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学佛基础>> 基础知识>>正文内容

正思维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05日
来源:澳门佛教25期   作者:广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正思维以正见为先决条件,有了正见,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有正确的思维。一个人的思想,直接影响到他的语言与行为,反过来讲,语言与行为是一个人的思想的具体表现。所以,如果一个人有了正确的思想,他的语言与行为就会是善的,有益的,健康的,反之,他就会是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人,人人见之远离的人,甚至会变成一个恶人。一个人的思想就好比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一样,一位好的国家领导会引导他的人民创造一个祥和、幸福、美好的社会,使国内的人民各尽所能,发扬其长处。如果领导人不好,社会就会混乱。再比如一支军队,如果它的领导善於指挥,那麽他的军队会战无不胜,反之,则会军心散乱,不堪一击。

  因此,《法句经》一开始就讲到∶“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1 用白话来讲就是,所有我们的语言与行为,都是以意识为主宰,都是由意识所造作出来的;如果一个人以邪恶的意念讲话或做事,苦就会随之而来,就如车轮总是随着拉车之兽的足印一样。反过来,如果一人以清净之心,也就是不带有邪恶的心讲话或做事时,快乐就会随之而来,就如一个人的身影永远不离他的身形一样。

  我们的语言与行为的美好与善恶都是以意识为依据的。而我们的意识变化之快,行走之远,影响之大,是任何事物无法相比拟的。世界上甚麽东西跑的最快呢?就目前来说,可能宇宙飞船是最快的了。自然界的东西麽最快?光的速度最快,世界上没有任何其它东西比光再快了。所以科学上用光一年所跑的路来计算宇宙内物体的距离,叫做光年。而我们的思想比光的速度还要快,我们现在试想美国,我们马上就可以想到,想英国,也可以马上想到。我们的意念不仅影响到我们的内心世界,而且也影响到我们所生存的外部世界。我们的每一个恶念,都会染污我们的心意,使我们的头脑不能正常的思考。同时也伤害我们的身体,染污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

  我们的思想就比我所住的房子一样,如果我们不清扫它,反而经常乱丢垃圾,一年之後,房子就会成为一个垃圾场,没有人再愿意进去了。同样,如果我们的心灵内充满了不善的意念与思想,如憎恨、贪婪、嫉妒、恶意等等,如我们的心灵就会变的很肮脏,那时就没有人会与我交往了。因此要想有一个健康的、清净的身心,健康的清净的世界,首先我们要净化人心。只有人们的心清净了,我们所生存的国度才能清净,所以唯识宗讲,一切唯心造,心净国度净。禅宗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今日全世界人们都已认识到,工业化学对水源的污染,空气的污染,野生动物的捕杀,使世界生态严重失去平衡,以致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因此人们起来大声疾呼,“拯救世界,拯救人类。”於是各种组织应运而生。这些行动的目的与动机都是好的,但是这些做法,是治标而不治本。因为,根据佛教来讲,造成现在这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们心意不清净的原因,如果人们的心意清净了,我们的这个世界自然也就清净了。

  甚麽是正思维

  根据佛教来讲,正思维是指以下叁种高尚的思想∶出离五欲、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出离五欲是指出离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苦的思想,这是对个人而言的。无缘大慈是指给与他人快乐的思想,同体大悲是指不伤害他人的思想。这是对他人而言。这叁种高尚的思想,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益,有益於生起真实的智慧,因此要培养。正思维的反面是∶贪求五欲之乐、心怀恶意和伤害他人的思想。这种思想於己於他都不利,它有碍於真实智慧的生起,因此要消灭。

  幻觉是无明,即无知的另一种说法,正见可以消除幻觉即无知。正思维能消除对五欲的贪求与恶意。而正见与正思维又依其它正道为依。

  出离五欲

  根据佛教来讲,有五种思想能障碍我们的智慧,它们是贪求五欲、憎恨、愚痴即无知、功高我慢和疑惑。这五种思想会使我们的意念变的 (1)污浊不清,从而不能清楚地考虑问题; (2)消弱我们的智慧。所以当一个人的思想充满贪欲和憎恨等的时候,他就不可能看清事物的真相,见到真理,因为他的思想被这些污染所遮蔽,他本有的智慧也失去了。就像天空被乌云遮盖了一样,太阳就显不出它的光辉。

  这五种障碍是我们思想的五个层面,或者说五方面。但是消除这些障碍,也不是要与甚麽作斗争,只要我们能够不向外贪求,而向内观察我们的思想,观察这些恶念是如何升起的,如何反覆生起的,它们是如何战胜自己的思想的。如果一个人随波逐流,让自己思想被贪欲和憎恨所占据,那麽他就会被贪欲和憎恨所左右,从而会有不道德的行为,做出许多不合常情的事情。但是如果一个人逐渐培养善念,那麽他的恶念就会逐渐消失,头脑就会清醒。但是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我们的意力和努力。

  有些人认为贪欲是自然的,因此我们不应压制它,而应顺其自然。而其他人又认为贪欲是不好的,我们应当用强力克服它。但是从深一层的理论来说,贪与恨其实都是一念而已。我们应当不带任何成见的去观察它。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看到它所产生的原因。是让这种思想继续增长,还是消弱,还是消除全靠自己。

  人若能够少贪求一点五欲之乐,那麽他就会少一分苦恼,因此佛陀教放下放下,少欲知足,知足常乐,就要放下对五欲之乐的贪求,少一点对五欲之乐的贪求,就会少一点烦恼,多一分智慧。

  出离就是要放下,放下已有的成见,放下贪求五欲之心,放下种种的烦恼。因为我们所在的这个社会,就是教我们如何获得,如何获得各种思想、信息、成见、悔恨、期望、盼望等等。看看书店里,各种各样的书籍应有尽有,从如何烹调到如何穿衣,从如何找工作到如何做经理,一应具全。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广告,教你如何获得。再看今天的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等,都是在往我们的脑海里塞东西,最怕的是那些低级无味的东西,如战争、暴力、腐败、流言、色情等等。

  如果我们没有正知正见的话,我们很容易就受到诱惑。看看今天的青少年,由於涉世未深,被外在的东西所诱惑,被电视、电影所影响,於是出现许多的犯罪现象,造成了社会问题。在英国,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已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了。不仅是青少年,成人也很容易被这些外在的诱惑所误导。如所谓的时装,它就是在暗示,如果你不穿那种样子的衣服就不入时,不漂亮。於是有钱的人就每年为了入时而大买衣服,同时也大生烦恼。因为时装时装,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时装也是在不断的变化。所以追求时装是永远也追不上的。

  所有这些东西都对我们的思想有影响,我们的思想被这些符号、习俗、看起来似乎是真实的东西所充满,由此人们产生种种的烦恼,因此人们找 会去发 ,希望把脑海里这些杂质洗涤乾净。西方人是到酒吧,喝得一醉方休,把自己藏在内心里的苦闷与烦恼,借酒的作用而发 出来。而许多年青人,就用跳舞或唱歌的形式发 出来。我们从电视上看到,西方的年青人跳舞时像发疯了似的、像发狂似的,为甚麽们会这样呢?就是为了把自己内心的苦闷与不快发 出来,而东方人采取的是不同的方法。所以佛教讲的出离,就是要放下所有的这些不必要的东西,把它从我们的脑海里洗得乾乾净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好的善的东西放入大脑,并生起出离之心,也就是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对一切东西不生执着之心。

  在佛经里讲到出离最後的就是出家,真正的出家并不是一定要离开这个世界,而是思想上的出家。有的人身虽出家,但心未出家;有的人身未出家,但心已出家;有的出家人身居深山,似乎对世界的事一尘不染,但其思想却充满五欲;而有的出家人似乎身在尘世,但内心却清净无染。释迦牟尼佛自从成道以後,他在四十五年中,不停为众生说,从来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他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无缘大慈

  无缘大慈是希望所有的众生,无论是亲人还是非亲人,朋友还是敌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还是动物,无有限制,都得到善益与幸福,施与他们快乐。这是一种非常纯洁的而高尚的思想。无缘大慈所对制的就是恶意。这里我们需要弄明白的一点是,慈与我们所说的爱是不同的,有许多人错把慈当作爱来谈,其实是错误的。

  无缘大慈的一个特点就是,对所有众生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前面所讲的出离五欲,就是要放下对五欲的贪求,无缘大慈是无求的友谊。可见出离五欲和无缘大慈是相辅相成的。在佛经里有许多经典是讲慈悲的,但最常见的就是《慈悲经》。它的大体内容如下∶

  “求健康幸福与无上涅槃者,应当正直、文雅,能接受忠告,无有骄慢。
  少欲知足,生活俭 ,有责任心,自我节制,戒除贪心与分别。
  不做智者所厌恶之事,愿一切众生幸福安全,心意平静。

  愿一切众生,能动者,不动者,体大者,体小者,身长者,体短者,有形者,无形者,远者,近者,已生者,未生者幸福健康。(不动者是指树木等一切植物。可见这里不仅是动物,就连植物也抱括进来了。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佛教无缘大慈的高尚之处。)

  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不欺骗,不轻慢他人,即使在生气时也不诅咒他人。
  如母亲用自己全部的生命爱护自己的唯一的孩子一样,让我们对所有众生生起无缘大慈。
  让我们对十方世界生起无缘大慈,无有障碍,无有憎恨,无有敌意。
  让我们在六时中,行住坐卧中,都生起无缘大慈。这才是高尚的行为。
  非邪见者,放弃贪欲,有德有智慧,如此不受生。”2

  施与慈悲,而无求无欲是很不容易的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我执,执着这是我,这是我的,这是我所有。因此佛教教人放下放下,就是要放下我执,放下贪心。少一点我执,少一点贪心,就会多一分慈悲,多一分仁爱。

  无缘大慈与爱的不同

  佛教讲的无缘大慈是既不带贪着,也不求回报的,只讲施与,不论价值。这与普通人所讲的爱有所不同。我们平时所讲的爱,有贪着的心里,有求回报的心里。你爱一件物品,你就想占有它,如果得不到,那你就会生起烦恼,并因之而受苦。你爱对方,如果对方没有反映,那麽你就会失望。而佛教的慈悲只讲对所人的慈悲而不求回报,所以没有贪着。这时你的心是平静的,只有以平静的心情来看待一切事物,你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看到事物的真相,看到事物的本来面,这就是智慧。如果你以贪着的心或憎恨的心去看事物,就像带着有色眼镜看事物一对,带红色的眼镜看事物时,你所看到的事物全是带红的,带着绿色的眼镜看事物时,所看到的事物都带有绿色。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你所看到的都是他优点,而忽略了他的缺点,常言道:情人眼里出西施。反过来,如果你恨一个人,你所看的是全是他的缺点,而忽略了优点,这时你所看到的就不全面了。

  这一点佛陀早在《法句经》中指出∶“从贪爱生 ,从贪爱生怖,离贪爱无 ,何处有恐怖?”3 用白话讲就是,从贪爱而生起 伤与悲哀,从贪爱而生起恐怖与害怕,若远离贪爱,那里还有 伤与恐怖。

  施与人慈悲是好的,是应当鼓励的事,但是慈悲也不要乱慈悲,这样会引起许多不良的後果。因为有一些人看到别人和善真诚,他就利用你的真诚,从而达到他自己的私欲。学佛的人应当注意,因为如果你允许这些自私的人利用你的慈悲而不阻止,这只能助长他的贪心,增加邪恶,给社会带来祸患。所以《经集》中讲∶“有人为自己的利益而倍半服务他人,真诚的朋友真是少,因为凡人只想自己的利益,所以要像西牛那样自在的生活吧。”

  修无缘大慈的目的

  修无缘大慈的目的是了去除我们的憎恨,因为憎恨是一种最不好的意念,它有碍於人的身心健康。从现代心理学上来讲,当一个人生气时,他的身心都会有变化。首先心跳加快,然後血液中会产生一种毒素,流遍全身。很明显的感觉就是,上火,口鼻乾燥。所以古语讲,生气使人衰老。增一支部经中讲∶“当人生气时,他会变得丑陋,他的内心苦楚。憎恨遮蔽他的思想,所以他分不清是非。生气的人不能理解他人的劝解,因为他的思想被憎恨遮蔽,就像盲人一样。”4 当一个人生气时,他可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杀生,某杀他所憎恨的那个人或动物。这是憎恨的所带来的最大的害处。所以经中常讲,一念憎恨起,百万障门开。修无缘大慈是一种最好的去除憎恨的方式,是憎恨的最好的解毒药。

  无缘大慈的十一种善益

  根据增支部的一个经中讲,修无缘大慈的人有十一种善益。

  (1)睡觉安然,心无 碍。因为修无缘大慈的人内心清净,无有害人之心,所以非常安然。正是: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
  (2)醒来时亦安然,因为睡觉时,心里清静,醒来时心里也清静。
  (3)睡觉时无恶梦。古语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修无缘大慈之人,心中清净,所以无恶梦。
  (4)人所敬爱。
  (5)动物以及其它有情敬重。佛在世时,佛的堂弟提波达多想害,於是当佛陀与阿难陀来到时,他便放开一头疯了大象去害佛,阿难陀不知所错,但佛非常平静,此时佛陀发出慈心,以慈心摄授了疯大象了,大象向佛陀拜。
  (6)诸神保护。
  (7)火、毒品以及其它器不能伤害。经中讲,一个猎人看到一头母牛正在给自己的小牛喂奶,於是他拿起弓箭对着母牛就射,心想一下可以得到两个,但是当箭快要到母牛身边时就掉到了地上。为甚麽呢?因为这时,母牛正在给小牛喂奶,心中充满了慈爱,这种大慈之心,在母牛和小牛身边形成了一种保护屏,所以当箭射来时,箭不能伤害母牛和小牛。
  (8)意念容 集中,因为心情平静,无任何干扰。
  (9)慈祥和谐,肤色宜人。人的外表和心里有密切的关系,心里如果和善的话,面上也慈祥。
  (10)去世时安祥而逝,因为修无缘大慈,善业无量,自然去逝时可得善终。
  (11)死後上升梵天。这是修无缘大慈的善业果报。

  如何修习无缘大慈

  根据佛教来讲,如果我们专心的话,我们会有心灵感应,换句话说,意念会传导,从而传到我们所想的目标。人们平常说有他心通,他心通有四种∶

  (1)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我们可以了解他在想甚麽。
  (2)通过与某人的交往和我们的经验,我们可以了解他在某一时会想甚麽。因为通过与某人的长期交往,我们已经知道,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他会有某种行动。
  (3)通过意念的传导,我们可以了解他人的思想。因为当一个人生气时所,与他高兴时所有的心灵感应是不同的。但这一种比前两种要难。
  (4)我们可直接看到他人的思想,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他心通。这种他心通只有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人才会有。

  根据第叁种来讲,通过意念的传导,我们可以知道他人的思想。这也是我们修习无缘大慈的方法,首先向有情,然後向世界的一方。佛陀曾作了一个比喻,当我们扔一小石子到水池中时,水波会慢慢地扩散到水池边。但是如果石子太小,水波会在扩散到一半时而消失。水波扩散的远近,要看石子的大小与轻重。同样,我们的意念传导的远与近,要看我们的意念的强弱。佛说∶“比丘,向有情修习施与无缘大慈,然後向世界的一方,上方下方...... 。”

  修习无缘大慈的最高境界是,人我同一,人我无分别。这时“我”的概念已消失在整体中,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这就是为什麽,地藏菩萨能发出那样大的悲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观世音菩萨能够寻声救苦,就像慈母救度自己的独子一样。这都是由於他们修习无缘大慈到了最高的境界。

  修习无缘大慈要一步一步进行

  首先你要选择,第一步向谁修习无缘大慈。对於初修大慈的人,以下有五种人不能选择,(1)不爱的人,(2)最好的朋友,(3)不认识的人,(4)敌人,(5)已去世的人。因为如果你选择了这几种人,你的意念会受到干扰。比如,你首先向你的敌人修无缘大慈,那麽你的思想会充满憎恨,而不是慈爱。因此初学者不能选择这五种人。第二,一位比丘或男士不能选择一位女士作为修习对象,同样女士不能选择男士作为修习对象。这一点在经中作了特别强调。因为这样会生起贪爱。

  在《清净道论》中,佛音说,我们应当首先向自己修无缘大慈,因为自己也是众生的一员,如果,自己都不爱自己,也谈不上爱他人了。然後把这种无缘大慈扩展到其他人。父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先要报父母恩。其次是从你的亲人一直扩展到普通人,最後才是你的敌人。

  向自己的敌人修习无缘大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此《清净道论》中讲了许多方法。首先想他的好的品德,想你与他曾有过的交往。他一定很坏,但是他也有长处。想佛陀是如何在因地中,也就是过去世修菩萨六度万行时,如何向的敌人修习无缘大慈的。如果你还对他有憎恨,你就要想,你的敌人所有的组成部分,也就是五蕴,与你自己的是完全一样的,因你与你的敌人没有两样。

  最後,你会看到,你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一如,无缘大慈,无有分别。

  向所有众生修习无缘大慈

  根据《慈悲经》,佛陀把众生分成以下几类:

  (1)能动的与不动的。能动的是指,人、动物、以及其它可以活动的生物。不动的是指,树木、青草等所有的植物。根据经中讲,人等动物具有六根,而树木等植物是只有一根的生命,因此它们也是生命。所以在律中有定,比丘不得随意伤害树木等植物。这一条戒只是对出家人而言,在家居士不抱括在内。

  (2) 根据身体的大小,众生分成五类∶身长的,如大海内的鲸鱼;体大的,如大象和大树等;身体中等的,如人和普通的动物;微小生物,如蚊虫和微生物。在佛经里讲,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所以佛陀早己知到有微生物的存在。最後一种是强状的,如狮子老虎等。

  (3)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可见的是指有形的,不可见的是指,神鬼等。
  (4)离我们远的和近的,这个最容易理解。
  (5)已生者和未生者,已生者是指现在和过去的生命,未生者指是未来的生命。

  从上面的分类,我们就可以看出,佛教修习无缘大慈是无有限制的。因此佛陀讲,如果一个人能修习无缘大慈一分钟,他所获得的功德也是无边的,胜过他百年所做的一切功德。佛陀把修习无缘大慈所得的功德比作天上的月亮,其它功德比成星星,因为我们常人所看到的天上最大的星星就是月亮。

  佛陀是修习无缘大慈的最好的例证,佛陀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大慈大悲。在佛陀的一生当中,就是对他的反对者,佛陀也从来没有生过 或表现出憎恨的心里。佛在世时有一些其它教派的人反对佛陀和他的教法,但佛陀从来也没有把他们看作是敌人,从而进行攻击、毁谤。及使在辨论中,佛陀也是心平气和地与他的对手讨论,不会有任何的憎恨。有一次,一位喜欢辨论的人,在与佛陀辨论完了之後,讲到∶“真伟大、真了不起,乔达摩能够在辨论中言词一致,受到猛烈的言词的攻击时,也会面不变色,和言平静。真是一位圣人,阿罗汉,成等正觉者。”5

  即使遇到粗野无礼的冒犯和言词激励的指责,佛陀也从没有生过气。佛陀总是以微笑对待。《法句经》中有这样一故事。有一次当佛陀住在王舍城时,一个人对佛陀心怀不满,他约了一些人,在佛陀进入王舍城乞食时,辱骂佛陀。阿难陀听到後,心中很不好受,於是对佛陀讲∶“世尊,这些人在辱骂我们,让我到其它的地方吧。”佛陀问到∶“阿难陀,到哪里去?”“世尊,让我们到另外一个城市吧。”“阿难陀,如果在另外一个城市,也遇到同样的情形,如何办?”“我在另往其它的地方。”“阿难陀,我们不应这样,当诤吵生起的时候,我们应当等到诤吵息灭以後,再另往它方。就像大象在战场上,能够承受弓箭的射击一样,如来能承受辱骂。”

  修习无缘大慈到甚麽程度呢?佛陀曾讲到∶“比丘啊!如有匪徒,来侵於我,杀害於我,若有男子,心生憎恨,便非如来弟子。如此比丘,应修大慈。 心意清净,远离恶言,慈心永住,无有憎恨。施与慈悲,匪徒亦尔,遍及世间,慈悲无量。”6

  佛陀曾告诫他的弟子,“比丘,如果有人以恶言骂我,我的教法以及僧伽,你们不应当心生敌意,或有恶意。如果你们心生不快或憎恨,那将有碍修行。同时也不能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攻击是对还是错。你们应当解释清楚不真实之处,澄清事实。‘由於这样的原因,这是不真实的,由於那的原因,那是错误的,我们没有你说的这些。’”7

  因此佛陀说∶“於此世界中,非从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8佛陀以无缘大慈的力量摄受了许多当时不可教化的人。如安姑利(Angulimala)匪徒,阿拉卡(Alavaka)魔罗,一头醉象等等。

  所以一位 兰的僧人曾说,憎恨制约人心,慈爱使人轻松;憎恨使人陌生,慈爱使人无虑;憎恨使人懊悔,慈爱带来和平;憎恨使人焦虑,慈爱使人平静;憎恨使人分离,慈爱使人团结;憎恨使人 化,慈爱使人柔和;憎恨使人受阻,慈爱得到帮助。

  【注释】

  1 《法句经》第1,2偈。
  2 《经集》慈悲经,第一章第八经。
  3 《法句经》第216偈。
  4 增支部,第四册,94。
  5 中部,第叁十六经。
  6 中部,第二十一经。
  7 长部,第一经。
  8 《法句经》第五偈。
  达雅《佛教梵文中的菩萨思想》。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