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巴扎西活佛: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我的性格很不好,喜欢乱发脾气...怎么样才可以调柔自己的性格?
普巴扎西活佛: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我的性格很不好,喜欢乱发脾气...怎么样才可以调柔自己的性格?
问:顶礼上师!我的性格很不好,还喜欢乱发脾气,发起脾气又无法克制,请问怎么样才可以调柔自己的性格?
答:想要克服乱发脾气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当你这么问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开始在调伏了。因为你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发自内心知道自己的脾气不好。对于一个平常很容易粗暴的人而言,一旦真心知道自己过失的话,就说明已经在改变当中了。
但是性格脾气源于长时间习气的累积,因此想在瞬间就能改变是不可能的,因为谁也做不到。当然,如禅宗惠能大师般,一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能开悟的话,是做得到的。但历史上具有这样根机的,除了惠能大师之外,基本就没有人了。因此,我们现前也只有自己去慢慢调伏,想要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
但还要记住,想要调伏恶劣的性格。最主要的不是依靠某种外力,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正如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所言,自己是自己的主宰。也就是说,无论调伏什么样的烦恼,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所以能发现自己性格粗暴的这个缺点,也知道自己不应该随顺这个习气而行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在调伏之中了。
问:但是下一次爆发的时候,还是不能自我控制,我该用哪些方法来调伏呢?
答:正如之前所讲解般,由于我们习气烦恼沉重的原因,因此短时间内无法完全调伏是非常正常的。就如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治疗之后身体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如初,也不是说,病人去医院看病,看完病走出医院时病就好了。
因此,发自内心地知道自己性格恶劣,并且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能这样恶劣,这就是改变自己恶劣性格的最佳方便。
以前噶举派的一位高僧大德在调伏自己性格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他在一天当中,时时观察自己的心念,若内心起了不好的念头,就放一块黑色的石头,若是起了一个好的念头,就放一块白色的石头。结果晚上一观察,发现基本上全都是黑的石头。由此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且时时提起正念去调伏。日复一日地努力调伏,白色石头开始一块块多了起来。到了一定的时候,石头的颜色已经是对半分了,最后,只剩下白色的石头了。所以,历代高僧大德在调伏烦恼的过程当中,都需要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更何况我们呢?
因此要记住,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首先要发自内心地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这样一来,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开始有所转变。若是对自己的性格缺陷不管不顾,只想着反正就这样了,那么恐怕你的烦恼永久也调伏不了,性格也永远无法得到改善。所以,人若是不能认清自己,就无法开始改变。
问:我知道自己的性格不好,也知道自己是错的,但是在当时就是做不到自我控制,非要和别人对着干。
答:在这种时刻,还要自我提醒一下,不要忘记提起正念,并且还要强迫一点。因为我们的这个念头有时候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
不仅如此,平常当我们没有这种烦恼的时候,也要时时提醒一下自己。若还是不行,担心自己实在想不起来的话,可以在手上戴个东西作为提醒。以前也有高僧大德是这样做的。他们在手上戴一根红绳子,每次只要一看见,就能提醒自己不要忘失正念。
这虽然是针对下等根机者的一种方便,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试想一下,无论世出世间,有哪一件事情是可以轻易就能成办的呢?即便是世间人成家立业,又有谁是一帆风顺不遭受挫折就能做到的呢?现在我们想要改变的是自己长时间积累出来的劣习,而想要改变这厚重的习气,不费一些劲又怎么会轻易办到呢?
问:深入闻思佛法应该对改善性格有帮助吧?我现在对佛教也不是很懂,但是我也经常抄经,想借此把以前的烦恼的事都忘掉。但是抄着抄着,又想起以前的事了,我就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了。
答:是的,这些方便对性格改善都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它就是一种对治力。
平时有时间的话,也不妨阅读一下《普贤上师言教》。这本书非常适合我们的根机。每天阅读一点,相信也会很有受益的。阅读这些教言之后,就逐渐能从因果的角度当中知道更深的道理。
现前从世间的立场之中而言觉得自己的性格很不好,若是能再深入出世间的话,就能明白,恶劣的性格不仅不好,还是一个很大的罪过,这样一来,内心的自我反省就会更强烈一点。
因为现前只是单纯从做人的道理当中讲解性格不好的过失,觉得这样很容易就令自他都不开心。若要讲得更深一点,性格不好不仅仅会令自己现在不开心,未来更加不会快乐,并且还可能因此而导致更坏的结果。那么当你在反省的时候,对治的力度就会更强大一些。
比如现在你可能只是偶尔想一次两次,但若是结合出世间见解来思维的话,你一天就可能会反省十次百次。这样一来,相信不用等待很长的时间,你的性格就会开始逐渐变好了。
问:上师,我今天可以皈依吗?皈依以后是否就能很好地自我控制了呢?
答:皈依之前还是先多看看《普贤上师言教》,知道各种理趣之后再做皈依,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皈依戒。如今很多信众对皈依可能还不是很了解,觉得皈依只是标志自己进入佛门的一个仪式。实际上,真正的皈依是内心对三宝的信任,而不在于走一遍形式而已。
通过走一个形式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心的话,恐怕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还是先去看一下《普贤上师言教》(《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华智仁波切是我们的传承祖师。
《普贤上师言教》不仅仅在中国很有影响,也成为国外很多名牌大学哲学系、宗教系必修的一课。即便只是把它当作一门学问研究也值得去看看。
当然我们作为佛教徒,佛教可不仅仅是一门学问,它可以改变我们的内心。因此更应该去多去阅读一下。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