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附录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5日
来源:   作者:竹清嘉措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附录

 

  佛子行三十七颂

  南无观世音菩萨!

  虽见诸法无来去,唯一勤行利众生,

  上师观自在尊前,恒以三业恭敬礼。

  正等觉佛利乐源,从修正法而出生,

  修法复依明行要,故当宣说佛子行。

  1、此生幸得暇满船,自他须渡生死海,

  故于昼夜不空过,闻思修是佛子行。

  2、贪爱亲方如水动,嗔憎怨方似火燃,

  痴昧取舍犹黑暗,离家乡是佛子行。

  3、远恶境故惑渐灭,离散乱故善自增,

  心澄于法起定见,依静处是佛子行。

  4、常伴亲友还离别,勤聚财物终弃捐,

  识客且遗身舍去,舍现世心佛子行。

  5、伴彼若使三毒尽,并坏闻思修作业,

  能转慈悲令丧失,远恶友是佛子行。

  6、依彼若令恶渐尽,功德犹如初月增,

  则较自身尤爱重,依善知识佛子行。

  7、自身仍陷生死狱,世间禅等能救谁?

  故于依止不虚者,皈依三宝佛子行。

  8、诸极难忍恶趣苦,能仁说为趣业果,

  故虽遭遇命难缘,终不造罪佛子行。

  9、三有乐如草头露,是须臾顷坏灭法,

  故于无转解脱道,起希求是佛子行。

  10、无始时来悯我者,母等若苦我何乐?

  为度无边有情故,发菩提心佛子行。

  11、诸苦由贪自乐起,佛从利他心所生,

  故于自乐他诸苦,修正换是佛子行。

  12、彼纵因贪亲盗取,或令他夺一切财,

  犹将身财三时善,回向于彼佛子行。

  13、吾身虽无少过咎,他人竟来断吾头,

  于彼还生难忍悲,代受罪是佛子行。

  14、纵人百般中伤我,丑闻谣传遍三千,

  吾犹深怀悲悯心,赞他德是佛子行。

  15、纵人于众集会中,攻吾隐私出恶言,

  于彼还生益友想,倍恭敬是佛子行。

  16、我以如子爱护人,彼若视我如寇仇,

  犹如母对重病儿,倍悲悯是佛子行。

  17、同等或诸寒微士,虽怀傲慢屡欺凌,

  吾亦敬彼如上师,恒顶戴是佛子行。

  18、虽乏资财为人贱,复遭重病及魔侵,

  众生罪苦仍取受,无怯弱是佛子行。

  19、虽富盛名众人敬,财富量齐多闻天,

  犹观荣华无实义,离骄慢是佛子行。

  20、倘若未伏内嗔敌,外敌虽伏旋增盛,

  故应速兴慈悲军,降伏自心佛子行。

  21、五欲品质如监卤,任几受用渴转增,

  于诸能生贪着物,顿时舍是佛子行。

  22、诸所显现唯自心,心体本离戏论边,

  知已当于二取相,不着意是佛子行。

  23、设若会遇悦意境,应观犹如夏时虹,

  虽现美丽然无实,离贪着是佛子行。

  24、诸苦犹如梦子死,妄执实有起忧恼,

  故于违缘会遇时,观为虚妄佛子行。

  25、求觉尚需舍自身,何况一切身外物,

  故于身财尽舍却,不望报是佛子行。

  26、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岂可能?

  故于三有不希求,勤护戒是佛子行。

  27、欲享福善诸佛子,应观怨家如宝藏,

  于诸众生会怨心,修安忍是佛子行。

  28、唯求自利二乘人,犹见勤如救头燃,

  为利众生启德源,发精进是佛子行。

  29、甚深禅定生慧观,能尽除灭诸烦恼,

  知已应离四无色,修静虑是佛子行。

  30、无慧善导前五度,正等觉佛不能成,

  故具方便离三轮,修智慧是佛子行。

  31、若不细察已过失,道貌岸然行非法,

  故当相续恒观察,断已过是佛子行。

  32、因惑说他佛子过,徒然灭损自功德,

  故于大乘诸行者,不道彼过佛子行。

  33、贪图利敬互争执,闻思修业将退修,

  故于亲友施主家,离贪着是佛子行。

  34、粗言恶语恼人心,复伤佛子诸行仪,

  故于他人所不悦,绝恶言是佛子行。

  35、烦恼串习则难治,勇士明持念正器,

  贪等烦恼初生时,即摧坏是佛子行。

  36、随于何时行何事,应观自心何相状,

  恒系正念与正知,修利他是佛子行。

  37、勤修诸行所生善,为除众生无边苦,

  咸以三轮清净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我依经续诸论典,及众圣贤所说义,

  为欲修学佛道者,撰佛子行卅七颂。

  才浅学疏文不精,硕学阅之难生喜,

  然依经教圣者故,佛子行颂应无误。

  然佛子行诸巨浪,愚钝如我难尽测,

  故祈智者慈宽恕,违理无开诸过失。

  吾以此善愿众生,皆发真俗菩提心,

  不住有寂得自在,咸成怙主观世音!

  除注:尊贵的戊初多美,通晓经典及因明学。他为了利益自己及一切有情,在银水珍宝窟作此《佛子行三十七颂》。中译文原译者为严定法师,后经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的注疏,略为删改。

  五十一心所法

  行蕴心所法的部份,总共有五十一项,它包含一切心的思维活动及模式,还有正、负面情绪。我们的个性,就是不断变动的行蕴及心念组合,虽然我们并不把行蕴当成“自我”,却有把个性视为自我的倾向,而且我们对自己的个性,通常有很强的认同感,当我们的个性被批评时,我们会情绪地以为“自我”被批评,因此对行蕴的执着是强大而不易察觉的。

  然而,假使我们冷静仔细地,检视组成个性的一切,会发觉它们比身体更不可捉摸,均非单一、独立及不变的,所以都不是所谓的“自我”。

  我们必须对这五十一个心所法,一一进行分析,否则“无我”这个次第,将不会有很大的成效。

  心所法总共分六大类,五十一个细项:

  A:五遍行

  1、触

  2、作意

  3、受

  4、想

  5、思

  B:五别境

  1、欲

  2、胜解

  3、念

  4、定

  5、慧

  C:十一善

  1、信

  2、惭

  3、愧

  4、无贪

  5、无嗔

  6、无痴

  7、精进

  8、轻安

  9、不放逸

  10、行舍

  11、不害

  D:六根本烦恼

  1、贪

  2、嗔

  3、痴

  4、慢

  5、疑

  6、恶见

  E:二十随烦恼

  1、忿

  2、恨

  3、覆

  4、恼

  5、嫉

  6、悭

  7、诳

  8、谄

  9、憍

  10、害

  11、无惭

  12、无愧

  13、击沈

  14、掉举

  15、不信

  16、懈怠

  17、放逸

  18、失念

  19、散乱

  20、不正知

  F:四不定

  1、悔

  2、眠

  3、寻

  4、伺

  问答集

  “问答集”是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在台湾的皈依弟子,修持《空性禅修次第》功课时,向仁波切提出的问题。读者可由“问题集”中看出,修行者在实修的路上,其实是不断地产生各种或大或小的疑问,而一位具德的合格上师,此时都能给予弟子最生动、最准确的回答,使疑惑尽除。

  问:当有亲友生病或遭遇挫折而身心受苦时,除了照顾与陪伴之外,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他们吗?

  答:我们可以为他们唱颂佛子行,来祝福他们,这样子就可以利益他们。

  问:是不是每一个次第都可以证悟,还是必须要有次第的循序渐进?

  答:基本上,如果只修一个次第也是可以的。

  问:我们要怎样来安排五个次第的课程?

  答:空性禅修五个次第中,从无我、唯识到中观自续派,这三个次第要多练习:中观应成派及中观他空见,要放到后面一点再说。前面这三个要多花点时间。一般照次第来说,首先修无我一年,唯识一年,自续派一年,应成派一年,以后再修他空见,然后才能修到大手印。一般程序是这样的。

  问:在空性禅修的五个次第中,仁波切只在第二个次第中强调禅坐姿势,其他并未特别提及;到底禅修时姿势重不重要?最好运用什么样的姿势?

  答:禅修时,姿势有时候重要,有时候不重要。

  问:什么时候重要?那我们目前这个阶段重不重要?

  答:一开始的时候,身体的姿势很重要。譬如说现在,姿势对你们就很重要:之后呢,有时候照这个姿势(指盘腿坐),有的时候放松,不一定要照这个姿势。

  问:所以躺着也可以?

  答:有的时候躺着也可以,有的时候放松,各种姿势状态都可以。

  问:有些人因为身体的关系,完全没办法盘腿,只能坐在椅子上,连散盘都不行。那他该怎么办?

  答:基本上,脚不太能盘的人,姿势就不重要了。

  问:禅修时,两手要不要结定印,有什么差别?

  答:结定印是比较好的。

  问:所谓定印是怎么样?左、右手的拇指要碰在一起吗?

  答: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双手重叠,自然放松置于丹田之前,拇指不一定要碰触。

  问:当我在练习无我禅修时,曾经验到“无我”的觉受,而且我就此安住。但是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自己在愚弄自己?我怎么知道那是不是我的心造作出来的感觉?

  答:只有当我们完全没有概念造作时,才能经验到“无我”。当我们想着无我的逻辑,并经由理论建立了确信,真的没有我,那是由我们的理智推断出来的,并下了无我的结论,这是一个利用我们的理智推论出来的一个过程,然后我们安住,但是这还是经过概念造作的。这是一个我们经由理论、解析、确定后,再进入禅修。但是唯有“直接了悟”,不需要任何的推论和解析,我们只是直接体验它,然后真如的无我觉受产生时,这样才叫做直接了悟。我们直接安住在禅修体验上,然后,我们会开始检验这个禅修经验的好坏;但胜义上,根本是超越任何的检验,不管这个禅修好或坏,所有的检验都该丢在脑后。

  问:仁波切提到“无我”,但是我们又提到有众生皆具有“佛性”、“如来藏”,这之间是否有冲突?

  答:无我的这个观念是适用于三乘法教。无我的观念是要让我们断除我执,而佛性是在他空见所指出的理论,现在在这里解释并不恰当,我们现在应该专注在“无我”的练习。真的是没有所谓的自我啊!假设我们现在就开始专注有一个胜义谛的我(佛性)那是很危险的,因为我们都还未将世俗谛的我断除。这些见地都是有次第的。

  首先我们在第一次第要先建立无我:然后第二次第唯识禅修里,没有能、所,没有二元对立,我们安住在无二元对立的观点上,这就是我们的自心本性:接着第三次第中观自续派理论里,更深入的指出,其实根本没有自心本性,所谓的自心本性只是如虚空一般,我们要安住如虚空般:接着是第四次第中观应成派,打破了自心本性象虚空一般的说法,更深入的指出胜义谛是超越了所有任何理论,并且没有任何的心的造作;最后第五次第中观他空见,我们才提到佛性、如来藏。

  这五个次第是渐进的,一个比一个更深入细微且困难,我们最好稳定的建立了一个次第时,再进行下一个次第的练习。而当我们了解了佛性之后,接下来再修持大手印就很容易了。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围绕在建立“无我”的概念。

  问:如果“无我”是真的,那么是谁在体验和学习这些东西?如果没有我的话,是谁在练习无我的禅修?

  答:在究竟的次第上,是超越“有我”和“无我”的,在《中观基础智慧》中,龙树菩萨也提出“如果没有我的话,是谁在体验无我的禅修?”答案是究竟里,超越了无我或有我。

  问:我们在进行无我禅修时会先把“意识”解析成为许多细小的部分,然后再证明“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什么我会体验到意识是流动的、持续的?

  答:这是一个非常精深的问题,用中观论来解释是比较适合的。龙树菩萨在《中观基础智慧》中指出,外界的一切现象看起来虽然是持续和相连的,但也只是一种幻象,是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外相以看起来有持续性的方式显现,也只是一种显相而已。如果我们分析,会发现并非真实存在。举例来说,我们以一条流动的河流或是酥油灯为例子,就可以知道流动、持续只是一个迷惑的概念。

  例如我掉了一支鞋子在河流里,一年后我回到这里,我说这是我掉了一支鞋子的河,事实上,那一条河早已经不一样了,那些水早在很久以前就不在了,但是我却说这是我掉了鞋子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条河流看起来一样。或者我早上点了一盏酥油灯,到了下午,我说这是我点的酥油灯,但是下午的酥油灯的火焰早已经和早上的那盏不一样了,看起来一样,实际上却不同了,我们却迷惑的以为这是持续的。

  而我们是如何迷惑的看待自我呢?就像梦一样,我们却误以为真。

  梦里有很多人有走来走去,但是没有一或多的实体是真实存在的。五蕴看起来是一体,但是并没有任何冲突,因为它们的展现只是幻象罢了,就像水中月一样,水映在一个大湖里时,看起来只有一个月亮,但是把湖水分割成几百个小水池时,忽然间就变成了几百个月亮,你再把几百个小水池倒回去大湖里,忽然间又只一个月亮了。所有这些显相都没有冲突,因为都只是幻象罢了。如果真的有任何东西存在的话,那就有冲突了,因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不应该一下可以变成一个,或变成多个。事实上,胜义谛上是超越一与多的。因为外相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并无真实义,因此任何现象都可能展现。

  龙树菩萨就曾举例说,过去生你是一个人,然后此生你投生欲界成为神,如果过去生的五蕴没有停止或消失的话,那么和此生投生欲界的五蕴就会是相同的,因为一般人认为五蕴应该是永恒且持续不变的。但如果五蕴持续不变的话,你就不能说你是欲界的神了,因为你拥有的还是过去世的、人的五蕴。用这样的理论解析的话,就不太合乎逻辑了,所以我们不能用这样的逻辑来分析过去和来世。那你也许可以辩解,人的五蕴先停止消失了,然后欲界的神的五蕴再从头开始。如果这样解释的话,那么延续这两世中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任何关联,只有虚空,这样也不合乎逻辑。所以不管你解释人的五蕴有没有延续,都不合乎逻辑,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只有这一切只是显相罢了!这些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在西方国家里,我们对狗很好,我们把狗带到家里,并把他当成家里的一份子。当我们在家里修持或唱颂法教时,小狗围绕在身边,这样一来,小狗在下一世就可能投生为人。那么问题就产生了——小狗和人的五蕴是相同的吗?或者小狗的五蕴停止,然后中间是一片虚空,接着人的五蕴自虚空中而自生?这两种解释都不合理,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这一切都是显相,都是由于因缘和合而产生。

  有一个Bashibandu的故事,他是一个印度伟大的瑜伽行者,他在山里禅修时,有一支鸽子经常来听他唱颂,鸽子死后投生为人,当这个小男孩长大后,一听到Bashibadu的名字,就立刻生起很大的信心,后来成为他的弟子,并成为一名有修行的瑜伽行者,很多例子都证明了动物转生为人。佛在过去世还是菩萨时,很多世也投生为动物。简要的解释,五蕴的展现只是显相而已,过去世的五蕴只是因缘和合,未来世的五蕴,也同样的的是因缘和合而形成,就像水中月一样。

  问:无我部分——人无我。可以用来分析其他物品、事物、如花瓶、房子吗?

  答:对于外境的一切事物,我们也可以用无我观来观修,它们并不实际存在,是无实义的。当我们知道自心本性也是离戏论的,“人我”(我执)就会不存在,“法我”(法执)也就会自然而消失。

  问:禅修时很容易受到惊吓,怎么办?

  答:要避免禅修时受到惊吓,应该多观修“无我次第”。

  问:日常工作极忙录,而且很容易生气动怒,此时应如何观修?

  答:应用“无我次第”来观修,如果连“我”都没有了,怎么会有忿怒呢?

  问:当我们在任何情境下,想利用唯识观的来进行禅修时,如何进行呢?

  答:我们应该针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个别进行四个信念的禅修,才能圆满唯识禅修。

  问:在第五个次第——他空见里,认出我执、傲慢并直观这个想法的真正本质,要怎么做?怎么直观?

  答:要怎么去直观这个念头的本质?就是要用智慧。

  问:他空见里,要我们认出我执,并直观这个想法的真正本质;我们不懂这句话,要怎么去做?

  答:这已经到了大手印的部份。看到我执,观照这个我执的自性时,不要去寻找什么,也不要去攀缘什么境界。

  问:直观这个本质?仁波切说要直观明光、空性,在这当中安住。我们要怎么去直观明光、空性?我们体会不到。

  答:要观自心的光明时,必须要经过大手印所有的程序,然后才会到达。有的时候,我们坐下来观自心本性时,就要用本身的智慧去观照心的本性。

  问:学到大手印的时候,就能帮助我们运用智慧吗?

  答:对。

  问:所以我们请求仁波切很快速的为我们指导大手印。

  答:这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学习程序,马上这样修,也不会有太大的用处。

  问:在我们实修空性禅修时,如果碰到无法体会的地方,要怎么样做才能圆满?

  答:我们必须观照,所看的“境”跟能看的“我”——这些都是不存在的,要安住在这样的状态上。基本了当我们观照自心本性时,要观这个“心”和这个“我”都非真实存在,然后安住在这个状态上。

  问:请仁波切加持我们,生起“自心即是明光宝性”的信念。

  答:我们不应该抱持这样的希望。如果有这样子的妄想:希望能尽快怎样的话,这是一种妄想,如此反而会拖很久。首先,我们要把《佛子行三十七颂》真正的、实际的放在生活里修行,要先把大悲心生起来。

  问:中观自续派说,一切像虚空,连佛性也不存在,超乎一与多;他空见说,有如来藏。这二者是不是有矛盾?

  答:这是没有冲突的,最主要是每一个次第有不同的说法。一开始讲的比较容易,之后慢慢进阶到一个更高深的说法,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问:他空见中,提到安住在自心本性的状态:“安住如婴儿般天真;安住如无波的大海;安住如灯焰般清明;安住如尸首没有我执;安住如大山不动。”

  安住,是要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的安住;还是,这些都只是一些形容词?它们都是指同一个状态吗?

  答:并不需要同时全都想到。它们主要的意思,是要我们放下我们的执着,偶尔像婴儿般天真,偶尔像大山般不动,偶尔想想这个,偶尔想想那个。

  问:所以,它只是形容一个状态,或只是用各种角度来看?

  答:主要就是说不执着,所有形容词都是在讲不执着。

  问:禅修他空见时,所谓明光、如来藏、佛性是不是只是一个名相?如果不是的话,可不可以请仁波切开示?

  答:就心的自性来讲,其实是超越语言、文字的;虽然它超越语言、文字,但还是会跑出很多的语言、文字。

  问:据说有许多技巧见解,可以帮助我们进入所谓“三摩地”;但是许多人却无法抓住这些技巧,进入三摩地。请问有哪些技巧?

  答:进入禅定(三摩地)的方法非常多,以现在所讲的方法,主要是从见地上着手;也就是说,现在所学的每一个次第的见地,我们都要非常的清楚,非常清楚以后,就照着这样的方法去做、去修行,自然而然就能进入禅定。所以,这五个次第的修行方法,我们都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思维、不停的阅读,然后生起很大的信心,及非常强烈的认识之后,这才是帮助我们进入禅定的方法。

  第二个修行方法,是不从见地上入手的;也就是说,不思维过去、也不思维未来,就安住于现在的自心光明当中,把心安住在当下,我们就会觉得时间变得特别短暂。

  各位将来回台湾之后,可能会需要工作,会有很多忙碌的事情;但是只要有空的时候,一有任何休息时间,都可以坐下来,然后把心安住在当下,不思维过去,也不思维未来,就安住在当下的这个自心本性当中,然后把心放松在那样的状态下。

  如果这两种方法都不行,那么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观想鼻息;也就是说,把心放在气的出息跟入息上面,把心定在“知道我现在在呼气或吸气”上面,然后把心放松在这上面,就是把心放在“知道我的气正往外呼出去、知道我的气正往内吸进来”,然后不做任何的思维,把心放松。

  之后,我们可能仍必须再面临到非常多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观想着;喔!这一切就如梦、如幻、如水中月般不真实。就这样观修!

  至于怎么观修呢?我们要这么想:

  1、我们做的工作如同梦幻泡影;

  2、做的这件事情是梦幻泡影;

  3、连做工作的这个人也是梦幻泡影。

  我们也必须要去思维、去观察;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一天,就如梦幻泡影一样;那么它跟梦境到底如何相像呢?这是我们必须要去观察的。

  譬如说,一天之中白日的情境,其实就像梦境一样虚幻;而夜晚的梦境,有时却像白日一般清晰,我们常常以为它是真实的。这样的思维方法,也就是如梦、如幻、如泡影一样的禅定,这就是会让我们生起“如天空般空观”的禅定。

  譬如说在一天的工作当中,我们也可以把五个次第的方法拿来实际应用。有的时候我们做无我观,有时我们做唯识观,有时我们做外境不实际存在的观(自续派),有时我们则做离戏论观(应成派),还有的时候,我们要做自性光明观(他空见)。

  如此,就算是我们在城市里工作,也等于是在修行了。譬如说帝洛巴大师,他以前是捣芝麻的,他也是在城市工作的情况下修行。各位上次到“龙树坡”,及一些很漂亮的地方;如果我们执着“龙树坡”是一个真正的胜地时,那就是一种幻象;可是如果你们知道,我们所去的花园及这些漂亮的地方,都是梦幻泡影,那就是一种禅定。也就是说,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能真正认知到它是如梦幻泡影时,这就是一种禅定。

  问:仁波切说可从见地上着手,其中形容到安住:但是我们还是不清楚如何安住?真正的的安住情况到底是怎么样?

  答:譬如在观修无我的时候,我们要把无我放在先自性里头,这就是一种安住的方法。

  在修唯识的时候,要自证“能观”跟“所观”皆为空性,就安住在那样的状态。

  在修自续派的时候,就是要观一切如虚空般的空,然后安住在这如虚空般的空当中。

  修应成派时,我们要离戏,就是要远离戏论的两边;离戏或非离戏,都不执着,并安住在不住于这两边的定境当中。

  到了他空见的时候,我们要把心安住在自心的光明当中:虽然一开始,我们还是会生起很多分别,如:“我正在修行,我正在观修”这是一开始一定会有的状况,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消失。

  譬如各位在学开车的时候,一开始必须记住什么时候该踩煞车,什么时候该左转或右转;但是慢慢熟练之后,甚至不必再想自己在开车,就能很容易的开在路上;也就是说,当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通常会马上想着:我一定要很有境界或一定要修得很好,这也是一种妄念、一种分别。还有,就是我们喜欢做很长时间的修行,常常在想:我到底要坐几个小时呢?这也是一种妄想跟分别。

  在大乘也好,金刚乘也好,有非常多的见地及修行方法,但是这一切都可以归纳在这五个次第的修行方法里,所以说“空性禅修次第”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涵盖非常广泛的修行方法门。

  我们不要想马上了解它,可以慢慢仔细去思维、阅读,自然就会慢慢了解。

  问:如何才能在今生成佛?

  答:今生成佛并不是那么重要,我们应该发起广大的慈悲心,即使对敌人也是一样,这才是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比成佛还要重要。

  问:何谓三摩地?

  答:当我们心中没有任何关于能、所的想法生起,并且可以轻松的安住在心的自性当中,这就是三摩地。

  问:何谓自安住?

  答:就是将心安置在其原本的状态中,而当安住无所安住时,即是安住。

  问:我们应该如何禅修慈悲心?

  答:禅修慈悲心就如同水中月一般,

  如此慈悲心即明空不二,

  若你如此了解,无我的慈悲将增长;

  若你如此了解,无执的慈悲将增长。

  问:如何禅修“心”?

  答:空性禅修次第就是心的禅修次第,

  其中没有任何的事物被表达,

  也没有任何人在表达任何事物,

  就如同水中月一般,

  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这就是在你的自性中,

  轻松禅修的方法。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