信。对于这一类人,首先由正理的途径建立导师佛是量士夫,佛的正法是解脱道。而这又以佛所说的四谛法来衡量是不是解脱正道。

  这样就要以理抉择世间的果是不是苦谛,因是不是集谛,最终认定因上集业的方式如何,所感的果相状如何,就能把轮回抉择清楚。是怎么由我执起惑、造业,又是怎么以惑业的力量,造成苦性的五蕴果报。之后再抉择由因缘生的五蕴是无常、多体的体性,本来没有常、一、自在的“我”。而且“我执”是不符合实相,以无明引起的妄执,一旦见到了“无我”的真相,就可以寂灭妄执。这样能寂灭我执的缘故,就能止息烦恼和业,也就有寂灭苦和苦因的涅槃。因此了达无我的智慧是我执的正对治,修持无我就是解脱的正道。

  像这样,每一步都可以由正理决定下来,这样他就信服了,四谛法决定是解脱的正道!释迦佛是真正的量士夫!

  总的建立了佛是量士夫、教法是正道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是,特别对于佛的本愿和智慧不可思议之相产生定解。意思是,极乐净土的功德庄严和弥陀的真实愿海,都是佛果地的境界。为了对这些极隐密的境界生起信心,前提需要从总体上对于佛的本愿和智慧不可思议的性相产生定解,然后对于由弥陀本愿和智慧所现的净土庄严、度生神力、名号方便等,就自然会生起信心。接下来,就对宣说净土极秘密境界的圣教生起坚信。也就能随顺世尊的教导,决志求生净土。

  所以,要由“总”到“别”,“总”是指三转*轮宣说如来藏的种种了义经,其含义归摄在《宝性论》等论典中。“别”是指宣说阿弥陀佛愿海和极乐净土功德的经教,其含义归摄在《往生论》等论典中。

  这里把握一个要点,就是对于佛的本愿和智慧不可思议的性相产生定解!稍微展开来说,落在虚妄心识中的迷乱境界叫做世俗,超出它的无迷乱境界叫做“胜义”。修证到极点、客尘消尽、唯一真如,就是佛的境界。由于凡夫妄识只能了知妄识中的境界,超越了它就一无所知,所以讲“唯证方知”。而有学道的圣者只是证得一分法身,没有全分证得,所以也只知道本地的境界,不知道上上的境界,这叫做“下地不知上地举足下足之处”(意思是,上上地的境界不是自己心的行境,因此无法现量了知)。所以经上说:十地菩萨对于如来藏的认识就像夜晚看色法一样。只有佛地消尽了最细的客尘障垢,全分显露如来藏,完全显发自性本具的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功德!这才知道佛的本愿和智慧根本不是思量分别所能了知,不是凡夫、声闻、缘觉、菩萨以自力所能了知。由此会对佛本愿和智慧不可思议的性相生起信解。不论是对佛身、语、意的妙力,色身(报、化二身)具足无量相好功德,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的功德,以及事业无分别、无功用、任运周遍的特征等等,就开始内心信受了。

  之后,再特别放在净土经教上,包括《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经》这三部主讲西方净土的经,以及其他带讲西方净土的经,其中讲到佛的法身智慧和本愿和合而显现极乐世界,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实际就是佛果地功德、事业的成就。所有的一切都是佛的法身智慧所现,通通不可思议。所谓众生得到往生净土、入不退地、成就一切道果功德,也都是以众生的善业跟佛的本愿和智慧神力和合,自然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

  这样特别结合在净土教法上,需要对宣说净土秘密境界的圣教生起坚信。前面“对于佛的本愿、智慧不可思议的性相产生定解”这是总的前提。具有这个定解,就取得了打开净土圣教宝藏的钥匙!再看《无量寿经》等的佛经,讲到弥陀愿海的成就,极乐世界的无量功德庄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不可思议境界,就会生起信心。由于深信净土极其不可思议,就会从内心里真真切切地求生净土,就能至诚一心地和阿弥陀佛相应!对于净土法门是易行道,是通途法门以外的特殊法门,对这个法门的圆顿等,都会生起坚固的信解!

  这些本来是极其隐密的所量。因为所量有很多种,像根识的所量、比量的所量都属于庸常境界,很普通的!一般人活在常识当中,误以为实相就是如此!超越它就认为是神话。所以一听到净土经讲一饭食顷遍游十方佛国、对于极乐世界地、水、空、花等殊胜奇特的境界,就认为是神话。其实这正暴露了自己的愚痴!

  刚才讲了,这是极隐密的所量,不是凡夫妄识能测量的,也不是有漏天眼、天耳等能了知的,也不是阿罗汉能了知的,也不是一到十地菩萨能了知的,虽然境界的深广度越来越拓展了,但都无法衡量佛的境界,因此叫做“极隐密的所量”,“唯佛与佛,乃能了知”。

  极乐净土的一切依正庄严,“一一事相,全体理性”。不论是白鹤、孔雀、鹦鹉、舍利、各种莲花行树、宫殿楼阁,一切都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都是无上果觉和众生善缘和合而流现的妙相,具有无量不可思议的妙用。《弥陀要解》里说:“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极乐净土依报正报的一切庄严,都是由阿弥陀佛发愿、修行所成就的,都是成佛时由一切种智所显现的。也都是我们净业所感、唯识所变的。)”

  以前一再讲过,极乐世界的一朵莲花,放三十六百千亿光明;一一光中化现三十六百千亿诸佛;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遍为十方世界的众生演说妙法,这样无数的诸佛各各把无量众生安立在佛道当中。这就是华严玄门的重重无尽。单单一朵莲花都是如此。其它水池中的水,能在一时之间随众生各自的所欲,流现出相应的无量无数的法音,彼此毫无障碍。又比如在极小的空间里能显现无数刹土各种各样的境界。诸如此类,都是极秘密的境界。像这样对于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生起信解,就能引发求生极乐世界的心。

  归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上说,《弥陀要解》赞叹:“一声阿弥陀佛,乃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这一声阿弥陀佛,就是释迦本师在五浊恶世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现在以此无上果觉,全体交给浊恶众生。这是诸佛所行境界,只有佛才透彻它的奥义,不是六道凡夫和声闻、缘觉、菩萨单凭自力能够信解的。)”既然这一声名号是佛的果觉,我们因地的心直接持佛名号,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以如来的果觉做我因地修行的因)”。这叫做“从果起修,所修即果”。法门的圆顿处也是在这里。而它的神妙作用,《要解》中说:“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转众生浊为莲花化生。转命浊为无量寿。(以信愿庄严这一声阿弥陀佛,能把劫浊转成清净海会,把我见、边见等见浊转为无量光,把贪嗔等烦恼浊转为常寂光,把众生的污秽身心转为莲花化生,把短暂的寿命转为无量寿。)”像这一切都是弥陀本愿和智慧不可思议的境界,由本愿成就了万德洪名,其中含摄有佛的万德。在成佛时,只要持佛名号,就能摄受佛功德为自功德。《要解》里说:“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能信佛本愿和智慧的神力,才能深信名号的功德不可思议,原因是名号的功德是由佛本愿和智慧神力所致,以佛力不可思议的缘故,名号不可思议。转过来说,信持佛名号能从心中显出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才深信自己的心性本来不可思议。)”又说:“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由于所持的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的心性也真实不可思议,所以持一声就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一声一声都不可思议。)”

  小结:

  以上就是以理首先建立佛是量士夫,正法是解脱道。然后又在佛的教法里,特别对佛的本愿和智慧不可思议的性相生起定解,再结合在净土上,就会深信西方净土一切依正庄严,都是阿弥陀佛本愿和智慧的神力所致,一一都圆明具德,一一都不可思议。因此就对宣说极其隐密的如来境界、净土境界的圣教生起坚信。从此就能随顺本师的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

  【怀疑:虽然承认自己是佛教徒,却因为信仰下乘导致听闻极乐世界的广大功德以后,心里会萌生这样的念头:只有圣者才能往生到这样的刹土,而一般的凡夫人仅以持佛号等,不能够往生吧。满腹怀疑并且口中也这样说。要知道此类人已经失毁了重大意义。】

  这是指第三类人自以为是佛教徒,归依佛的圣教,但是由于对下乘的见解有牢固的信解(比如对一些通途教法的观点执持坚固,认为凡夫丝毫没有断除烦恼和有漏业,绝对不可能超出三界,不受后有。或者认为只有自己修了相好的因才能得相好,修了禅定才能得神通,对于从果起修、直接受用佛愿海的果实,不必要修这些因,单以往生就能成就相好、神通等无法信受。像这一类就是牢固地信解下乘,对于特别法门所说的以佛愿海加持有超越常规的奇特之事信解不了。)

  以这个原因,在听闻了极乐净土的广大功德后,心里认为“这么殊胜的净土除了圣者能往生之外,凡夫只以持佛名号等往生不了”。心里这样怀疑、口里这样说,像这样就失坏了大义。意思是以这个怀疑,导致他不能生起信愿执持名号,来求生极乐世界,也就失去了即生横超三界、直登净土、入不退地的极大义利。

  【我们借助圣教能够推知:凡夫人也有凭借信心与渴求心的力量往生极乐世界等情况。如颂云:“往生第三处,依论即有理。”对于极隐蔽之所量,只有通过无欺的圣教来深入领会它的广大实义,这是一切智士仁人的传统。】

  那么,“凡夫也有以信愿的力量生到净土等”需要由佛的圣教来得到了知。《释量论》说:在讲完现量所量、比量所量,转到第三种所量的时候,唯一依据佛的圣教论述,这是很合理的。什么原因呢?因为极秘密的事超出了根识现量和比量能衡量的范畴,这样在自己方面没有能衡量的东西,根识丝毫衡量不到,思量分别丝毫了解不到。到了这第三种所量之处的时候,理所当然就只有依据圣教来了解了。

  就像《释量论》这两句所说,对于在凡夫心识前根本不显现的极隐密的所量,唯一要依靠无欺的圣教来信入或趣入极其深广的大义(这里包括超越凡夫见识的甚深境界,超越通常教规的奇特法门,不可思议的佛力作用等等)。这样依据圣教来趣入是一切圣贤的规则。

  【极乐世界的器情功德极为广大,而且凡是听到善逝阿弥陀佛名号并渴求往生的人都必定能够往生,(这也是由阿弥陀佛的发愿力决定的)。往昔,在善逝世自在王如来前,名为法藏的比丘发愿受持比功德圆满的八百一十万俱胝那由他庄严佛刹更殊胜的刹土,为了圆满所发的这些宏愿而修学无量菩萨行,达到究竟,如今圆满实现了往昔的一切誓愿,于名为极乐世界的刹土中成佛、住世,宣说正法。因此,我们依靠阿弥陀佛的发愿力,很容易往生到极乐世界。如果得以往生,那当然有重大的意义。】

  以上述原因,对于“极乐世界器情功德极为广大,而且这是由闻到阿弥陀佛名号发愿求生彼土就必定往生的”这一奇特之事,就要根据《无量寿经》等圣教来得到认识,也就是从《无量寿经》等经教中,能了解到这是由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所决定的。

  那么,《无量寿经》是怎么开显这个极特殊的本愿缘起呢?话要说到久远劫前,一位名为法藏的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前,发无上菩提心,想摄受清净庄严的佛刹。当时世自在王如来给他广说了八百一十万俱胝那由他佛刹的庄严清净状况。法藏比丘听佛这样宣说(按照魏译经文,当时以佛力加被,这些佛刹的状况都显现在法藏菩萨心前,亲眼目睹)。这样把八百一十万俱胝那由他佛刹中所有庄严清净的优点全部摄受过来。意思是,对于这数以亿计的佛刹,思维每一佛刹有哪些方面不精妙,哪些方面精妙;哪些国土中人民贤善,具足哪些功德,哪些国土中人民恶劣,具有哪些过患等等。

  像这样,观察国中人民的善恶、国土的粗妙,经过选择把它的优点摄受下来。这样摄受佛刹后,又经过五劫修习,才结成四十八愿。发下大愿后,为了让佛刹中的一切庄严清净之事全数圆满,经历累劫修持无量菩萨行达到究竟,然后往昔的发愿悉皆圆满,就在极乐刹土中显现成佛,到现在为止已经经历十劫,现今正安住于极乐刹土中宣说正法。

  以这样的缘故,由佛愿力容易往生彼佛国土,而且一经往生就具有大义,一定要按照这样来认识。

  【经中说:“出有坏,吾证菩提之时,于无量无边佛刹中,任何众生闻吾名号,彼等为往生我刹,发心并回向诸善根。除被五无间罪及舍法罪障所覆外之一切众生,彼等甚至十发心,愿生我刹,若彼等不能往生,尔时愿吾不现前成就无上正等觉菩提果位……”这里以及前面所说的往生极乐世界之四因,我们要依靠诸如此类的教证生起定解。】

  再依据经文,在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讲到:如果我证得无上菩提时,无量佛刹中的众生闻到我的名号,把所有善根一心回向,愿生我的国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我就誓不成佛。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对这第十八愿等的内容以及上面讲到的往生四因,一定要依据圣教来了知。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