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修身之“譬”——镜子的法则(朱景东)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2日
来源:   作者:朱景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修身之“譬”——镜子的法则(朱景东)

 

  《净土》2012年第4期

  作者:朱景东

  一、认知的偏差

  你是否常常抱怨你的家人?你是否常常看不惯种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你是否常常指责你的领导、下属?种种指责,其实如同指责镜中人。

  如果你没有儒家“修身”的功夫体验的话,我们可能一生都迷失在镜子的世界。《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修身实为每一个人的基本功课。《大学》云: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之所以说家庭的和睦与幸福首要在于自身行为的修养,人从自己所喜爱的人事物那里加以反省,从自己所轻贱厌恶的人事物那里加以反省,从自己所敬畏的人事物那里加以反省,从自己所哀怜同情的人事物那里加以反省,从自己所轻慢的人事物那里加以反省。因此,喜欢某人事物而同时了知其缺点,讨厌某人事物而同时了知其优点,这是天下都少有的呀!所以谚语有说:“人都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坏,都看不到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自己修身功夫不够,就不能齐家的道理。

  这段经文中,“辟”字很重要,这个“辟”字是我们理解、把握修身法则的关键。对于“辟”字的解释,影响力比较大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宋儒朱熹的,一种是汉儒郑玄的。

  朱熹认为:“辟,读为僻。辟,犹偏也。五者,在人本有当然之则;然常人之情惟其所向而不加审焉,则必陷于一偏而身不修矣。”这种解释认为,每个人由于禀性、情感的偏好而导致对他人认知上的偏差。

  昔武则天命武三思举荐贤者,武三思所举荐者皆是亲信,武则天责之,武三思尚振振有词:“我认为他们都是贤者,因为他们都对我很忠诚,所以我也认为他们很好。”(“凡与我为善者即为善人,与我恶者即为恶人。”)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几乎每个当政者都会下意识地把自己认为好的人加以重用,然而自己认为他好,他便是真的贤者吗?还是因为他能够满足自己的某些需要或是偏好,而导致自己喜欢他,而错认为他是贤者呢?用人之道,其根本还是在于为政者的修身。仁者之心,无染无著,无偏爱无私恶,因其有这种修养,才能真正地爱人、恶人。若无修身之涵养,全凭一己之好恶,则难以分辨善恶,奸小当道,势所难免。“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为政者不可不慎!

  二、镜子的法则:在他人身上照见自己

  朱熹的解释,以“偏僻”释“辟”,虽然合情合理,也洞察到人类普遍存在的性情上的缺点。可是,这种解释并不能明确告诉我们如何修身,如何避免偏差。而汉儒郑康成的解释则更为深刻一些。

  郑康成认为:“辟,通譬,谓譬喻也。言适彼而以心度之,曰:‘吾何以亲爱此人,非以其有德美与?吾何以敖惰此人,非以其志行薄与?’反以喻己,则身修与否可自知也。”(《礼记正义》)

  笔者认为以“譬喻”之义来解释“辟”,极为透彻,因为它把修身的基本法则说出来了。譬喻也者,借譬他人,反以喻己也。能近取譬,能够从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加以反省,从而体会如何修身的道理。也就是说,当我们认为他人是怎样的时候,其实他人未必真实如此,而自己却是恰恰如此。他人其实是一面镜子,我们在他人身上看到的,恰恰是自己。

  这是一条规律,笔者称之为“镜子的法则”。修身的关键,则是运用镜子的法则,在他人身上照见自己。一旦觉察到事实的真相,烦恼便会烟消云散。

  三、苦海无边,回“念头”是岸

  (一)照镜子——修身实践的五个步骤

  修身实践的过程,有五个步骤,它是由四个问题和一个转念组成的。

  四个问题是:

  (1)那是真的吗?

  我们逢缘对境,会自然生起分别的念头,下判断,而且不审查这个念头(判断)的真实与否,而一味地认同它,因而就会被自己的念头所欺骗,这就是自欺。要想做到不自欺,就要对自己的判断加以审查,问一个“这是真的吗?”这个问句,极其有力度!很多的分别念,在这个问句的观照之下,土崩瓦解。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

  (2)你能100%确定那是真的吗?

  很多时候,我们会执著地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对的,那么就需要再次对自己的分别念提出质疑,加强反省的力度!这个问句,会使我们静下心来,用心,而不是用脑,去认真观照我们的精神世界。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正确答案会自然涌上心头。

  (3)当你相信那个念头时,你是怎么样反应的?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句,引导我们去观察分别念与烦恼的因果关系。

  (4)没有那个念头时,你会是怎样一个人呢?

  这个问句,让我们发现事实真相,所有的分别判断,其实都是“妄”想。进而让我们体验放下妄想执著的宁静与安详。

  (5)把那个念头反转过来。

  a、转向自己

  b、转向对方

  c、完全相反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为什么对外境会有这样的看法,而不是那样的看法,其根本原因来自本人的烦恼习气。苦海无边,回“念头”是岸!通过反转念头,我们会发现一条规律:给我们带来烦恼与痛苦的,并非外境,而是我们对外境的看法与态度。

  这四个问句,一个反转,是由美国的拜伦·凯蒂提出来的,笔者将其运用到修身实践上,发现它是一个极其有效的工具。

  (二)修身与家庭

  家庭的和睦与幸福,首要在于自身行为的修养。家庭出现问题,我们往往会认为,是家人给我们带来或苦或乐的感受,所以总是想方设法去改造家人,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觉。真正给我们带来苦乐感受的不是家人,而是我们对家人的看法。我们对家人的看法要么不符合事实,要么虽然符合事实,我们却又不愿意接纳事实。这便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烦恼。

  人都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坏,都看不到自己庄稼的好。是因为被自己的情绪与感受(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等)所蒙蔽,以致认知产生偏差,最终导致错误的行为。

  下面的案例,都是跟我一起学习儒家文化的同学们的真实经历。

  案例一: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在家中,我爱人有时会啰嗦一些事情,比如,衣服鞋袜没有摆放好或忘了换的时候,不小心把她刚拖干净的地板弄脏了的时候等等,有时这种唠叨还会显得比较强势。作为一个男人,心里确实不好受,烦躁不满,有时会生起瞋恨心。心想,妇人之道应该宽容,接纳才对呀,怎么我们家的这位这么没有气量,对这样的小事都喋喋不休?让人好生烦躁!

  我尝试用“镜子法则”,四个问句加一个反转,经过这样一个来回,事情的真相才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我爱人没有气量,不容人。这是真的吗?——初看起来是真的,要不我怎么会为她烦恼,为她生气呢?

  (2)这确实是真的吗?——不对吗?可圣人又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呀!或许不是真的?

  (3)当你相信这个判断的时候,感受是什么?你会怎么做?——如果是真的,那自己太倒霉了,娶了这么一个不能容忍人的女人;如果不是真的……内心隐隐生起一股羞愧之心……

  (4)当你没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如果没有这些想法,我就没有这些烦恼了。

  (5)反转。——如果说前面的都是在不同方向上的量的调整,这一步或许该称得上质的改变,即观点、知见上的改变:

  不是她小气量,是我小气量;不是她不能容忍人,是我不能容忍人。对呀,当对方有些违背自己的地方时,自己就难以容忍。学佛不是要修忍辱波罗蜜吗?这是何等的小气量呀!况且,她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生活环境的清净、整洁呀!这些才是事实真相呀!

  想到这些,自己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印光法师自称“常惭愧僧”,而我,恐怕连称惭愧的资格和勇气都没有了。面对妻子的所作所为,要生感恩心才对呀!

  经过几次这样的心理调整以后,加上行动上的转变,就是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自己该注意的事情要注意。她似乎也有了感觉,这些责备、抱怨的语言越来越少了。夫妻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抱怨、责备的语言越来越少了,家庭因而更加和谐。这样,自己念佛学佛也得到了她更多的支持。

  案例二:之其所畏敬而辟焉

  我从小是一个比较孝顺的孩子,凡事都替父母着想,从不让父母操心。但学佛之后,我发现我母亲不孝敬我爷爷,还喜欢杀生。出于对因果的敬畏与害怕,我对母亲的做法产生反感。

  对于杀生的事我多次劝谏,但母亲一直听不进去,我就很烦恼,慢慢对母亲有一股怨气,觉得家里的诸多不顺都是母亲杀生导致的。在梦里常常跟母亲吵架,还瞋恨不已。当我看到净业三福中,第一条就是孝养父母,我感到很惭愧也很害怕,觉得不应该这样瞋恨母亲,可是母亲确实不应该对爷爷不孝敬,不应该杀生啊,心结总是打不开。

  后来,就按照镜子法则来对照:母亲不应该对爷爷不孝敬,是真的吗?最后得出的结论竟是爷爷不孝。爷爷年轻的时候,对他的母亲就非常不孝顺,对晚辈也漠不关心。长期以来,跟我母亲积累了很多的恩怨,所以母亲对他不好也是一种因缘果报。

  再进一步追问,母亲不应该杀生,这是真的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众生杀过母亲。这些动物之所以被杀,也是它们过去造了杀业,它们死在母亲的手上,肯定它们过去也杀过我母亲,冤冤相报。没有闻到佛法不都是这样吗?通过这个观察,我对母亲的怨气就消了,世间的一切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它的原因,母亲也是不自觉的在受这个业力的支配。我应该做的是更加善巧方便地帮助母亲,让她觉悟,代她忏悔,而不是瞋恨她。

  在此也深深地忏悔!学佛本来是消烦恼的,我却增加了烦恼。如果没有学佛,可能还不会这样对母亲观过,真是“智学了生死,愚学入泥犁”啊!

  (三)修身与学佛

  案例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在学校的办公室,养了一盆桑叶牡丹花,我非常喜欢这盆花。原来长得很好,不料在放暑假的时候,由于照料不当生了好多蚜虫。几个老师建议我赶紧喷杀虫剂,我回答说我不杀生。一位男老师告诉我用20个烟头泡水,然后浇在花上效果很好,应该不算杀生。我说:“这也是杀生,我是念佛人,不杀生。”于是我就把花搬到窗外,心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让它们自生自灭吧,这应该不算我杀生。结果呢,虫子没见少,枯黄的叶子倒是一天比一天多。后来天冷了,我心想冷空气会把虫子冻死吧,结果老天爷并不帮忙。

  冬天的一个早晨,我面对着花上的虫子,正在烦恼,忽然脑海中生起一个声音,“自欺!”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矛盾心理,我总觉得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把虫子杀死,不是亲自动手就不算“我杀生”。可是如果这些虫子死了,这跟自己亲自动手有多大区别呢?我在心里已经很多次地杀死这些虫子了,这不是自欺是什么!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我一遍遍对自己说“假慈悲,假慈悲!”心中很是愧疚,满腔沮丧。

  渐渐地心情平静下来后,我问自己,“我假慈悲,这是真的吗?”“是真的,我假慈悲。”一件事情马上浮现在眼前,这件事情一直在纠结着我。前些日子,家里来了暖气,不久大米里长了虫子,做饭淘米的时候总能冲出几个虫子。看着在水中蠕动的虫子,一丝不安袭上心头,无可奈何地说一句“阿弥陀佛,又杀生了,罪过罪过”。后来我静下来想,到底该怎么办呢?把米扔了吧,浪费粮食;把米拿到外面晒一晒,让虫子自己爬走,可外面温度太低,大概没等爬出来就已经冻死了。嗨,怎么做都是杀生,干脆把米放在冰箱里冻死它们算了,反正是杀生,就让它们死得痛快点吧,于是我把剩下的米放在了冰箱里。再淘米时,随着水冲出来的虫子就直挺挺不会动了。看着这些僵硬的虫子,心中更加不安了,嘴中只能多说一句“阿弥陀佛”。现在想一想,这不是假慈悲是什么。

  想到这里心中更不舒服了。“我假慈悲,我确定这是真的吗?”想一想,“不确定”。我每天上班要经过小区内的一片草地,为了方便走路,沿着草地的一条对角线修了一条方砖小路,夏天的时候草很茂密,虫子、蚂蚁经常爬到小路上来,为了不伤害到这些小生命,我就不再走这条近路。我这是真心实意地不想伤害到小生命,怎么是假慈悲呢?我不是假慈悲,对,我还是有慈悲心的。想到这里,心中不再那么压抑了。到底什么是慈悲呢?师父们讲课时说“慈者与乐,悲者拔苦”。慈就要爱护一切众生,给予欢乐;悲就要怜悯一切众生,拔除其苦难。这我暂时还做不到。师父们还说慈悲心就是我们本具的妙明真心,是心的本来状态,那我当然不是假慈悲了,想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笑了。

  再做一个反转,那就应该是“我是真慈悲”。只要我好好地修身养性,按照心的本来面目而行,依良知而行,当下就能收获到喜悦,当下就是慈悲。想到这里,我很开心了。

  (完)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