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莲心慧语:生死之间的日子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莲心慧语:生死之间的日子

 

  陈凤兰

  世人重生死,看懂生死,参悟生死,就理解了人生,理解了世界与宇宙。“生”是喜事,所以要“庆生”;“死”是憾事,所以要“哭丧”。生死常常不由人自己做主,所以叫“生死由天”,凡人能管的就是生与死之间的日子。

  如果足够悲观,认定“人生就是一趟奔赴死亡的列车”,那么鲁迅笔下那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的人,实际上说了一句真理。这样理解,我们就懂得了林黛玉的伤悲——当她看到粉艳的桃花片片飘零,二分泥土,一分流水,不禁伤感悲凉起来。总觉得应该是“锦囊收艳骨,净土掩风流”,这样“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在她眼中,桃花已是非花,自己也非自己,花中有己,己命似花。人花同运,“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太过聪慧,她一眼看到生命的尽头,看到残花与红颜的老死,她只怕“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所以黛玉永远是伤悲的,永远是期期艾艾,永远是哭哭啼啼的。死亡是她心中一个缠着的结,所有的美好繁华、相爱怜惜都解不开这个魔结。

  但是人生不是一个直视结果和目的的旅程,更多的人,更多的时间,我们都是“人在途中”。史铁生说:“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既然生命的结局已经注定,那么我们何故要黛玉式的伤悲?我们为何不把生命的过程过得充盈丰满?于是,我们每天要问问自己:有多少路没有走?有多少人没有见?有多少故事还没有上演……不管怎样,人在旅途中,遇到什么都没有关系,只要我们有一颗追求快乐追求心灵充实的愿望,就不会错过旅途上娇艳的花朵,也不会错过头顶上苍穹的璀璨星光,更不会错过人生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瞬间与片段。正因为如此,“当那个在地坛里玩耍的孩子走了”(余华如此评价史铁生),他却留给了我们一笔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一张“怎样活着”的优秀答卷。

  不知广玉兰懂不懂“人生”,但它一定懂得自己的前世今生与来世。春天来的时候,该抽芽就抽芽,该生叶就生叶,不错过春事的机遇。当新陈代谢需要抛黄弃枯时,它也不苟且,不留恋。更多的时候,它的叶片都是在蓬勃地生长着,尽情地抽绿吐翠,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广玉兰的枝叶,绝不会因为明天的枯萎凋零黯然伤怀,也不会绝望地穿透时光的风云,纠结于惨淡的结局,它只会“向死而生”——珍惜着在生与死之间的那些日子,把每一天都装饰得如一朵花,飘逸得如一片云,清朗得如一轮月……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