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发菩提心文讲记(2)
省庵大师[著]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全部视频下载地址: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134
二、正宗分
分二:(一)发心标准 (二)发心因缘
(一)发心标准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
然而人的心愿差别,有八万四千那么多的相貌。一般人都很盲目无知,如果不把这些相貌清楚地指示出来、摆给他看,又怎么能有所趣向呢?(意思就是说,怎么能向着正确的目标靠拢呢?)
[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现在只是给大家大略地来讲,发心的相貌有八种,就是邪、正、真、伪、大、小、偏、圆。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怎么叫做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呢?下面具体指示各种发心的相貌。首先就讲邪、正这一对:
1、邪、正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这里其中说到“不究自心”,究字就是考察的意思,“不究自心”就是不详细考察自己的心是如何。“但知外务”,就是只知道追求外在的一种表相。)
整个这一段就讲,世间有这样一类修行人,他们一向修行都不会回光返照,看看自己的心是如何,只知道追求外相,有些就是追求利养,有些就是喜欢名声,有些是贪图现世五欲的享受,有些就是希望来世的人天福报。这一类的发心都叫做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假如一个修行人,他的心里既不求别人来供养他,也不求别人赞叹宣扬他,也不追求这一生能有如何如何享受,也不贪求来世做高官、或者富豪或者升天等等的种种果报,他根本没有这些想法,他的心唯一就是想为了生死、为了大菩提来修行,这样的发心才是正!
以上“邪”、“正”一对就是从动机上指点。修行是为名闻利养、为现世享乐、为来世果报,这是动机邪。相反来讲,只为生死、为菩提,这是动机上正。我们就知道,一黑一白很清楚,正的不邪,邪的不正,无法混淆。
邪和正的走向是这样的:
我们用“动机”、“业”、“果报”这三个来衡量,就会知道缘起不错乱,邪和正是明明白白两条路。
我们分六种情况来说:
①动机是追求现世外在五欲引起的安乐,包括名闻利养、现世享受,这样会造非福业,堕入三恶趣。
②动机是追求来世外在五欲引起的安乐,这样会造福业,受生欲界人天。
③动机是追求内在禅定引起的乐受,这样会造有漏不动业,受生色界一到三禅天。
④动机就是追求内在禅定引起的舍受,这样会造下有漏不动业,受生色界四禅乃至无色界天。
⑤动机就是普遍厌离三有六道,唯一为了解脱,这样身口意三门行善,能引出世间的无漏道,逐渐能远离生死、趋近涅槃。
⑥动机是为了成就无上的菩提,自己的身口意三门行善,唯一成了成佛的资粮。
这样我们观察以后,就可以断定:凡是邪的动机,不论做什么修行、造多少善法、做多长时间,永远不可能得到解脱和成佛。为什么呢?因为在最初第一个念头上动机就不正,想凭这样不正大的发心获得解脱、成佛,这就像蒸沙想做出饭一样,只是愚痴的人的妄想而已。
所以我们要反省自己的修行,如果是邪的发心一定要去除。只有一心为生死、为菩提,才会有佛法上的成就。
以下继续讲真伪一对,这样说到:
2、真、伪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这一段就讲发心真不真是有表现的。你的内心发心正确也有一种表现,你的内心的发心不真实也有一种表现,专门讲了这个。打个比方来讲,比如说,世间人追求财富,念念都不忘记,连梦里都在数钞票,躺在病床上面还是手机不断,这叫做念念求财,说明是真求。或者世间人追求做一个总统,尽管仕途长远,但他不放弃,排除万难也要登上总统的宝座,这就是他求做总统的心很坚固。
这个问题我们放到这里,真正发了菩提心,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就是心心念念日日夜夜里,唯一想的就是我要成道度化众生。并且听到佛道长远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圆满福慧资粮才能成就,但是不产生任何怯弱心以及退失的心理,不会想:成佛要这么长远,到哪一天才毕业呢?或者是现在我学五年不见有多大的成果,我也耐不住了,何况是三大阿僧祇劫呢?(真正发了菩提心的绝对不会这样想。)看到众生无量无边而且烦恼充满、性情恶劣,也不产生厌倦心,不会想:这么多的众生我什么时候才能度完,干脆自己求解脱吧!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真为众生发菩提心,那就像是要登上万丈高山,一定要攀登到山顶为止;又好像是上九层的宝塔,必定要走到塔的顶端。像这样发心,绝对不半途而废,不得少为足,这叫做真正发菩提心。
就像地藏王菩萨发愿一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就是真发心。又像在《宝积经》里面讲的常精进菩萨,为了救度一个众生,即使经过无量劫教化他,他仍然不接受教化,但是菩萨也不会生起一念舍弃的心,这也是真正发了菩提心的表现。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最后这个“伪”字就是虚假的意思。)
什么是虚伪的发心呢?就是“有罪不忏”:本来造了种种的罪业但是覆藏不发露不忏悔;“有过不除”:明明有这种过错,但是不愿意把这个过错除掉,而且找理由辩解:人都有过失,不要对我要求过高,谁没有一点习气呢!会这样说。(那我们大家想一下:一方面说我是决定要求快速成佛,那佛是什么呢?佛是一点习气都没有、一点罪过都除净的,你要成佛,有罪业不忏除有过失不改正,那这个表明你是真的有道心吗?这样来思维。)然后再看,“内浊外清”:意思就是里面都是贪嗔痴的烦恼,各种各样的嫉妒、傲慢、恶浊的思想念头。那外面呢?假装一种很清净、很高尚的样子,所以叫做“内浊外清”。然后又说到“始勤终怠”:意思就是一开始非常勇猛精进,恨不得三年就成就一样。可是到了后来,都是有始无终,心理疲厌,书也不想看了,咒子也不想念了,头也不想磕了,灯也不想供了,禅也不想参了,轮回也就不想思维痛苦了,变得麻麻木木的,一点向上的力量都没有。和上面我们一对照,确确实实一个真一个虚,有天壤之别。前面就是说“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这里就是“开始勇猛,后面松懈。”这不是发心虚假吗?肯定是虚假。
然后我们再看“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意思就是虽然有一点好心做一点好的事,但是这里面夹杂贪图名利的心。这也是菩提心不真、不是那么纯,一到现实当中,就堕落到名闻利养当中去了。前面是心心念念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那是真发心。到这里,成了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内求名、外求利,这是菩提心吗?绝对不是真实的菩提心。
然后又说到“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虽然有一些善法,比如持戒修定、念佛持咒、上供下施等等,但是这里面没有真实菩提心的缘故,自己也把握不住,以贪嗔痴造很多罪业,结果善法也被染污了。如果有以上这些表现,那就是一个虚假的发心,需要断除,应当发真实的菩提心。
(正宗分有两个内容,第一个就是讲发心的标准,第二个就是讲发心的因缘。发心有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四对,以正真大圆作为发心的标准,下面就讲第三对,也就是说大小的内容。)论当中这样说到:
3、大、小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我们想,怎么样才叫做心愿广大呢?就是到众生界无余度尽的时候,我这个愿才停止。到菩提道五道十地的一切功德完完全全圆满成就了,我的愿才算完成。这样发心叫做大。
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哪怕众生界当中还有一个众生没有得度,它还在做蚂蚁,或者还在无间地狱里面感受痛苦,我都不会违背我的誓言,我一定要履行我最初普度众生的发愿,尽一切的努力把他度到成佛。即使我已经证到了十地,只剩下比毫毛还细的所知障,我也不以此为满足,我是决定要成佛而后止的。这样就是发大心。
世俗菩提心的德相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就是希求利他,一个部分就是希求成佛。这两种愿让它彻底圆满,合起来就是发心大的一种相貌。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什么叫发心狭小呢?就是把三界六道看成就像是牢狱一样,把生死看成就像怨家一样,很着急地从牢狱里面出离,不愿意入生死海救度众生,这样只希望自己度脱生死轮回,不想救度别人,这种发心就叫做小。
总而言之,自利叫做小,利他叫做大。只求出轮回趣涅槃,这样叫做小,唯求不住轮涅二边,色身和法身双运,这叫做大。
这里我们需要简别,并不是说大乘菩萨自己的生死苦集不需要出离。生死是苦,生死因就是烦恼,这些不息灭,会像轮子一样不断地在生死轮回当中轮转,结生相续没有一个终止的。像这样自己都解脱不了,怎么救众生呢?《维摩诘经》上面也说到:“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所以和声闻缘觉相比,大乘菩萨要利益无量的众生,更应当有出离心。能体会生死苦,推己及人的方式,观察众生的生死,那么这个生死就成了大悲心的所缘。以大悲对于轮回中的众生,都发心救度而不忍心舍弃,这就是大乘菩萨对于生死众生不舍离的一种功德。
因此,舍弃自相续的轮回和不舍弃轮回众生这是两个概念,不能一概而论。声闻缘觉见生死苦,只顾自己一个人解脱,而舍弃了轮回无量无边的如母有情,这就是太狭小的一种发心;而大乘菩萨见到生死轮回的种种无量无边的苦,反而发起要度尽一切众生的悲愿,这是伟大的发心。
马鸣菩萨在《摄波罗蜜多论》当中也说:“无力引发世间利,毕竟弃舍此二乘。(意思就是修声闻缘觉乘没有力量引发一切世间有情的利益,既然以小乘自私自利发心不能救度天边无际的母亲,毕竟应当舍弃小乘的发心。)一味利他为性者,应趣佛乘由悲说。(一味以利他为天性的大乘菩萨种性者,应当直接就趣入到佛乘当中,这就是大悲世尊的教言,也是由悲的自性自然而然要这样转入的。)”(断除小的发心而入伟大的发心,这个是从小和大的角度进行抉择的。)
以下讲偏圆一对:
4、偏、圆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这里说到“功勋”,“功勋”就是功劳业绩的意思,也就是功德的意思。“泯”就是息灭的意思。)
这一段就讲,如果见到在自己的心外有一个个的众生以及在心外见有佛道,愿意度脱心外的众生,愿意成就心外的佛道。总不忘了一个求功德的心,认为我度了多少人、度了这个那个、什么时候度的、度的如何、我有哪些哪些的功德、哪些成就,这种对功德的执著在自己的心里去不了,有众生、有佛的知见消不了。这样发心不契合实相、不契合中道,这叫做偏。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这里首先说到“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意思就是不是自性之外有众生,众生根本就没有离开过自性,虽然显现上有个众生,实际上他本具如来智慧的德相,只要用办法把他唤醒,他就可以彻底觉悟,所以发愿度脱众生。
“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意思就是你知道自己心的本性就是佛,这是清湛圆明,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自性功德,而成佛就是要显露自己的自性佛,因此不在自性之外见到有佛,这自性就是佛。不是把石头这样一个东西修成佛,而是本来自性就是佛,只要开出来就可以。因此,决定要发愿成佛。
所以下面就说到“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也就是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跟佛跟众生,并不是分开成三个别别的法,其实都是不二的,根本就见不到离开心另外有一个法。
后一句当中就说到“虚空”,“虚空”就是比喻,它比喻什么呢?是比喻心性广大周遍,一切一切的色法都在虚空当中,没有一个微尘在色法以外。那么我们的心性也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一切万法都在真心当中,都是心。这样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这样的发心叫做圆。
[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
(这里说到“审察”,“审察”当中的审就是详细的意思,察就是检查。意思不是马虎草率,仔仔细细地检查自己的心,这叫做审察。然后说“去取”:不好的拿掉,这就是去;好的作为目标修到,叫做取。)
这是讲到三对因果,告诉我们怎么来达到标准的发心。三对就是:第一,以知差别作为因,就有知审察的果;第二,以知审察为因,就有知去取的果;第三,以知去取为因,就可以发心。
意思就是,上面八种差别,每个都能认识它的相貌,那就知道怎么来检查自己。
知道检查自己的心,就会发现哪些是不好的发心,应该去除,哪些是好的发心,应当努力去做到。这样我们自己心里的目标就会很清楚。
知道按照这样去取,不断地修正调整,这就有希望发得到真正的菩提心。不然的话,连八种发心的差别都不知道,怎么来检查自己的心呢?一定不知道怎么检查。连自己的心都不检查,心里怎么会有明确的一种目标?说的不好听,都是糊里糊涂,不知道自己发的是什么心。或许长期都认为菩提心我早就修好了,实际上经不起检查。真正拿正法的明镜对照自己的心相续,可能大多数都是邪的、小的、假的、偏的。所以说,要客观冷静地反省,不能一直自欺,不思改正。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知道,菩提心不只是一次性发,不只在一个阶段发,也不只是口头上发。其实,菩提心当中包含了一切的佛法,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这是大乘的一种精华,就像如心脏一般的无上大法。生生世世要在菩提心上努力,让它辗转地增上,让它彻底圆满。去掉邪的,进步为正的;去掉伪的,进步为真的;去掉小的,进步为大的;去掉偏的,进步为圆的。按照这样,在大乘道上一步步往上升进。菩提心真正成就到最圆满,也就是成佛的时候。
[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
怎么叫做审察呢?就是用心眼向内观察自己的发心是邪的呢,还是正的呢?或者是真呢,是伪呢?或者是大呢,是小呢?是偏呢,是圆呢?这样自己做自己的法官,审察自己的发心到底落在哪一种的心里面,也就知道自己是什么一个状况、什么一种水平。
这样审察对自己的评价很客观、很真实,没有狂妄、没有自视过高、也没有冒充。知道努力的方向,知道在心上改正提高,所以审察也是非常重要。
[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怎么叫去取呢?就是如果检察到自己有邪的发心,就把它拿掉,换成正的发心;有伪的发心,也把它拿掉,换成真的发心;有小的发心,也把它拿掉,换成大的发心;有偏的发心,也把它拿掉,换成圆的发心。
这样把不符合菩提心标准的发心都去掉,把符合菩提心标准的相貌都修证到,这样才叫做名符其实的真正发菩提心。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