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多吃这些素菜预防各种疾病
春天多吃这些素菜预防各种疾病
1、荠菜:明目利肝
有俗话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说过:“荠菜粥明目利肝。”故凡是体质衰弱,头昏目暗,慢性肾炎、气虚浮肿、二便出血的老年人,经常服食荠菜粥,是颇有裨益的。
荠菜的吃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就是荠菜炒鸡蛋,或者做饺子馅,做汤,熬粥,凉拌,蘸酱吃,蒸着吃……荠菜的每一种吃法都能完美的演绎出春天的生机盎然。
2、蒲公英:消炎利尿
蒲公英在4月里紧跟着荠菜就冒出来了,开着黄花,然后很快地就举着小伞飞了。蒲公英虽然是是微苦的,但凉拌着吃,味鲜美清香且爽口。
蒲公英又名利尿草,所以对于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V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用它治疗扁桃体炎和乳腺炎,还有急性黄疸型肝炎都是马到成功的。是一个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的菜。
3、穿心莲:清热解毒
穿心莲在春季吃再合适不过了,虽然味道有些苦,但是,却具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祛燥湿的功效。此外,它还含有穿心莲酯等天然消炎和抗病毒成分,在春天食用它,对流行性感冒、肺炎,爱发作的咽喉炎、口角炎、高血压、胆囊炎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但是餐桌上的穿心莲和药用的穿心莲大有不同,药用穿心莲是不可以食用的。穿心莲的做法也有很多,麻油凉拌、蒜蓉清炒或者涮火锅等都可以。
4、菠菜:稳住血压
菠菜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为佳。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
菠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抗氧化剂,其中钾对调节血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钠低钾是高血压的重要发病因素,因此膳食补钾,有益降压。
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而且菠菜不宜与豆腐同食用。
5、山药:健脾益气
山药尤宜于春季食用,它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可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能补肾益精,可增强人体抵抗力。
用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可健脾补肺,滋肾益精,强身健体,非常适合体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若再加入红枣煮,则滋补效果更好。
6、大枣:健脾强身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春天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补益人体脾胃之气。
大枣性味甘平,尤宜于春季食用。对于身体较虚弱、胃口不好的人,平时可多吃点枣米饭:即以大米为主,配上点红枣,色泽鲜艳,爽口润甜。
7、花椰菜:抗癌护血管
花椰菜属于能增强免疫力的白色食物,它的抗癌能力数一数二。这与其中的关键营养素含——硫息息相关,还可强化骨骼组织,维护血管健康。
中医认为花椰菜味甘性平,具有开音止咳、清热、利尿的功效,对肥胖、视力衰弱及水肿有功效,并可预防动脉硬化开胃健脾。花菜洗净,切小块,用开水焯烫下,再放凉开水中过凉,沥干水分,加适量盐调味,可辅助治疗乳腺癌。
8、香椿:治痔疮便血
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可用于久泻久痢、肠痔便血等病症。有补虚壮阳固精、补肾养发生发、消炎止血止痛、行气理血健胃等作用。而且香椿含钙、磷、钾、钠等成分,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全部营养素,是名副其实的“十全蔬菜”。凡肾阳虚衰、腰膝冷痛、遗精阳痿、脱发者宜食之。香椿中含有的蛋白质高于其他蔬菜,但其亚硝酸盐含量也较高,在使食用在沸水中焯烫1分钟左右,可以除去三分之二以上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保存香椿的绿色。最常见的香椿菜就是香椿芽拌豆腐,炸香椿鱼、香椿炒鸡蛋、腌香椿等。
9、莴笋:通经健骨
莴笋是营养科医生经常推荐的春天“千金菜”。中医认为莴笋味苦、性寒,有益五脏、通经脉、坚筋骨、开胸膈、利小便等功效,还助降血压和血糖。吃莴笋生熟皆可,凉拌、烧、炒、烩都行,还能加工腌制酱菜、泡菜等。莴笋的叶子营养价值也很高,吃的时候组好带着叶子一起吃。
10、韭菜:健胃消食
三月春韭入菜来,春天气候冷暖不一,建议人们到春季不妨多吃一些春韭,以祛阴散寒。而且,春季人体肝气偏旺,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多吃春韭可增强脾胃之气,有益肝功能。韭菜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可以把消化道中的头发、沙砾、金属屑,甚至是针,包裹起来,随大便排除体外,有“洗肠草”之称。含有挥发油,可促进食欲,降低血脂、冠心病、高血脂等有一定疗效。
韭菜可与其它菜混合清炒,可做鸡蛋韭菜饼、韭菜盒子,百吃不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