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南怀瑾:禅秘要法讲座 17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07日
来源:   作者:南怀瑾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南怀瑾:禅秘要法讲座 17

 

  今天,有位道友提出来,对于白骨观,总是不容易观得起来,反而觉得观佛像容易。这个问题,我们今天的课程正好讲到这里,等一下可以做整个的结论。

  今天要讲的是《禅秘要法》第三卷,《禅秘要法》第三卷正好讲到观想佛,观想佛的境界的禅定修法。那么,也包括了禅定、净土,包括了密宗,密宗的修净土念佛的方法,有一种是弥陀佛的修法,修观想……这个弥陀佛修法里面也分两种:有东密的,就是流传在日本高野山的,用我们中国过去的,保留在那里的一种修法;一种是藏密,西藏密宗的修法。

  西藏密宗的修法,大部分弥陀修法---念佛,同长寿佛的修法要连起来。如果两个不配合,光修弥陀佛的修法,这个人很容易修成功,就想离开这个世界,马上就走了,因此,要把他拉回来,再加上一个长寿佛的修法,那么,也可以随时往生,也可以随时留在这个世间。

  实际上,这个修法的组织系统,就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所讲的《禅秘要法》第三卷念佛法门的这个系统,是一个东西。

  不过,在我们开讲这个方法之前,有一个问题要解决的,也就是我们方丈和尚前几天提出来的,我们老和尚提出来:中国的禅宗赵州和尚说过一句话:“有人在我禅堂里念一声佛号,要罚他挑水洗三天的禅堂。”就是这一句话。赵州和尚是唐末、五代之间的人,禅宗的,所谓“赵州和尚八十尤行脚”,年纪到八十岁了,还到外面到处参学。人家问他:为什么你到八十岁……难道你悟的道不对?修的道不对?不是这个意思,他说:只为因为没有打成一片,怎么叫没有打成一片?有些人的修行,可以成佛,没有办法成魔,这话怎么讲呢?可以出世,走清高的路线,没有办法入世;(是)圣人的境界,而入世行动上很平凡,自己没有圣人的气味,所以,一个代号就叫:可以入佛,也可以入魔。有些修行人可以在清净的道场上、山林中修道,没有办法入世做人、做事,那么,所谓叫做不能打成一片的道理。

  赵州和尚八十尤行脚,只为没有打成一片,这是赵州和尚谦虚的话。我们看了古人的许多东西,有许多话不一定对,(有些)是狂妄的,讲笑话的;有许多话是谦虚的。

  那么,因为赵州和尚的名气与他的影响之大,说了这么一句话:有人在我禅堂里念一声佛号,要罚他挑水洗三天禅堂,因此啊,后世禅宗跟净土,变成几乎水火两派,所以学禅的人绝对不能念佛的,念佛的人、修净土的人听到禅宗是这个样子(讲),觉得简直是太可怕了、太狂妄了。

  事实上,赵州和尚这一句话有个绝大的秘密,(到)现在,从来也没有人提出来过——提这个问题的人很多,答案很少。现在,我们要把这个秘密要解开了,这个秘密是什么秘密呢:赵州和尚是绝对赞成念佛的。怎么说呢?因为大家不懂赵州和尚这个话。所谓禅宗的禅堂,过去从唐代百丈禅师以后,禅堂里头没有供佛像,不准供佛像,因为佛法僧三宝……当时的、当代的大和尚方丈就是禅堂堂主,就是代表现在的佛,三宝合一的。必须要证悟到的人来主持这个禅堂,(做)堂主,也必须是这个庙上的大方丈。他本身,随时到了证悟到了、成就的人,念念在净土中,本身就是佛、唯心净土、念念在佛中,如果已经悟了道念念在佛,不是念念不在佛,再加念一声佛号不是多余了嘛!头上安头啊!可见这个人所悟的道、所证的道没有彻底。所以说,在禅堂本身就是净土,在禅堂里的修行众他本身已经达到心念清净的净土境界,本身已经净土境界,净的上面加一点灰尘固然脏了,加一点黄金也脏了,不能加一点东西!所以说在禅堂本身就是净土,就与西方极乐净土念念相应的。那么,还在那里自己信心不够,加一句佛号,所以他说该罚。是这个道理。

  那么,再进一步的道理呢?所谓真的到了禅堂境界了,念念在唯心净土中啊,如果还有起心动念、散乱处,那当然,那岂止罚,要赶出禅堂。所以,赵州和尚的道理……禅宗人讲话,往往歇后语很多,歇后语讲一半,你自己有智慧去了解。因此说,赵州和尚是赞成念佛,这才是真正净土的境界。

  距离赵州不到一百年之间,禅宗另外一个大师,宋代的永明寿禅师,他是专门以禅为主,但是提倡念佛的。所以,他就做了四个偈子,这是有名的永明寿禅师的四个偈子,就是连带赵州的观念一起来的。

  因为唐代以来,走禅宗的路线很多,但每每发现一个什么呢?不稳当,有一点道理,自己(就)认为成佛了,那么往往变成狂禅了。所以,到了永明寿禅师手里,他除了禅以外,专门提倡禅净双修的。所以,他的四个偈子,“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十个人,九个人走错了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平常觉得念头很清净,五阴境界现前的时候,就是快要四大分散,要死的时候,平常清净的境界完全没有了,这个时候,莫名其妙就随业力牵走了,这个禅是不到家的禅,就是禅定修不到家的,没有用的。说“无禅有净土”,如此,干脆还是专修净土念佛,没有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这个就是有名的永明寿禅师提倡的禅净双修的偈子。

  那么,这里所讲的禅呢,不足以代表真正的全体禅宗,而(是)讲禅定——禅定跟禅宗有分别哦,譬如现在讲的《禅秘要法》是属于禅定。禅定所得的,或者参禅宗的人,偶然得到一点清净境,偶然得到妄想断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什么都不是,那是你健康的时候哦。那么,如果发烧的时候,烧还是烧,痛还是痛哦,你也是“见痛不是痛,发烧不是烧”,那差不多了;如果发烧还是烧,“哎哟”还是痛,那靠不住。

  所以,还是把握有念去修。所以,赵州和尚那一句话,是真正讲的修净土,并不是反对念佛。这个奥秘的地方,我们需要了解。

  所以,宋代的一位居士,李文和(?)居士,是宋朝一个驸马,所谓驸马者,上公主——历史上,上公主就是皇帝的小姐嫁给他。驸马就是千古以来很难做的,做皇帝女婿也很不好办,因此他是学佛,学禅宗开悟了。他有几句话很重要,“修道须是铁汉”,一个修道的人必须要……“修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这个是非一到手……“直趋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这是说,我们对于这些知见,一到手里,马上要分别得清楚。

  这里正好(讲到)念佛,这是佛亲口说的,非常重要。但是,我们要(把)前面十八层次序的白骨观都修好,到现在第十九个法门,(是)真正修到走上念佛的观想法,那是万修万到,非常稳当。

  念佛的观法,怎么观法?我们先看原文。你念吧。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是时会中。有一比丘。名禅难提。于深禅定。久已通达。成阿罗汉。】

  我们注意啊,这一位弟子,当时向佛提出问题的这位弟子,他本身禅定已经很高深了,已经得成阿罗汉果了。

  【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即从坐起。正衣服叉手长跪。而白佛言。如来今者。现在世间。利安一切。佛灭度后。佛不现在。诸四部众。有业障者。若系念时。境界不现在前。如是烦恼。及一切罪犯突吉罗。乃至重罪。欲忏悔者。当云何灭是诸罪相。若复有人。杀生邪见。欲修正念。当云何灭邪见杀生恶烦恼障。】

  好,慢一点,请你等一下啊。现在有个问题,第十九个修念佛观法门的修法,是这位“禅难提”尊者,是佛的弟子,而且当时,他本身已经证得阿罗汉果,神通具足,一切都解脱了,他不为自己,为后世人着想,他向释迦牟尼佛问一个问题。他说:现在,你还在世间,肉体还在世间,能够说法,那么,大家跟着你学,能得到利益;假设你过世了以后,将来有些人,你注意一个重点,“有业障者”,业力的障碍,修持业力障碍非常深,“系念”,要想修禅定的时候,妄念断不了,思想妄念断不了,“境界不现”,所以观白骨也观不起来,这个大家都有经验啊,很多(人)怎么观也观不起来,就是说,业障深重,境界不现前。“如是”,这个样子,“烦恼”,这些思想烦恼太多的人,乃至罪业很重——业障不一定是罪业,这个人福报很大,事情很多、很烦,管的事情很多,就是善的业障;坏的一方面呢,过去犯罪,错误的、恶的业障太多了,“犯突吉罗”戒律,这种戒律等于犯了根本大戒,在佛的修持人的集团里,要赶出去的。

  他说,犯根本大戒,乃至有更重罪业的人,想求忏悔的人,忏悔罪业,应该怎么灭除这个罪业?怎么样能够忏悔?还有人,犯了“杀生”的罪、“邪见”的罪,杀生、邪见多了,正念提不起来——邪见就是观念思想问题,走错了路,那么,正念提不起来。如何去掉这些罪障,而能够修持观想,“正念”可以现前?就是我们现在碰上的,很多人做观想观不起来,什么原因呢?烦恼的障碍重。顺便提出来重复一下,使大家注意。

  【作是语已。如大山崩。五体投地。顶礼佛足。复白佛言。唯愿世尊。为我解说。令未来世一切众生。恒得正念。不离贤圣。尔时世尊。犹如慈父。安慰其子。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行慈心。与慈俱生。今具大悲。无漏根力。觉道成就。汝于今日。为未来世一切众生。问除罪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尔时世尊。即放顶光。此光金色。有五百化佛。绕佛七匝。照祇陀林。亦作金色。现此相已。还从佛枕骨入。】

  好,先停一下啊。现在,我们第一个要注意的问题,这同修法有关系的。我经常问许多同学们一个问题:《楞严经》上佛有三次放光,三次不同的部位(时间),一次是顶上放光、一次是眉间放光、一次是胸口放光,这代表了什么?大家要特别注意。那么,大家要研究《楞严经》,你看佛说法,说哪一种问题的时候,才放这种光明;而哪一个问题放的部位为什么不同?这个是修行事相上值得注意的。

  现在佛又说,观想念佛法门,是从头顶上放光。你注意啊,这个不是普通讲空了,这是每个地方都讲到事上。由头顶上放光以后,照遍了五百位化佛,境界扩展得很大。最后,统统的光,从后面的骨头,枕骨,后脑的枕骨再收回来,千万注意这个问题啊。这是修念佛法门。

  我们都晓得,修念佛法门,一个人最后要死的时候,临命终时要走,从头顶走(是)最好往生的路。这个头顶以自己的头发为标准,每个人头发不同,(以)自己前额的头发为标准四个指头,四个指头平放下去,这里是自己的顶,每个人不同,有人额头长的头发(从)这里开始,那这个顶就到达了这里。那么,这个是顶,普通我们针灸时候,中国人针灸叫百会穴,这里可以针灸。这是修往生法,真正有修持到达了这个地方,顶是开的,开开,那么这个顶骨这里有七个小孔,所以平常扎针也可以扎,修持到了这个时候,顶骨是开的,几乎有一点像婴儿那样,生下来有跳动的。所以,往生的时候,多半都向头顶这一类走,但是,这是要有相当修持的人,功力深一点的可以。普通还有一个往生捷路呢,就是靠后面一点,还有个穴道,就是我们摸自己的头骨,有些人很明显的,这两个骨头中间有一条槽一样,一个坑陷下去,顶骨这个地方可以走。所以,这个顶骨同修持的关系非常大。

  佛在经典上已经把生理上的秘密,给我们透漏出来,(但)没有明显地告诉我们,但是要注意这一段。所以,这个光是从顶上出去,出去以后,两个路线回来,从后枕骨这里再进入自己的身体,这个要注意的。好,现在你继续念。

  【尔时世尊。告禅难提及敕阿难。汝等当教未来众生。罪业多者。为除罪故。教使念佛。以念佛故。除诸业障。报障。烦恼障。

  念佛者。当先端坐。叉手闭眼。举舌向腭。一心系念。心心相注。使不分散。心既定已。先当观像。观像者。当起想念。观于前地。极使白净。取相长短。壁方二丈。益使明净。犹如明镜。见前地已。见左边地。亦使明净。见右边地。亦使明净。及见后地。亦使明净。使四方地。悉平如掌。其一一方。各作二丈地想。极使明净。】

  好,先停一下啊。这是一个密法的观法,佛告诉我们,先端坐,端容正坐,能盘腿打坐最好,“叉手闭眼”,所谓叉手就是合掌,佛经上经常讲的叉手,并不是这样啊(师示),因为我们讲叉手……也不是这样(师示),那是打架的叉手。这个叉手是合掌,所谓叉手而跪,是合掌。闭着眼睛。注意这个舌头,向上腭,上面口腔,这个口腔上面两个门牙的后面,这个地方有个穴道,通这个脑下垂体的,这个穴道有时候针灸还可以在这里打针呢,这个地方是上腭,很重要。

  那么,这个姿势坐好了,“系念”,“一心系念,心心相注”,然后念佛。念佛并不是没有散乱心,有散乱,不过,一个念头、一个念头,所谓“心心相注”,就是一念一念像流水一样,一个波浪,一个波浪,接一个波浪,一句一句接一句。“心心相注”,慢慢练习到不分散,念佛第一步先要做到这样。他并没有叫你念阿弥陀佛还是哪个佛,都不管,你喜欢走阿弥陀佛的门路也可以,喜欢走释迦牟尼佛的门路也可以,东南西北十方都有佛,你念弥勒菩萨也可以,这个他没有给你规定,只叫你念佛这一声。念,不是嘴里念,思念这个念。

  先把心念定了以后,起观。先当“观像”,你把佛的影像,画像也好、塑像……

  在密宗的修法呢,我告诉过大家的,假定你自己(有)一个专修的地方,自己打坐的位置在这里,你要摆一个你认为最好的佛像,一切都合于规矩的,摆在刚刚使你的眼睛看到的平座,相对而坐。那么,你观这个佛像,已经在眼睛普通意识上,这个影像很深了,所以,你开眼闭眼,这个影像始终存在,这叫做先由有分别影像观起。那么,这个念佛的法门,观想的时候,你要去思想,念这个佛像。这是一个。

  下面为什么说……我们坐在那里——再讲一遍(姿势),坐好了,外形的姿势坐好了,这样合掌也可以,结定印也可以,念佛的定印是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同我们平常的三昧印相反。三昧印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我跟诸位方向相反哦,要注意。这个念佛的手印(是)右手在下,左手在上,这样也可以(师示)。

  然后心念,心念也叫瑜伽念、瑜伽念诵。这个都做好了以后,要起观的作用,在密宗起观呢,专门要一个坛场、修的环境,最好的环境啊修这个像,观法很严重……这个场地,要固定的,这里前面是两丈远,四面都两丈,乃至一切都是干净的,不能够有一点杂色,最好是什么?玻璃、四面玻璃,但是,假使四面是玻璃,上面也是玻璃,下面也是玻璃,这么盖一个房子,你这里有个打坐的位置坐在这里,前面有佛像,这样一念佛,有个很严重的问题,也许不到七天你就死掉了,这个肉体不要了,你人就分开走了,很清楚地走了。

  所以平常啊,密法里不教你这个方法,因为一般没有这个定力。你不相信,可以自己做一个实验,你摆着一个大的穿衣镜,你站在那里看自己看上一个钟头,就会看见自己好像精神同身体分裂开了一样——分离,不是分裂。

  所以,有很快捷的念佛往生的法门啊----自己不想多留,等于,我叫它是最高明的自杀方法,哈哈,坐在那个里头一念佛啊,马上自己跑掉了,可以离开。可是,你平常没有修持、没有定力呀,非常危险!我先把好的、坏的都告诉大家,这些都……,……打坐在这里,这两个眼睛不是平视啊,两个眼睛半开半闭,看到前面这个地是干净的,是净地,有两丈见方。那么,慢慢的用意念观想前面的地完全变成净土,净土境界玻璃为地——所谓玻璃为地,我们看《阿弥陀经》上也讲,西方极乐世界以玻璃为地——我们大家有一个观念,一想到玻璃为地呀,大概(是)我们新竹玻璃工厂出来的玻璃,或者是外国来的、意大利来的水晶玻璃,这个观念已经错了。

  所谓玻璃为地,(是)拿世间的玻璃做比方,就是那么明净、透明,如果我们心念里头还有世间玻璃的观念,这个已经不净了,不是净土了。特别要注意,这是个比喻。

  所以,要念到观前面的地空灵,非常“明净”,“犹如明镜”可以照见自己,那么,一念观清楚了,这个境界现前了,心境非常清明,这四方面都有了,是这个道理。你再念下去。

  【地既明已。还当摄心观于前地。作莲华想。其华千叶。七宝庄严。复当作一丈六金像想。令此金像。结加趺坐。坐莲华上。见此像已。应当谛观顶上肉髻。见顶上肉髻。发绀青色。一一发舒长丈三。】

  这都是观佛像了,完全照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观来,我想,这个我想不要补充了,看原文。

  【还放之时。右旋宛转。有琉璃光。住佛顶上。如是一一孔。一毛旋生。观八万四千毛。皆使了了。见此事已。次观像面。像面圆满。如十五日月。威光益显。分齐分明。复观额广平正。眉间毫相。白如珂雪。如颇梨珠。右旋宛转。复观像鼻。如铸金。铤似鹰王喙。当于面门。复观像口。唇色赤好。如频婆罗果。次观像齿。口四十齿。方白齐平。齿上有印。印中出光。如白真珠。齿间红色。流出红光。次观像颈。如琉璃筒。显发金颜。

  次观像胸。德字卍字。众相印中。极令分明。印印出光。五色具足。次观佛像臂。如象王鼻。柔软可爱。次观像手。十指参差。不失其所。手内外握。手上生毛。如琉璃光。毛悉上靡。如赤铜爪。爪上金色。爪内红色。如赤铜山与紫金合。次观合曼掌。犹如鹅王。舒时则现。似真珠网。摄手不见。观像手已。

  次观像身。方坐安隐。如真金山。不前不却。中坐得所。复观像胫。如鹿王腨。直圆满。次观足趺。平满安庠。足下莲华。千辐具足。足上生毛。如绀琉璃。毛皆上靡。脚指齐整。参差得中。爪色赤铜。于脚指端。亦有千辐相轮。脚指网间。犹如罗文。似雁王脚。如是诸事。及与身光圆光项光。光有化佛。诸大比丘众化菩萨。如是化人。如旋火轮。旋逐光走。

  如是逆观者。从足逆观。乃至顶髻。】

  好,这里要停一下啊。刚才上面讲的一路观佛像,观下来,这个大家都很熟悉,所以我不补充了,就是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普通呢,在西藏一般学密的出家人,差不多七八岁起,第一个学习的,就是画佛像,或者塑佛像,所以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已经很熟了,所以做观想的时候,一观就观起来。所以观眉间,就是这里(师示),白毫光,一条白毛转拢来,稠结拢来,就是我们看塑的佛像,这里有一颗珠子,像印度人的那个装饰品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个眉间白毫光也代表一个修持人有成就,他眉间这里自然放光,自然有亮光出来,是个圆光。那么,有些真正的眼通,所谓普通现在讲的第三只眼——管他第三只啊、第四只啊,你不要管了。所谓天眼通,这个地方的气脉一定打开了,一定打开了的时候,一定是有光的,这个眉间白毫光。

  那么,普通教我们观法,从上面,从佛的头上观下来。但是,这里有个重要的话:不一定,他说,“如是逆观”,也可以同白骨观一样,先由佛的脚趾头观起——刚才来的次序是从顶这里观起,顶修好了的人、佛,这里有个肉托,就是拱出来的,一路观下来。也可以同白骨观一样,从脚趾头观上来。注意,这不一定,就看你自己观法……。

  那么,为什么佛不告诉你?有一个道理的,所谓修持,“知时知量”四个字最重要,看自己的应用,知时知量。譬如,一个人年纪大了,现在开始学佛,或者自己血压很高,做这个观想很严重了,那要怎么观起呢?可以先观脚趾头开始,逆转的,没有问题。那么,譬如有些人血压特别低,那可以从顶上肉髻观下来。那么,这个也不呆定的,我这么告诉大家的也不是呆的。

  第一,大家自己修行要知时知量,你晓得,测验下来,觉得这样修持对我很熟练,一条路线……你照那个路线走。总而言之,任何的修法,对了的时候,对身心都有特别舒适的感受;不对的,等于吃药一样,吃不对了以后更难过,你赶快要调方法,要注意这一点啊。

  这一点啊,道家的比方很对,这就叫做“火候”,这个跟煮菜、煮饭一样,告诉你饭是怎么做的,这个饭怎么做刚好?或者你要硬一点、我要软一点,这个火候到什么程度为止,靠你自己的经验。

  我补充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讲逆观,倒转来观,“逆观乃至顶髻”,由脚起观到头顶。

  【顺观者。从顶至足。如是观像。使心分明。专见一佛像。见一像已。复当更观。得见二像。见二佛像时。使佛像身成琉璃。出众色光。焰焰相次。如烧金山。化像无数。见二像已。复见三像。见三像已。复见四像。见四像已。复见五像。见五像已。乃至见十像。见十像已。心转明利。见阎浮提。齐四海内。凡夫心狭。不得令广。若广大者。摄心令还。齐四海内。以铁围山为界。见此海内。满中佛像。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皆使分明。一一相好。有无数光。若于众光。见一一境界。杂秽不净。从罪报得。复应更起。扫兜婆涂地。造作净筹。谦卑下下。修诸忏悔。】

  这一段补充一下。等到你佛像观起来,自己开眼闭眼,看到都是光了、都是光明,佛像也很清楚。但是,这个光明里头有不干净的。譬如一个修持禅定的人,假设突然在境界里头看到黑光,那当然是有灾难的事,很不好。等于我们拼命揉眼睛,揉了以后,眼睛前面也看到很多光,故意刺激它发光,这个里头有黑点,或者黑色的,很不好,就是有灾难;假设有很红的,非常红的,这个光也不好,太红的光有魔障。乃至于配合黑光,也可以说,在身体上讲,下部的毛病,身体内在以下有毛病;红色的呢,血压又高,对外面的事情讲(是)有魔障;绿色的很严重,魔障很严重。当然,最好是金光、白光,这个里头有杂物的光,就是表示有毛病。有时候有灰色的光……。

  自己每一天,测验自己一看,很清楚的,尤其有修持的人。你譬如说,不管你怎么修持,修持越好的人,他的感应越灵敏,忽然眼睛一个苍蝇一样飞一飞,好,你晓得有小灾难找你麻烦了,你看要不要受,要接受嘛,没有关系;不接受,你就要想办法了。

  在这里稍微告诉我们,观佛光观出来的,这个境界里头有杂物不净的,这就是业报要来现前,所谓“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个地方赶紧要起来,“扫兜婆涂地”,地上打扫干净,檀香涂抹,赶紧——所谓“净筹”,“筹”现在人不用,用念佛珠,就是一颗一颗计数的,赶紧礼佛求忏悔,拜佛求忏悔。晓得这个现象,就是说,重整这个道场的环境,赶紧拿着数珠计数,礼佛拜佛,祈求“忏悔”。

  【复当安心正念一处。如前观像。不缘余事。谛观像眉间。观像眉间已。次第观其余诸相。一一相好。皆使分明。若不分明。更复忏悔。作诸苦役。】

  观不清楚的人,自己更要“忏悔”,为什么观不清楚啊?你心境的乌云障碍太大、业障太大,观不起来。

  还有一句话,除了“忏悔”以外,最好自己多做“苦役”,做劳动。你说,那我多拜几次佛,那还不算劳动啊?多做一点为大家、为别人应该做一点劳苦的事,劳其筋骨的事情。这个道理,所谓有一句话,“劳者善心生”,一个人适当地劳役,慢慢就引起善心。

  所以孔子也说过,“小人闲居为不善”,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悠闲到极点,一天坐在那里叫做修行,实际上变成了……不好呢,就是“小人闲居为不善”,反是糟了。

  所以,这个时候,重点就是告诉你,要做很深的“忏悔”,同时要做一切的“苦役”,自己拿苦头给自己吃。

  休息了。

返回目录

-----------------------------------------------------------------------------------------------------------------

更多南怀瑾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