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网文摘:禅意盎然:让内心多一份洁净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4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网文摘:禅意盎然:让内心多一份洁净

 

  智 慧

  1、一切问题的根源的都来自于心里的执着。只要你放松,再放松,心里的执着自然化解,一切问题便会自然消失。

  2、我们总是害怕粉碎我的成见和概念,我们不知道粉碎了概念之后的自由。如宗萨所说“有时,在梦中,我们能瞥见没有成见的自由。梦中可能有一千头大象舒适地在我的卧房中起舞,而房间和大象却都没有改变它们平常的大小;或者解放对于时间、空间的成见,瞬间在一个地方,下个刹那就到了一千里外。

  3、只要是我们无法控制的都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仔细观察,小至一个小小的情绪,大至生死,我们能控制的事物几乎没有。奇怪的是我们常常误以为是某物某事发生导致我们痛苦,殊不知是因为无法控制才导致的痛苦。比如说生死,对于生死自在的高僧大德来说根本不是痛苦。学佛就是学会掌控一切,不是吗?

  4、在学佛过程中有些概念非常容易被混淆:放下与放弃;随缘与随便;知足与消极;宽容与纵容;慈悲与贪爱…

  5、十几年前,遇到一位老师兄,不管遇到什么境况都说是上师的加持。初入佛门的我觉得他好迷信,好可笑。直到有一次遇到某事我不知不觉对上师生起了怨恨之心。我才明白原来老师兄是在修心——修“感恩之心”,一旦你丢失了感恩之心,你就丢了一切。一个人修行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感恩之心的强与弱。

  6、现在社会的种种不良现象,究其根源都是因为不信因果造成的。要摆脱当前中国现在面临的种种问题唯一办法就是教导大家深信因果。一旦从上到下都深信因果,人心向善,一切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一提因果,大家便会联想到宗教和迷信,其实是因果是最科学的,可惜很少人会相信和提倡呀!

  7、不要把别人的罪业变成你的罪业,要把它变成你累积功德的方便。

  8、嫉妒其实是拿别人的优点和功德来惩罚自己。

  无 障

  1、依照佛教的观点:“一切从贪欲、嗔恨和无明愚痴所生起的行为产生了痛苦;从无贪、嗔、痴所生起的行为则产生幸福快乐。”遗憾的是很多人宁愿相信金钱、名利、地位等外在的物质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也不愿意相信慈悲和感恩的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2、当你明白并且坚信所有的不幸,逆缘,疾病,侮辱等等都是来自于上师的加持,不再有任何的恐惧与期待时,你就明白了加持的真正的意义!

  3、宗萨钦哲仁波切说过:放下一切执著而不是放下一切。真是一字千金!放下一切未必就是放下一切执著,放下一下执著而未必就需要放下一切。庞公有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须于行住坐卧处着力,须于穿衣吃饭时屙屎放尿时对话工作时,一切时一切处绵密觉察观照,一念不在等同死人!努力努力!

  4、在开放的心灵中,远离了期待、恐惧与判断,整个世界便会宛如莲花般不断绽放出美好。

    乐 活

  1、一个常常快乐的人一定知道快乐的真正的来源,一个常常痛苦的人一定不知道痛苦的真正的来源。

  2、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快乐就像在冰上盖房子,虽然华丽,但是随时会变成坟墓。

  3、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活得开开心心就是最大的神通,每天二十四小时都生活在知足中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4、快乐的一部分来自满足感,而满足感来自于两方面:一种是靠外在的物质的满足而获得,这是一种暂时的满足感。比如说我收入比别人高,我住的房子比别人好等等;另一种满足感则是通过灵性的修持让自己的欲望降低,产生知足之心,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获得。

  5、享乐并不等于快乐。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要区分清楚二者真的很难。如果用佛陀的比喻来说,享乐就像舔锋利刀刃上的一滴蜜,虽然富有吸引力,但是随时会伴随割舌之痛。快乐则是来自于内心的爱、宽恕、感恩与满足感等。

  6、不快乐的人通常是自我中心、退缩、无趣、与人敌对的。快乐的人通常都是乐于助人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是富有弹性的,他们可以很快调整自己的情绪。

  7、世间上每天发生的事,你认为是大事就是大事,你认为是小事就是小事,你认为没事就是没事。就像昨晚梦中的一切,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所以我们不如以最轻松的心态来看待所有的一切。

  8、有一种生意是我们每天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而且是稳赚不赔---那就是给周围的每一位众生带来欢乐,哪怕只是让周围的众生感受到一点点的欢乐的气息,你浑身的快乐的细胞就会被激活。但是,这种不用花一分钱可以做的事为什么我们却常常不愿意去做,甚至我们还常常做一些赔本生意呢?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