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妄转」对念佛人很重要
你应该怎样训练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转,不是等到临命终才不被外境所转。我们不相信你平常八风一吹,你的心就动摇,到你临命终的时候突然间不动,不可能有这种事情,这不合乎唯识的等流性。你现在是什么心态,你临终就是什么心态。这一棵树往东边不断地生长,你把它砍断了,它肯定是往东边倒下去;它往西边发展,砍断了是往西边倒下去。净土宗它不要求你断烦恼,但是你能够做到“不随妄转”这样的智慧观照,对一个念佛人而言,就很重要。
经文分三大段,首先说明我们如何观察人生,才能够决定不随境界转。
举相幻化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我们能够把心安住在“不生灭心”,你必须有“空、假、中”三种智慧。
【总标】我们应该怎样去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呢?“一切”指的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包括色身,包括内在的思想,就是身心世界。我们的身心世界,佛陀讲出二个譬喻来形容它:
一、浮尘:飘浮在空中的灰尘,身为一个灰尘,它自己作不了主,这个灰尘要往东、往西是“业力”的风在主导的。从“浮尘”的譬喻,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有二种相貌:
(一)、它是变化的——“诸行无常”。你看你昨天好好的,今天早上起来身体就不舒服,很正常!生命本来就不是一条直线,它是波浪状的,起起落落,因为我们过去也不是完全造善业,也不是完全造恶业,善、恶业都混在一起,就创造一个变化的人生,所以浮尘是变化义。
(二)你没办法作主─诸法无我,它要往东或是往西你作不了主,它不会满你的愿。
二、诸幻化相。它是虚妄不实的,就好像魔术师所变现的兔子,你看魔术师他把手帕变现个兔子。它明明是手帕,但是他就是假借这幻术,把它变成一只兔子,所以兔子只是一个假象,它没有实体。
我们从“浮尘”跟“幻化相”的譬喻,得到一个结论:我们的生命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你要能够不受生命的干扰,你必须要正确的观察人生。我们今生的生命,它是因缘和合而出生,也因为因缘别离而消灭——“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在《楞严经》当中,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人生,他习惯用的思考模式,佛陀告诉我们,你经常要问你自己:“你从什么地方来?怎么就有你现在的色身?怎么就有你现在的思想呢?”
“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说:“我是从前生而来。”这句话是不对的!因为你前生不是长这样子,你前生的思想也不是这个思想,你怎么说你从前生而来呢?如果前生创造了今生,那你应该要跟前生很相似啊!我们前生可能是一只蚂蚁,有蚂蚁的色身、蚂蚁的思想,你今生变成一个人,怎么蚂蚁会把人创造出来呢?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不是从前生而来。
“你将往哪里而去?”你说:“我到来生去。”也不对!因为你来生也不是这个样子,也不是你今天这个色身、这个内心。
我们如何正确去看待人生呢?
人生是没头没尾的,“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它只就在某一个时空。在我们无量的过去生命当中,我们曾经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空间,造过某一个业,这个业成熟后就把你的身心世界给显现出来。就像魔术师他把兔子显现出来,兔子结束以后,你说它到哪里去呢?它也没到哪里去。
比方说做梦,我们一夜之间连作了五个梦:你第一个梦,是梦到你做什么人、遇到什么事;但是梦境消失的时候,你又作了第二个梦;第二个梦作完,作第三个梦…那你说第一个梦从什么地方来?它没从什么地方来;梦消失了它要往哪里去?它也没到哪里去。
我们人生是没有一个实体,如果它有一个来处,那人生就有一个真实的体性。因为它“觅之了不可得”,它只就在我们一念的清净本性当中,我们在过去偶然的机会,有一种业力去薰习你的真如本性,这业力把你的身心世界显现出来。等到这业力的能量消失以后,你再也找不到你的色身、你的内心世界了。我们的人生,只就在因缘当中,一个暂时的假相,它只就是一种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假名、假相、假用而已。
比方说,我释净界从什么地方来?我也没从什么地方来;等我往生以后,你再也找不到我外表的色身、我现在的思想了,我又换了另外一个身心世界。
本性是空,但是有它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的因缘。所以大乘佛法在看人生,它不完全否定,也不完全肯定;它对于不变的体性,“我空法空”的真如是肯定的;身心世界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那种自性执——“我执、法执”这一点是否定的。我们的身心世界,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没有一个常、一个我,没有!
“空观”是破除我、法二执,但是它也要修“假观”。既然身心世界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是暂时的,那我就完全放弃了,也不对!你必须“借假修真”,你为什么能够忆佛、念佛,你还得靠你这个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来听经,来打佛七,去积集资粮。所以,从大乘佛法来看人生,它不否定,也不肯定,叫做“即空、即假、即中”,一种“中道”思想。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