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I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I

 

  1156经:有一天清晨,佛陀著衣持钵,亲自到舍卫城中去乞食。

  乞食完毕,佛陀回到孤独园内,见到一位名叫“不害”的婆罗门在恭候着佛陀的归来。

  不害婆罗门见到世尊乞食归来,十分高兴,客套话过后,便向佛陀请教:“世尊!我名不害,为称实不?”这里所谓的“不害”,或者说不害婆罗门的问话,似乎另有所指,即他名字叫不害,大约是名实相符的——言下之意是不害本人也不会做那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佛陀当然知道不害婆罗门的真实意图。他对婆罗门说:“如是称实者,若身不害,若口不害,若心不害,则为称实。”由此可见,“称实”并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嘴巴上的自吹自擂。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假如我给自己起个名号叫“伟大”,接下来我就逢人便问:“您看我伟大吗?”若真的这么问人家,别人还以为我脑子里缺根筋呢!哪有自己称自己伟大的?而这位“不害”婆罗门既然称自己为“不害”,总得在“不害”的具体内容上讲出个子丑寅卯来。所以佛陀在回复中,谈到了“不害”的具体表现,一般而言为身三口四意三,即身不害、口不害和意不害三方面。身不害是指不杀不盗不邪淫;口不害是指不妄语不猗语不恶口不两舌;意不害指不贪不嗔不痴。但不杀又可分为身不亲杀、口不言杀、意不念杀三方面。如果一来,三业又可细分为三十细行。如果将此三十细行一一落实到这位不害婆罗门身上去,简直是等于要他的命——因为他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些,哪怕是其中一条。

  所以佛陀对不害婆罗门说,如果身口意三方面都做到“不害”了,这才是真正的“不害”。不害婆罗门光有“不害”之名却无“不害”之实,顶多也就是在冠名方面博取众人一笑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可是这位婆罗门却拿着鸡毛当令箭使了,虽然名字上冠上一顶“不害”的大帽子,却是徒有其名而无其实,这岂不是等同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之类的小伎俩么?所以佛陀在经文后说了一偈:“若心不杀害,口意亦俱然;是则为离害,不恐怖众生。”(11.25.)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