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三)~B 四、意行经(168)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三)~B 四、意行经(168)
四、意行经(168)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在于此世间修四禅八定的人,则以向往其处之故,其命终之后,得生于色界、无色界。在于其修定中所受的喜乐,和生天后所受的喜乐,均不会有差别;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之想,而知灭身触,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而慧见诸漏尽断智,就是诸禅当中之最为第一。
在这部《分别意行经》中,佛陀所阐解的就是一个概念,即什么叫“意行生”。所谓“意行”,即随着意念所行;“意行生”就是根据我们修禅定的意念与行持,命终之后往生与这种禅定相对应的天界。佛陀将修习的各种禅定分为“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就是指色界天的四禅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合成八定,故八定包含四禅。将四与八并举,是因为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
1、修习初禅,命终将生于梵天之中;
2、修习二禅,命终后将生于晃昱天(即光音天)之中;
3、修习三禅,命终之后生于遍净天之中;
4、修习四禅,生于果实天(广果天)之中;
5、修习空无边处定,生于空无边处天;
6、修习识无边处定,生于识无边处天;
7、修行无所有处定,生无无所有处天;
8、修习非想非非想处定,生于非想非非想处天。
在经中,佛陀告诉我们,在三界之内,非想非非想处定算是最高之定,“知灭身触成就施,慧见诸漏尽断智。彼诸定中,必定说最第一、最大、最上、最胜、最妙”。当获得此定之后,就“不复受生老病死苦”,就可以抵达痛苦的边际,就可以不来此世间遭受轮回了。佛陀将此定形容为“酥精”,再也没有比它更为殊胜了。然而此定虽说殊胜,然未真正得到生死解脱;如果在此基础上继续修习,便会证得四果阿罗汉,获得超越三界之定的真正解脱。
在经中,佛陀还告诉我们,在四禅八定之中所受的喜乐,与命终后往生该天后所受的喜乐,是完全相同的,无有差别。所以说我们在现世通过自己的努力修行,便可以体享到下生的那种境界。
最后简要介绍一下四禅八定所证得的境界情况:
(1)初禅:“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
(2)二禅:“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谓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定,澹然澄静,觉观即灭。乃发胜定之喜,如人从暗室中出见日月光明,朗然洞彻。
(3)三禅:“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空”。谓喜心涌动,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于是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心发。乐法增长,遍满身中,于世间乐最为第一。
(4)四禅:“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谓既得三禅天定已,又觉三禅乐法扰心,令心不清净,遂生厌离,加功不止。即得安隐,出入息断,空明寂静,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象皆现,绝诸妄想,正念坚固。
(5)空无边处定:“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苦干想,无量空”。既得四禅天定已,犹厌身心系缚,不得自在,乃转加功力,观察己身犹如罗縠,内外通彻,一心念空,唯见虚空,无诸色相,其心明净,无碍自在,如飞鸟出笼,自由自在。
(6)识无边处定:“度无量空处,无量识”。谓既得空无边处定已,即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此定安隐,清净寂静。
(7)无所有处定:“度无量识处,无所有”。谓得识无边处定已,以心缘现在、过去、未来三世之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于是即舍识处,专系心于无所有处,精勤不懈,一心内净,怡然寂静,诸想不起。
(8)非想非非想处定:“度一切无所有处想,非有想非无想”。谓前识处为有想,无所有处为无想。至此,则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无想,名非非想。此天既得无所有处天定已,又知此处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无明覆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于是一心专精,即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则无所有处定,便自谢灭,加功不已,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 (2009.08.11)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