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正文内容

拜佛的殊胜功德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3日
来源:微信公众号【佛教慧日】   作者:传喜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拜佛,内在是虔诚的,外在是柔和的。

 

首先,面对佛像,双手合掌,

身体谦下,面容祥和,

如一朵微风中含苞的花。

这是一种很美的状态。

 

接着,你可以瞻仰佛陀的白毫。

佛的白毫是通十方宇宙的,

观佛白毫灭无量罪。

 

继而,匍匐而下,两手翻掌,

观想佛从空中下来,

双足站在你的手掌之上。

 

然后,

你把最尊贵的头贴在佛陀的脚上,

这叫头面接足礼。

 

最后,称名、赞叹、发愿。

 

头面接足,恭敬殷重,称名发愿。

头面接足是身业的虔诚,

内心殷重是意业的虔诚,

称名发愿是语业的虔诚。

以清净身语意业遍礼一切诸佛尽无余。

所以,虽是身在礼佛,

实际语和意都在同行善业。


关于礼佛,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佛在《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拜佛?

《金刚经》中佛陀所说的是甚深的般若实义。对我们而言,修行刚刚起步,修持礼敬,对治我慢,收服散乱,这是首要,是我们勘破妄心、降服无明、找到金刚佛性的基础。不修礼敬,其后的普贤行都无法成办。

等到你能夜以继日,净念相继,无明的壳子慢慢脱落之后,“若内若外,同一实相,不住任何法”,那时候自然能随时随地,常礼诸佛。这是实相礼。

实相礼,既是实相礼佛,也是实相念佛。六根也好,六尘也好,同一实相,不取不舍,安住于诸法实相,实相即是无相。有这样的智慧,就能做正法眼藏,像六祖大师领悟到的就是这样的境界。

佛陀于人间成道,后又以佛像遍安娑婆,就是为了以福德之相摄受众生,令众生心生渴仰,厌离五浊色身,止恶行善,培福修慧,最终破除六根尘缘的不实,返妄归真。

所以,面对佛像,低头曲躬,触地下跪,这不是偶像崇拜,不是执着外相,更不是佛要你跪。这是你开始更新和升级自我精神领地的第一步,是为了一步一步,最后能如佛陀所说,不以色见佛,不以音色求佛,而以自性礼佛。

 

“山河与大地,
皆是法王身”

自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

“山河与大地,皆是法王身”

从这一点上说,佛像就是法王身。

 

今日我们于外在拜佛,

为的是早日得见内在的佛性。

哪一天见到了佛性,

我们也就见到了如来。

 

总而言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我执就是那片叶子,

而拜佛就是为了克服自我,

拿掉那片叶子,

然后,看见泰山的无限风光。

 

风光无限,佛弟子,你何乐而不为?

 


 

标签:佛教入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