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十)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6日
来源:   作者:超然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十)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阿难尊者恭敬地对佛说:世尊,为何只要逆着无始以来虚妄交织的业流,深入一根,而返还不生灭性;就能够让所有的‘六根’,一同获得清净呢?”

   此时的阿难尊者,在声闻乘已经证得初果,属于小乘“见道位”,已经“见空性”,“六根”可以初步做到不沾染“六尘”,烦恼淡薄;在菩萨乘已经初步明心见性,初步觉悟了“法身”,属于大乘“相似见道位”。但是,尚未到达初地菩萨的“真实见道”,因此,仍被“六根”当中潜藏的习气所障碍,才会有此疑问。

   针对阿难尊者的疑问,世尊如此解答: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如今已经证得初果须陀洹,已经灭除了三界众生的‘见惑’。”

   “但是,你尚未了知‘六根’当中所累积的无始以来的种种习气,这些习气属于三界众生的‘思惑’,需要通过修行才能够断除。”

   “更何况,其中还有微细心念的生、住、异、灭之种种分化,这些属于三界外众生的尘沙惑和无明惑。”

   【世间见所断惑】指三界众生的“见惑”,在最初见道时,可以顿悟顿断。

   【根中积生无始虚习】指三界众生的“思惑”,也就是种种虚妄习气,即思维的种种习惯性,需要在见道以后,通过修行逐渐断除。

   【生住异灭分剂头数】指三界外众生,即声闻、缘觉和菩萨们的微细烦恼,叫做“尘沙惑”和“无明惑”。

   这些微细烦恼,其内容就是心念的生、住、异、灭之不停演变与分化,也就是心体最深的那些微细扰动,其数量多得不可思议,故名“尘沙惑”或“尘沙烦恼”,而其根本,则是“无明”。

   以比喻来说,例如一汪静水,忽然有清风拂过,水受了风的影响,将动未动之际,波纹刚要形成的时候,就好比“无明”;波纹形成了,细细密密数量无尽,就好比“尘沙烦恼”;接着,波纹越来越粗大,变成了波浪,就好比“思惑”;最终,波浪翻滚成了惊涛骇浪,就好比“见惑”。

   “见惑”当中饱含着种种执着烦恼,最是苦不堪言。也正因为如此,修行人最初见道,顿断“见惑”的时候,其心境变化特别大,颇有“重获新生”之感。从此,粗重的执着烦恼被他降伏了,他的烦恼与过去相比,恐怕连百分之一也没有,甚至非数量可以形容。

   因此,所谓的种种烦恼,从“无明”到“尘沙惑”,再到“思惑”和“见惑”,无非都是心念的扰动而已,心若不动,则心性如如而光明,非死非生,即是本有的清净法身。但是,千万不要把佛陀理解为“静水”,准确地说,声闻缘觉入“无余涅槃”,那才好比“静水”,属于有所住的“无为”。

   那么,佛陀像啥呢?像“超水”,自然界没这水,那是一种波浪随缘起,却不会失去宁静和明朗的“动中常不动”之水。换句话说,佛陀可以随缘显现一切境界,可以随缘起一切心念,而其心性,却是如如不动的,可谓是“念念而无念”,故此,念念通于法界,念念皆是妙用。

   有人说:这怎么可能呢?答:当然可能,超越一切可能和不可能,才叫做佛陀,亦名不可思议。不仅佛陀不可思议,咱和一切众生之心,当下也是如此不可思议。所谓修行,不是要改造什么,而是要充分觉悟,觉悟本来状况。这个觉悟的过程,方便给它个名字,叫做“修行”。

   针对阿难尊者的疑问,世尊以问代答,进行引导,以便显发出“六根”之间的关系及其根源。

   世尊说道: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

   “如今你来观察一下当前的‘六根’,看看它们到底是一体,还是六个呢?”

   世尊是在引导阿难尊者的观察方向,不等阿难回答,便继续说道:

   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

   “阿难,如果说‘六根’是一体的,可是,‘耳根’为何不能看见?‘眼根’为何不能听闻?”

   “同样属于‘身根’,头为何不会走路?脚虽然能够走路,可它为何不会说话呢?”

   【奚(音:希)】疑问代词。何,何事;何处;什么;为何。等等。此处是“为何”的意思。

   这就说明,‘六根’不能说是一体的。那么,能说它们就是六个吗?

   世尊接着说:

   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

   “如果说这‘六根’确实是六个,各自分立。那么,如今我在法会当中为你们宣扬首楞严微妙法门的时候,你的‘六根’当中,由谁来领会接受呢?”

   【领受】领会接受。

   对这个问题,阿难尊者想都没想,立即做出了回答:

   阿难言:我用耳闻。

   “阿难回答:我用‘耳根’来听您说法。”

   阿难尊者所答并不错,只不过,这不全面。因为,闻法用的是“耳根”;但“领受”当中,不仅要闻法,还需要明白法义,这就需要“意根”的参予了。况且,闻法之后有了疑问,提问的时候,用的是嘴巴和舌头,属于“舌根”;闻法受益,向如来礼拜表示谢意的时候,用的是“身根”;总要看清了佛陀的所在才好礼拜,这还需要“眼根”的参予,等等。

   总之,全面地“领受”如来教法,其实是需要“六根”的全部参予才可以。是的,直接接受如来法音的是“耳根”,问题是,假如“六根”之间是分立的,其它几根为何能够参予进来呢?

   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

   “佛陀说道:假如说只是你的‘耳根’听闻教法,为何会与‘身根’和‘舌根’相关呢?”

   “你看,你闻法有了疑问,就会用嘴巴里的‘舌根’来问法;乃至于起身恭敬礼拜等等,用的又是‘身根’。”

   这就说明,“六根”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不是绝对的“六个”。于是,世尊对于“六根”之间的关系,及其来历,进行开示:

   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因此可以知道,‘六根’不是一体,而是六个;不是六个,而是一体。无论说你的‘六根’本来是一体,或者本来是六个,终究都不成立。”

   既然不成立,那么,如何才是“六根”的真实状况呢?

   世尊继续说道: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

   “阿难,你要知道,这所谓的‘六根’其实既不是一体,也不是六个。只是由于众生无始以来的颠倒妄想,生灭交替成了习惯,故此在圆融湛澈的妙性当中,虚妄地生出了‘一体’和‘六个’的法义。”

   【颠倒沦替】指众生的颠倒妄想及其生灭交替。

   其中,所谓“沦替”,是指一个接一个,接连不断的心念交替。在这样的心念交替当中,会因分别而产生种种概念,于是,所谓的“六根”是“一体”,或者是“六个”,等等法义,也就随着分别心而虚妄发生了。

   【圆湛】指圆融湛澈的妙性,即“如来藏妙真如性”,等等。

   其实,咱当前的“六根”全体就是圆融湛澈之妙性,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只要放下虚妄分别,那么,对于“六根”是六个,或者是一体的认知与执着就消融了。

   关于阿难尊者为何会有此疑问,世尊继续说道:

   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你作为初果须陀洹,虽然已经初步消灭了‘六根’对于‘六尘’的攀缘,但是,尚未消灭‘六根’的共同根结。”

   【六销】“六根”不入“六尘”,即初步消灭了“六根”对于“六尘”的攀缘。

   【亡一】消灭“六根”的共同根结。“一”是指根结所在,即“根本无明”。

   “六根”看似六个,而其“根结”却是一个,那就是“无明”。无明未破之前,纵然“六根”可以不再攀缘“六尘”;但是,却仍会执着于“六根”实有,而无法融通。

   阿难尊者就是这样,所以,他才会有这个疑问。

   对于其中的法义,世尊运用比喻,继续深入宣讲: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

   “就比如广大的虚空,参与配合各种容器,由于容器们形状各异,其内部空间,名字也各不相同,都叫做‘某某空’,例如‘方空’、‘圆空’等等。”

   “当把各种容器都拿走以后,再来观察虚空,就会说虚空是‘一体’的。”

   “然而,广大的虚空本来如此,何曾为你变化出‘相同’和‘不同’呢?何况还要把它叫做‘一体’或者‘多体’呢?”

   在这个比喻当中,“太虚空”比喻众生的“圆湛”妙性;“群器”比喻“六根”;“异空”比喻“见、闻、嗅、尝、觉、知”。于是,此段经文所含法义如下:

   一切众生本有的“圆湛”妙性本无差别,它广大而周遍。当它适应于众生色身之时,由于“六根”的特点各不相同,于是,它顺应“六根”而显现出了“见、闻、嗅、尝、觉、知”六种不同的知觉作用。

   当某些修行人,通过禅修消灭了“六根”差别以后,他们以为“六根”灭尽了,而只剩下了一个“一体”的“圆湛”妙性。

   实际上,广大的“圆湛”妙性本来如此,它何曾因为你的“六根”而变化出知觉性之“相同”,以及见、闻、嗅、尝、觉、知之“不同”呢?更何况,你怎么可以把“六根”叫做“一体”或者“六个”呢?

   通过这个比喻,大家可以知道,咱的“圆湛”妙性本自如如,它只是随应色身之“六根”而显现出了“见、闻、嗅、尝、觉、知”六种作用。因此,“六根性”本来就是全体“圆湛”妙性之显现,在“六根”之间,不存在“一体”和“六个”的差别,这些法义,都属于方便之说。

   于是,对于“六根”是一是六这个问题,世尊小结道:

   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那么,你的‘六根’也是如此,本来都是‘圆湛’妙性之随缘显现,它们既不是‘一体’,也不是‘六个’。”

   下面,世尊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看看这个“圆湛”妙性,它是如何随应色身之“六根”而显现出了“见、闻、嗅、尝、觉、知”之六种作用。然后,再从其中找出“六根”之根结。

   首先,来看“眼根”之“见性”的显现,世尊说道: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由于明和暗两种‘色尘’相互烘托显出了形相,便在‘妙圆藏性’当中粘着于‘湛明性体’,而发生了‘见精’。”

   “‘见精’与明暗‘色尘’相互映衬,便凝结‘色尘’成为‘胜义根’,此‘胜义根’乃是‘眼根’之根元,肉眼看不见,通过天眼来观察,就会看到它是由‘清净四大’构成的。”

   “在‘胜义根’的基础上,由色、香、味、触四尘形成‘浮尘根’之‘眼根’,其形状好像一颗葡萄。‘见精’就寄托在其中,时常奔流放逸而攀缘各种‘色尘’。”

   【相形】相互烘托,显出了形相。

   【根元】六根之本元,即“胜义根”,它由“清净四大”组成,需要天眼才可以看见。

   【清净四大】是十分精微的地水火风“四大”,肉眼不可见,天眼可见;也叫做“清净色”,天界和净土都由“清净四大”构成。

   【蒲萄朵】即:葡萄粒。

   【浮根四尘】“胜义根”显现在尘世的时候,就是“浮尘根”,它由“六尘”当中的色、香、味、触“四尘”组成,故名“浮根四尘”。另外的声尘和法尘,则不参与其中。

   其次,是“耳根”之“听闻性”的显现,世尊说道: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由于动和静两种‘声尘’相互击荡显出了声音,便在‘妙圆藏性’当中粘着于‘湛明性体’,而发生了‘听精’。”

   “‘听精’与动静‘声尘’相互映衬,便收摄‘声尘’成为‘胜义根’,此‘胜义根’乃是‘耳根’之根元,肉眼看不见,通过天眼来观察,就会看到它是由‘清净四大’构成的。”

   “在‘胜义根’的基础上,由色、香、味、触四尘形成‘浮尘根’之‘耳根’,其形状好像新长出的卷着边的荷叶。‘听精’就寄托在其中,时常奔流放逸而攀缘各种‘声尘’。”

   【相击】相互击荡。

   【听精】也就是“听闻性”,简称“闻性”,或者“闻精”与“听精”。

   【新卷叶】新长出的卷着边的荷叶。

   第三是“鼻根”之“嗅觉性”的显现,世尊说道: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由于通和塞两种‘香尘’相互发挥显出了气味,便在‘妙圆藏性’当中粘着于‘湛明性体’,而发生了‘嗅精’。”

   “‘嗅精’与通塞‘香尘’相互映衬,便吸纳‘香尘’成为‘胜义根’,此‘胜义根’乃是‘鼻根’之根元,肉眼看不见,通过天眼来观察,就会看到它是由‘清净四大’构成的。”

   “在‘胜义根’的基础上,由色、香、味、触四尘形成‘浮尘根’之‘鼻根’,其形状好像双爪下垂。‘嗅精’就寄托在其中,时常奔流放逸而攀缘各种‘香尘’。”

   第四是“舌根”之“尝味性”的显现,世尊说道: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由于恬淡和变味两种‘味尘’相互参杂显出了味道,便在‘妙圆藏性’当中粘着于‘湛明性体’,而发生了‘尝精’。”

   “‘尝精’与恬变‘味尘’相互映衬,便缠绕‘味尘’成为‘胜义根’,此‘胜义根’乃是‘舌根’之根元,肉眼看不见,通过天眼来观察,就会看到它是由‘清净四大’构成的。”

   “在‘胜义根’的基础上,由色、香、味、触四尘形成‘浮尘根’之‘舌根’,其形状好像月初的半月。‘尝精’就寄托在其中,时常奔流放逸而攀缘各种‘味尘’。”

   【偃(音:演)月】半月形。

   第五是“身根”之“触觉性”的显现,世尊说道: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由于离与合两种‘触尘’相互摩擦显出了触感,便在‘妙圆藏性’当中粘着于‘湛明性体’,而发生了‘觉精’。”

   “‘觉精’与离合‘触尘’相互映衬,便抟取‘触尘’成为‘胜义根’,此‘胜义根’乃是‘身根’之根元,肉眼看不见,通过天眼来观察,就会看到它是由‘清净四大’构成的。”

   “在‘胜义根’的基础上,由色、香、味、触四尘形成‘浮尘根’之‘身根’,其形状好像腰鼓上面安了一颗头。‘觉精’就寄托在其中,时常奔流放逸而攀缘各种‘触尘’。”

   【觉精】即:触觉性。

   【颡(音:嗓)】头,额头。

   人的身体形状不容易形容,世尊在这里生动地描述出了人身躯体的形状,就好像一个腰鼓上面安了一颗头。当然,还需要加上四肢,才是完整的人身。

   第六是“意根”之“知性”的显现,世尊说道: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由于生和灭两种‘法尘’相互接续显出了法相,便在‘妙圆藏性’当中粘着于‘湛明性体’,而发生了‘知精’。”

   “‘知精’与生灭‘法尘’相互映衬,便收集‘法尘’成为‘胜义根’;此‘胜义根’乃是‘意根’之根元,肉眼看不见,通过天眼来观察,就会看到它是由‘清净四大’构成的。”

   “在‘胜义根’的基础上,由色、香、味、触四尘形成‘浮尘根’之‘意思根’——肉团心,其特点好像暗室当中的视觉一样。‘知精’就寄托在其中,时常奔流放逸而攀缘各种‘法尘’。”

   【意思】指“意思根”,也叫做“意知根”,即第六意识之“意根”。

   就人体的部位来说,哪里才是“意知根”的所在呢?在“感知”方面,是在心脏,即“肉团心”。而在“思维”方面,则在大脑。其中,“感知”更为基础,也更加重要,因此,自古以来,各个民族的文化当中,一般都认为,“心灵”对应于“心脏”,那也就是“意根”之所在了。

   【如幽室见】好像暗室当中的视觉一样。

   这是“意根”的特色,咱的“意根”虽然能够“感知”一切法,可是,它的“感知”能力相当微弱与模糊,只能够了解一个大概,所以比喻为“如幽室见”。

   那么,在“六根”之“见、闻、嗅、尝、觉、知”显发的过程当中,其共同“根结”是什么呢?

   世尊继续说道: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