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素食起步>> 素食人物>>正文内容

泰戈尔,一位充满悲悯的素食者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03日
来源:佛教慧日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泰戈尔,一位充满悲悯的素食者

只要我们不让自己的心

变得麻木不仁

那就总可以听到

它对残酷的抗议声

  泰戈尔,1861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英国政治家吉尔伯特·默里说,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也是一位新型的诗人;茅盾说,他是一位人格洁白的诗人;也有人说,他是一位天才诗人。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位充满悲悯的素食者。

因为慈悲,所以茹素

  他开始茹素,不是为了健康,而是出于更深层次的原因,他曾在1894年的随笔中记下了他茹素的经过:

  “当我坐在船窗边,朝河上望去的时候,我突然看见一只怪模怪样的鸟,在穿过水面朝对岸飞去,后面接着是一片极大的骚乱。我发现,这原来是船上厨房里的一只家禽,企图逃脱即将临头的厄运,从船上跳进了水里,正在狂乱地拼命朝对岸逃去。就在它快要到达岸边的时候,那些无情的追击者将它包围了,人们抓住它的脖子,兴高采烈地将它带了回来。我告诉厨子,我餐间什么肉都不要了。

  我真的必须戒除肉食了。只要我们不让自己的心变得麻木不仁,那就可以听到它的抗议声;然而,我们却还在继续轻轻松松、快快活活地干着残酷的事情,大家无不如此——事实上,谁不参与这种事情,都要被说成是怪人。

  我们对罪恶的见解是何等虚伪啊!我认为,最高的戒律应是对一切有知觉的生物的同情。爱是一切宗教的基础……只要我们还意识不到自己的残酷,我们可以不受责备。但是,在我们的怜悯被唤起之后,如果仅仅为了随波逐流而与他人一道杀害生灵,从而一味压抑自己的情感,我们就是在侮辱我们内心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我已经决定试着吃素食。”

和平之乡,森林学校

  1901年,泰戈尔在桑地尼克坦“和平之乡”建了一所森林学校,日常饮食以素食为主。

  上课时,大家在大树下或草原上席地而坐,教材是随机而取的自然万物。而且师生必须亲自耕耘才能获得蔬菜水果,并轮流料理三餐,在品尝清淡素食中,孕育出一颗颗宁静、善良、质朴、纯真的心。

  泰戈尔认为,一个人的心灵若欠缺文明的素养与仁爱的胸襟,那么便与兽类不无两样,所以他说:“当人是兽时,他比兽还坏。”

  他深信,亘古以来动物与人类存在着惺惺相惜的亲密,透过神秘的心灵语言,人与动物可追溯出共同走过的脚印与“似曾相识”的源头。

  是因为戴着面具,所以人与动物才彼此遗忘了。因此,不管在累世轮回中戴着什么样的面具、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人与动物之间都应学会和气共存、相互祝福。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佛教慧日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