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在生活中(摘自无量寿经讲解)
“忍辱”,意思就是要忍耐。“忍耐”,在佛经的翻译,把它翻成“忍辱”,这是过去翻经法师们有意用这个字。在古时候最初接触佛法的是士大夫阶级,要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佛教传到中国来,最初接触的是一批知识分子。帝王大臣、知识分子,他们是最初接触的。在中国士大夫阶级里面,我们在古书里头见到,有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士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有骨气,可以杀头,不能侮辱。这些翻经的法师听到这个话,“忍辱”,辱都可以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忍?所以特别用了这个字。这不是六波罗蜜的本义,它的本义是“忍耐”,特别在中国翻译用了这个字,也就是中国人把侮辱看得太重,过分的执着,这些大师们有智慧,希望把你这个执着打破,不要太认真,不要太计较,辱也应当要忍,取这个意思。忍辱里面,佛将它也归纳为三大类。
第一个对人,我们讲对人事,也就是人为的灾害,人为的加害。小者,别人对我们不谅解,对我侮辱,对我毁谤,对我障碍,甚至于对我陷害,统统能忍,决定没有报复的念头。为什么不可以有报复的念头?一定要懂得,这里头决定有因果的因素。他毁谤我、陷害我,他为什么不毁谤他、陷害他?所以我们一定要自己去反省,自己去思惟,这个果报必有前因。前面的因,或者是我在过去生中用这个态度对他,今天因缘聚会,这是他对我的回报,我明白,我应当承受,不再计较,我们的恩怨在这里就化解了,好!佛教给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这是非常重要的开示,我们决定不跟人结怨。受冤枉决定不能避免,为什么?过去生中无量劫来愚痴无知,我们跟一切众生结过多少怨?今天受的这些灾难,要想想,应该的,没有话说的。所以在一切不如意的逆境之中,我们就坦然,泰然度过,也欢喜接受。这真正叫消灾免难,你的业障、你的灾难就这样消除掉,来生就没有了,帐结掉了,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学佛的人要想学菩萨,决定不跟任何众生结冤仇,我们只有化解,决定没有再结的道理。什么样的灾难、什么样的苦都要受,印光大师所谓,纵然被别人五马分尸,残酷刑罚而死,也没有一丝毫怨恨心。佛经里面,诸位念过《金刚经》,《金刚经》里面提过一个故事,但是说得很简单:“歌利王割截身体”,这个故事诸位想要知道多一些,在《大涅槃经》里面,这一桩事情《大涅槃经》记载的文字多,说得详细。忍辱仙人他能忍受,不但没有报复的念头,一念怨恨的意念都没有,佛说这是忍辱波罗蜜圆满的现象。所以,别人无缘无故的加害于我们,岂不正是成就我们忍辱波罗蜜吗?要不然这个法门到哪里修?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不但没有怨恨还感谢,感谢他给我机会修忍辱波罗蜜,如果没有这些恶人逆境来折磨,我们忍辱波罗蜜没地方修。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这些人是我们的大善知识,是我们的大恩人,我们怎么可以用恶心来对待恩人?同样一个道理,别人对我有好处,常常爱护我,关怀我,这是顺境,顺境也要修忍辱波罗蜜。为什么?如果不修忍辱,你会增长贪心、贪恋,那也糟了!逆境生嗔恚,顺境生贪恋,都堕落了。大家不要认为恶人讨厌,善人也讨厌,你要没有智慧,两边都堕落,不是堕落这边,那边也会堕落,往往堕落得比逆境恶人这边凄惨。所以人生确实是险道,顺境里头把握着自己,决定不能够堕落,不能够生起贪心。吃饭都是修忍辱波罗蜜,看你能不能忍。由此可知,忍耐是在生活当中。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要知足,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知道自己的需要,适可而止,这就是忍辱波罗蜜。所以忍辱波罗蜜,实在讲,就是修知足常乐。这是我们讲对于人事环境,人事环境里面也有逆顺。
第二种是我们的生活环境(物质环境),这个范围包括得很广。我们在一生生活当中,有顺境,也有逆境。尤其是自然环境,在一年当中,有春夏秋冬的变化。如果你要到北方去,你对于寒冷要能忍耐。要能够忍受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一些规矩。譬如你们在此地开车,驾驶是坐在车的右面,而在台湾,汽车驾驶就坐在左面,如果你到那个地方自己开车,你得要适应环境。这都是需要,讲适应就是讲要忍耐,你居住的时间短,你有短短几天的忍耐,你居住的时间长,你就要长时间的忍耐。这是说我们对于自然环境变化,你要有忍耐,你才能够适应。
第三种佛说的叫修学,修学包括世出世间法。我们想,学一样东西,不是几天几个小时就能学会,一定也是长时间。世间的教学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在求学过程当中,如果没有毅力、没有恒心、没有耐力,你的学业不能完成。修道亦复如是,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是长时间,不是短时间。净土法门,在一切法门里面,大家都说这是“易行道”,所谓易行道,你也不能把它看得太容易,是与其他法门较量,这个法门比较容易,还是要有耐心,要有毅力,你才能修成功。诸位要晓得,念经字字句句与信解行证相应。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也要相应,“阿弥陀佛”四个字你念的时候,里面也具足了信解行证,你的功夫怎么会不得力?你怎么会没有成就?我们今天只在表面上做工作,没有在实质上下功夫,所以怎么样修,都是隔了一层。这样一来,你没有耐心,你怎么能成就?念佛要有耐心,读经要有耐心,学习要有耐心。修法里头要有忍辱,你才能够成就。尤其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更需要很大的耐心。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