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禅法与天台止观
[内容提要]达摩禅与天台宗,二者享有共同的思想渊源,均由鸠摩罗什所传之般若学开出。达摩所传禅法与天台止观禅法,都有[藏经禅]解,皆藉教悟宗,达摩则依传《楞伽经》以“楞伽印心”(楞伽开慧)。天台宗依《法华经》为宗骨之宣化(法华成佛)。故谓禅教不异妙门,各有下手处。两者可谓都是般若禅。达摩之西来,天台宗之兴,期间不过相距六十余年,这两个法门,可以说都是为证如来藏心识——法尔自然清净的佛境界。
达摩传入的禅是祖师禅,以心证心,从心的本体上证心的本体,是最上乘,高著眼。其依据如来藏系和般若性空系两理论,本质是如来藏法门(均统一于《楞伽经》中)。其藉教悟宗,理入二行,经大乘壁观,由定慧双修,悟理和笃行的统一而证得般若中观,契于大乘的一实相印。
天台解行并重、知行合一的止观学说,属如来禅法系。止观即禅观。其定慧具足、教观并宏,统摄一代圣教,具六度而兼修,四悉檀而圆备。天台止观法门,是究如来藏体性之修悟,以法华之观法,即是依般若为观法(观心)而熏修,实践止观修证而悟入法华三昧。因般若助显止观妙法,而云修一乘法即中道妙法,显自性清净心,一念心性现前,佛心我心平等一如。
[关键字]达摩禅 · 壁观· 天台止观· 般若· 一念心性
达摩之禅与智凯之天台宗,均由鸠摩罗什所传之般若学开出,二者曾享有共同的思想渊源。达摩禅法,实以般若空宗之中道思想为其精髓,从禅宗拈花一笑的公案可知,祖师禅是从空不空的事上证金刚般若之空。达摩与智凯,并为一代著名禅师,又各创禅法,盛弘百世。故禅宗与天台宗之间实亦多有关涉。考察两宗之义学,可知菩提达摩“二入四行”的基本思想,对于智凯之禅法的开创及其义学结构的建立,其实都有明显影响。在某种意义及程度上,因菩提达摩所开创的禅观体系,是曾被智凯所吸收并整合于其佛学体系的整体结构之中的。
一、鸠摩罗什般若学为中土大乘佛教的弘宣创造了条件
东晋时代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在西域,即为诸国所敬重。苻坚僭号关中,特遣吕光率七万伐龟兹以求什公。总算什公与此土有缘,便由此来中国,与弟子道融、僧睿、道生、僧肇等三千余人,译出经论约四百卷,于如来所说清净妙理,甚深旨趣,广为弘宣。而后大乘经论大行于震旦。唯什公于般若一部传译为多,而当时对于般若宗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宏讲极盛。因此遂有中土佛教因受其丰富有力的培养,而有旭日东土、鲜花盛开的新气象、新生命。
二、达摩祖师禅的精髓在于般若
达摩祖师禅未到中国之前,中土就有大乘气象,达摩以前所传的禅,都是如来禅,唯有达摩所传,直指心源,不立文字,顿同佛体,言虑之寄,才是最上乘禅。才是中土禅宗所传的祖师西来意,所以达摩实乃禅宗的开山祖师。达摩禅法是有别于如来禅的祖师禅。太虚大师曾说:“如来禅是落功渐次的,祖师禅是顿悟本来的。”顿悟本来,就是一超直入,不借言教,直入般若。般若的最高境界就是佛的心印,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此微妙法门,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离言绝思。达摩祖师传的就是实相般若之教(直指佛的心印)。
我们通过对禅宗宗派源流的探讨,认为中国禅宗是自开山鼻祖达摩以来,以弘传祖师禅为特色的一个佛教宗派,其精髓在于般若。
三、达摩禅学的核心内涵与基本精神
达摩禅法和禅学理论在中国禅学史和中国禅宗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不了解禅,就不理解佛教;不了解达摩禅,就不了解中国佛教。达摩禅法邃密精湛、究竟圆满、直指心源、彻悟成佛。达摩禅法成为禅宗法统相续的的心脉所在。达摩曾把四卷《楞伽经》传给二祖慧可。《楞伽经》为印度佛教法相唯识系与如来藏系的重要经典。全经以离名绝相的第一义心为宗。重心为本体,立证无相,乃达摩所谓“南天竺一乘宗”以《楞伽经》为其禅法经典依据的初衷。
《楞伽经》将法性与般若两系统一起来,重视“如来佛性”,借如来藏思想之教来悟宗,强调心性本净,客尘所深,只有去掉尘垢,自性清净心就能自然显发。为禅宗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达摩禅学的主要内容是“二入四行”。
二入,即理入与行入。何谓“理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此即与真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名,名之理入。”《菩提达摩略辩大乘入道四行》理入的三个步骤:籍教悟宗、壁观、入真性而舍教。由壁观而达到的内证,证得了般若中道关观,入真性而舍教。真性者如来也。如者,般若不变体;来者,般若随缘之用。无相无空无不空,是谓如来真实相。
何谓“行入”?
行入分为四:抱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下面诠释一下这四种行:
抱怨行:修到是要经历很多苦的,要认识到这些苦难是往昔所做的恶业所使然,因此要甘心忍受。
随缘行:对目前所受到的苦乐都要顺从,纵然得到荣誉也不要欢喜,要知道,苦乐都是宿因所致。缘尽了,乐也就没有了。何必欢喜?修到人要有“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吹不动的操守。
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理,妄心无为,一切法无自性,缘起性空,无有可求得之实体,能求之心也幻生幻灭。
称法行:称指“相当、相称”。法是宇宙万法的本性,要按照万法的本性行修。性净之理实际指的是般若性空之理。万法本性清净,因此于万法都不能贪著与厌离,而是以无所住对待。
理入与行入,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理入时,要依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之理;而行入时实际上要求性空之理。
达摩禅法的核心理论之精髓是“壁观”,其内容为“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这种特重心性的大乘壁观,主要是喻人心静如墙壁,中直不移,从认识上舍伪归真,无自无他,排除一切执见无人我而入道。道宣在《续高僧传》卷二十一《习禅篇》曾评价达摩禅法:“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关于壁观的含义,唐代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载:“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云,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岂不正是坐禅之法?”达摩之“壁观”,正是通过于此种境界的现实途径,故“壁观”亦即禅定。实以安心为其目的指向的。四行著重在于劝人在日常生活中去掉一切爱憎情欲,严格按佛教教义苦下功夫。“理入”与“行入”结合起来,就是达摩传授的简易禅法。达摩禅法突出的特点在于“籍教悟宗”,二入之中以理入为主,行入为助。其理论基础在于“如来佛性”。总之是以究明佛心为达摩禅的最后目的。由此可知,历来禅宗“直指本心,教外别转,不立文字,惟以心传心,实修实证”的宗风实滥觞于此。
四、《楞伽经》与达摩禅
达摩以《楞伽经》授入,表明该经与达摩禅法必定存在内在关联。达摩传法门衣钵时以此经印心,曾对二祖慧可说:“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并说:“吾观震旦所有经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吾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也。”《楞伽经》虽为法相有宗典籍,但其说法,处处著眼在破除妄想,显示实相,所明实相无相之宗。所谓“南天竺一乘宗”即上承《般若》法性之义。
可以说,《楞伽经》在整个佛法中有著卓然特立的地位。此经即可以通教,也可以通禅;即可以明法相,又可以明法性;即可以印心,由可以度世。此经不但是禅宗的印心之经,也是整个佛法的印心之经。
“楞伽”意为难入,别译为“宝”。意为难入之城、难得之宝。《楞伽经》乃佛说密乘究竟了义之经,故玄奘以之明法相,达摩用之以传心印。楞伽大法根源般若。经中当机对应之主大慧菩萨即表般若之同体文殊菩萨。马祖曾云:“楞伽以佛语心为宗。”盖一切诸法不出一心。而所谓寂灭,亦即一心。一切诸法,皆证此心,而为众生开示者,直指此心耳,故云:“一切佛语心”,即一切诸佛所说之法皆积集于此也。
《楞伽经》与禅宗相联系的主要内容当为:
第一、“三界唯心”说。认为一切诸法都系“自心所见”、“自心所现”,是“自内证”。
第二、“藏心自性”说,标明真妄的因缘,辨明邪正的因果,说明去妄归真的旨意及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性、八识、二无我(法无我,人无我)的道理。认为八识是阿赖耶识大海生起的波浪,阿赖耶识是“原因”和“根本识”,它是原始以来的本体。阿赖耶识也就是如来藏,明法身之常住,以示真妄、生灭、平等之相。
第三、《楞伽经》的主旨,实实在在说的是如来藏的法义。是讲佛、菩萨、凡夫的三种心识境界。是一种大中观见。达摩祖师把《楞伽经》讲的如来藏是作为明心见性来印心的依据之法。
第四、如来藏的思想为禅宗一悟到佛地的顿悟法门的合理性、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因为,禅宗标榜的:前念是迷,后念是悟;前念迷是凡夫,后念悟是佛;前念著境是烦恼,后念离境就是菩提。要知道,如来藏的本身是法尔自然清净的,众生的心识受污染,禅宗在修行上,要就这个如来藏成佛,即心成佛(注意不是转识成智)。“即”,是就当体,就心的本体成佛,所以是顿悟。禅宗讲一超直入截断众流,直截了当,即心就成佛。《楞伽经》是讲心识现象的。菩萨修行,当下离垢,污染当下去掉,这正是原来的禅宗学《楞伽经》的用意。《楞伽经》讲如来藏,是讲在修持上能够发挥他成佛本质的功能作用,这是其要领。众生本具成佛的功能,能够发生作用,发挥出来,修练成佛,才是诸佛的密意。
第五、达摩禅经慧可等的发展,至至慧能处成为最具中国化特征的佛教宗派。“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风格不仅对佛教的影响巨大,对中国传统文化其他方面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五、慧思、智凯对达摩禅法的继承与整合
慧思与达摩及慧可,主要是禅的实践家,其思想共渊源于般若一系。在禅观上多有一致。达摩以理入而“起信”,以“壁观”为实践,禅定先行,由禅发慧,而慧思尤以禅定为佛法之根本。如慧思云:“一切众生具足法身藏与佛一无异,如佛藏经中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湛然清净。众生但以乱心惑障,六情暗浊法身不现。如镜尘垢,面像不现。是故行人勤修禅定,净惑障垢,法身显现。”(慧思《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卷四六)。达摩之“四行”,为安心之贯彻及其境界之展开,而“四行”之义,又以忍辱精进,顺物方便为枢要;慧思则不仅以持戒忍辱精进勤修禅定为疾成佛道的根本前提,且据《法华经?安乐行义》之四种安乐行,详其义旨,实与达摩“四行”不殊。
智凯受到达摩学说的影响以及对其禅观的承继是间接的,是通过慧可作为仲介环节才得以实现的。
智凯之禅法的开创及其义学结构的建立。其实都有明显受到菩提达摩“二入四行”的基本思想的影响。在智凯思想的发展过程中,《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代表了其较早的一个阶段,是其初南下而创弘禅法的代表作,实际上亦更多更明显的保留了他渊源于北方的禅学思想。《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的全部内容,都是按照“发大心”、“修大行”来组织的。如其前五章,即大意、释名、明门、诠次、简法心,总说“发大心”。第六方便与第七修证,则总说“修大行”。从某种角度和意义上分析,这一结构乃可以看作是对菩提达摩理、行二入之禅学思想的继承及其精域的拓展。其后随著智凯思想的不断丰富与发展,逐渐由禅定先行而转向以圆顿止观的表述为理念核心,但是其以“发大心”、“修大行”为系统表述其佛学思想的宏观框架或基本模式,却一直未曾改变,而贯彻到了最后的《摩诃止观》。天台宗原以“圆顿”为归,“初缘实相,造境即中”,佛之知见的终极开显亦可藉“一念相应慧”的切入来实现。一念悟入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谛圆融一实谛理,便即出离于无明惑障而转进于存在的澄明之境。可以说,经过智凯对达摩禅法的继承与整合而系统化的天台佛学,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未来禅宗的发展方向。
六、天台止观是般若观照之具体显示
止观,即定慧,亦即禅定与般若。智凯的止观学说使其深玄的佛学理论具有了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从而成为天台宗入门之枢要。天台止观定慧具足,教观并宏,统摄一代圣教;具六度而兼修,四悉檀之圆备。止观法门,依般若而熏修,显自性清净心。止者有三种: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观是观照:有空观、假观、中观。
荆溪大师在辅行传弘决序文中称云:大矣哉!摩诃止观之为法也,了大事因缘之钢锤,开佛知见之利剑,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要门,趣无上菩提涅槃之正道。
止观的用处,佛之出世为一大事因缘。
作为修持实践之基本原则的定慧相资、止观双修,谁能生起,谁能显化,谁能修行?唯具大乘菩萨心能生起,唯修大乘行门能起行。大乘法要者,即吾人本有一念心中是。故大乘止观所显,即吾人自性清净性,亦即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绝诸对待,无内无外,所谓无前后,无方隅,竖穷三际,横遍十万,具足体相用三大。而此三大,依般若而熏修,依般若而显体,更依般若而妙用无穷。体大为随缘不变,体即如真;相大为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不变随缘;用大为缘生无性,便能翻染成净。此天台禅观所妙运之般若。吾人谛观现前一念心,能具此体相用三大圆融,非一非三,即三即一,绝对待义,顿时即悟本心原来是佛。故假修“止”,净化心识故。就初机而言,“止乃伏结之初门”,戒定慧三无漏学同在清净般若智慧觉地之中,因禅定而观照,故谓“观是断惑之正要”。
止观之功用,为入涅槃之要门。达极果证体,可谓无以复加。止观工夫决定定慧工夫,止观禅即定慧禅。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定慧双轨,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不及偏颇,偏则不中,故云修一乘法即中道妙法。若止观之有偏废,则非愚既狂,不得见于佛性。故智凯之论止观,必两者兼摄且合一。其略论止观之名义云(见《摩诃止观》卷一,卷二):
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
既知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名为止,
朗然大净,呼之为观。
发菩提心即是观,邪僻心息即是止。
法性常寂即止义,寂而常照即观义。
举要言之,此心即是一切菩萨功德,能成三世无上正觉。若解此心,任运达于止观,无发无碍即是观,其性寂灭即是止。止观即菩提,菩提即止观。
由此可见,止的基本含义是避邪心息,法性寂然,是妄念妄想的止寂而不复流动;观则是于此止寂之境所起之空慧,寂而照常,朗然大净,澈见心源,洞达根本,即是至上佛慧。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纯然冥合,即是圆融三谛之中道实相的充分而圆满的开显。止观双修的极至必乃最终体现于一心三观的圆顿中道实相。
佛教在中国发展至天台止观法门,可说是般若观照之具体显示。因为天台止观,以般若为观法(观心)。天台以法华为宗骨,以法华经之宣化,在“般若时”后;般若助显止观妙法,般若空诸所有,实诸所无。天台止观,旨在摩诃止观一念三千;三千一念,妙法圆融。依法相而论,法华观法之内容,依二十五方便,而直承天台宗旨,依十乘观法(依天台圆教)。
一、观不思议境。二、真正发菩提。三、善巧安心直观。四、以圆三观,破三惑遍。五、善识通塞。六、调适无作道品,七手三十七分。七、以藏通别等事相法门,助开圆理。八、知次位,另不生增上慢。九、能安忍、策进五品,而入十信。十、离法爱,策于十信,令入十住,乃至等妙。
若论二十五方便,及实乘观法之行轨,为智者大师以法华之观法,实践修行,而悟入法华三味。天台宗旨、教观、止观,所谓合教宗部,要归不出止观。
七、略论天台止观述要
可分为
(一)高祖慧文禅师以大智度论释般若经[三智实在一心中得]遂发得一心三观之纲要。据《佛祖统纪》载,慧文曾因读《大智度论》而亲证“一心三智”,又因读《中论》而有“空有不二之悟”。慧文之禅法,重在以般若智慧的直接切入(觉心)以观照一切诸法的平等无差别,并以本然妙觉之性的澄然朗现而实现般若解脱。
(二)二祖慧思大师出大乘止观一部四卷。假有真空之奥,明体达用之方。智者大师从而广之,后说摩诃止观。慧思所依持的经典主要为《法华经》与《大品般若经》由定发慧,止观双修,强调禅定是其一贯坚持的核心。止观之法,在这里是以修四念处观为基本要义。以“一心具万行”的观心枢要为《法华》圆顿之旨。
(三)天台三祖智者大师出四部。
1、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二十卷。依般若融通,空生大觉,汇融三德密藏,一念观前,不失正觉。一到法华,实相为体,一念三千,妙用在前。圆顿止观是对诸法实相的圆融顿极,它要求的是主体在发心之初即直接切入于即空即假即中的究竟实相理体,以一心三观俱彻三千相性而还原出圆融三谛之中道实相。
智者大师发智于法华,创立天台宗。天台宗以具教观双美著称,于教有五时八教之判,于观有三部止观之行。而三部止观中,又以《摩诃止观》与《法华文句》、《法华玄义》并号为“天台三大部”。可知《摩诃止观》是天台止观思想之巅极者。
《法华经》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思想,实贯彻于智者之教观中。所以,虽有藏教、通教、别教而意在圆教,虽意在圆教而不防有藏通别之机;虽有空、假、中三观而旨在一心;虽旨在一心妙观而不妨三观渐次。智者大师在表现《摩诃止观》之圆顿思想时,亦秉开权显实之原则,藉次第禅观的体系思想来彰显圆顿。若参研可知:圆顿之一心三观就在次第三观的最终极处,即第三观圆满处!虽说《摩诃止观》以次第三观托显一心三观,而并未抹杀一心三观之有别于次第三观的独妙处。整个《摩诃止观》的核心思想,即是由:四种禅观次第(1.观境次第;2.观道次第;3.观理次第;4.观根次第)展现出来的禅观体系架构内涵,其整体架构的思想,是在一念之中圆具,也就是一心具足三观,智者大师透过这样的体系架构彰显禅观,具最后圆满达成则为“圆顿止观”。
2.渐次止观,即《释禅波罗次第法门》十二卷,明诸禅修习法要。其核心内容即是强调修禅之次第的循序渐进,从不得禅时初修心的二十五方便至金刚不坏之大阿罗汉果位,均予以细致的开列与详明的阐释。以禅波罗密总束一切佛法,一切修行。强调在定慧统一基础上的禅定先行。
3、不定止观。即《六妙门》一卷。六种修习止观之法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智凯云:“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经。”法门虽分六,然六门互通,任修一门皆可入于涅槃妙相。修证的不次第性与随机性是其强调的。《六妙门》之述不定止观,乃以圆观、圆证作结。《六妙门》标志著智凯已开始超越其原先以禅定为核心的思想模式,并开始转进于以心观心为核心的思想结构。
4、小止观《即童蒙止观》上下卷。又称作《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其对《摩诃止观》中所讲的十意大致都摄要叙述到了。实为《摩诃止观》的节本。因此之故,称其为“实大部之梗概”,入道之枢机,尚未为不可。此法要更为突出了“均齐定慧修止观”,止观双修的必要性已获得极其充分的强调。
八、天台止观之如来禅
天台止观是究如来藏体性之修之悟,修离垢证如来藏,故可称其为如来禅。佛的法尔的自然而然的一种清净的境界,称如来藏。凡夫他是受污染的心识境界;菩萨是修离垢去掉污染的心识境界。空如来藏是菩萨,是离垢以后,通过修禅定将污染除去得了清净;不空如来藏是佛,是法尔的自然清净的心识状态。
我们假使能够见如来藏,那就是能够体验到心识不受污染的状态(受污染是阿赖耶识)。这个实相就是如来藏的本来面目,内在光明,原始觉性——自性无垢,毕竟清净。
藏体无异无相,名之为如;体具染净二用,目之为来。如者,般若不变体;来者,般若随缘之用。佛、法,尽虚空遍法界群相,皆从“如”而来。如来者,乃诸法各以如之本位而来。“如”是为法体,佛说法皆以“如”为是。法华文句九曰“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指此为法身如来。”因体具染净二性之用,故依染净二种熏力,能生世间出世间法。天台止观以知此染净二性之用,故大乘止观于第一大科中明止观依止自性清净心。而尽在“觉”与“不觉”义。于第二大科“复约一心开三自性以为止观境界者,因凡夫已迷真成妄须依三自性,为止观之境,乃有下手处。是为定境,观心之法门”,故曰:
(一)依分别性—明凡夫修止观,唯有从染浊分别性著手,令其性依净熏而起净用。如宗下本分功夫。
(二)约依他性—依彼净业所熏故性净之用显现,故名依他。
(三)对真实性—无垢真实性者,体显离障为义,即是体也。
吾人本有佛性,但自无明不觉。此性已与染分和合,我为依他。而依他,正式由妄想分别而有。故必先从分别性。斩关而入,步步深进,乃能达到真实性,究竟依止之地。
真如在烦恼中之如来藏,而于修习止观禅行中,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是体。三德密藏中,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每德皆含常、乐、我、净之四德。可知,法身庄严,由般若解脱之功德而显现。
天台教观之义理是佛说之教化,止观是印佛心印之境界。教观是天台之学说,止观是天台之禅行功夫。论天台止观即禅,亦即中国禅法的渊源法脉。这是因为天台学与禅宗关系颇深,创始的慧文、慧思二师,都是修禅的禅师,天台之一心三观的禅可谓是智者成立教义的时期,最高的禅定功夫了。台家禅法是禅戒合一,禅教并重,即教观并重。天台止观之究竟也可谓是般若禅、法华禅。佛说大乘法,教化菩萨,是圆教之究竟。这究竟法应在天台叛教中之第四时。圆教以般若观空,直显实相,一念三千,入不可思议境。
楞严开慧,法华成佛。佛入无量义处三昧禅,超越菩萨教化之经教,法华经为成佛之径者,而是台家教观总持,禅教并进。为示众生入佛知见故,方迹本两门之互用。既不染一尘,也不拾一法。佛说法四十一年后,至法华开敷,亦无非是方便示观。天台教观纲宗虽十乘观法,亦是究竟于观心禅境。须知,大乘之超越,方便也无门。唯悲智双运,方可就路如还家,路路相通,法法皆妙法。教观相融,若教若观,是返妄归真之表里并用。
若觉如来清净禅,六度万行体中圆。如来禅乃穷究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密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依妙用。所谓“妙湛总持不动尊”,即首楞严大定。如来禅法门,无论在法相、法性、般若多系,释义及理之体,皆为至极之心法。也即达摩所传之宗旨,更是灵山会上,密付迦叶之传心。智者大师入大苏山上,普贤道场,悟“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顿入法华三味。天台止观观心法要,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以般若熏修,助显净法。照五蕴空,显无尘智照。
九、一念心性乃佛祖慧命之所在
我佛如来,于菩提树下趺坐现瑞。悟大慈出世,垂迹显本,欲令众是生开佛知见使乃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如此,因现前一念心之实性是也,开发正宗之端绪,进而入佛道知见,安顿人心。
近代台宗大德谛闲大师曾云:“西祖初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予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棒喝亦是一期方便而已。”(《谛闲大师语释》)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唯依一念心起修,谛观一念心,吾人才有真正下手处,修摄净法。须知一切了义大乘诸祖公案,皆我现前一念注脚,说来说去,总不离我一心。非心性外别有佛祖道理也。
大乘止观述记云:正当惑业若三障空时,意识即转为无尘智,不名为识矣。何以故,向迷尘缘,执之为实。今则知无实尘,即为妙观察智相应品,故转名为无尘智。一切菩萨行门。皆以此智为枢机。即心经照见五蕴皆空之照字是也。一切佛法无不以明心见性而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为本旨,明心见性即是自我从来明净、无增减一异来去的妙明真心,本觉之性的开明与洞见;所谓明明白白一条路,得之于照也。照则明,通达无障。照见五蕴皆空,哪个“照”在照?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不空了,五蕴就即身成就了,这都随你那个“照”而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分别转灭、痴、嗔、慢、贪心、疑心五毒。成就五方佛智。
佛的知见是无见,开悟了,那么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我心中,能心包太虚,成佛之后得了无上菩提涅槃,菩提是智德,涅槃为断德。用智慧来断烦恼,就得要修止观。修止观要先用二十五方便,然后进入十乘止观法。则佛之性德必然彰显。但又要知明,一切修只是方便,不是根本,并非本来的真面目。且记,诵经念佛持咒都是方便,人本来的面目是生佛不二,寂然如一。学佛要权实将事理和合,因缘和合,将同在清净般若智慧觉地之中的戒定慧导归一念心性于本体,把佛的知见打开,见性成佛,方是止观的用处与目的。
如天河之不息,似孤月之常轮。止观之定慧,其下手所处,从空入(依般若熏修)或令(依他)入(即修五蕴皆空),二者总总无碍,简易明确,性空缘起,缘起性空,真如空性昭朗万有。闻此法门,遂将一切念头放下,意未尽,绝诸对待,尔时即止即观,若能时时观照,渐渐纯熟,自性清净悠然而兴,一念圆明现前,佛心我心平等如一。至此还道一句么?
一念心之实性既为一切依正名色凡圣之所依,是即实相;实相无相,而举一切法之全体皆即实相,是故必以“现前一念”的自我妙观察,实为明心见性,还原实相的必由途径。
若禅若教,以一贯之。
[作者简介]胡春业, 男 ,1968年生 。中医硕士 。研究领域:佛学,道学,中医。长期有研修传统文化之论著于海内外发表。
摩禅法与天台止观
胡春业
[内容提要]达摩禅与天台宗,二者享有共同的思想渊源,均由鸠摩罗什所传之般若学开出。达摩所传禅法与天台止观禅法,都有[藏经禅]解,皆藉教悟宗,达摩则依传《楞伽经》以“楞伽印心”(楞伽开慧)。天台宗依《法华经》为宗骨之宣化(法华成佛)。故谓禅教不异妙门,各有下手处。两者可谓都是般若禅。达摩之西来,天台宗之兴,期间不过相距六十余年,这两个法门,可以说都是为证如来藏心识——法尔自然清净的佛境界。
达摩传入的禅是祖师禅,以心证心,从心的本体上证心的本体,是最上乘,高著眼。其依据如来藏系和般若性空系两理论,本质是如来藏法门(均统一于《楞伽经》中)。其藉教悟宗,理入二行,经大乘壁观,由定慧双修,悟理和笃行的统一而证得般若中观,契于大乘的一实相印。
天台解行并重、知行合一的止观学说,属如来禅法系。止观即禅观。其定慧具足、教观并宏,统摄一代圣教,具六度而兼修,四悉檀而圆备。天台止观法门,是究如来藏体性之修悟,以法华之观法,即是依般若为观法(观心)而熏修,实践止观修证而悟入法华三昧。因般若助显止观妙法,而云修一乘法即中道妙法,显自性清净心,一念心性现前,佛心我心平等一如。
[关键字]达摩禅 ? 壁观 ? 天台止观 ? 般若? 一念心性
达摩之禅与智凯之天台宗,均由鸠摩罗什所传之般若学开出,二者曾享有共同的思想渊源。达摩禅法,实以般若空宗之中道思想为其精髓,从禅宗拈花一笑的公案可知,祖师禅是从空不空的事上证金刚般若之空。达摩与智凯,并为一代著名禅师,又各创禅法,盛弘百世。故禅宗与天台宗之间实亦多有关涉。考察两宗之义学,可知菩提达摩“二入四行”的基本思想,对于智凯之禅法的开创及其义学结构的建立,其实都有明显影响。在某种意义及程度上,因菩提达摩所开创的禅观体系,是曾被智凯所吸收并整合于其佛学体系的整体结构之中的。
一、鸠摩罗什般若学为中土大乘佛教的弘宣创造了条件
东晋时代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在西域,即为诸国所敬重。苻坚僭号关中,特遣吕光率七万伐龟兹以求什公。总算什公与此土有缘,便由此来中国,与弟子道融、僧睿、道生、僧肇等三千余人,译出经论约四百卷,于如来所说清净妙理,甚深旨趣,广为弘宣。而后大乘经论大行于震旦。唯什公于般若一部传译为多,而当时对于般若宗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宏讲极盛。因此遂有中土佛教因受其丰富有力的培养,而有旭日东土、鲜花盛开的新气象、新生命。
二、达摩祖师禅的精髓在于般若
达摩祖师禅未到中国之前,中土就有大乘气象,达摩以前所传的禅,都是如来禅,唯有达摩所传,直指心源,不立文字,顿同佛体,言虑之寄,才是最上乘禅。才是中土禅宗所传的祖师西来意,所以达摩实乃禅宗的开山祖师。达摩禅法是有别于如来禅的祖师禅。太虚大师曾说:“如来禅是落功渐次的,祖师禅是顿悟本来的。”顿悟本来,就是一超直入,不借言教,直入般若。般若的最高境界就是佛的心印,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此微妙法门,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离言绝思。达摩祖师传的就是实相般若之教(直指佛的心印)。
我们通过对禅宗宗派源流的探讨,认为中国禅宗是自开山鼻祖达摩以来,以弘传祖师禅为特色的一个佛教宗派,其精髓在于般若。
三、达摩禅学的核心内涵与基本精神
达摩禅法和禅学理论在中国禅学史和中国禅宗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不了解禅,就不理解佛教;不了解达摩禅,就不了解中国佛教。达摩禅法邃密精湛、究竟圆满、直指心源、彻悟成佛。达摩禅法成为禅宗法统相续的的心脉所在。达摩曾把四卷《楞伽经》传给二祖慧可。《楞伽经》为印度佛教法相唯识系与如来藏系的重要经典。全经以离名绝相的第一义心为宗。重心为本体,立证无相,乃达摩所谓“南天竺一乘宗”以《楞伽经》为其禅法经典依据的初衷。
《楞伽经》将法性与般若两系统一起来,重视“如来佛性”,借如来藏思想之教来悟宗,强调心性本净,客尘所深,只有去掉尘垢,自性清净心就能自然显发。为禅宗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达摩禅学的主要内容是“二入四行”。
二入,即理入与行入。何谓“理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此即与真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名,名之理入。”《菩提达摩略辩大乘入道四行》理入的三个步骤:籍教悟宗、壁观、入真性而舍教。由壁观而达到的内证,证得了般若中道关观,入真性而舍教。真性者如来也。如者,般若不变体;来者,般若随缘之用。无相无空无不空,是谓如来真实相。
何谓“行入”?
行入分为四:抱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下面诠释一下这四种行:
抱怨行:修到是要经历很多苦的,要认识到这些苦难是往昔所做的恶业所使然,因此要甘心忍受。
随缘行:对目前所受到的苦乐都要顺从,纵然得到荣誉也不要欢喜,要知道,苦乐都是宿因所致。缘尽了,乐也就没有了。何必欢喜?修到人要有“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吹不动的操守。
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理,妄心无为,一切法无自性,缘起性空,无有可求得之实体,能求之心也幻生幻灭。
称法行:称指“相当、相称”。法是宇宙万法的本性,要按照万法的本性行修。性净之理实际指的是般若性空之理。万法本性清净,因此于万法都不能贪著与厌离,而是以无所住对待。
理入与行入,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理入时,要依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之理;而行入时实际上要求性空之理。
达摩禅法的核心理论之精髓是“壁观”,其内容为“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这种特重心性的大乘壁观,主要是喻人心静如墙壁,中直不移,从认识上舍伪归真,无自无他,排除一切执见无人我而入道。道宣在《续高僧传》卷二十一《习禅篇》曾评价达摩禅法:“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关于壁观的含义,唐代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载:“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云,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岂不正是坐禅之法?”达摩之“壁观”,正是通过于此种境界的现实途径,故“壁观”亦即禅定。实以安心为其目的指向的。四行著重在于劝人在日常生活中去掉一切爱憎情欲,严格按佛教教义苦下功夫。“理入”与“行入”结合起来,就是达摩传授的简易禅法。达摩禅法突出的特点在于“籍教悟宗”,二入之中以理入为主,行入为助。其理论基础在于“如来佛性”。总之是以究明佛心为达摩禅的最后目的。由此可知,历来禅宗“直指本心,教外别转,不立文字,惟以心传心,实修实证”的宗风实滥觞于此。
四、《楞伽经》与达摩禅
达摩以《楞伽经》授入,表明该经与达摩禅法必定存在内在关联。达摩传法门衣钵时以此经印心,曾对二祖慧可说:“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并说:“吾观震旦所有经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吾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也。”《楞伽经》虽为法相有宗典籍,但其说法,处处著眼在破除妄想,显示实相,所明实相无相之宗。所谓“南天竺一乘宗”即上承《般若》法性之义。
可以说,《楞伽经》在整个佛法中有著卓然特立的地位。此经即可以通教,也可以通禅;即可以明法相,又可以明法性;即可以印心,由可以度世。此经不但是禅宗的印心之经,也是整个佛法的印心之经。
“楞伽”意为难入,别译为“宝”。意为难入之城、难得之宝。《楞伽经》乃佛说密乘究竟了义之经,故玄奘以之明法相,达摩用之以传心印。楞伽大法根源般若。经中当机对应之主大慧菩萨即表般若之同体文殊菩萨。马祖曾云:“楞伽以佛语心为宗。”盖一切诸法不出一心。而所谓寂灭,亦即一心。一切诸法,皆证此心,而为众生开示者,直指此心耳,故云:“一切佛语心”,即一切诸佛所说之法皆积集于此也。
《楞伽经》与禅宗相联系的主要内容当为:
第一、“三界唯心”说。认为一切诸法都系“自心所见”、“自心所现”,是“自内证”。
第二、“藏心自性”说,标明真妄的因缘,辨明邪正的因果,说明去妄归真的旨意及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性、八识、二无我(法无我,人无我)的道理。认为八识是阿赖耶识大海生起的波浪,阿赖耶识是“原因”和“根本识”,它是原始以来的本体。阿赖耶识也就是如来藏,明法身之常住,以示真妄、生灭、平等之相。
第三、《楞伽经》的主旨,实实在在说的是如来藏的法义。是讲佛、菩萨、凡夫的三种心识境界。是一种大中观见。达摩祖师把《楞伽经》讲的如来藏是作为明心见性来印心的依据之法。
第四、如来藏的思想为禅宗一悟到佛地的顿悟法门的合理性、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因为,禅宗标榜的:前念是迷,后念是悟;前念迷是凡夫,后念悟是佛;前念著境是烦恼,后念离境就是菩提。要知道,如来藏的本身是法尔自然清净的,众生的心识受污染,禅宗在修行上,要就这个如来藏成佛,即心成佛(注意不是转识成智)。“即”,是就当体,就心的本体成佛,所以是顿悟。禅宗讲一超直入截断众流,直截了当,即心就成佛。《楞伽经》是讲心识现象的。菩萨修行,当下离垢,污染当下去掉,这正是原来的禅宗学《楞伽经》的用意。《楞伽经》讲如来藏,是讲在修持上能够发挥他成佛本质的功能作用,这是其要领。众生本具成佛的功能,能够发生作用,发挥出来,修练成佛,才是诸佛的密意。
第五、达摩禅经慧可等的发展,至至慧能处成为最具中国化特征的佛教宗派。“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风格不仅对佛教的影响巨大,对中国传统文化其他方面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五、慧思、智凯对达摩禅法的继承与整合
慧思与达摩及慧可,主要是禅的实践家,其思想共渊源于般若一系。在禅观上多有一致。达摩以理入而“起信”,以“壁观”为实践,禅定先行,由禅发慧,而慧思尤以禅定为佛法之根本。如慧思云:“一切众生具足法身藏与佛一无异,如佛藏经中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湛然清净。众生但以乱心惑障,六情暗浊法身不现。如镜尘垢,面像不现。是故行人勤修禅定,净惑障垢,法身显现。”(慧思《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卷四六)。达摩之“四行”,为安心之贯彻及其境界之展开,而“四行”之义,又以忍辱精进,顺物方便为枢要;慧思则不仅以持戒忍辱精进勤修禅定为疾成佛道的根本前提,且据《法华经?安乐行义》之四种安乐行,详其义旨,实与达摩“四行”不殊。
智凯受到达摩学说的影响以及对其禅观的承继是间接的,是通过慧可作为仲介环节才得以实现的。
智凯之禅法的开创及其义学结构的建立。其实都有明显受到菩提达摩“二入四行”的基本思想的影响。在智凯思想的发展过程中,《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代表了其较早的一个阶段,是其初南下而创弘禅法的代表作,实际上亦更多更明显的保留了他渊源于北方的禅学思想。《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的全部内容,都是按照“发大心”、“修大行”来组织的。如其前五章,即大意、释名、明门、诠次、简法心,总说“发大心”。第六方便与第七修证,则总说“修大行”。从某种角度和意义上分析,这一结构乃可以看作是对菩提达摩理、行二入之禅学思想的继承及其精域的拓展。其后随著智凯思想的不断丰富与发展,逐渐由禅定先行而转向以圆顿止观的表述为理念核心,但是其以“发大心”、“修大行”为系统表述其佛学思想的宏观框架或基本模式,却一直未曾改变,而贯彻到了最后的《摩诃止观》。天台宗原以“圆顿”为归,“初缘实相,造境即中”,佛之知见的终极开显亦可藉“一念相应慧”的切入来实现。一念悟入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谛圆融一实谛理,便即出离于无明惑障而转进于存在的澄明之境。可以说,经过智凯对达摩禅法的继承与整合而系统化的天台佛学,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未来禅宗的发展方向。
六、天台止观是般若观照之具体显示
止观,即定慧,亦即禅定与般若。智凯的止观学说使其深玄的佛学理论具有了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从而成为天台宗入门之枢要。天台止观定慧具足,教观并宏,统摄一代圣教;具六度而兼修,四悉檀之圆备。止观法门,依般若而熏修,显自性清净心。止者有三种: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观是观照:有空观、假观、中观。
荆溪大师在辅行传弘决序文中称云:大矣哉!摩诃止观之为法也,了大事因缘之钢锤,开佛知见之利剑,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要门,趣无上菩提涅槃之正道。
止观的用处,佛之出世为一大事因缘。
作为修持实践之基本原则的定慧相资、止观双修,谁能生起,谁能显化,谁能修行?唯具大乘菩萨心能生起,唯修大乘行门能起行。大乘法要者,即吾人本有一念心中是。故大乘止观所显,即吾人自性清净性,亦即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绝诸对待,无内无外,所谓无前后,无方隅,竖穷三际,横遍十万,具足体相用三大。而此三大,依般若而熏修,依般若而显体,更依般若而妙用无穷。体大为随缘不变,体即如真;相大为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不变随缘;用大为缘生无性,便能翻染成净。此天台禅观所妙运之般若。吾人谛观现前一念心,能具此体相用三大圆融,非一非三,即三即一,绝对待义,顿时即悟本心原来是佛。故假修“止”,净化心识故。就初机而言,“止乃伏结之初门”,戒定慧三无漏学同在清净般若智慧觉地之中,因禅定而观照,故谓“观是断惑之正要”。
止观之功用,为入涅槃之要门。达极果证体,可谓无以复加。止观工夫决定定慧工夫,止观禅即定慧禅。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定慧双轨,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不及偏颇,偏则不中,故云修一乘法即中道妙法。若止观之有偏废,则非愚既狂,不得见于佛性。故智凯之论止观,必两者兼摄且合一。其略论止观之名义云(见《摩诃止观》卷一,卷二):
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
既知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名为止,
朗然大净,呼之为观。
发菩提心即是观,邪僻心息即是止。
法性常寂即止义,寂而常照即观义。
举要言之,此心即是一切菩萨功德,能成三世无上正觉。若解此心,任运达于止观,无发无碍即是观,其性寂灭即是止。止观即菩提,菩提即止观。
由此可见,止的基本含义是避邪心息,法性寂然,是妄念妄想的止寂而不复流动;观则是于此止寂之境所起之空慧,寂而照常,朗然大净,澈见心源,洞达根本,即是至上佛慧。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纯然冥合,即是圆融三谛之中道实相的充分而圆满的开显。止观双修的极至必乃最终体现于一心三观的圆顿中道实相。
佛教在中国发展至天台止观法门,可说是般若观照之具体显示。因为天台止观,以般若为观法(观心)。天台以法华为宗骨,以法华经之宣化,在“般若时”后;般若助显止观妙法,般若空诸所有,实诸所无。天台止观,旨在摩诃止观一念三千;三千一念,妙法圆融。依法相而论,法华观法之内容,依二十五方便,而直承天台宗旨,依十乘观法(依天台圆教)。
一、观不思议境。二、真正发菩提。三、善巧安心直观。四、以圆三观,破三惑遍。五、善识通塞。六、调适无作道品,七手三十七分。七、以藏通别等事相法门,助开圆理。八、知次位,另不生增上慢。九、能安忍、策进五品,而入十信。十、离法爱,策于十信,令入十住,乃至等妙。
若论二十五方便,及实乘观法之行轨,为智者大师以法华之观法,实践修行,而悟入法华三味。天台宗旨、教观、止观,所谓合教宗部,要归不出止观。
七、略论天台止观述要
可分为
(一)高祖慧文禅师以大智度论释般若经[三智实在一心中得]遂发得一心三观之纲要。据《佛祖统纪》载,慧文曾因读《大智度论》而亲证“一心三智”,又因读《中论》而有“空有不二之悟”。慧文之禅法,重在以般若智慧的直接切入(觉心)以观照一切诸法的平等无差别,并以本然妙觉之性的澄然朗现而实现般若解脱。
(二)二祖慧思大师出大乘止观一部四卷。假有真空之奥,明体达用之方。智者大师从而广之,后说摩诃止观。慧思所依持的经典主要为《法华经》与《大品般若经》由定发慧,止观双修,强调禅定是其一贯坚持的核心。止观之法,在这里是以修四念处观为基本要义。以“一心具万行”的观心枢要为《法华》圆顿之旨。
(三)天台三祖智者大师出四部。
1、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二十卷。依般若融通,空生大觉,汇融三德密藏,一念观前,不失正觉。一到法华,实相为体,一念三千,妙用在前。圆顿止观是对诸法实相的圆融顿极,它要求的是主体在发心之初即直接切入于即空即假即中的究竟实相理体,以一心三观俱彻三千相性而还原出圆融三谛之中道实相。
智者大师发智于法华,创立天台宗。天台宗以具教观双美著称,于教有五时八教之判,于观有三部止观之行。而三部止观中,又以《摩诃止观》与《法华文句》、《法华玄义》并号为“天台三大部”。可知《摩诃止观》是天台止观思想之巅极者。
《法华经》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思想,实贯彻于智者之教观中。所以,虽有藏教、通教、别教而意在圆教,虽意在圆教而不防有藏通别之机;虽有空、假、中三观而旨在一心;虽旨在一心妙观而不妨三观渐次。智者大师在表现《摩诃止观》之圆顿思想时,亦秉开权显实之原则,藉次第禅观的体系思想来彰显圆顿。若参研可知:圆顿之一心三观就在次第三观的最终极处,即第三观圆满处!虽说《摩诃止观》以次第三观托显一心三观,而并未抹杀一心三观之有别于次第三观的独妙处。整个《摩诃止观》的核心思想,即是由:四种禅观次第(1.观境次第;2.观道次第;3.观理次第;4.观根次第)展现出来的禅观体系架构内涵,其整体架构的思想,是在一念之中圆具,也就是一心具足三观,智者大师透过这样的体系架构彰显禅观,具最后圆满达成则为“圆顿止观”。
2.渐次止观,即《释禅波罗次第法门》十二卷,明诸禅修习法要。其核心内容即是强调修禅之次第的循序渐进,从不得禅时初修心的二十五方便至金刚不坏之大阿罗汉果位,均予以细致的开列与详明的阐释。以禅波罗密总束一切佛法,一切修行。强调在定慧统一基础上的禅定先行。
3、不定止观。即《六妙门》一卷。六种修习止观之法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智凯云:“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经。”法门虽分六,然六门互通,任修一门皆可入于涅槃妙相。修证的不次第性与随机性是其强调的。《六妙门》之述不定止观,乃以圆观、圆证作结。《六妙门》标志著智凯已开始超越其原先以禅定为核心的思想模式,并开始转进于以心观心为核心的思想结构。
4、小止观《即童蒙止观》上下卷。又称作《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其对《摩诃止观》中所讲的十意大致都摄要叙述到了。实为《摩诃止观》的节本。因此之故,称其为“实大部之梗概”,入道之枢机,尚未为不可。此法要更为突出了“均齐定慧修止观”,止观双修的必要性已获得极其充分的强调。
八、天台止观之如来禅
天台止观是究如来藏体性之修之悟,修离垢证如来藏,故可称其为如来禅。佛的法尔的自然而然的一种清净的境界,称如来藏。凡夫他是受污染的心识境界;菩萨是修离垢去掉污染的心识境界。空如来藏是菩萨,是离垢以后,通过修禅定将污染除去得了清净;不空如来藏是佛,是法尔的自然清净的心识状态。
我们假使能够见如来藏,那就是能够体验到心识不受污染的状态(受污染是阿赖耶识)。这个实相就是如来藏的本来面目,内在光明,原始觉性——自性无垢,毕竟清净。
藏体无异无相,名之为如;体具染净二用,目之为来。如者,般若不变体;来者,般若随缘之用。佛、法,尽虚空遍法界群相,皆从“如”而来。如来者,乃诸法各以如之本位而来。“如”是为法体,佛说法皆以“如”为是。法华文句九曰“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指此为法身如来。”因体具染净二性之用,故依染净二种熏力,能生世间出世间法。天台止观以知此染净二性之用,故大乘止观于第一大科中明止观依止自性清净心。而尽在“觉”与“不觉”义。于第二大科“复约一心开三自性以为止观境界者,因凡夫已迷真成妄须依三自性,为止观之境,乃有下手处。是为定境,观心之法门”,故曰:
(一)依分别性—明凡夫修止观,唯有从染浊分别性著手,令其性依净熏而起净用。如宗下本分功夫。
(二)约依他性—依彼净业所熏故性净之用显现,故名依他。
(三)对真实性—无垢真实性者,体显离障为义,即是体也。
吾人本有佛性,但自无明不觉。此性已与染分和合,我为依他。而依他,正式由妄想分别而有。故必先从分别性。斩关而入,步步深进,乃能达到真实性,究竟依止之地。
真如在烦恼中之如来藏,而于修习止观禅行中,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是体。三德密藏中,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每德皆含常、乐、我、净之四德。可知,法身庄严,由般若解脱之功德而显现。
天台教观之义理是佛说之教化,止观是印佛心印之境界。教观是天台之学说,止观是天台之禅行功夫。论天台止观即禅,亦即中国禅法的渊源法脉。这是因为天台学与禅宗关系颇深,创始的慧文、慧思二师,都是修禅的禅师,天台之一心三观的禅可谓是智者成立教义的时期,最高的禅定功夫了。台家禅法是禅戒合一,禅教并重,即教观并重。天台止观之究竟也可谓是般若禅、法华禅。佛说大乘法,教化菩萨,是圆教之究竟。这究竟法应在天台叛教中之第四时。圆教以般若观空,直显实相,一念三千,入不可思议境。
楞严开慧,法华成佛。佛入无量义处三昧禅,超越菩萨教化之经教,法华经为成佛之径者,而是台家教观总持,禅教并进。为示众生入佛知见故,方迹本两门之互用。既不染一尘,也不拾一法。佛说法四十一年后,至法华开敷,亦无非是方便示观。天台教观纲宗虽十乘观法,亦是究竟于观心禅境。须知,大乘之超越,方便也无门。唯悲智双运,方可就路如还家,路路相通,法法皆妙法。教观相融,若教若观,是返妄归真之表里并用。
若觉如来清净禅,六度万行体中圆。如来禅乃穷究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密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依妙用。所谓“妙湛总持不动尊”,即首楞严大定。如来禅法门,无论在法相、法性、般若多系,释义及理之体,皆为至极之心法。也即达摩所传之宗旨,更是灵山会上,密付迦叶之传心。智者大师入大苏山上,普贤道场,悟“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顿入法华三味。天台止观观心法要,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以般若熏修,助显净法。照五蕴空,显无尘智照。
九、一念心性乃佛祖慧命之所在
我佛如来,于菩提树下趺坐现瑞。悟大慈出世,垂迹显本,欲令众是生开佛知见使乃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如此,因现前一念心之实性是也,开发正宗之端绪,进而入佛道知见,安顿人心。
近代台宗大德谛闲大师曾云:“西祖初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予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棒喝亦是一期方便而已。”(《谛闲大师语释》)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唯依一念心起修,谛观一念心,吾人才有真正下手处,修摄净法。须知一切了义大乘诸祖公案,皆我现前一念注脚,说来说去,总不离我一心。非心性外别有佛祖道理也。
大乘止观述记云:正当惑业若三障空时,意识即转为无尘智,不名为识矣。何以故,向迷尘缘,执之为实。今则知无实尘,即为妙观察智相应品,故转名为无尘智。一切菩萨行门。皆以此智为枢机。即心经照见五蕴皆空之照字是也。一切佛法无不以明心见性而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为本旨,明心见性即是自我从来明净、无增减一异来去的妙明真心,本觉之性的开明与洞见;所谓明明白白一条路,得之于照也。照则明,通达无障。照见五蕴皆空,哪个“照”在照?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不空了,五蕴就即身成就了,这都随你那个“照”而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分别转灭、痴、嗔、慢、贪心、疑心五毒。成就五方佛智。
佛的知见是无见,开悟了,那么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我心中,能心包太虚,成佛之后得了无上菩提涅槃,菩提是智德,涅槃为断德。用智慧来断烦恼,就得要修止观。修止观要先用二十五方便,然后进入十乘止观法。则佛之性德必然彰显。但又要知明,一切修只是方便,不是根本,并非本来的真面目。且记,诵经念佛持咒都是方便,人本来的面目是生佛不二,寂然如一。学佛要权实将事理和合,因缘和合,将同在清净般若智慧觉地之中的戒定慧导归一念心性于本体,把佛的知见打开,见性成佛,方是止观的用处与目的。
如天河之不息,似孤月之常轮。止观之定慧,其下手所处,从空入(依般若熏修)或令(依他)入(即修五蕴皆空),二者总总无碍,简易明确,性空缘起,缘起性空,真如空性昭朗万有。闻此法门,遂将一切念头放下,意未尽,绝诸对待,尔时即止即观,若能时时观照,渐渐纯熟,自性清净悠然而兴,一念圆明现前,佛心我心平等如一。至此还道一句么?
一念心之实性既为一切依正名色凡圣之所依,是即实相;实相无相,而举一切法之全体皆即实相,是故必以“现前一念”的自我妙观察,实为明心见性,还原实相的必由途径。
若禅若教,以一贯之。
[作者简介]胡春业, 男 ,1968年生 。中医硕士 。研究领域:佛学,道学,中医。长期有研修传统文化之论著于海内外发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