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网文摘:我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戮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网文摘:我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戮

 

  (一) 班羚飞渡

  我曾见过一场异常悲壮的死亡,正是那次死亡深深的震撼了我,我从此不愿再伤害哪怕再微小的生命……

  那是在一次围猎班羚的过程中。班羚又名青羊,形似家养山羊,善於跳跃,每头成年班羚重约30多公斤,性情温驯,是猎人最喜欢的动物。

  那次,我们狩猎队严密堵截,把一群60多只羚羊逼到布朗山的断命岩上,想把它们逼下岩去摔死,以免浪费子弹。约莫相持了30分钟後,一头大公班羚突然吼叫一声,整个班羚群迅速分成两群;老年班羚为一群,年轻的为一群。我看得清楚,但弄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按年龄分出两群?

  这时,从老班羚群里走出一只公班羚来。这只班羚颈上的毛长及胸部,脸上褶皱纵横,两支羊角已残缺不全,一看就知道它已非常苍老。它走出队列,朝那群年轻的班羚「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班羚应声而出。一老一少两只班羚走到断命岩边,又後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班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公班羚也扬蹄快速助跑。半大的班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公班羚紧跟在後,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跳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後,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老公班羚角度稍偏低些,等於是一前一後,一高一低。我吃惊地想,难道自杀也要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两只班羚,除非插上翅膀,是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岩上去的。

  果然,半大班羚只跳到四五米左右的距离,身体就开始下坠,空中划出了一道可怕的弧线。我想,顶多再有几秒钟,它就不可避免地要坠进深渊。突然,奇迹出现了,老公班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术,在半大班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班羚的蹄下。老公班羚的时机把握得很准,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班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对接一样,半大班羚的四只蹄子在老公班羚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如同借助一块跳板一样,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又一次升高。而老公班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它甚至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班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被突然折断了翅膀的鸟笔直坠落下去。可是,那半大班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从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距离了。瞬间,只见半大班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转到磐石後面不见了。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一对班羚凌空跃起,山涧上空划出一道道令人眼花撩乱的弧线,一只只老年班羚全摔得粉身碎骨。我没有想到,在面临家族灭绝的关健时刻,班羚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办法来赢得家族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班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心甘情愿地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

  我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戮。

  (二)老牛索水

  昨天晚上,当我从湖南卫视看到这感天动地的一幕时,我忍不住恸哭流涕。

  青海省有一个沙漠地区特别缺水。据介绍,每人每天只有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3斤定额的水量。3斤水,不光饮用、淘米、洗菜……最后还要喂牲口。牲口缺水不行,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向被人们认为憨厚、忠诚的老牛渴极了,挣脱缰绳,强行闯入沙漠中一条运水车必经的公路。老牛以惊世骇俗的识别力,等了半天,等来了运水的军车。老牛迅速顶上去,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这样的情形,但那些动物不像老牛这样倔强。部队有规定,运水车在中途不能出现“跑冒滴漏”,更不能随便给水。这些规定,看似无情,实则不得已,这每一滴水都是一个人的“口粮”啊。

  沙漠中,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持续了好半天,最后甚至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有些性急的司机用汽油点火试图驱走老牛。可老牛没有动,泰山一样,不放松。直到牛的主人寻来。牛主人愧疚极了,起长鞭狠狠打在瘦弱的老牛身上,老牛被打得浑身青筋直冒,可还是没有动,最后顺着鞭痕沥出的血迹染红了鞭子,染红了牛身,染红了黄沙,染红了夕阳。老牛的凄惨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那么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被堵车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队规吧,我愿接受处分。”他拿出自己随身的水盆,从水车上放了3斤左右的水,放在老牛面前。

  老牛没有喝面前以死抗争得到的水,面对夕阳,仰天长啸,似乎在呼唤。晚霞中,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爱子的眼睛,孩子也舔了舔母亲的眼睛,沉寂中的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天边燃起最后一丝余辉,母子俩没等主人吆喝,在人们的一片静寂无语中,踏上了回家的路。

  二十世纪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三)海獭喂奶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

  他讲到:他在未出家前是个猎人,专门捕捉海獭。有一次,他一出门就抓到一只大海獭。等剖下珍贵的毛皮后,就把尚未断气的海獭藏在草丛里。傍晚时,猎人回到原来的地方,却遍寻不着这只海獭。再仔细察看,才发现草地上依稀沾著血迹,一直延伸到附近小洞穴。猎人探头往洞里瞧,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只海獭忍着脱皮之痛,挣扎回到自己的窝。为什么这么做呢?

  等猎人拖出这只早已气绝的海獭时,才发觉有两只尚未睁眼的小海獭,正紧紧吸吮着死去母亲干瘪的乳头。当这位猎人看到这一幕时,身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他从来没有想到动物会有这种与人类完全一样的母子人伦之情,临死还想着给自己的孩子喂奶,怕自己的孩子饿了,想到这里,这位猎人不由得悲从中来,痛不欲生,惭愧、自责、悔恨、让他感到无地自容。

  于是,他放下了屠刀,不再当猎户,出家修行去了。许多年以后,每当这位已经出家的僧人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眼中依然会泛起泪光。

  思考与反省:

  饮食最低的目的是为了果腹,最高的目的是为了适口,而在果腹与适口之间,其相去何止百千万里。可是我们的味觉,由入口到咽喉,只有十几公分,过了咽喉,就什么都感觉不出来了。我们何忍为了这十几公分的感受,而残杀如此多的生灵呢?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