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慈法法师安居开示《安乐集》法语集萃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5日
来源:   作者:慈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慈法法师安居开示《安乐集》法语集萃

  ★

  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如法的修持为最,如法的行持自己的心地为最,其他不相干、无关痛痒的东西该放一放了,真正好好审视自己的心智,若真有什么违缘来的时候我们如何面对?我们对生死都是满不在乎或心存侥幸,很少有人真的在乎,都是刀不架到脖子上就不知道生死在逼迫着自己。

  ★

  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感招、即是回施、即是确证。南无即是皈命,一切有情的生命、意识,乃至觉受想行识之见闻觉知性,本来亦是无来无去的。我们现下亦是无来无去的。强做来去的心念,不过是起用、因缘而用、因缘而妄生罢了。一念回归,即是自性清净、本来具足。

  ★

  做善业生骄慢心,做恶业生怖畏心,皆非回向心,回向是于自己现前作业无挂无碍,直奔王家愿往生西方的心。以极乐世界为自己的清净归向,当下做此决断即是临命终时,即是不再缠缚于自己的贪嗔痴慢疑、缠缚于自己的见闻觉知,当下极乐世界即是归依处、清净处、无所操作处、圆满处、一切具足处。

  ★

  学佛是为了治疗我们生死轮回的病、无常的病,阿弥陀佛的报德、极乐世界的庄严就可以治疗我们的病。

  ★

  学佛是大福德,无福之人没有听闻佛法和念佛的机会,不具福慧修法也会变成很苦的事。为什么净土被称为了义之了义、方便之方便之教呢?就是因为它三根普被,无机不收,一生成办。先消除你的疑虑,生起圆满的信心。愿往生者必生,摄化十方一切众生咸得往生,是平等法性的展现。若说只有善人或恶人或某一类人当机能往生,则不能说是无机不被,则法性有亏了,诸佛亲证法性功德之真实亦不得展现。

  ★

  一切有为染着皆是罪业,包括世间之善法,有所染着,都是过失。若以无漏的心智、顺性的心智修一切法,包括恶性法,皆是利人之法,无染无著故、自然出离故、无用心故、能普利纯净十方故。故知一个事情的用心最为重要,以无漏、无染、顺性之心行利人之法是为善法。那种以盖寺庙出了多少钱、放了多少生、印了多少经来安慰自己,不能决出生死苦海,以出世间善法来说,是无有功德的,染着功德之事必被功德所累。粘粘乎乎的什么事都沾什么事都染,生死不出,轮回之业却日盛。

  ★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有很多的疑虑、疑惑。比如修密法修上师相应法,对上师有疑虑,到关键的时候,这一念疑虑即不得成就、不得解脱。对阿弥陀佛我们无有可怀疑的地方,因为阿弥陀佛即是我们法性的彰显,是诸佛彻底悲心的回施。而以我们凡夫的心,若说哪个上师、哪个喇嘛,哪个善知识是法性的展现,会审视怀疑地问:他真证到了吗?到生死关口,疑虑是最害人的。我们应把疑虑彻底的舍弃掉,在信根上用力,培养真正的信愿,阿弥陀佛的国土即是法性的国土,是我们的本家本国。在此处要真正地决定地皈依。

  ★

  昧失菩提心,修法无益。异见异解是可以的,但若拿自己所学的东西去征服、教导、批驳别人,将别人判为邪见者、罪恶者,甚至判为魔,没有真正生起利人之心,清净自己的心、清净社会的心没有真实生起过,清净自己、清净世间、清净有情的法则没有运用过,用的是我法尊贵的心,拿自己的法自己的知见去扼杀别人,说到最后就是质问别人:你证到了吗?你是佛吗?在这种纠缠中空过,是毫无意义的,不能自觉也不能觉他。

  ★

  世间人把欲望、需求的满足当快乐,而不知寂灭之乐。世间快乐必然是更迭变化着,是生灭无常的。人为事业忙,不求断烦恼,忙着造新业,不为了生死,忙着互相赞谤,为教训别人增长学问忙着学习,不知求清净安乐。

  ★

  五浊恶世的色、声、香、味、触、法只会使我们沉浸,增加贪爱执着,使人无有出离的机会。学佛若成了丰富生活的一种方法,生死未了、生死不了,比不学佛的世间人还热闹。为了征服别人庄严自己,为找人的毛病,具备教训别人的资本去修法,所有修学只是增加了自己的知见和骄慢,此为捉蛇者的修法,学着佛法却与佛法背道而驰。

  ★

  我们薄地凡夫若没有无染着清净增上的皈依,说不用心,是很难把握自己的,一但放逸就是无度的、无边际的,所有作为皆是尘劳。故运用清晰的缘他法的择取,以贪善法来转移对治我们的恶贪。做为一个自尊自爱的人,有意识地做善法,避开凶险。主动有意识地避开贪嗔痴慢疑邪见和杀盗妄淫带给我们的伤害。懂得真正如何做是爱护自己爱护一切有情。不细心体会则易增加自己刚烈痛苦的一面。若有清净作意就比较方便,否则易陷入茫然、失念和无记。

  ★

  净土法门不舍一切烦恼众生,只有利人份而没有把哪个人搞成妖魔鬼怪的份,是依法不依人的法则。大家同念佛、同往生、同安乐,同得清净平等法益而远离了人障。我们这个时代,人障是很难避开和逾越的,若有人发心不正,就会假借佛法假借某一善知识来膨胀自己的名声和得失,炫耀自己的师父是哪位大善知识、大成就者,若不能如法修持,则成为佛法中的骄慢者、堕落者。

  ★

  佛在经中多处提到,说末世之人不断烦恼,多学多闻徒增知见,增上慢心炽盛,自赞谤他,毁灭佛法。生在这个时代,我们从自己心灵深处仔细审视观察,是否因学佛得心得清凉安住,烦恼业习日渐减少。

  ★

  世间人贪图人天福报,现生是苦,未来流转生死亦是苦。我们学佛人若不求生净土,所有修学的渐次法都非是横断,就怕此生不了生死。有人认为学净土法门不修渐次无清晰界限故不得法益。有修密法的人说,我此生不成就,十六世内也必得成就,上师为我授记过了,学禅的人说此生不悟他生悟,来世童身出家再参。问题是你能把握住自己不迷吗?你能否择取来世之人生与修法呢?此生你能不迷吗?前生此生从何来你自己知道吗?在渐次修持中,进退的因缘很多,稍有相似的轻安相似的境界,则又违缘现前。故只有仗佛力能横断生死恶趣,这样说不是夸张净土法门,这种教化是诸佛亲宣,实在是缘佛力的根本善巧,此生不由他生度,此生必了生死,不留任何退路。

  ★

  有人认为,要先做好人再学佛,话说的听上去很有道理,但非是真念佛人。做好人不沾染世间,回归到念佛出离可以。若说先做好人再来念佛,则很难出离三界,因易染着人间爱乐、人间福报而难思出离。舍五欲得轻安才能知道世间五欲之苦。在这个世间严持五戒的人会得安稳的福报和安乐的,会得到一切人天的恭敬,但却难生舍离世间的心。

  ★ 我们往往在所谓的无生之生中有情计,有染著分、贪著爱憎分。为消融我们的情计,故为我们设立一个清净无生的国土,生者是我们众生尚存之一念,有生有灭之心罢了。若我们不存这个心,无此心业,深知生即无生,毫无疑虑,现身在娑婆即是极乐中人。这不是泛泛的道理,在无所得处清净修持,真明了通达此善巧的人就会破除此种执着。

  ★

  在顺缘中我们是很难思出离的,很难把一句佛号、佛的智慧功德清晰的表现出来的。而在违缘中、在逆境中,则感受到这是我们唯一的投奔、唯一的依靠、唯一的随顺,能感受到佛法为世间真正的需要。不如此则苦不堪言,而我们的分别执着的心、有所得的心充满了骄慢、法慢。而平等无碍的菩提心则能感化利益世间,因菩提心是真实的、无起灭、无有佛魔、无自性的心,它是那么的广大安乐殊胜,清净的作业而无所取。

  ★

  有位参禅的善知识责问藕益大师:你每日取向念佛不是重小法而舍大法吗?藕益大师反问:善知识,你不念佛你念的是什么?念佛不增不减是为净意,我们反省自己,每日是念佛时多还是念自己无明的业流多?修禅定得五停心观察自己就会知道,我们的念如瀑布一样。我们平日躁动、乱想,念过几声无挂碍的佛呢?自问有过一念决定的念横断生死业流吗?唯系阿弥陀佛、唯系极乐净土,客居娑婆必归极乐。钝根信顺亦有信忍顺忍的加持,一个清净未来的回向,利根人直接得无生法忍,得不退转。

  ★

  发菩提心即是引导大家出离的心,是大家应该不断熏习、串习的,无始以来我们缺少对佛陀慈悲的感知和相应。因不愿意舍离世间,对此是即恐慌又不愿意舍弃。

  ★

  我们信得及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信得及娑婆苦,知道娑婆世界苦是我们贪、嗔、痴、慢、疑、邪见招感而来,我们就会念阿弥陀佛极乐来对治得住安养,一念决定,一念真实,展现于未来,无舍无退。进取善巧、增益法益,增长善根自他二利。具念力、择法力,不为世间困惑,不为有情疑见、异解异见所困惑,使周边的因缘得清净增上。

  ★

  我们饱尝了世间的痛苦,学佛若不得佛法的安乐和清净的相应,实在是惨不忍睹。佛有大智慧火炬,南无就是把我们的烦恼业障、善恶二业投入此光明火焰中,放出智慧的光芒。故一念与佛功德相应,即是受尽时,得生彼国得究竟清凉。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