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觉元贤的禅净思想探略—— 以《净慈要语》“信愿行”为要点
永觉元贤的禅净思想探略—— 以《净慈要语》“信愿行”为要点
李鸿
前 言
明末时期,明心见性和顿悟解脱的禅宗逐渐丧失了探究本源的实践性,于此同时,净土思想却呈多元化发展,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许多大德禅师在挽救禅法的同时,也开始大力提倡结合净土法门的修行,如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和云栖祩宏等。鼓山永觉元贤禅师[1]也是倡导禅净双修者之一,禅师们不仅结合宗门、教下和戒律大力挽回禅法的本质修行,而且在著述上着力阐述禅净思想的特色和内容。
本文以《净慈要语》中对“信愿行”的阐述为基点,探究永觉元贤的禅净思想来源以及他所倡导的禅净思想内核。
一、元贤禅净思想渊源
从元贤禅师出家历程来看,其禅净思想得益于无明慧经、无异元来和闻谷广印等几位禅师,他们的言传身教为元贤的禅净思想奠定了基础。
1、师从慧经禅师[2],学禅参悟
元贤禅师自幼学儒,25岁因闻僧诵《法华》而缘入佛门[3],而后阅览经典,研习经教。
万历三十一年(1603),元贤在未出家之前初遇慧经禅师,当时慧经开法于建宁(今福建建瓯),元贤前往拜见,为除疑惑,反复询问慧经禅师。见元贤的疑问多停留在文字上的纠结,慧经禅师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回答:“此事不可以意解,须力参乃契。”[4]勉励元贤参看云门文偃的“干屎橛”话头。此后元贤随慧经禅师习禅,慧经禅师时常勉励告诫元贤在修学上不要执着有无事相,要深入经藏,精进修学。
万历四十五年(1617),时隔14年,待父母相继去世[5],元贤前往寿昌,师从慧经披剃出家[6]。出家后,元贤道心热切,每每向慧经请益时,慧经常以“我不如你”来回答。直至一日,慧经禅师见机缘成熟,便以禅机相接。
一日值昌耕归,师(元贤)逆问曰:“如何是清净光明身?”昌挺身而立。师曰:“祇此更别有?”昌遂行。师当下豁然,如释重负,随入方丈,拜起将通所得。昌遽棒之三,曰:“向后不得草草。”仍示偈曰:“一回透入一回深,佛祖从来不许人。直饶跨上金毛背,也教棒下自翻身。”师不及吐一辞而退。然犹疑云:“因甚更要棒下翻身?”[7]
慧经禅师不仅在生活中开示元贤禅法不离生活,行住坐卧都是禅,而且在行动上还告诫元贤,自我心性就是清净光明身。慧经顺应众生根基为其设机说法,针对他早年对儒学的深入,对文字的执着,劝诫其不要贪着小境小悟,精进修学经藏,不断提升自己的悟境。
慧经的智慧机用为元贤日后彻悟奠定了基础,在他46岁彻悟之时曾作偈曰:
金鸡啄破碧琉璃,万歇千休祇自知。
稳卧片帆天正朗,前山无复雨鸠啼。[8]
由此可见,慧经禅师的看话头参究等禅法思想对元贤的禅法思想具有一定的影响。慧经提倡农禅合一,将禅法落实于实际当中,使禅法不陷于空谈之中,为其创立“鼓山禅”奠定了思想基础。
慧经禅师不但在禅法上对元贤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于净土法门的阐释和弘扬,也影响和蕴育了元贤的净土思想。由此可见,元贤在慧经禅师座下的熏习,成为其日后弘扬和修持禅净法门的重要基础。
2、亲近元来禅师[9],参修顿悟
万历四十六年(1618),慧经禅师迁化,元来禅师特地前往寿昌主持佛事。
佛事结束后,元贤跟随元来回到江西,在博山先后住了五年[10]。在博山期间,元来跟元贤时常商榷玄奥,面对一代禅宗宗师,元贤丝毫不怯懦,语锋之间,当仁不让[11]。元来禅师不仅为元贤亲授菩萨戒[12],并且还对元贤的日后作为有了先见性的肯定:
山(博山元来)叹曰:“这汉生平自许,他时天下人不奈渠何。”[13]
由于元来的提携和参学时期的精进,元贤在天启三年(1623)有了开悟的契机,他在料理完生母后事回建阳的路上,听闻僧侣诵《法华经》而顿悟,彻见自性心性。[14]
元来禅师的禅法十分重视经藏的研习,对于法门的抉择也是十分严格,这点对元贤的影响十分深远。元贤顿悟之后,迁居瓯宁金仙庵隐居,在三年隐居时期,潜心阅读大藏经,使自己在佛学基础和开悟境界上有了新的突破。他非常认同元来禅师强调学习经藏的重要性,在《请方册藏记》中说:
倘能由诵读而精义,由精义而入神,由入神而致用,几不负刻者、请者之勤劳。 [15]
他强调不仅要通读经藏,而且要通晓义理,活以致用。元来禅师不着重公案,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看话参究,这样的禅风对元贤的禅法思想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对于元来禅师的真参实学,元贤更是赞叹不已。如《博山和尚赞》:
从玉山绝却路头,向峨峰安下鼻孔。
锦绣囊中飘异香,虚空面上钻窟窿。
牢把铁关不暂开,末后谁能继其踵。[16]
《无异大师语录集要序》:
既得博山来公继之,其道遂大行于世。师苦参日久,备尝险阻,故其言功夫,为独详。其慧光浑圆,辩才无碍,波澜浩荡。莫窥涯际,故学者多望洋而退。其门庭紧密,金鍮立辨,高提祖印,不妄许可。故假鸡声韵者,得冒渡关津,而惑乱群听也。余因先师迁化后,曾相依三载。虽无所得于师,然三载之中,未见其一语,渗入情识,但勉以向上事,则师之有造于余也大矣。[17]
《博山无异大师衣钵塔铭有序》:
故三十年中,不少当机,罕闻付法,终不以如来慧命,博禅雏手中瓣香矣。[18]
从以上的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元贤和元来禅师不仅是同门师兄弟,更有师资之情,这也表现出元贤对元来禅师的高度崇敬。
元来禅师认为禅净无二,主张融会禅净,并且认为“禅净二门,非别立标帜。”[19]之所以有禅宗和净土宗,那只是根基有别,初修时应一门深入[20]。修学净土应具备信愿行三资粮,发大菩提心愿,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种思想在元贤的净土思想中有着明确的体现,并加以诠释和光大。
3、参访广印禅师[21],修学相长
广印禅师对于元贤来说是一位至关重要的良师益友。广印禅师修行纯一,深获云栖祩宏赏识,得道于此,因此他秉承祩宏大师的思想,提倡禅净双修,念佛放生。
崇祯五年(1632)元贤前往宝善庵拜见广印禅师,虽然是初次相遇,但两人却一见如故[22]。广印禅师十分赏识元贤,虽然从初遇到广印禅师迁化只有5年的时间,但在这5年时间内,广印禅师不光为元贤传授比丘戒,完整了僧格,而且在日常的相互交流中,给予他很大影响,并且劝诫元贤应度化世人,力荐元贤入住鼓山。
《净慈要语》一书是元贤与广印禅师交识之后而作,从书名“净慈”[23]和书中的内容,以及元贤对广印等诸师的诗句赞叹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元贤的净土思想直接受到广印禅师的影响,但间接上也受到祩宏大师的影响。如广印禅师70大寿之时,元贤曾作诗句来赞叹广印禅师和极力弘扬祩宏大师的思想[24],并作《云栖寿昌真寂三大师赞》[25]“或禅或教,异路同趋”和“吾虽不敏,愿学之而未能者乎?”透露出云栖祩宏和广印禅师对他的影响,也赞叹和感恩三位老师对他在法义上的指导。
元贤受法于广印禅师,在元贤心目中,已将广印禅师位同于慧经禅师,“禅本寿昌,戒本真寂”,“住福州鼓山涌泉禅寺禀戒弟子”[26]都足以表达了元贤和广印已有师徒之实。在广印禅师圆寂之后,元贤秉受师命,住持真寂达5年之久,亲自安置广印禅师舍利,可见他对广印禅师的崇高敬意和感恩之情。
通过以上的论述得知,元贤的禅净思想来源于慧经、元来和广印三位禅师。元贤从出家到受戒圆满,甚至真参实修,严守法门,提倡念佛放生,以及他的禅法思想和净土理论的奠定,深受这三位禅师的熏习和指导。以至于造就了他以“看话头”为主,不流俗于小参和普说等毫无实际意义的表面形式,不但继承了慧经等禅师们的禅净内容,甚而诠释和发展了慧经等三位禅师的禅净思想。
二、元贤的禅净思想
明末佛教是多元化时期,宗门下许多禅师不但以“禅修”为日常功课,也结合其他法门的修学。元贤作为一位禅僧,同时也提倡净土念佛法门,《净慈要语》作为他的一本净土专著,书中对净土念佛法门的修学作了详细阐释,同时也传递了禅师的禅修思想。
1、以“信”为基,禅净一致
在《净慈要语》中,元贤明确提出修习净土念佛法门“正信为首”[27]。《大方广佛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28]信作为佛法的基础,一切诸佛菩萨、圣贤大德都是由信而入。何为信?他认为:
觉悟真源,深信实相也。如其未能,且须谛信佛言。[29]
从究竟义来说,觉悟清净本源,了知诸法实相就是“信”;从方便义来说,在未能体悟究竟本源之前,“信”就是坚信佛语。佛是真实圆满觉悟者,佛语乃一切真实语、智慧语、无异语。凡夫众生应深信佛语,遵循佛言。
如何“谛信佛言”,他说:
所信佛言,凡有二门,一信其理、二信其事。信其理者,信我心便是净土,我性便是弥陀也;信其事者,信西方果有净土,西方果有弥陀。[30]
元贤一方面教学人了知一切诸法实相不离一心,建立“心净国土净”、“自性弥陀”的信心;另一方面从净土一切事相上,令学人坚信“净土实在”,“弥陀实有”。两者亦一亦二,非一非二,理事圆融,实为正信。
“信”不止是元贤修习净土法门的首要,在禅修中,他也强调了“信”的重要性。他曾说:
我尝谓学道之士,第一要信得及,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守得坚,有此三要,方可学道。[31]
“信得及”即要我们相信三宝,谛信佛言,因为只有遵循佛言,才能了悟清净本觉,透达诸法实相;同时相信自性清净,我佛无二差别,我本具清净佛性,如此便可通达无碍。正如他所说:
何谓信得及,信得我本来是佛,不少一毫。又信得佛祖垂下一言半句,等闲如倚天长剑,必能断人命根。[32]
由此可知,不管修学净土,还是禅法修习,元贤都以“信”作为修学的基础,从理上建立自性的信心,从事上确立事相实信,教导学人由信入门,以信为基修学佛法。
2、以“行”为足,禅净双修
在行持方面,元贤认为念佛就是正行。观想和持名等念佛修持方法中,主张“今所宗专尚持名”。观想念佛要端正身心,观想佛身相好庄严,经过一定的禅定功夫,消除内心的烦恼杂陈,才能一心入观,对于大众来讲这是比较困难的。而持名念佛 “简易直捷,三根普利” [33],直捷了当,所以元贤提倡持名念佛,将持名念佛分为理事两门:
理持者,直将阿弥陀佛四字,当个话头。二六时中,直下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不以有非非无心念。前后际断,一念不生,不涉阶梯,超登佛地。[34]
事持者,专其志一,其虑只将一句弥陀佛靠着,如一座须弥山相似,摇撼不动,朝也如是念,暮也如是念,行也如是念,坐也如是念,应缘接物也如是念,纵遇顺逆境界也如是念,净念相继,自得心开,与前理持者,未尝少异。[35]
理持者,将“阿弥陀佛”四字作为一个话头,专志一虑,二六时中,直下提撕,念念皆佛,无有心念,一念不生,得登佛地;事持者,称念佛号,行住坐卧,念念相续,自得心开,便成理持。
同时,对念佛方法提出了四要则:
念佛人要纯一,出息还须顾入息。
净心相继障云开,摩着生前自家鼻。
念佛人要心勤,懈怠从来长妄情。
愤然一念常如此,宝莲日日放光明。
念佛人要志坚,滴水须知石也穿。
念头迸出燎天燧,管甚西方五色莲。
念佛人要端正,端正方能成正信。
菩提种子自培成,便是弥陀亲法胤。[36]
纯一、心勤、志坚和端正不仅是念佛行持的重要原则,也是禅修的指导要旨。他认为,在禅修的过程中:立心不可不正[37],以明心见性作为唯一的目标;用心不可不专[38],以话头为唯一方法,专心参究;宿解不可不捐[39],抛弃以往的陈知旧见,荡尽迷情,启发新悟;新解不可不除[40],切勿执着新解妙境,去妙求真,精进不懈。除此以外,元贤更作“十二莫参禅偈”[41],从实际禅修的各个方面警策禅人契入本性,圆朗心性。
在禅修过程中,他还将念佛作为禅修净心的方便法门:
净心之法,佛有多门,求其简径易行,直出轮回者,无若念佛之一门也。[42]
所谓净心之法,但当将六字圣号,念念纯持,许多闲思杂想,消归六字佛上。[43]
同时以“阿弥陀佛”四字作为话头参究,恰恰与他当时所提倡的鼓山禅法[44]相契合。他倡导行人以话头进行参究,反对当时徒有形式的小参和普说等表面说法形式。他曾说:
今日教你参话头,正是要你意识不行,
庶天光忽露得,见本来面目。[45]
一句话头如铁橛,千思万想炉中雪。
尽情拶破太虚空,大地山河一轮月。[46]
参究话头可以使人二六时中,不断思索,直下提撕。当思索不知解处,身心寂静,全然无我,转锋直下,犹如云开日见,顿见清净自性本来寂静,朗朗常明。以持名念佛作为前行,以念佛作为参究话头,无非是为了彻见自性,明心见性。正如他所说:
参禅要悟自心,念佛亦是要悟自心,入门虽异,到家是同。[47]
因此,在禅法修行中,净土法门亦是明心见性的一种方法,他以简单易持的佛号作为参究话头,以心念佛,是佛是心,以佛摄心,即心是佛;以念佛作为禅学修行的一环,自体参究,自性开悟。
所以,念佛正行,不仅是提倡净土修行的行持方法,也是禅修不可或缺的参究话头。
3、以“愿”为导,禅净一趣
“信愿行”作为往生净土三资粮是不可或缺的,元贤同样强调“愿力”的重要性。在《净慈要语》一书中,他很认同慈照导师[48]对于行愿的诠释,引用 “有行无愿,其行必孤;有愿无行,其愿必虚;行愿双资,方登宝地”[49]来说明愿力的重要性。
面对世俗行人“或为病苦而发,或为报亲而举念,或为保扶家宅,或为增延寿筭愿”[50]的一些错误知见,他非常感伤,感叹行人错用功夫,发愿也只是为一些世情俗事而牵绊,并非真正解脱之道。他认为:
凡念佛者,必发正愿。正愿者,非愿人天福报也,非愿权乘小果也,非愿我一人得生净土,得证菩提也;乃是愿一切众生全生净土,全证菩提也。[51]
他强调的正愿,区别于一般临终往生菩萨接引愿力和求生西方净土的愿力。也并不是为求二乘和人天福报而发的愿力,而是众生皆生净土的大乘菩萨愿心,即菩提心。[52]
禅修体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时刻保持我们坚定的道心,将心安住于法上,不离初心,不离坚信,一心不乱,元贤认为就要 “守得坚”[53]。只有“守得坚”才能在修学过程中发长远心,坚定信念,坚固道心。“励志勤求莫放松,譬如抒海要穷底。”[54]以这种志求心不断发愿来积累意坚志猛、道心恒存的资粮。“澹泊安心,乃毓德之要道;精勤炼行,实作圣之良规;愿往莲邦,切莫留情欲界。”[55]依此如理作意,便不会中道退却,散失道心。“朝斯夕斯志不移,忽然云破天寥廓。”[56]朝夕发愿,精进修持,最终便可灵光显现,圆照内外。所以,发起菩提大心,安住一心,精进修持,广渡有情,同生极乐。
由此可见,在学修过程中,愿力是支撑我们精进向前的基点。往生净土,同登极乐需要发愿力行,摄心一处,朗照心性,最终都是为了圆成佛道,同证菩提而发。所以,以愿力为导向,禅净直趋一趣。
三、元贤弘扬禅净思想的要旨
1、注重善知识的指导
元贤的禅净思想能在明末大放异彩,其思想来源于无明慧经、无异元来和闻谷广印三位禅师的影响与指导,三位善知识在他的出家修学历程中具有指导和启迪的作用。
无明慧经作为他的剃度师及禅修启蒙导师,家师落实实际、避免空谈和农禅合一的禅风,对元贤禅修思想的确立以及鼓山禅法思想的确立和弘传奠定了基础。
无异元来作为他的同门师兄,师承慧经。其不着公案、话头参究的禅风,饱览经藏、精进研习的学风以及禅净不二的思想对于元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贤吸收并发展了元来禅师的思想。
闻谷广印得法于云栖祩宏,秉承和发展净土思想。元贤跟广印禅师学法和交流过程中,深受广印禅师的净土思想影响。《净慈要语》一书即是在跟广印禅师学法过程中完成的,而元贤所提倡的念佛放生思想无疑是对云栖祩宏和闻谷广印思想的继承和弘传。
除了在思想上的受益颇丰外,三位禅师更是元贤僧格圆满的见证者,三位先后为元贤剃度、授菩萨戒和具足戒,在此意义上元贤与三位禅师已经具足了师资之情。“若无救护归依处,有舟亦难至彼岸,虽具圆满诸功德,若无上师难解脱。”[57]所以,在我们的修学过程中一定要依止善知识,才能超越生死大海抵达涅槃之彼岸。
2、元贤的“信愿行”三资粮贯通禅净
元贤认为不论是禅净双修,还是专注称名念佛,“信愿行”三资粮融汇贯通于整个禅净修行中。信作为正首,不仅要求学人建立对净土的信心,更要禅人建立对修学的信心,从理事两方面树立对三宝的信心,建立成佛的依据,以此坚定自己本具清净本性的成佛信心。
行持中,不管是事持的称念,还是理持的参究,念佛始终是禅净修行当中的重要环节。理事两方面的念佛作为净土修行的重要依据,一心念佛,念念皆佛,花开见佛,得登佛地;以念佛为参究,二六时中,念念相续,不断思索,彻悟本性。以信作为基础,通过念佛行持来不断加强自己的愿力,发起强大的愿力往生西方,更以菩萨道的弘愿广渡众生;不断坚固明心见性的誓愿,彻见清净如来本性,圆成佛道。
元贤在整个的禅净修持中,以“信愿行”作为思想体系,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修行理论与实践,贯通于整个修行过程。
3、念佛发愿只是一种应机的需要
元贤虽然提倡修学净土,念佛往生,但是作为一代禅宗大师,他的最终本怀还是不离禅修的彻悟,明心见性的解脱,他将净土的终极目标收归于禅法的明心见性。透过称念佛号,净心摄心,作为禅修的一个方便法门,以事持念佛归摄于理持念佛,即以念佛作为参究话头,实际上就是禅修的工夫体验。
可见,念佛对于元贤来讲,只不过是禅法修行的一个环节。他从净土出发,以信愿行贯穿整个修行过程,要学人深信净土,通过坚强的愿力而达到坚固道心,以坚固的道心转换成为毕竟成佛的信心,达到明心见性、彻悟本源的目的。诚如他所说:
禅那一法,遍在诸乘,悉从修证,并落格量。唯达摩直指一心,强号为禅,无修证格量之可言。……倘舍此而他务,虽苦行积劫,终堕半途,非善术也。[58]
所以,对于元贤而言,浩瀚的佛法大海中唯有禅修是他彻见本性最有效的方法,而念佛发愿只不过是适应众生的需要和根机而施设。
综上所述,元贤的禅净思想是以亲近善士为基,以“信愿行”为修行的基本要素,以彻见本性的禅修为最有效的方法,倡导念佛发愿只是应顺众生根机和需要而施设。可见,元贤的禅净思想是契机契理的,也是现代社会应当提倡的一种修行方法。
(作者为福建省福州于山定光寺监院,法名妙圆)
【注 释】
[1] 鼓山元贤(1578-1657),字永觉,福建建阳县人。俗姓蔡,是宋代大儒蔡西山的十四世孙。由于家学渊源,为儒生时,即钻研周程张朱的学说。25岁因闻僧诵《法华》而缘入佛门。崇祯七年(1634),应闽中善信延请主持福州鼓山涌泉寺。
[2] 慧经禅师(1548-1618),即无明慧经,又称寿昌无明,号无明,俗姓裴,抚州崇仁(江西崇仁县)人。
[3] 《五灯会元续略》:“福州鼓山永觉元贤禅师建宁建阳蔡氏子。幼习儒,二十补邑庠。读书山剎偶闻僧唱曰: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忽得一欢喜。”( 卍新续 80p467b )
[4]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 卍新续 72p576a )。
[5] 元贤为庶出,这里的母亲指嫡母而非生母。
[6]《宗统编年》:“无明经和尚住寿昌,元贤从之剃染。”( 卍新续 86p290a )
[7]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576a-576b )。
[8]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507b )。
[9] 元来禅师:(1575-1630),字无异,俗姓沙,舒城(安徽舒城县)人,16岁到五台山出家,是慧经禅师公开印可的嗣法弟子。
[10]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师来博山,同居者五载。”( 卍新续 72p366a )
[11]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山(博山元来)时相与商榷玄奥,师每当仁不让。”( 卍新续 72p576b )。
[12]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复往博山,圆菩萨戒。”( 卍新续 72p576b )
[13]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576b )。
[14]《永觉元贤禅师广录》:“一日闻僧举《法华经》,云:‘一时謦欬,俱共弹指,是二音声,徧至十方诸佛世界。’豁然扑破疑团,始知无己非经,无经非己,而所谓灵山一会。”( 卍新续 72p454b )
[15]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467c )。
[16]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504c-505a )。
[17]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458b-458c )。
[18]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491a)。
[19]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317c ) 。
[20]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初进者,似不可会通,当求一门深入。”( 卍新续 72p317c )
[21] 闻谷广印(1566-1637),俗姓周,檇李嘉善(浙江嘉兴县)人。13岁在杭州开元寺出家,参学仪峰和尚,又访云栖袾宏、无幻禅师,从介山法师习天台。深获袾宏赏识,尽得祩宏之道。
[22]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闻师在黄,即往迎归宝善。”( 卍新续 72p489b )
[23] “净慈”是广印所住的庵名。
[24]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祝闻大师七十寿》:“大道久沉晦,崛起称云栖。高踪迥难企,惟师克嗣之。法云垂叆叇,大地遍流滋。我闽尤多幸,劳谦锡三移。振衣屴崱巅,一笑群山低。空谷骇跫音,阴崖仰朝晞。惟愿长住世,宝掌恒挈提。雪眉连鹤发,海国共瞻依。”( 卍新续 72p519a )
[25]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云栖寿昌真寂三大师赞》:“三师并出,日照昏衢,或禅或教,异路同趋,承前启后,作众良模。吾虽不敏,愿学之而未能者乎?”(卍新续 72p504c)
[26]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住福州鼓山涌泉禅寺禀戒弟子某,谨以瓣香杯茗,致祭于匋山真寂堂上闻谷大师之灵。”( 卍新续 72p476c )
[27] 《净慈要语》卷上:“修此法门首要正信。”
[28] 《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 9p433a)。
[29] [30] 《净慈要语》卷上。
[31][32]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434c )。
[33] 《净慈要语》卷上:“唯持名一门,简易直捷,三根普利,故今所宗专尚持名。”
[34] [35] 《净慈要语》卷上。
[36]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卍新续 72p511a )。
[37]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一者立心,不可不正。以立心乃造道之本。”( 卍新续 72p442a )
[38]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二者用心,不可不专。无上妙道,非粗心浮气可入,必须一其志,凝其神,专以求之,庶可企及。” (卍新续 72p442b)
[39]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三者宿解,不可不捐。”( 卍新续 72p442b )。
[40]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四者新解,不可不除。”( 卍新续 72p442b )
[41]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参禅人莫廉纤,参禅人莫儱侗,参禅人莫妄求,参禅人莫自足,参禅人莫自屈,参禅人莫多知,参禅人莫猖狂,参禅人莫懈怠,参禅人莫他营,参禅人莫嫌贫,参禅人莫执一。”( 卍新续 72p510c-511a )
[42]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440c )。
[43]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443a )。
[44]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鼓山禅,与诸方大不相同:诸方要人学偈颂,这里不要人学偈颂;诸方要人学答话,这里不要人学答话;诸方要人学上堂小参,这里不要人学上堂小参。所以诸方禅易参,老僧禅难参,老僧只要你向解说不通处,愤愤地,如救头然,如丧考妣,急着力钻研。钻研来钻研去,忽然大地平沉,通身脱落,跳出虚空之外,跨上毗卢之顶,方称真正参学人。若委委琐琐,向他人脚跟后步趋,向他人唾下咀嚼,向他人门壁外倚靠,正如生盲倚杖,却道:‘我是临济宗,我是曹洞宗’,不知面皮厚多少。” ( 卍新续 72p441b )
[45]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437b )。
[46]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508b ) 。
[47]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569a )。
[48] 慈照导师,讳子元,自号万事休,平江昆山茅氏子。干道二年,宋孝宗诏至德寿殿演说净土法门,特赐白莲导师慈照宗主。
[49] [50] [51]《净慈要语》卷上。
[52] 《净慈要语》卷上:“此愿一发,即能具无量功德,能消无量业垢,能破无量魔网,永为成佛真种,即所谓菩提心也。”
[53]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我尝谓学道之士,第一要信得及,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守得坚,有此三要,方可学道。”( 卍新续 72p434c )
[54]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516b )。
[55]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444a )。
[56]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515c )。
[57] 塔波拉杰·索南仁青:《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汉文版,第24页。
[58]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卍新续 72p493a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