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文化>> 佛化文明>>正文内容

心五四

       

发布时间:2005年09月01日
来源:法鼓山全球资讯网   作者:圣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二十一世纪的生活主张

  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
  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
  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四感:感化、感动、感恩、感谢
  四褔:知褔、惜褔、培褔、种褔

  “心”五四运动就是以四安、四要、四它、四感、四褔等五种方法,来完成以心灵环保为首的“四环”运动,这是法鼓山迈向第二个十年的重点工作目标,相信也是二十一世纪全球人类所共同需要的社会运动。

  凡是有远见的人,都已预知二十一世纪的科技文明,会以极惊人的速度进展,它为人类带来的,恐怕是祸不是褔,对于地球资源的损耗及自然环境的破坏,将难以想像。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从人类价值观的转化,人类心灵的净化著手,以人文社会的关怀来制约并引导科技的发展,使之为人类服务,而非把人类带向毁灭。

  法鼓山的心五四是一项精神启蒙运动,也是现代人所需要的生活教教育,以法鼓山现有的基础、以国内的良好形像,以及在国际间所拥有的声望,心五四运动一定会给世界人类带来光明的愿景。

  “心五四”的条目之中没有佛学专用名词,淡化了宗教色彩,可让世界上各种民族文化及宗教背景的所有人类共同使用。但是它的内涵,即是佛法的“心”法,那不是狭义的宗教信仰,而是净化了的人文社会价值观以及其实施的方法。它可以深人佛法,却不会与任何其他民族文化及宗教背景相抵触,所以这项运动,必将是可久又可大的。

  “心”五四运动的时代意义

  “心”五四运动是将佛法中深奥难懂的名相学理,转化为一般人都能够理解、接受,并在生活中运用的观念和方法。这是法鼓山多年努力所完成的成果,名词虽然是新创的,但是实质的精神和内涵依旧是佛法。

  法鼓山将心五四定位为“二十一世纪的生活主张”,它不是标语、口号、花招,是一项心灵建设的工程。

  事实上,心五四不是现在才有,早在释迦牟尼佛时化就有了。释尊在人间示现说法,主要的对象是人,为的是将佛法普遍的弘扬在人的生活中,使人能够得到启蒙,而来改善自己的困境,开发自己本有的心地光明──也可以称之为心智或智能。同时,在生活之中用佛法的观念和方法,调伏自己的烦恼、习气,随时随地建设自己中心的清凉净土。

  “心”就是观念及心智,佛法说的就是“心”法,中国的褝法也叫做“心”法,那即是一种智能,部份是先天的,部份是后天的。换句话说,是具备了先天的条件,然后再加上后天的培养和开发而成。如果有人不容易接受培养和开发,那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改变自己。

  以观念的建立来说,那是自小慢慢养成的。自童年时起,人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尚未成熟,到了成年以后才逐渐具备成熟的观念,进一步成为个人的主张和想法。一个人既有的观念不是不能改变,尤其是在遭受到无法解决的痛苦、困境、灾难时,如果有人告诉他某种观念,帮助他把问题解决,就可能让他转变旧观念,接受新观念;心理医生的咨商,宗教师的开导,还有亲友间的心灵对话,都具有这种功能,能帮助一个人找到适应环境,与人和谐相处的方法。

  与人间、心灵结合

  心五四就是运用佛法来调整我们的观念,开发我们的心智。以往,因为佛经里的专有名词大家都不太容易理解,再加上有许多人把佛法变成一种玄妙深奥的学问,或者是一种神奇的体验,所以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及观念不太相应。事实上,这并不是佛陀的本意。佛陀所说的法,对任何人不论性别、年龄、种族、职业,不管有无知识、学问,都可以用来开发心智,转化观念,改善行为,以适应当下的生活环境。

  我曾经提出“在人世间遍弘生活佛法,在火宅中建设清凉净土”这两句话。“在人世间遍弘生活佛法”就能够提升人的品质,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在火宅中建设清凉净土”就可以保护我们不被“火”灼伤。

  所谓“火宅”是指欲、色、无色的三界,包括我们所处的这个人间;“火”则譬喻为忧苦、焦虑、忿怒、恐惧、多疑、妒忌、放不下等种种烦恼。释迦牟尼佛在三界中,希望把佛法普及之后,人们不论遇到任何顺逆因缘,都不忧虑、不恐惧、不骄狂、不气馁、不失意、不沮丧,让每一个人心中显现出清凉净土。这也是正是法鼓山的理念。

  淡化宗教玄深色彩

  心五四包含了“四安”、“四要”、“四它”、“四感”、“四褔”五大要项,每一要项又涵摄四种“心”的观念和方法,故称心五四,这是法鼓山多年努力所累积而成的具体教材。从最初只有一个“心法”,接著提出“心灵环保”,再发展成“礼仪”、“生活”、“自然”共四种环保;接著又开展出“四安”、“四要”、“四它”、“四感”、“四褔”。这些都是我历年来多埸讲座的内容主题,为的就是淡化玄深、神奇的色彩,使佛法让人一听就懂,一懂就可以运用。

  法鼓山又把心五四定位为“二十一世纪的生活主张”。分开来讲“四安”是“提升人品,建立新秩序的主张”;“四它”是“解决人生困境的主张”;“四要”是“面对烦恼,安定人心的主张”;“四感”是“帮助自己,成就他人的主张”;“四褔”是“增进全人类褔祉的主张”。这些主张是大家集体创作的,是我们团体共同的主张,非我个人的主张。

  生活化的佛法

  “生活化的佛法”、“人性化的佛学”、“人间化的佛教”是心五四运动的基本精神,因为是把佛法普遍运用在生活中,所以是生活化的佛法;因为佛学是以提升人性为本,所以是人性化的佛学;因为佛教是属于人间的,所以是人间化的佛教。生活、人性、人间的意思不一样,佛法、佛学、佛教三者间也有差异。

  “生活化”的佛法就是用佛法的观念来生活,这也是目前我们法鼓山所积极推行的“佛法生活化”运动。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运用佛法,不一定非要到深山里去。佛法讲中道,既不主张纵欲享乐,也不主张无意义的苦行,不论是出家人或是在家人,日常起居、行住坐卧,从早到晚的生活,运用佛法,以一定标准的佛化生活为依据,这就是生活化的佛法。

  至于“人性化”,佛学为什么要人性化?因为有很多人把佛学当成资料、玄学、或是一种高深的学问,结果把佛学关在象牙塔里,变成冷冰冰的学问,而跟人间脱离密切的关系。许多人为了研究而研究,只是把佛学当成一门学问,并没有把佛学运用在生活中,因此形成学问化,而非人性化的佛学。
  “人性化”的意思是指,以人的立场来研究佛学,研究的成果是适合人用的,能够提升人的素质,净化人间。以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为例,“所训”中就有中就有“利他为重,实用为先”两句话,提倡利他及实用的佛学,就是人性化的佛学。

  “人间化”的佛教是心五四的基本精神之一。先说什么是宗教?一个历史悠久的正统宗教,必须具备三大条件:教主、教理、教团,也就是要有创教的历史人物、理论的基础、修行或实践教理的团体,佛教就具备了这三个条件。

  所谓人间化,就是这三个条件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基础而设立的,不是为了玄学、崇拜鬼神而设,所以称之为人间化的佛教。现在有许多人不断强调开悟,强调神秘经验的神通感应,强调他们能够接触并差遣非人的灵界鬼神,这都是脱离了人的本位,都不是人间化的佛教。

  总而这之,只要是脱离了人的本位,而谈佛法、研究佛学或信仰佛教,就不是生活化的佛法、人性化的佛学、人间化的佛教。心五四运动必定是生活化、人性化又人间化的。

  实践四种环保

  心五四运动既是二十一世纪的生活主张,也是四种环保的落实。

  或许有人要问:四种环保和佛法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心灵环保的“心”就是佛法。而以礼仪环保来看,佛法是常重视礼仪的,其中包括戒律、威仪、持戒,而遵守律仪甚至就是佛法旳根本基础。生活环保,就是佛法生活化。所谓自然环保,以佛法来讲,一个人的身心是正报,所处的世界环境是依报,依正二报就是自己的道埸,每个人都要用正报在依报中修道,所以必须要护环境,就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因此,这四种环保的根本内涵都是佛法。

  精神启蒙运动的生活教育

  作为一项精神启蒙运动,心五四的目标是将佛法生活化,这是一种生活教育。是以精神启蒙运动的生活教育,实践法鼓山所提倡的三大教育,即大学院教育、大关怀教育,以及大普化教育,推动“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

  或许有人会问:大学院教育是不是佛法生活化?答案是肯定的,包括课程、校园的境教,都是朝此一目标努力。目前中华佛学研究已在推动佛法生活化的教育,因为我们是以“实用为先”,而“实用为先”就是人间化的、人性化的、生活化的佛法。

  至于如何推动心五四运动,可从两个方向思考,一方面淡化宗教固有名相色彩,入世化俗;另一方面,要充实佛法精神,避免随世流俗。

  所谓淡化宗教色彩,主要是指不以灵异现象及神通能力等神秘经验作为号召,不强调偶像崇拜,不以活人、灵物、灵力为偶像。佛法的最高原则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非法非非法”、“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皆非佛法”,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还一再地说:我讲的都不是真实法,都是方便法,都是权巧法。

  大多数的宗教都是属于“创造神”的信仰,以及灵异现象的崇拜;而佛法不讲“创造神”,对于灵异及神通,佛经中虽也有介绍,但定不是佛法的重心所在,尤其中国的禅宗,更是不主张利用灵异及神通来吸引信众,因此中国的禅宗是最人间化的、人性化的、生活化的佛教。

  有人担心、害怕,以为淡化了宗教色彩,便会失去我们原有的方向,对此,大众要有信心,我们还是会不断地充实佛法的精神,在世间中影响世间,在世俗中转化世俗。我们不随波逐流,相反地,要作中流砥柱,入世化俗。

  推动心五四,为了避免天马行空、不著边际,著力点是由法鼓山僧团、护法体系先开始,研拟具体方案,选择定点设立示范区,再渐次将成果推广到家庭、社区、校园,乃至于全世界。
  在此同时,我们可以运用网际网路,以中英文等各种不同的语言,将心五四变成国际化的语言,全世界都能认同的观念。

  四安:提升人品的主张─安心、安身、安家、安业

  我们要把佛法落实在人间的社会。把佛法送到每一个人的家庭里,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接触佛法的“慈悲之光”、“智能之光”。为人间带来温暖,让人人都能身安、心安、家安、业安,这个才是真正可靠且究竟的平安。

  安心─在于少欲

  少欲知足,就不会有强烈的欲望而贪得无厌,就能够安自己的心。
  安他人的心是一种菩萨行为,也是一种慈悲愿心,发起悲愿来福利众生,为他人谋求福利;否则仅仅少欲知足,不但不够积极,甚至还有可能是消极的。

  上等人安心于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中等人安心于事,给他适量而较忙的工作,他就不会自寻烦恼,或为他人制造烦恼。下等人只知安心于名利物欲的追求。希望大家,至少能做到心于事,而非做个追逐名利的下等人。

  安身─在于劝俭

  人是应该工作,但工作不等于人生,人生也不仅是为了物质中富裕而工作,更不仅是为了满足物欲的享受而勤劳地工作。乃是为了健康的身心以及感恩的奉献而工作。

  劝劳努力除了让身体健康、心里平安,还多半会得到物质的报酬,但是有了物质的报酬,必须节制地使用,否则为了享受物欲,对身心又会产生不健康的行为,换句话说,也就是勤劳以后,应该要俭朴,所以“勤劳”、“节俭”这两个原则是身体健康的秘诀。同时,俭朴的结果,便会拥有很多福利,可以提供给他人,到那时候你将会是一个人人都喜欢、人人都赞叹的人。

  安家─在于敬爱

  家庭的温暖在于互相敬爱,家庭的可贵在于互相帮助。互助的意思,是让需要接受帮忙的人,能够得到帮助。帮助对方的时候,不要趾高气扬,不要认为自己是施恩者,别人应该感谢你;而是应该心存感谢,感谢他让你有机会来做奉献,有机会在为他人服务之中获得成长。

  安家的要领是互相尊敬、互相学习、互相体谅、彼此关怀、彼此感恩、彼此奉献。仅在物质上把自己的家安顿好,不算是真正的安家;真正的安家,是要使得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各尽其力,各守其分。

  安业─在于廉正

  一般人所讲的安业,是指对他自己的职业、工作,要有安定和保障。可是若以身口意三类行为的清净与精进为范围,便已经将个人行为,以及工作都包含在内了。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安于身口意三业的本分,不要轻举妄动、没有准则,不胡言乱语、信口开河,也不要心猿意马、三心二意,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必须遵守的修养。

  敬业乐群虽是老生常谈,但很不容易做到,纵然在平常做得事事成功,称心如意,一旦有一些波折、困扰、难题出现的时候,就会怀疑所做旳工作,是为谁辛苦为谁忙?若出现了这些想法,就不是敬业乐群了。

  敬业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认真;精进是努力不懈、全心投入。如果你的心力、体力、能力,样样都是持著保留的态度,就不叫敬业精进了。

  对自己的任何行为,都应以“利人便是利己”的观点来考量,不为自己的利益而追求,但为他人旳福利而努力,并且是以他人旳远利与近利来考虑、来设想。不论在家中、在公司,乃至在任何场合,如果都能够用这样的心态来面对,相信你就会很有人缘,也会很得人心。

  四要:安定人心的主张─需要、想要、能要、该要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类价值观念混淆,以致于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的想要,什么是实至名归的能要,什么是责任所在的应该要。因为无法厘清这四要:“需要”、“想要”、“该要”、“能要”的分际,所以大部份人都是跟著社会气潮流而人云亦云,只要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而且现代人往往是:“需要的东西不多,想要的东西太多。”再加上不应该要的也要,不能够要的也要,结果想要得不到,便会导致人心不安定,社会问题丛生。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需要”是什么?就是少了它就不能活,例如:阳光、空气、水分、起码的食物、御寒的衣服,避风遮雨的房子,在我们这个时代,基本的交通工具、电脑、电话也成为需要的,有这些必需品并不算是欲望。

  欲望是什么呢?是除了必需品之外的奢侈品、装饰品,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或撑场面用的东西。不过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位,为了配合当时环境因缘,还是要有一定程度的庄严,那也可算是一种需要,但一定有适度拿捏的分寸。

  生命中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但是从主观的立场看,会觉得没有了它生命很空虚、很无柰,觉得活得没有意义,这纯粹是个人的价值判断。

  所以,如果只是讲“需要”,定义非常模糊,在衡量“需要”与“想要”间的差异时,应该分别从自我观点,以及总体客观的立场同时来考量。

  能不能要?该不该要?

  “能要”的意思是说,在个人能力范围许可下,以努力付出而获得所需要的东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该让贤,不必强求。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权、位、感情等,著实引人欣羡与渴求。但是在要想得到它时,必须仔细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实至名归?是否已经水到渠成,而不是过度强求?如果付出不够多,能力、因缘皆不具足,还希望能得到它,这便是贪图非分,只会增加痛苦与伤害。

  至于“该要”、“不该要”,若以时下年轻人流行的一句话:“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而言,便是没有分清楚该要,不该要的分际。

  一般人的欲望无穷,喜欢的、想要的事物太多了,应该要自问该不该喜欢?该不该取得?例如名位财势,人人都喜欢,可是非分之名,是虚名;非分之财,是横财、不义之财,非分之位是虚位,这些都不应该要。当然,如果是实至名归,自是受之无愧,甚且是一种鼓励。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东西并不多,想要的东西非常多,需要的东西应该要,想要的东西不重要。

  我们应该从“心灵环保”的角度出发,一方面保护我们的心不受环境的污染,增强对环境的“免疫系统”;一方面内心不会有妒忌、愤怒、猜忌、自私等种种不好的心念,使得环境变得更糟糕。并从中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个人欲望的“想要”。
  在人生的过程中,若能清楚明白这“四要”,便能有明确的方向感,而且也会过得很平安。

  四它:解决困境的主张─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生活中难免出现逆境,我经常劝勉大家,处理棘手的问题时,应该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说,遇到任何困难、艰辛、不平的情况,都不逃避,因为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智能把责任担负起来,才能真正从困扰的问题中获得解脱。
  面对烦恼的方法

  如何面对问题?即是告诉自己:任何事物、现象的发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们不须追究原因,也无暇追究原因,唯有面对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紧的。

  很多人都说,我是好人,为什么我还要遭受这么多的苦难?我们要知道,有物质之身就有果报、就有障碍,如同有大地山川,就有风雨云雾。即使是大修行者也要受果报的,例如佛陀曾遭大石块击伤,也曾罹患重病。但是果报和障碍未必会招来烦恼,大修行者跟凡夫的差异就在于此。
  凡夫被自身的遭遇所苦,信心就会退转;大修行者可以放下自我,不被烦恼所障。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佛的智能,清楚知烦恼的缘起,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因果必须配合因缘。对于任何情况,如果能够改善它,当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便面对它、接受它,绝不逃避,但是要尽力改善。逃避责任,逃避果报,是不合算的,改善情况才是最聪明的。

  经过计划的事物也不定完全可靠,也会发生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时候就应该要接受它,然后想办法处理它,因为,因缘就是如此。

  所以,如果计画好的事在过程中发生问题,不必伤心也不必失望,应该继续努力,促成因缘,还是成功的机会;如果经过详细的考虑,判断因缘不可能促成,那也只好放下它,这和未经努力就放弃是截然不同的。

  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能,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能作如此想,对一切人都会生起同情心与尊敬心。同情人家也是未解脱的凡夫,尊敬人家也有独立的人格。

  平常生活中,褝如何教人安心呢?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实,处理事实,然后就把它放下。无论遭遇任何状况,都不会认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如果已经知道可能会发生么不如意的事,能让它不发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发生,担心又有什么用?担心、忧虑不仅帮不了忙,可能还会令情况变得更严重,唯有面对它才是最好的办法。

  我常常遇到一些好像正被困在火海中的人,来向我求救。通常我会倾听他们的问题,知道他们所焦虑的是什么,但不会将他们的焦虑,变成我自己的梦魇。

  我给他们的建议有一个原则:对感情的问题,宜用理智来处理;对家族的问题,宜用伦理来处理;即使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也应用时间来化解、淡化;如果真是无法避免的倒霉事,那只有面对它、接受它;能够面对它、接受它,就等于是在处理它,既然已经处理了,也就不必再为它担心,应该放下它下,不要老是想著:“我怎么办?”而是睡觉时照样睡觉,吃饭时照样吃饭,该怎么生活就怎样生活。  

  四感:与人相处的主张─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来著手。

  感恩─奉献、回馈不求报

  随时随地心存感恩,以财力、体力、智能、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奉献的时候,态度是恭敬的,而不是以施舍心来付出,否则便会自以为是施恩者,产生自以为了不起的心态,认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而且一心期待对方回馈,这是不知惭愧:相反地,接受布施或服务的人,则要把对方当成恩人,感他的恩德。也就是彼此都存著奉献、供养、感恩的心,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献,另一方以感恩的心来接受。

  很多人嘴上说是奉献,其实心理是在做投资生意,今天给了些什么,明天就希望得一些回馈,事实上,这是利益交换,不是报恩,也不是奉献,真正的奉献是没有条件的。

  感谢─顺境、逆境皆恩人

  应该以感谢的心来接受顺、逆两种助缘,助我们一臂之力的是贵人,理当感谢;而以逆境激励我们成长的,也是贵人,也应该感谢。事实上,我们应该把所有我们遇到、见到的每个人都当做贵人、当成恩人,都是有利于我们的人,心中便能常保平安。

  感化─知惭愧、常忏悔、以慈悲智能感化自己

  许多佛教徒都是拿经典来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佛法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不是拿来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仅以佛法度量人,并且以世间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人,却不能以身作则,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帮助自己,又怎能对别人有助益呢?
  感化自己就是要知惭傀、常忏悔。惭愧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希望能够做更好、更努力;忏悔是因为知道自己有做错的地方,提醒以后不要再犯错。

  经典中告诉我们,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要到八地以上,才成为无学;而小乘的声闻也要证了阿罗果后,才是无学。无学,就是不需要学习了,不再需要学习忏悔、惭愧了。或许有人会说:“菩萨怎么还会有过失?菩萨还需要惭愧吗?”事实上,菩萨要常惭愧、忏悔,才会樾愈来愈精进、愈来愈清净、愈来愈能够感动人。

  感动─从自己做起,以学佛所得悲智感动他人

  有人会抱怨家庭里的成员不够好、不能满自己的愿;或觉得社会混乱,人心不安定。总认为等别人都变好了,自己就安全了;其他人都变得认真、负责,自己就幸福了。以此标准期待他人,认为只要别人都好,自己就有福报。但却忘了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满了别人旳愿。
  这个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实践佛法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能来理事,以慈悲来对待人,自然能够产生力量感动他人。

  “四感”就是要我们感化自己、感动他人、感动顺逆缘、感恩奉献,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学习地藏菩萨的大愿心,如此就能够经得起苦难,而且不以苦难为苦难,同时又能够在苦难之中救济苦难,这就是自利利他、自助助人的菩萨精神。

  四福:增进福祉的主张─知福、惜福、培福、种福

  佛法的教义与修行观念是修福与修慧。同时运用慈悲修福报,运用智能修智能,运用智能培育福报,运用福报配合智能。福报与智能,或慈悲与智能,这两项如缺少一样,修行不会圆满。
  因此,福报圆满的人一定是智能圆满,智能圆满的人一定是福报圆满,这就是“佛”。我们尊称佛是“两足尊”就是指福报及智能都圆满的人。

  如能实践“四福”:知福、惜福、种福、培福,并且为别人祝福,就是有大福报的人。

  知福─知足常栾,安贫乐道

  知道自己有福报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最起码都还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于拥有一切希望,人生充满一切的可能,因此呼吸是很可贵的。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能知福,则更应该说“我还有呼吸,当然满足了。”

  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知道这就是我们的福报。尤其现今的社会丰衣足食,很多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看到别人有的,也不管对方是如何努力获得的,就希望自己也拥有,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自害害人。如果我们能够知福,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不过知足并不等于什么都不要,而是“多也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欢喜”,这才是真正的知足。

  惜福─珍惜拥有,感恩图报

  我们除了拥有呼吸外,还拥有很多东西,包括生命、财物等,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际关系、人缘,这也是你所拥有的。

  惜福,就是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包括知能资源、健康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一切资源。珍惜而不浪费、不糟蹋,尤其不要糟蹋身体,不要伤害名誉、品格,甚至理念、理想,这就是惜福。

  培福─享福非福,培福有福

  培福就如同把今生得到的福报,种到田里边,它就可以培养出更多、更多的福报来。若能把全世界、全宇宙,所有十方一切众生,都当成是培福的对象,不断的种福,那就是有大福报的人,最后就会和佛一样福德圆满。

  业障的果报有时会让人误以为是“福报”,例如:见人养尊处优、无所事事、坐享其成,站在佛法的角度来看未必是福报。

  如果能应用佛法观念,诸行无常,任何现象没有恒常不变的,享福不是有福,惜福、培福,才真有福。因为,当世间的福报享尽之时,紧接著就是苦报的降临。如果我们现在能把握机会,无视于辛苦,不计较侮辱,更不为自己的名闻利养,才能助别人解决苦难,不断地努力求进步,尽自己所能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实际上这就是在求福、培福。

  种福─成长自己、广种福田、人人有福

  释迦牟尼佛告欣我们,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来种福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田可种,例如自己的家人、朋友,以及社会上贫苦无依需要帮助的人、以及社会、国家的利益和一切众生的幸福,都是我们的福田。

  知道要随时随地种福的人,是有福的人;为了要种福,必需要努力成长自己,在知识、人格、智能,以及技能各方面都要增长,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来种福田。

标签:圣严|心五四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