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人字发隐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1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益西彭措堪布:人字发隐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印光大师 著

  益西彭措法师 讲述

  发隐就是把隐含的深义显出来。诸位不妨自问:我是个人,了解人的含义吗?如果还不了解的话,那就听听印光大师的开示。

  【人为倮虫之长,身不过数尺,寿不过数旬,竟与高厚悠久莫测之天地,并称三才,其义何属。】

  古时候说我们人是倮虫之长(倮虫就是没有鳞甲毛羽的动物),在各类生物当中是最高级的生物。看这大地上、大海里、虚空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就像一个一个小虫,里面人是最好的。人这倮虫看起来身体不过几尺,寿命不过几十年,竟然与高广、深厚、悠久莫测的天地并称为三才,其意义何在呢?

  【须知才者,德能之称。天以普覆万物,生成化育为德能。地以普载万物,含养滋培为德能。人以赞天地之化育,继往圣,开来学为德能。】

  要知道“才”是德能的称谓。具有德能、具有很大的能力,就称为“才”。

  天是以普遍覆盖万物,出生、成长、化育万物为德能。普天之下的万物都仰赖于天,都要承蒙天日的照射、天雨的滋润等,才能生长、成熟,而得到化育;地是以普遍荷载万物、含养滋培为德能,就是大地上一切生物都得到地的托负,或者把根扎在地里,或者从地中吸取养分而得到培养成熟,以大地做为安居、生活、耕耘的处所。

  而人是赞助天地的化育,也就是天地在化育万物,在这之中万物灵长的人类能够赞助天地的化育。

  【设无人之德能,则天地之德能犹有所憾。由得人参赞继开之德能,俾天地之德能,圆满充足,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人与天地并称三才者,此也。】

  如果没有人的德能,那么天地的德能还是有所缺憾,由于得到人参赞天地化育、继往圣开来学的功能,就使得天地的德能圆满充足,扩充到遍及于十方三世,这就是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的原因所在。

  【人之德能,大端有四。】

  人有什么德能呢?大体有仁、忍、任、尽这四种德能。

  【人者,仁也。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

  人是仁的意思,就是人心上具有仁慈的德能。借助于因缘方法,就能把仁慈的德能启发出来,由此就能做一切自利利他的事业,因此称之为“人”。

  【人者,忍也。忍劳忍苦,担当柱地撑天之事,故名为人。】

  人又是忍的意思。就是人能够忍劳忍苦,担当起柱地撑天的事业,所以称之为人。

  从大体上说,六道的各类生命当中,只有人身有担当的力量。比如与人共处的旁生界,像飞禽走兽之流,它们能担当柱地撑天的事业吗?当然不能。其它三恶道众生,天界享福、入定的众生,能担当柱地撑天的事业吗?也不可能。只有具足八暇十满的人身,能启发出极广大的心力,担当起化育一切众生、觉悟一切众生的大业。

  这就是讲人能够发大心、成大业。比如只有人的心力能发起大菩提心,能荷担为无量众生与乐拔苦的事业重担,而且为此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能克服一切艰辛困苦而完成伟大的事业。

  【人者,任也。力任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俾无所歉缺,故名为人。】

  人又是任的意思。人能够努力地实践、守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这八项品德,使得自己的德行无所欠缺,因此名之为“人”。

  我们得到人身,就要努力做个真实的人,而不要做衣冠禽兽的假人。所谓真实的人,就是内在有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种品德的人。能具有这八种品德,就是名符其实的人;没有这八种品德,就只是冒充的假人。八德当中缺少一部分德,比如没有孝、没有忠、没有廉等等,就是人格有缺陷,只能算半个人、三分之一个人。所以要努力把欠缺的品德修补完全。只有把人做好,把人格修完全,才能进一步完成圣贤之道。

  【此八事,匹夫匹妇皆能为之。此乃参赞化育,继往开来,撑柱天地之大事。若一疏忽,或亡一二,或八字俱亡,则成冒名之伪人,非与天地并名三才之真人矣。若能类推,则希圣希贤,学佛学祖,有余裕矣。】

  这八件事,下至一般的匹夫匹妇都能去做,这不是只有读到很高学位、拥有很多知识、财富、权势之后才能做。普通人在每天的工作、生活当中完全可以实践这八德。比如每天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姊妹尽悌、对人对事尽忠尽信等等,都是事在人为,自己有做个好人的志气,就能天天在这八德上实行。这一生修行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努力修成好人。实际上,这些常人都能去做的事,正是参赞化育、继往开来、柱地撑天的大事!

  如果在八字里面,对于一个字忽略了没有重视去实行,或者失掉了一两个字(就是缺了这些品德),或者八个字都没有了(就是做人的品德完全丧失了),这样就成了冒名的假人(表面上还有人的称呼,实际上没有人的内涵,说得难听就是成了衣冠禽兽),这就不能称为是与天地并称为三才的真人了!

  以上人的品德、人的真实涵义,如果能举一反三地认识它、扩充它,再加以努力地实行、修证,那么所谓的希圣希贤、学佛学祖就都可以完成了。

  【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

  人又是尽的意思。具有怎样的内涵叫做人呢?就是在世间法的方面,能尽到儒教的伦常之道,来恪尽伦常上的本分;在出世间法的方面,能穷尽佛教的心性之道,来证得本具的心性。因此称之为“人”。

  所以人的内涵就是尽伦尽性。世上没有一个人不在伦常之内,也没有一个人能出于心性之外。既然在伦常之内,就必须深信因果、恪尽本分,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主仁、仆忠等等,才不失做人的品格。既然都本具佛性,就要真修实证,去除虚妄的烦恼、妄执,而证到本具的真心。

  【人之义,大矣哉。愿一切同伦,各各担荷人之四义,岂独吾国之幸,实天下万国之深幸也。】

  这么看来,人的意义极其广大!愿一切同伦都在自己身上担荷起仁、忍、任、尽的人之四义。(担荷就是在自己身上承当起来,努力地实践完成,而具足圆满。)

  如果人人都能真正担荷起人之四义,那不但是我们国家的庆幸,实在是天下万国的庆幸!全世界的庆幸!

  (也就是如果人人都能尊重自己本具的德能,不甘于被埋没而努力地完成人格,那么就一定能真正利益到自己,利益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再推展开来一定能利益到人群、社会、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

  【或曰,汝作此说,汝能一一无憾否。】

  有人说:你这样解释人的涵义,自己都能一一做到而心无惭愧、遗憾吗?

  【答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悲我之一一有憾,冀一切同伦一一无憾,以免一一同伦,临寿终时,犹有如我无穷之深悲也。】

  这是1938年印祖晚年的教言。老人回答:鸟快死时,它的鸣叫也是悲哀的;人快死时,说的也是善心良言。我悲哀自己一一都有缺憾,我只期望一切同伦一一都无缺憾,以免一一同伦临终时还有像我这样无穷的悲憾。

  【君不见未曾有因缘经,野干说法,天帝释拜听乎。使尽大地人皆为天帝释,亦不至不许野干开口,君何得固执人我相而责我乎。我知过矣,后不再说。】

  你没见到《未曾有因缘经》里,狐狸说法天帝释下来拜听吗?假使大地上所有的人都是天帝释,也不至于不许狐狸开口。你怎么能固执人我相而责备我呢?我已经知道过错,以后不再说了。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