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宜默不宜喧(继平)
禅门宜默不宜喧(继平)
禅宗区别于其他宗派的独特之处即在于不以学经闻教而悟入。而是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旨归。禅宗排斥语言文字的教化作用,祖师们在接引弟子时,往往不是苦口婆心地劝导,而足以一种独特的形象暗示,隐喻、反诘或是一种动作,甚至是一种表情宋表达无限的禅意,使弟子在无声的教化中明见禅的意境。
云门文偃禅师(864—949)是唐代云门宗的创始人,俗姓张,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文偃禅师从小依空王寺志澄出家,跟志澄学律数年,对律宗很有研究。睦州(今浙江建德)陈尊宿住龙兴寺时。文偃禅师非常仰慕陈尊宿之名,于是便前往参礼。陈尊宿接人一向以机锋险峻著称,平时经常闭门不出,不轻易接引宋参者。文偃宋时,陈尊宿看见文偃就关门不让进。文偃敲门,陈尊宿说: “你来做什么?”文偃说: “我有事不明白,来求你开示。”陈尊宿拉开了门,文偃正准备进,陈尊宿又把门关上了。一连三日都是如此。第三天,陈尊宿再打开门,文偃急步抢入,陈尊宿一把抓住文偃:“快说!快说!”文偃刚要张口,陈尊宿一把又把文偃推出了门,在关门时夹住了文偃的脚,文偃刹那开悟了。
文偃禅师开悟之后,到福州跟随雪峰义存禅师多年,得到义存禅师的禅法真传。后又到岭南为灵树智圣禅师的首座。经三十多年,后层云门山弘法,开创云门宗。
云门禅师—‘生有许多求法弘法事迹,也有许多度化弟子的善巧方法。有一年夏天,天气炎热,后汉刘王坚持礼请云门禅师及其寺内全体大众到王宫内过夏。诸位法师在宫内接受宫女们礼敬问法,莺莺燕燕,热闹非凡。尤其刘王虔诚重法,故禅修讲座,无日无之。寺中耆宿也都乐于向宫女和太监们说法。但唯有云门禅师一人却在一旁默默坐禅,致使宫女们不敢亲近请示。
有一位值殿的官员,经常看到这种情形,就向云门禅师请示法要,云门禅师总是一默,值殿官员不但不以为忤,反而更加尊敬,还写了一首诗贴在碧玉殿前,诗云:
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
万般巧说争如实,输却禅门总不言。
云门文偃禅师作为云门宗创始人,面对弟子们在王宫中不停地对宫中之人说法的热闹景象,他不参与其中,而是默默在一旁坐禅。即使别人向他求法,他也默然不语,仅以微笑示之。文偃禅师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他认为禅的真谛并不在于语言文字的讲说,如果以讲说来引领别人开悟,便与其“直指人心”的宗旨相背离了。他默然不语的形象就是在告诉习禅者,修禅不能心向外求,而要从观照自心中下功夫。这种不言之中却蕴含着深深的禅意。这位值殿官员正是从文偃禅师的沉默不语中悟到了其中的真谛,因此,就写下了这篇有自己体悟见解的诗偈贴在墙上。
文偃禅师反对直接以言句教化学徒。文偃禅师指出,大道触目现前,参禅者却舍此他求,殊不知“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真如佛性如同满月,乾坤六合都沐浴着它的光芒,条条大路都通达了悟之境。只要悟入任何一则法门,都可立地成佛。可人们偏不脚踏实地,心神散逸,利舌巧口,沉醉于禅机问答,以致于不得其门而入。殊不知祖师悟达的禅悟极境,是“门掩落花春鸟啼”的静谧内敛、生机远出的内证境界。
“禅门宜默不宜喧”现已成为禅门教化弟子所展现的一种方式。禅宗祖师教化弟子时,并不是从言教和言语上来启示,更不在于弘法场面的盛大。他们往往是通过一种不明确说出的方式,让弟子们能够心有灵犀,达到通达禅师意旨的目的。他们教化弟子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都殊途同归,在于启示弟子明心见性。在教化弟子的具体方法上,他们也会采用暗示、隐喻、反诘、动作等多种方式。
所谓暗示就是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暗示是许多祖师面对修学有所成就,却又没有见自本性的弟子所经常采用的教化方法。通过暗示的方式,使弟子能够放弃对教理名相的执着,从而能够从观照自心中触缘开悟。禅宗史上有许多公案都是通过暗示的方式来打破弟子对语言名相的执著,使他们能够改正悟道过程中的偏差,从而能够明心见性。
对于教化弟子采用的暗示方法,最著名的是俱祗禅师一指禅的公案。杭州天龙法嗣嫠州金华山俱胝和尚,曾因为实际尼师的求法不能回答,决心外出参访求法,其行为感动了护法神,护法神劝其不离草庵,会有肉身菩萨为其说法。不久,天龙和尚远道来访,俱只和尚喜出望外,赶快恭迎入庵,礼座毕,并以前事相告。天龙和尚并没有开口说话,只竖一指头相示,俱祗和尚当下大悟!
此后,凡有向他参问的,他都只竖起一个指头,而不说别的。他在晚年总结说: 自从悟透了天龙的一指禅,一生都受用不尽。俱祗和尚的一指禅是在暗示参禅者,禅的境界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说明的,也不是心外求法能得到的。它必须通过亲身的体验去获得,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或模仿他人的经验和体验。
俱只和尚的“一指禅”是自己深悟佛法之后来示人的,当其弟子不明其理,也学着他的样子来示人时,俱只毫不留情地剪掉了他的手指,让他能够在阵痛中体悟禅的深意。禅需要有自己的切身体验和觉悟,需要从内心宋下功夫。这样,问禅之人在看到俱只和尚的“一指禅”时,便会消除妄想情见。从而从内心中宋体会禅境。
暗示的公案还有禅林中著名的“祖师西来意”的禅林常用语,又称“西宋祖师意”、 “西来意”、 “祖意”,表示佛法之奥义、禅理之精髓。在禅林之中,有许多记载“祖师西来意”的公案。如:学僧问马祖: “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西来意。”马祖: “我今天太累了,不能回答你,去问智藏禅师吧!”学僧乃去问智藏,智藏: “为什么不向马祖请教?”学僧:“马祖让来问你。”智藏: “我今天头晕,不能回答你,去问百丈怀海吧!”学僧问怀海,怀海说: “我也不会。”面对学僧对“祖师西来意”的提问,不管是马祖还是智藏,抑或是百丈禅师,都没有给予直接回答,他们是通过暗示的方式来告诉学生,“西来意”只能依靠你自己去体会,而不能直说的,如果说出来就不是“西来意”了。
隐喻也是禅林中常用指示修证的方式。隐喻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常用“如”“像”“似”“好像”等比喻词,把某事物比喻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通常也叫暗喻。在禅宗公案中,隐喻通常用看来平时习见的话语或事物表示另外一种佛法深意。如《景德传灯录·马祖传》中云: “百丈问:如何是佛法旨趣?师云:正是汝放生命处。”这里马祖道一禅师借用安身立命之处比喻佛法深旨。
反诘也是禅门启示弟子的方法。反诘也就是反问,即当事人反过来对提问人发问。在禅宗史上,有许多禅宗祖师通过反问的方式宋截断禅子的妄见情思,从而使他们在言语道断,心思路绝中开悟。马祖道一禅师在开法传禅的过程中,有僧问他: “如何是西来意?”师云: “即今是什么意?” (见《景德传灯录·马祖传》) “西来意”即达摩来华的用意。这是禅僧参问常用的话题。马祖用反诘语表示对此无法用语言答,让他自己省悟。
禅宗祖师接引弟子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暗示、隐喻等方式之外,还常常会通过动作、眼神或手势来教化和引导弟子。在禅宗史上有许多禅师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宋开示学人的。
曾有尼问师(赵州禅师): “如何是密密意?”师以手掐之。尼曰“和尚犹有这个在。”师曰: “却是你有这个在。”
赵州禅师在面对尼师的提问时,用手掐的动作告诉她佛法的深意不是以语言文字来表述的,只能靠一个人自证自悟方能体会其中的滋味。
谁知女尼并没理解禅师的深意,反而对赵州的这一行为感到吃惊,就说: “和尚犹有这个在。”女尼心中所说的“这个”是指世俗的男女之情,在女尼看来,你赵州禅师是一位声名远播的开悟祖师,竟然还没有破除男女之间的色情之心,这是与戒律相违背的。赵州知道女尼没有破除对男女的情见,所以,接着他就对女尼说,不是我有这个在,而是你有这个在。因为对一个开悟的祖师而言,他的心中是没有性别色相方面的分别执著的。
采用动作开示学人的还有德山宣鉴禅师的公案。德山宣鉴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他曾到龙潭禅院参学龙潭和尚。他在与龙潭和尚进行了一番论战之后,就决定在龙潭寺住下了。
一天夜里,他侍立在龙潭身边,龙潭说: “夜已深了,你先退下去休息吧。”
德山就向龙潭道别,掀起帘子往外就走,可外面漆黑一团,德山不得不折转回来,说: “外面黑”。
龙潭便点燃一枝烛火递给德山。
德山正想接过来,龙潭却又把烛火吹熄了。
德山顿时豁然开悟,龙潭和尚吹熄烛火这一动作旨在告诉德山禅师:明亮或黑暗,只是特定条件下的暂时现象,一旦条件消失,明和暗也就不复存在,而人的清净本心不会被外在的明或暗迷惑困扰。外面黑,正是当时德山的心境,即正坐在百尺竿头,如果机缘成熟了,就会打破这种三昧,获得自觉,这时人才会悟道。
德山从此悟出了“明心见性”的南宗妙趣,不再拘泥于佛经。
从以上论述可知,禅门的教化并不是像佛教其它宗派那样采用读诵经典,听人讲说的方式来让习禅者成就,而是通过暗示、隐喻、反诘、动作等各种无声的引导方式教化学人,使他们能够从观照自心中见自本性。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