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化生活>> 改善命运>>正文内容

力智论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07日
来源:《般若起用论》   作者:释圣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般若中不应有执著相,如果仅仅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执著于此一信念,不觉不行于善法之缘,而守株待兔,坐等于善恶之果,则善种不易萌发,难以表现出善恶因果,尤其难以在一世之中表现出来。

行善者之所以往往忽略善缘,还在于善缘往往在形式上表现出某种“不善性”。应知一切善果皆由般若出,而般若中无善恶的对立。所以,善性的种子往往需“不善性”的善缘相配合才能发芽、生长乃至开花结果。你看莲子圆乎乎的多好看啊,但却需要卑湿污泥的哺育才能开出香美的荷花呢。

但不可因此而滑入恶性的泥淖中,表面上的“不善性”其实应是善性的。这一点只有与般若相应才能作得有把握,而未相应者必须从理性的因果分析中肯定了“不善性”的善性力后才可行使,否则还不如去执著善种而对善缘不加理会呢。这也是古往今来许多高僧大德鼓励百姓行善却很少怂恿他们去注意善缘的原因。但时代发展到今天,世界及人心的转变需要我们作更完备的说明,才能取得大众的信任和奉行。

在种种善缘中,也许最为重要的就是自身“力”与“智”的具备。“智”在这里指各种世智,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智力、智能、智商、聪明等等。这不是一种与般若相应的智慧,因此或善或恶是不定的,要看他用于何种目的,以何种心态使用。世智从表面上看是与生俱来,后天很难改变的,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也确实如此,但毕竟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可以改善的,这在下文“智慧论”中还会作较详细的论述。

因此,在这儿我们要着重强调的,还不是去努力增强世智,而是不要因执著于善良、仁义而抛弃世智的配合。古代之宋襄公与楚军一战,想必大家还能知道吧?如果宋襄公乘楚军渡江或刚刚上岸还未布好阵脚时进击,则多半能克敌制胜。可他却抱定了一个“不可不仁不义”之心,偏要等到敌军作好了一切准备时再予出击,结果被楚军杀得一败涂地,枉送了自己无数将士的生命,真所谓“愚蠢的仁义道德”也。

我们应该行善,应该布施,但却需要洞察一下,在广大时空中,某种行善是否确能对众生起好作用,如果明知一种善举只会让众生得不偿失,还要执著地去行持,那就成为一种般若智慧的障碍了。

在有些地方,乞丐并不是真的因天灾人祸而走投无路,很多是懒于工作而以此为生的,他们甚至很富裕并结成强硬的帮派。如果你对此明明知道而仍然执著地施舍,就会在得到微小福报的同时却产生大的过失。因为你的善作用仅仅是让他得到几个小钱,而不善作用却是促进了他的懒惰和欺诈之心。对你自己来说,则是增进了善心但却蒙蔽了般若智慧。因此,这类行善得不偿失,对人对己都是如此。

但如果你是不明内情或不允许去慢慢了解,只觉得眼前之人确实可怜,并因此而布施的话,则过失还是较小而功德较大的。所以,不要因以上论议而滑入疑虑、怨愤乃至吝啬的陷阱,这也是我所担心的。只因本文是论议般若,是超越于世俗层面的,所以很多话老实说并不适合人人去看去读,只有那些较利根者、大乘根机者、少执著者、长行于种种善法者、具佛法大信心者、得诸佛菩萨及大善知识护念者,如是等人可看可读,而牢固执著于世法并具大我慢者,或者一向精进修持小乘法者,不应去看去读,以免生起怖畏心、障道心甚至毁谤造恶之行。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多处提到,若是有人闻说般若之名相,而不生起疑虑、怖畏之心者,实为稀有难得,至于如实解义、依教而行者则更是凤毛麟角[另可参见《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但请你不要因此强行入于般若相应行中。若以攀离心、骄慢心、无明心而入,依逻辑思维、表面文字作妄念分别之行,则会滑入恶不善行中造下大罪,还不如去执著于行善为好。

另一个重要的善缘就是“力”,所谓能力、功力、威力、势力等等。行善者往往执于善相而否定和抛弃“以力服人”,当知对种种恶不善性的人、事、物、法是常常需以大雄大力去予以折伏或慑伏的。只要将“力”运用于善性的目标上,并适当掌握节度,就不必执著于细节形式上的善与不善,如果还能结合上透彻的善心,那就更接近于完美了。当知对恶者行执著之小善,就意味着同时对善弱者造下恶业,就像不忍心为难一个杀人狂就会使更多的弱者受害那样。

因此,行善者要注意用种种方便妙法增强自己的“力”,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善性的力度,还可以避免虚假的行善。比如:一个毫无威力非常懦弱的人,他自认为的忍辱很可能只是软弱而已,一旦他具备了反抗之力,他可能表现出更粗暴、更压迫的行为,故只有在有能力反抗、有能力折伏对方却能隐忍不用时才可称为“忍辱”。所以,请你修持无畏、大力去配合行善吧,那样就能更广大更真实地自利利他。正如圣观世音菩萨那样,既能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又能于十方世界作大“施无畏者”。

从以上议论中所要阐明的,就是强调不执著,不执著恶,也不执着善;在善之中,既不执著善种,也不执著善缘;最后,甚至连“不执著”也不执著。那时,你就能于一切形式中自在无碍,而具备无漏、真实、永恒之大善。

另外,般若也不可执著,以上论议更不必执著,应知执著本身就是一种过失,就与真实般若相违背,就会导致苦患和生死流转。

因此,执著般若便等同于毁谤般若。若不觉知这一点,就会披着“般若”之外衣,而仍然与般若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在烦恼苦患和生死轮转中继续漂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妙福论
下一篇:善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