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秦麦洛桑活佛:“吓唬”和“勾引”不是真正的佛教
很有缘,前几天我和西藏秦麦洛桑活佛有过一次长时间的交流,感觉很有收获,我把对话录音整理成文字,尽快全部贴上来。
感谢王功权先生、尹建平先生对此次交流给予的很多帮助。
李国盛:我虽然前几天看了不少佛学方面的书籍,但还是对佛教了解不深,有些术语更是不明白什么意思,希望您能谅解。
秦麦洛桑活佛:阿弥陀佛,我们一起学习。
李国盛:我听说您是北大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学生。
秦麦洛桑活佛:对,我是他的学生,他是专门研究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佛学研究,带了很多的学生,现在也是带博士生班。我不是博士生,但是也跟他学了快有两年了。
李国盛:现在还在继续学吗?您感觉汉地的教授和西藏您的上师对比,他们在学问上有什么相似或者是区别的地方吗?
秦麦洛桑活佛:我还在北大继续学。我见过很多大学教授他们都谈佛学,他们不一定信佛,我相信楼宇烈教授是信佛的,而且他的道德、文化和修养很深。他本人对佛教的理解我觉得跟其他学者不太一样,因为他有更深的一些的个人体会。
现在很多大学的博士生、研究生光用一个佛教的名词来做论文就可以写出几万字。我不能说他们没有领悟,但是佛教重视经过体验来领悟人生的最高的境界。
我在上佛学院时候,老师大部分是大学的一些教授。他们讲得非常的生动,说实在的我西藏一些上师不见得可以讲得过他们,但是有一点,他们感动不了我的内心世界,只是我觉得他们讲得好而已。我有一个西藏上师,他讲的几乎都是干巴巴的,吞吞吐吐的,但是他每句话讲出来的时候,我的汗毛都竖起来,因为他完全的触动了我的内心世界。汉地这边可能是这样的一个教学方式,像佛学院的教授也好,或者其他学者也好,不一定可以打动人的内心灵魂,他们只在乎讲课的内容是怎么样生动。我上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讲《金刚经》,我听着很别扭,从佛学来说,讲课的人的体验是很重要的,当时我举起手说,你是作为什么样的境界说出来的?你个人有领悟吗?你修持了多少年?当时他就愣了,说是这是一个复旦大学教授写的。我说我不管复旦大学教授怎么样,我最想听到你从内心世界发出来的声音。我们这个佛学不是来做学问的,而是听到一种从内心可以体会到的东西。
(洛桑活佛的汉语可以做到基本交流,但是有些词语还是用起来比较生疏。当时我们都拿着笔,交流不清楚的时候就随时用笔写出来。)
李国盛:来汉地后遇到能够感动您的人多吗?
秦麦洛桑活佛:并不能说没有,我最欣赏的一个法师叫“宣化上人”,他后来到了美国建了“万佛城”,在什么地方不太清楚,他讲了很多关于禅宗的东西。
西藏的教育方式和这边的一些教育方式不太一样。西藏的每个寺庙都像一所大学,包括了人文、哲学、宗教,非常典型的,比如西藏所有的医学还在寺庙里面,西藏所有的艺术也在寺庙里面,西藏的天文学也都在寺庙里面,我们的寺庙叫郎依寺,有13个班,每个班学的课程都不一样,而且分得很细。
李国盛:每一个寺院都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吗?
秦麦洛桑活佛:目前来说,大部分寺庙都是这样的。西藏的寺庙是修学的地方,修正做人的缺点,因为我们人不是完美的,肯定有一些负面或者是自我的情绪带来的不良的习气,这个习气是要改善和提升的。佛教徒将来可以成为什么呢?不是成为神,而是有一个完美的人格。
李国盛:这个跟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相似的地方。
秦麦洛桑活佛:相似的地方有,但是境界和追求是不太一样的。因为佛学非常讲“发心”,也就是你的“动机”。你现在做一件事情,你的“动机”和“目标”是什么。
我们佛学里面要讲到“皈依”,就是佛门的“皈依”,那个时候也是首先你的“发心”要清静,就是“动机”要纯,才可以入佛门,如果为了名和利,要学佛的话意义并不大,因为学佛是要如何去熄灭我们内心世界的“贪、嗔、痴”三毒。
李国盛:现在去寺庙烧香拜佛的好多是为了名和利,是公众对佛教的误解吗?
秦麦洛桑活佛:是的,现在很多人对佛教的误解很深。比如,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他是一个企业家,他现在对佛教是非常认同的,他认为佛教是被社会“妖魔化、是庸俗化、政治化和边缘化了”。这些是跟真正的佛教有很大的差异,那些东西就是我说的“吓唬式”的佛教和“勾引式”的佛教。
还有好多人把所有地方的神和仙跟佛完全是混在一起的。有一些人统计过,世界上宗教目前为止存在的大概有3000种,但是我觉得是除了佛教之外其他任何宗教都包容不下这些东西。
佛教的伟大在这里,也导致了一些人的误解。我去过秦皇岛、沈阳还有一些地方,很多人搞不懂佛教和神的区别在哪里。不懂佛教与仙的根本区别。有时候我看到他们杀猪、杀鸡,然后一起放在佛龛上面,这样完全是违背了佛教,佛教完全不是讲这些东西。
好多烧香拜佛的人特别希望通过这些来改变自我的人生,希望成为拥有者,求财、求子,但佛教绝对不是这个意义,佛教是启发你如何改变你自己,佛教是这样讲的,我开玩笑说,如果你们为了发财而求佛的话,我说你干脆不要学佛了,求你了!释迦牟尼一天的三顿饭都没有着落,他还给你钱,有可能吗?释迦牟尼是一个只披着袈裟,赤着脚的人,耶稣是钉在十字架上的,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为了升官发财而求神学佛,这样的话,还是干脆不要学佛比较好。
佛教是教人把握内心世界清静,并且如何改变自我,消灭你很庞大的“我”。人们往往向外在追求幸福,他们所有的幸福在外在,他们说自己有钱就幸福。我开玩笑说,你们敢肯定说这世界上有一个亿的财产的人没有烦恼吗?他们说肯定有烦恼。我说你现在真正到了一个亿的时候你敢说你没有烦恼吗?你保证,你肯定你是幸福者吗?所以说我告诉人们,我们幸福、自在不在外在,而在内心世界。
李国盛:您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教?
秦麦洛桑活佛:现在我把目前的佛教现象分成三类,第一是封建文化式的佛教,第二个是宗教仪式性的佛教,第三是觉悟人生的佛教。
《魔术的舞蹈》这本书上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话:“超越希望和绝望的就是佛教”。因为超越绝望与希望的话才可能做到内心的平静。
李国盛:人如果没有了希望和绝望,那为了什么而活?
秦麦洛桑活佛:生命的很大的动力,是为了趋向喜乐
李国盛:但是好多人会说,是为了孩子、为了妻子或者是父母而活着。
秦麦洛桑活佛: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借口,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幸福和快乐才是背后的原因。而们对幸福的了解是什么?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一个不同的定义。我是这样说的,每个人的定义不论怎么样,你的欲望得到了适当的满足,就是你的快乐。你的欲望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是痛苦。按这个道理来讲,一个很大的问题,你的欲望得到了适当的满足叫快乐的话,你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你根本就没有幸福。
李国盛:如果把欲望做到节制呢?
秦麦洛桑活佛:佛教讲超越了欲望才可能幸福。
李国盛:佛教认为快乐和幸福的状态是什么样?
秦麦洛桑活佛:我举个例子,我去马来西亚的时候他们让我讲课,他们说你讲一下关于健康的问题。我不是医生,我也很难讲,但是什么叫做健康?我说当你忘记了你的脚和手包括你的身体、头脑都忘记的时候就是健康。所以说呢什么叫幸福?什么时候忘我,忘记了我,就是幸福!因为自我的存在是苦的根源。 为什么我们人笑的时候开心呢,因为你笑的时候刹那之间忘记了自己,那个时候你很幸福。
李国盛:您提到每一个寺院都像大学一样,佛法从字面理解是和“智慧”相关联的,而且刚才您提到在寺院里面是“修持”和“学习”的地方。可以说修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修正自己的内心,另外一个叫智慧。“修持”的成就高低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秦麦洛桑活佛:藏传佛教也好,汉传佛教也好,讲的是“闻、思、修”,首先要听到佛教的一些哲理,而后认真思索。最后修持证悟我们说你光有“闻、思”两个字,这个等于是纸上谈兵。但是没有“闻和思”,光有“修”的话也不行,就是没有人指导,瞎练,盲修瞎练的话非常可怕,很容易走火入魔。
我们常人所说的盲修瞎练就像盲人骑瞎马一样,不知道自己的去向是如何。藏传佛教非常讲究一个引导者,也叫“上师”,所以我是一直在开玩笑说上师是我们修行上的指南针,有了他,我们不会走太多的弯路。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有一个向导,有一个老师的话,比自己瞎忙多少天要强很多,藏经佛教是非常讲究这个的,这个和汉传佛教是有所不同。
藏教佛教非常关心师徒之间的关系,你要找一个老师的话,需要三年时间去观察,那个老师也同样对你考验三年,这样相互之间的经历六年才可以称之真正的师徒关系一个人真的从内心欣赏另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我对我的师父是纯粹的认可和欣赏的,即便今天和100个妓女睡在一起我对他的信心是从不会动摇。
李国盛:那是不是说您对上师绝对服从?
秦麦洛桑活佛:欣赏并不等于是百分之百一定要学他那样做,比如说现在释迦牟尼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佛祖,但是他当时做王子的时候不一定什么缺点都没有。他后来在菩提树下觉悟。我们跟随他的是内心世界,并不是他的行为,我们不是要到菩提树下打坐,而是要学他的觉悟,这是非常重要的。
李国盛: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以前是王子,看到世间的痛苦,想解脱这样的痛苦,经过六年的苦修,最后在菩提树下得到觉悟,他的觉悟是什么?
秦麦洛桑活佛:他熄灭了自我的状态,因此觉悟了。觉悟是他完全的悟出了万物和生命的本质,这样讲只是个概念性的认识,所以我这样讲出来就好比我们说什么叫甜,在人们不知甜的滋味之前肯定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定义,所以我干脆拿一个冰糖给你看这个是甜的,但是甜和冰糖之间有一定大的距离,因为我让你看这个冰糖的时候你看的都是他的形状和模样,这个是缺少体验,所以说“觉悟”包括“涅磐”,这些都是精神最高境界的体验。
李国盛: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什么主要区别?
秦麦洛桑活佛:我说佛教是没有信仰的宗教。一般所有的宗教是有信仰的,信仰是什么呢?你相信一个至高无上的,同时是无所不能的上帝和神存在,你是永远的它的追随者。
李国盛:靠至高无上去保佑自己?
秦麦洛桑活佛:对,靠他去保佑,佛是不讲这个的。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至高无上的完美的神是地主,你的信仰就是他的奴隶,你永远超越不了他,而且你永远是他的仆人。佛教没有这个思想。
现在公众对佛教很大的误解。佛教讲一切众生平等,一切都是平等的。佛说不光是我和你,连一个蚂蚁都是平等的,佛教尊重所有的生命,我们要尊敬每一草一木,因为这上面有很多的生命生存着,这是他们的住处。我们每个人都有佛心,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基本善良的本性。
佛教讲,你也可以成佛,这和其他宗教完全不一样。
李国盛:基督教是强调人的原罪,佛教认为人性本善 ,还是性本恶?
秦麦洛桑活佛: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佛教认为有一个非常完美的东西存在,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善良的东西,这是我所说的。佛教的意愿叫佛心,基本善良的东西,我们现在说你能够肯定每个人都具有这样善良的东西吗?我们每个人看起来都是由“贪、嗔、痴、慢、疑”五种非常丑恶的东西组成的。如果我们真的具有这么善良的或者说是这么一个东西的话,应该我们要表现才对,但是我们几乎表现不出来。
李国盛:这种每个人身上的矛盾和冲突也是佛教要解决的问题。
秦麦洛桑活佛:是,因此佛教讲究如何去修正和领悟。
李国盛:真正的佛教徒的标准是什么?
秦麦洛桑活佛:没有领悟和改变的话,是失败的一个佛教徒。什么叫成功的佛教徒?你有没有建立起对佛教的正确的见地,有没有领悟人生,有没有熄灭内心自我的“贪、嗔、痴”,你真的把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熄灭的状态,那是一个成功的佛教徒,否则就是犯戒。
李国盛:佛教中的犯戒与法律上的犯法应该是有所区别。
秦麦洛桑活佛:是的,宗教和法律有不同,宗教非常讲究你的动机和心态是如何。比如说我想杀人,在佛教的眼里是犯戒。因为杀人的念头本身就是犯戒。 但是法律上我是没有任何犯罪的,我没有任何违反法律的事情。
李国盛:您最近几年在全国各地,还有世界其它地方走访、交流,对佛教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秦麦洛桑活佛:我最近经常去国内其他地方讲课,国外也到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讲课,感触很深,有些地方要么是勾引别人,要么是吓唬别人。
李国盛:什么是吓唬别人?
秦麦洛桑活佛:就是说你有多大多大的罪恶,要消灭,谁来消呢?我来消。
我当时感觉,你自己的东西都没有消,你能帮别人消吗?好比你自己都不会游泳,怎么去下水能救人呢?但是恰恰绝大部分是吓唬别人的东西居多。
另外的感觉在是普遍的寺庙都成了超度的场所。我有一个怀疑,度他们的那些人有没有能力能够度自己,不用说度别人,首先自己就搞不明白,把另一个人搞明白是非常艰难的。这种超度方式让别人能觉悟吗?明白自我的真谛吗?首先我说最基本的佛教的“闻、思、修”都没有,忙修瞎练的超度。
现在很多盲目香拜佛,说你的孽障很深等等等等这种方式来吓唬别人。
李国盛:什么是勾引别人?
秦麦洛桑活佛:比如新加坡建了一个寺庙,金碧辉煌,贴的都是黄金。我们把菩萨当做很神圣的东西没有错,但是金碧辉煌有用吗?这个价值观本身是人类的价值观。把一头牦牛放在这个金碧辉煌的房间,它肯定是很讨厌这个情景的。这种现实的东西现在是普遍的。很少有觉悟的东西。
李国盛:用黄金贴面的寺庙应该是五星级寺庙了吧。您的意思是应该多建些普通寺庙?
秦麦洛桑活佛:不是,我感觉现在这个社会在中国,寺庙是只多不少,太多了。所以我觉得是不需要再建寺庙了,包括佛像也是。我到处去演讲,拿一些所谓的汗水钱也好,或者是辛苦费也好,在厦门养了一个孤儿,秦皇岛也有,现在差不多有20个孩子。我忽然发现很奇怪的事情,许多自诩为佛教徒的人并不喜欢做布施,真正的给予。他们建寺的时候拿很多钱,捐佛像好像是一点都不在乎,但是真正的要实际帮助别人的时候,他们又很在乎了,都是那么不乐意。这样的给予不是一个真正的给予,是不单纯的,有私心的。
李国盛:以为捐钱建一个佛像,自己会有回报。
秦麦洛桑活佛:我说那个佛真的是佛吗?我说你家里的那个佛真的是佛吗?那他不是木头、铜、铁或者是瓷做的吗?我说乐山大佛建了快有1000年的历史了,我所知乐山大佛连一句话也没有说过。一个真正的佛是什么?我们说是他是不需要烧香,佛真的这么在乎吗?有一些佛教徒一天必须要烧多少多少的香怎么样怎么样,尤其是一些传统的佛教特别在乎这个。有个老太太天天敲木鱼,孩子说你停一下停一下,他奶奶说我要念经,就是不停的念。有一天孩子大声的喊叫奶奶奶奶奶奶奶奶,他奶奶很生气。后来这个孩子说,奶奶我喊你几下你就这么生气,你天天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难道阿弥陀佛不生气吗?这个是很有意思的故事。
李国盛:您刚才的这些话,我可以放到网上?
秦麦洛桑活佛:可以,我今天讲的都是通过否定一些形式化的东西来肯定佛教,否则真正的佛法很难更好的弘扬!
李国盛:洛桑活佛,我知道今天您公开说这些话需要怎样的勇气,您是真正发自内心想为佛学事业做出努力的!我向您表示深深的敬意!
秦麦洛桑活佛:我这样说出来对我是有代价的。因为什么呢?我是佛中人,现在很多佛教徒是这样的,我一个人说出来是有代价的。但是生活是敢于面对才有成果,无论是你还是我应该都是一个勇士,才能够觉悟人生。不然的话,就是一个懦夫,绝不是一个勇敢的士兵。
李国盛: 汉地人对活佛的态度与西藏人对活佛的态度有什么区别?
秦麦洛桑活佛:我刚来汉地的时,有时候像个神,因为是活佛嘛,有的时候又像鬼,因为什么呢?人们不相信神神秘秘的东西,因为当时我想说的我不能说,汉语不懂,我前几天也去了福建一些地方,他们当做我是神,但是他肯定没有完全当做神,他有怀疑,所以我开玩笑的时候说,我既不是神,也不是鬼更不是一个人的状态。
李国盛:您希望在别人眼里是什么形象?
秦麦洛桑活佛:他们当作我一个老师的看待比较好。我一直说我是你们的心灵的老师。很多人,你知道普遍藏传佛教的信仰者,所谓的活佛当做神来看待,很多跟我见面的人,说:“活佛啊,我现在怎么办呢?指点一下”。其实非常简单的说,我根本不是上帝,也无法改变你自己。
他们很渴望改变自己,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改变自己,他们只想成为拥有者,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因为什么呢?人根本不可能成为拥有者,连你自己的生命都要面临死亡。但是他们忘记了死亡。
李国盛:您来汉地有四、五年时间了,现在的感觉和刚来的时候有什么变化?
秦麦洛桑活佛:我刚来的时候就像一个盲人,一个字都不认识;也像一个哑巴,一句话也不会说;像一个聋子,一句话也听不懂。我和师父一起去五台山闭关,闭关闭了七七四十九天。当时我对汉地这边的了解是特别的少,而且根本不知道这边有信佛者。当时我去的时候很惊讶,最大的惊讶香火太旺了,当时我们也没有分析,西藏学佛人的心是很纯的,既单纯又虔诚。我们当时也以为汉地这边是一样的又单纯又虔诚,后来发现不是。
我也发现这边的物质比我们西藏要丰富了几百倍,甚至可以说天地的差异。但是我没有感觉到这边的人似乎是快乐的。非常简单的说,这边就是二十七、八岁以上的人一直到五十岁以下甚至是五十五岁以下的人婚姻大部分问题。
李国盛:这么高的比例?
秦麦洛桑活佛:汉地这边的人感情上痛苦的人特别的多。西藏绝对有离婚的人,但是相对的非常少。婚姻的目的并不是说互相伤害。世界上的任何贵重物品都可以分享给别人,但是感情是无法分享给别人的,这是世界上最自私的,因此你作为一个丈夫在外面有外遇的话,妻子能受得了吗?
还有一些感情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上了年纪了,世俗议论纷纷,为什么不结婚呢?怎么怎么样,父母的压力,亲朋好友的压力之下,凑合过吧。过了五、六年,甚至不用五、六年,三、四年之后,天天生存在一个冷战的世界。还有你再加上工作的压力,可以想象每天生活得多苦恼。
李国盛:我感觉比例有这么高,可能是幸福的人不会找您诉苦,找您诉苦的肯定多是在现实中遇到种种问题的人,因此给您这么一个错觉,好像绝大部分人都是这么痛苦。
秦麦洛桑活佛:也可能是吧。不过现在绝大部分人价值观的物质化,肯定是一个普遍现象。 这是一个经济时代的社会,人的价值在于钱的多少,这个价值观我们已经分不开了,因此我们的生活很痛苦。所以说按这个理论来讲的话,我非常怀疑现在一些佛教徒崇拜释迦牟尼佛。如果真的释迦牟尼佛某一天过来,那些佛教徒真的能够接纳他吗?我有一点怀疑。
我在开玩笑的时候说,西藏是精神的天堂,生活的地狱。我们汉地是什么,就是生活的天堂,精神的地狱。现在大部分人温饱没有问题,但并不是说他可以开车和住别墅。
我们能说我们全人类还没有文明发展的时候,那些人过的都是地狱的生活吗?不一定,也许他们的内心很乐。
李国盛:刚才您说好多人现在精神上像地狱一样,压力非常大,当这个事情是一个普遍意义的时候,就不仅仅是个体责任了,整个社会也应该担负起责任,比如说现在整个舆论和传媒引导都是奔向物质的,有车有房才叫成功,媒体也在不断地告诉大众:人经过一定的努力就会得到想要的物质享受。这样就导致每个人都向一个目标去奔。但是整个社会资源有限,能够达到的仍然是少数人,大多数人仍然达不到,我觉得这才是每个人精神上受压力的导致原因之一。
秦麦洛桑活佛:佛教不会反对你拥有财产,但是你真的拥有巨大财富的时候,还仍然存在担忧和惧怕的话,这个财产绝对不是你幸福的本源而是带来巨大的担忧的因素这是佛教非常反对的,佛教是讲如何一个人超越绝望和希望,是这个问题。
我个人是大圆满的修炼,它是大乘佛教,也是藏传佛教最早比较久的修炼的方法,其中无论哪部分宗派也有很多人修这个法门,他最大的是要解决两个问题,刚才说是希望和惧怕。
在特别重视物质经济的时代,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不放弃看待自我内心世界,你的工作压力和你的内心其实是息息相关的,是互动的,但是最大的矛盾是什么呢?是我们忘记内心的存在。
什么叫和尚呢?要六根合和,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我们叫六根,你六根很清静合和的话,你眼里看到任何景象不会产生一些仇恨的心。耳朵听到一些不会为这个而愤怒或者是生气。你已经很清静了,但是我们现在的世俗人纯粹是过在一个“五官”的世界里面,我们对内心世界的了解太少,生在一个非常焦虑、担忧、恐惧的世界。
李国盛:这样说个人的责任还是占大头。
秦麦洛桑活佛:我觉得个人非常重要的。这需要个人领悟内心的需求,同时也有很好的老师才能够带领进入到内心世界去领悟某些东西。
李国盛:说到当今社会每个人的压力问题,我昨天查了一个数据,全世界42%自杀的人是在中国,而且是从15岁到34岁之间死亡原因最高的就是自杀,在世界各地的自杀90%以上都是因为精神问题,是因为有精神病的问题才自杀的。在中国不是,自杀的人精神完全正常,我感觉应该跟您刚才说的精神上的地狱有很大的关系,人的压力太大了。
秦麦洛桑活佛:我说实在的,我旁边想自杀的人很多。我来汉地以后非常大的感触是,为什么他们受过这么多的教育还有这么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他们没有精神食粮。现在的人特别的空虚,我们中国没有一个特定的信仰,不像西方那么完整,因为什么?多年战争,从清朝开始一直到文革为止,这期间就是对信仰的破坏是非常大的。但是说没有信仰,中国人还是有一定的信仰,就是信的东西特别的多。包括现在到处都有所谓的假和尚也好,假喇嘛也好,甚至其他的邪教也好。为什么他们能够生存得了呢?原因是我们精神特别空虚,需要有个信仰。所以我说假喇嘛也好,假和尚也好,不要怪罪他们,首先是自己予了这个空间,因此他们才可以发展。
我们的内心很空虚,我们从来没有宁静的看过自己的内心世界。曾经有一个博士生,我忘记了他的名字了,他说了三句话,他说是:人的生活有三种,最低级的生活是物质生活,第二级生活是精神生活,第三级生活是灵魂生活。
李国盛:您感觉大部分人最大的空虚是什么?
秦麦洛桑活佛:我觉得最大的空虚原因是根本不知道内心的世界渴望什么,真正需要什么东西。
我们的生命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同时不需要的东西也太多了。你真的能够知道你需要的东西的话还好办,你这个时候是非常容易改变的。问题是好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你应该知道你永久需要的是什么。我们举一个例子,也许是你小的时候比较喜欢鲜艳一点的颜色,但是你到了中年以后喜欢比较沉闷一点的颜色。也许我们小的时候喜欢吃甜的,过一段时间喜欢吃辣的或者是咸的。但是你今天喜欢和讨厌的,我跟我们学生说,你们把你们今天最讨厌的东西记住,同时写下你最喜欢的东西,你过了一年之后,你不用写日记,就写下今天最喜欢的东西和最讨厌的东西,你过了一年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或许你当时最讨厌的东西是你今天最喜欢的东西,所以我们生命是在需要和不需要当中徘徊,这个需要和不需要缠绕着我们的全身,我们永远没有一个所谓自己的空间。
李国盛:您现在北大上学,日常的接触中,感觉中国顶尖的学府中,这些学生的精神世界如何?
秦麦洛桑活佛:清华我不是很了解,北大相对来说了解一些,也是一个高等学府,有许多学生存在问题,所说的问题就是精神世界。现在的社会压力会存在很多的问题,我觉得佛教可以是一种精神食粮。
李国盛:那这么说当今社会对佛教应该有很大的需求。
秦麦洛桑活佛:我觉得真正的佛教是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也都可以学的。如果说宗教是信仰的建立之上,那佛教是建立在人的观点之上。
李国盛:或者说通过佛教来教育每个人修正自己内心世界。
秦麦洛桑活佛:教育是带有说教的,真正的佛法是“道谛”和“灭谛”。
李国盛:什么叫“灭谛”和“道谛”?
秦麦洛桑活佛:我们熄灭了贪婪的心态,这叫“灭谛”。“道谛”是什么呢?。你要爬到最高的顶限的话,首先要铺一个思路的最高的顶限,你建立起一个思想正确的路线,这个叫“道谛”。“道谛”是正确的思路,“灭谛”是把你负面的情绪一个一个的灭掉,这样讲的话佛法是什么,佛法是一个纯粹精神和心灵的东西。
李国盛:您刚才说到每个人要发现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东西,我以前看过一本书,有一个文章是说假设今天就是这个人生的最后一天,然后再看看你今天做的事是不是你还想做的。
秦麦洛桑活佛:佛教是讲生命无常,我们传统的一些佛教徒就是晚上睡觉之前把水杯里的水喝完,鞋也放好,这样意味着他们时时刻刻都提醒自己死亡的存在,因为我晚上睡觉,早上不一定能起来。所以这样的情况之下,我觉得人更感悟一些东西。
我真的给你10秒钟的时间,10秒钟以后死了,我给他10秒钟甚至是10分钟的时间对他来说十分的珍贵,珍贵的同时它的负面情绪就忘记了。所以佛教讲你现在活的世界就是一个极乐世界,只不过是你自己的心理,这个世界变成一个“凡夫”的世界。当时你真的看到了,世界多么的美好。你呼吸之间都有无数的喜悦和自在的东西存在。但是你和我很多人都根本不知道呼吸之间的珍贵,我们都不知道。所以说佛教里面有一句话,我是这样说的,我不怕你们没有拥有,我只怕你拥有不珍惜。就好比我们的呼吸一样,生命也一样如此。
所以说佛教刚才说的我们说的无常,无常是领悟之后,我们明白了无常后才能够知道什么叫做永恒。真正的永恒是什么?无常就是永恒。
李国盛:您刚提到生命无常,不过大多数人好像对死亡是一个回避的态度。
秦麦洛桑活佛:中国汉地特别忌讳谈死亡的问题,回避,假装没有,很安然的,很优雅的把它隐藏起来。我个人觉得这个是消极的,但是我们把死亡隐藏起来,甚至是我们把它当做是最神圣的东西。其实无论怎么谈,死亡过程都是很痛苦的沮丧的,同时也是很空虚的,既然你有很大的力量来衬托的话,死亡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是一个展现自己觉悟的最好的良机,甚至对真正有修行的人来说,死亡本身是他最神圣或者最美好的那种来临的时刻。
李国盛:佛教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秦麦洛桑活佛:佛教的终极目的是改变自我内心,消灭“贪、嗔、痴、慢、疑”五毒。
李国盛:北大教授汤一介,他曾经说过:“中国文化受惠于佛教,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我有一个困惑,佛教基本理论观点是人生既苦,而且是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好多人也因此认为佛教是消极的,逃避的,或者说是看破红尘就可以取得内心的平静。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强调积极入世的,这两种文化我觉得不一样,为什么可以融合得这么好呢?
秦麦洛桑活佛:积极和消极,我对汉语的理解不是很深,也许别人的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佛教的一点点的皮毛的东西。现在人类的所有标准放在一个物质世界里面。这样的话,我们佛教的一些价值是不能肯定的,我也见过一些学生说释迦牟尼佛并不伟大,他没有造出坦克,也没有创造出飞机,按照这个来说,释迦牟尼确实是一个废物,因为他是一个乞丐,乞丐是任何国家都不需要的。
但是我们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告诉了我们生命的真相,所以接受和不接受我觉得是佛教的缘分,这个很关键。佛教讲八苦,我们想要幸福的话,首先必须知道什么叫痛苦。你不知道什么叫痛苦,难道你真的知道什么叫做幸福吗?我们不但要明白痛苦,而且要知道如何去解决痛苦的办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佛教讲人生八苦是一个非常事实的东西,你生的时候绝对痛苦过,不光是你,父母也是。所以我们一定要感恩父母,佛教是非常讲究感恩父母的,在西藏的传统里面过生日完全是感恩父母的一个磨难日,这个在佛教里面特别的强调一定要感恩父母,生日是一个感恩的节日,绝对不是一个收礼物的节日,但是我们现在西洋化了。
当时你生下来的时候有饥饿但是说不出来,我们说的你出生后,父母不养育的话,你不存在这个世界,这是生的痛苦。老的痛苦不用说了,我妈妈不在世了,但是我父亲在世,我父亲现在是一年比一年老,而且思维一年比一年模糊,身体一年比一年不如,这个是很实际的一件事情。
我们人特别能伪装,他非常痛苦的也变得虚伪的样子伪装起来,生老病死的痛苦我根本不用讲了,我们周边的人有很多很多的经验。
好多人完全是虚伪的活着,不真实的面对生命,我觉得这个是消极的。什么叫积极呢?我觉得佛教比较真实的面对自己的人生,因此我觉得佛教是积极的,但是这个观点别人是不是认同我不太清楚。
李国盛:佛教中有三毒“贪、嗔、痴”,加上“慢、疑”就是五毒,如何去面对这些对手?
秦麦洛桑活佛:佛教的“菩萨”是音译过来的,本意是“觉悟的勇士”,我们每个人就像一个战士。生命好比是一个战场,要么做人质,被五毒绑起来,别人来救你。要么做勇敢的战士,去战斗,拯救别人。
有六个门可以随时进战场,全部通过的话,会到达一个没有人生战争的地方。
李国盛:有哪六个门?
秦麦洛桑活佛:佛教是终究是要改变你的内心世界,六度万行是大众佛教的最根本的思想,就是刚才说的战场六个入口。
六个人生战场入口之门,第一个我说是“给予之门”,你必须要有一种给予的态度,你真正的拥有了给予的时候其实你就拥有了幸福。
我们可以帮助一个人成为一个很善良的人,也许他可以帮助几百个人,几百个人又可以帮助几百个人,这样的话善良的种子撒满整个世界。
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企业家还是什么,首先要有一个给予的态度是很重要的。我们拥有了给予,就拥有了一切,就不是一个穷人,我刚才说了物质贫穷我们可以解救,但是有一些情感上的东西永远解决不了。
第二个门是我们的“持戒之门”,持戒是什么?跟我这样做光头和尚吗?完了以后就不近女色,不吃肉这些就是戒律吗?我觉得不是。我个人觉得一个人要提高自身是特别难,但是停在你现在的状态是非常的容易的。持戒不是佛教的目的,但是现在很多人把持戒当做目的来看待。
李国盛:持戒应该只是手段。
秦麦洛桑活佛:是的,它只是一个方便之道,我们每个人要成功,要有一个更高的层次或者是结果,需要有一个方便之道。但是把方便之道当作目的的话,离成功是越来越遥远。我对持戒的定义是,我们每个人有一种坚定的承诺和责任就可以了。对自己的生命坚定的承诺和责任,同时对他人的生命坚定的承诺和责任这就是持戒。战场敌人太多了,持戒之门是一个门同时也是一个武器,可以面对更多的敌人。
现在我们再讲第三个“忍辱之门”,我个人觉得就是安然的接受你生命中发生的一切,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你要有安然接受的态度。
李国盛:这安然接受的背后是不是通俗意义上的认命?
秦麦洛桑活佛:我觉得安然不需要很多的逻辑或者是思维来定,你非常安然的接受你的成功,不要成功有一种高傲感、自豪感,逆境中不灰心丧气。
李国盛:荣辱不惊。
秦麦洛桑活佛:你觉得成功以后呢,你现在有事业成功,你觉得自豪,那就是敌人把你打败了,因为现在你在敌人的手中,什么时候可以把高傲的心态能够熄灭了,那你就到了勇士的阶段。
李国盛:欧阳修有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差不多这个意思。
秦麦洛桑活佛:是这个意思,不管外面怎么样,内心是平静的。
第四个门,是“精进之门”,精进是非常努力的意思,但是传统的解释是天天念咒语,磕大头,烧香拜佛天天做这些东西当作精进。我是佛人,精进本身要熄灭我们的负面情绪,对峙的负面的情绪要熄灭掉。我很担心他们磕头也好,烧香拜佛也好,熄灭这个问题是相对来说非常难的。
我对精进叫“趋近觉悟”,只有觉悟才有可能把能够完成的事完成。
精进就是你不怕任何敌人,你非常相信你自己,并不是说自我,这个自我和我们的负面的自我是两个概念,这是一个清静的自我。
李国盛:真实的自我。
秦麦洛桑活佛:佛教中的“无我”就是真实的自我。
李国盛:心理学上叫“本我”。
秦麦洛桑活佛:但是佛教里面很少谈到“本我”,但是谈到“无我”,“无就”是“本我”。
第五个我们说“禅定之门”。
李国盛:禅定是说内心的安静?
秦麦洛桑活佛:对,第一,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宁静。宁静才有清静,清静才有开放的心,有了开放的心,才有自在的心,这是我们人性的最高境界,这是我们佛教要达到的目的。我们的生命就好比一杯混浊的泥水,你摇动它永远是一个混浊的泥水,你真的放下,有一天它所有的尘土会沉下去。禅定的目的是不跟随烦恼,这个非常重要。你宁静的话会慢慢的清澈,清澈之后呢你这杯水来说是有价值的,它能够止渴,它能够清凉。如果是浑浊喝完之后会坏肚子,所以你和我的生命都像一杯浑浊的泥水,它绝对有可能定下来,但是所有的决定权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手上,而不在上帝的手上,也不在佛的手上,佛无法把自己的觉悟移植给你,也无法代替你的痛苦。
所以真的静的状态能让你发挥出来,所以呢我觉得一个艺术家,一个音乐家,甚至一个有突破的企业家都需要宁静,才能够发挥出更高的智慧,超人的东西,你要停留在别人的操纵里面,这是完全属于别人的东西,非常简单的说,你有各种的想法,各种的对事物的感叹,那么这些看法你敢肯定是你自己的吗?还是你借用了别人的观点和这些东西,非常简单的说现在中国人什么叫美女和帅?这个定义是从什么地方来,这是绝大多数人从报纸杂志上看来的,美女特别苗条和细致,很细腻。我开玩笑说,如果在西藏的话,她们都嫁不出去,因为西藏人计划生育肯定有,但是最起码要生三、四个孩子,你现在能生这么多的孩子吗,还要干活的,我想大概是100年前我们汉地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接受别人的观点,这样生存的话很累的。因为什么呢?无数个观点缠绕着你。
李国盛:禅定就是把很杂乱的东西沉下来?
秦麦洛桑活佛:禅定能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
李国盛:但是一个人从生下来到成年应该绝大多数都是学来的,一开始不教他,也没有任何一个想法。
秦麦洛桑活佛:的确没有错,但是另外一个思考,你现在的痛苦和烦恼事情是否和你自己的观念和思念、思维有关系?当然生活是肯定要学习的,佛教绝对不是排斥这些东西,但是结果一定是要升起真正属于自己的念。
第六个门是智慧之门,智慧之门是概念很庞大的东西,我们今天不展开讲。作为一个人的话,刚才我们前面给大家讲,在世间万物面前,我们要在需要和不需要之间要有一个辨别能力,这个是智慧,你真的有了辨别能力时候你今天任何抉择和判断他都不会带来对你的烦恼。一个人天生聪明是你一种方便,人最需要的还是智慧,我们读书上学,我们正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但不见得能够成智慧,所以呢我说聪明是学来的,学习学来的,智慧是修来的。
李国盛:这个跟刚才说“禅定”是把各种杂念沉下来,这个沉的过程是不是也是辨别过程,需要智慧?
秦麦洛桑活佛:杂念沉淀的过程从来不叫辨别,完全是自然放松,并且觉察,不落入昏沉,不随境跑。
李国盛:这是靠时间慢慢的来。
秦麦洛桑活佛:所以我觉得修持是非常重要的,尽量去试着读懂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只活在五官的世界里面,这是我的最强调的事。现在很多佛教徒不是佛教所提倡的内心世界,而是特别在乎自己什么身份。
李国盛:通过了智慧这个第六门,是不是就达到了您所说的没有人生战争的地方?
秦麦洛桑活佛:是的,智慧是第六门,你打到第六门的时候已经到达没有战场的位置了,也许是佛教徒所说的极乐世界,西方宗教界说的天堂,总而言之就是没有战场很自在的世界。
李国盛:您感觉,我们每个人普遍的缺点有哪些?
秦麦洛桑活佛:一个是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自暴自弃,埋怨自我,如果自暴自弃,还埋怨自我,很容易自杀。就是安然的接受一切,不要有失败感,这个很重要。
另外,我们知道自己的痛苦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知道别人的痛苦是十分困难的,除非是你自己真正的病了,除非你真正的老了。
李国盛:不过,每个人的潜意识都有一个角色互换机制,比如看到受苦的人,会感觉同情,比如看电影,看到悲伤的时候就会流泪,觉得可能自己就像电影中的角色一样。
印度最伟大的国王阿育王最开始是很残暴的暴君,到中年的时候看到战争带给普通人那么多痛苦,幡然悔悟,从此以后为佛教全世界传播做了很大的贡献。
秦麦洛桑活佛:一个传统佛教徒的眼里阿育王后来的幡然悔悟肯定是正确,非常好的。但是我个人觉得主要看他的内心。讲个故事,有个人当时非常穷,所有的东西卖给了一个寺庙,这个寺庙的方丈特别感动,亲自来接待人,她当时特别感动,后来她嫁给了一个皇上,她继续给了多少多少黄金,她有一天带着很多黄金去这个寺庙,我当时给了这么小的积蓄,给这么多应该更高兴,结果这个方丈了一个人见她,当时她特别的愤怒,特别生气,用军事力量必须让你见我,这样压迫他,她问方丈为什么当时我捐这么小的东西你都见我,现在我给这么多黄金都不见我?方丈说,当时可是你的一切呀,现在这个是你的一毛呀,而且当时你心灵的动机完全是放弃一切而供养的,现在不一样了。
所以说佛教终极讲是心的问题,所以心可以创造幸福、痛苦,感激或者是苦难等等,心也能创造智慧,清静、自在,所以佛教总体看是那颗心,绝不是那些庞大的佛经,庞大的寺庙,庞大的知识性传留下来的东西,所以一定要记住,西藏有佛教,西藏的佛教有活佛等等,这都是西藏的文化,不见得是西藏的佛教。
汉族佛教方丈什么什么的,这不见得是真正的佛法,而是叫佛教文化,一定要有一个学佛者甚至是一个真理的追求者明白,不要迷惑于文化,而要了解他的真理,但是你需要学佛的时候需要文化,因为什么呢?文化就像这个杯子,但我们要的不是喝这个杯子,而是喝这个杯子里面的水,但是很多人都明白这杯子里面的水,喝的却是这个杯子。这个杯子是永远喝不了的,所以很多人永远学不了真正的佛。
秦麦洛桑活佛:我的一个朋友是北京人,有一天他给我打电话,洛桑活佛,我现在在弘扬藏传佛教。我说是吗,他说你应该参加。我说我本人第一个呢是没有资格,我自己都不知道有没有资格弘扬佛法,第二个呢我对现在佛法不是很了解,我是一个学生,我不敢当弘扬佛法的使者。
后来我说你怎么弘扬呢?他说我在这边让几百个人在灵光寺磕长头,他说功德无量,我说是,佛教徒的眼里是贡献力量,但是难道佛教只有磕大头没有别的真理了吗?佛教所有的真理是磕大头吗?你知道磕大头是西藏式的佛教,你一定要记住西藏85%是文盲的,我开玩笑说你85%文盲的一个地方拿过来一个真理带到这里,我说其它宗教会笑话你的,你把磕长头叫做弘扬佛法的话,我说其它宗教肯定会笑话你的。 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会笑话你的。我说我从来没有说磕长头是弘扬佛法,明白我说的意思吗?他问磕长头是什么意思呢?忏悔。他说恭敬佛,但是忏悔是你磕了头就完了吗,忏悔是需要心,其实你身体的主人是你的心,你心忏悔是最好的忏悔。
磕头是这样的,很少人提到,我个人觉得磕头是排浊气,对修行来说是调伏我们的心灵。
李国盛:从这个道理说,磕头和打坐是一样的?
秦麦洛桑活佛:一样的。但是他的主人还在心呀。所以现在喜欢做猴子演戏,鹦鹉学舌式的佛教徒特别多,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磕长头。
李国盛:您感觉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原因是什么?
秦麦洛桑活佛:缺乏欣赏!社会的教育和父母的教育,大部分是教育如何琢磨对方、猜测对方,我们从来没有被教育如何欣赏别人的优点。很多事情是需要合作的,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上,首先必须要建立起从优点上去肯定对方。你有你的优点,同时你也有你的缺点;我有我的优点,同时我也我的缺点。我们如果可以很犀利的看别人的话,绝对可以看到他人的优点,我们如何的把握他们内心世界的优点来维持这个世界,这样的情景之下相对来说你的人生可以往上走。不然的话我们缺点与缺点对峙非常容易走下坡,也就是冲突产生的原因。
李国盛: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是因为缺少互相欣赏,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呢?
秦麦洛桑活佛:现在这个世界都渴望和平,但是从古到今和平怎么这么困难呢?我觉得和平主要的因素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性的问题,是个体的问题,个体和平才有可能团体和平,团体和平才有国家和世界的和平。所以说我们内心的世界刚才所说的欣赏非常重要。
现在全世界好多地方都有战争,战争的背后是什么?绝对不是仁慈,动机都是一种错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都有贪欲,我和你都一样,是个人的话都有贪欲,有了贪欲我们变成了很穷的人,你再有财富也满足不了,你还是一个穷人,因为欲望是无穷的。
精神的贫穷无法解救,但是物质的贫穷我们可以弥补的。当看到美女时如果除了欣赏之外还希望拥有,那这种情况下,我们说本身想拥有的状态就是一种贪婪。
我把你亲人杀了,你看到我的时候有一种心态,是什么?肯定是“嗔”。
我们两个是同事,我比你优秀,我优秀你不高兴,这个肯定是嫉妒了。佛说这些东西我们可以一个一个的消灭掉。那结果你刚才的这种仇恨的心也没有了,贪婪的心也没有了,嫉妒的心也没有了,所有的这种负面的情绪消灭以后有一个状态,这个状态你觉得什么样的?
李国盛:很平静。
秦麦洛桑活佛:也许是所有都觉悟了,佛教是讲这个东西的,我和你甚至一个蚂蚁,甚至任何一个有情的生命都有。佛教分了两种,一个是无情的生命,一个是有情的生命。
李国盛:无情的生命指的什么呢?
秦麦洛桑活佛:一般的植物,花草是无情的生命,我不知道现在科学是怎么看的,但是传统佛教是这么看的。佛经里面也有关于万物都有佛性的一些说法,但从道理上来讲有情是有灵魂的,包括蚂蚁在内。
李国盛:最后一个问题,您以后想做什么样的慈善事业,如果可能的话?
秦麦洛桑活佛:我现在自己养了差不多有20个孩子。其实我自己也没有钱,有一些对我感兴趣的朋友给我一些支持。
但是目前而言,我最渴望做的事业并不是慈善事业,我对现在慈善事业有点失望。
李国盛:为什么说对目前慈善事业感到失望?
秦麦洛桑活佛:民政局是专门为帮助老百姓解决的问题,2005年冬天我去西藏阿坝,那边有一个养老院,当时我一个朋友叫三妹,她是香港人,她还有福建的一个大姐,他们带了很多衣服,我带过去给他们,结果我发现我当天去送给他们,第二天我过去的时候,我的绝大部分衣服不在。
李国盛:分掉了吗?
秦麦洛桑活佛:其实我是带给那些孤寡老人的,后来那些人说那天晚上我来了之后,后面来了民政局的人,他们拿走了。当时我也心里很难过,人的贪欲怎么这么大呢!现在是慈善事业肯定是很多人在做,有一些成功的人,明星包括企业家都在做,但是我发现现在人类面对最大的问题是心灵的问题,所以我最渴望做一个,如果有可能话,做一个心灵老师,也并不是一个佛教的活佛,不是这个意思。
进一步分析我们内心世界的情景和做目前的状况分析,同时希望人们有自己的心来创造自己的心中一个清静的世界,这是我最大的渴望和目的。所以我将来在北京包括任何地方我去做一些讲课和演讲,我的演讲或者我将来做心灵的老师并不渴望他们就成为佛教徒,更不渴望他们成为佛教的狂妄分子,现在的佛教徒绝大部分是佛教的狂妄分子或者叫狂热分子,我最大的渴望是希望他们生活的每一刻都是清静而自在的,我觉得这是我的目的,也是佛教的终极目的,佛教的终极目的并不是你成为一个佛教徒,而是你成为一个生命的主宰者。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好比一滴水,最后要融入到大海。我们需要爱心,需要慈悲,真的有一天你有了爱心,你的这个生命是永远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浩瀚,那么的丰富。
(全文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