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修菩提心>>正文内容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9)

       

省庵大师[著]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1日
来源:显密佛网   作者:省庵大师[著]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全部视频下载地址: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134

  7、尊重己灵故发菩提心

  [云何尊重己灵?]

  怎么说由尊重己灵而发无上的菩提心呢?

  “己灵”:就是自己的性灵,也叫做佛性,也叫做如来藏。它不像土石那样冥顽不灵,是很灵明的一种觉性,所以叫做性灵。这个就是自性住种性、是成佛的本源,所以要很尊重、很爱护。

  谛闲大师的讲义解释得很好:尊就是尊崇,重就是郑重。世间人不知道自己的心性是佛,一味向外驰求,自暴自弃。现在这里省庵大师提出“尊重”这两个字,意思就是让人归到一念,不要东奔西驰,不要东想西想,收在一处,一心不乱,此心当下和释迦如来都是平等无二的。所以就是说“尊重己灵”,是这样来需要理解。

  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心性是一,迷悟天渊,静言思之,岂不可耻?

  这里首先说到“现前一心”:就是现前这一念心性,不是过去、不是未来、也不是在外面寻找,所以说现前一心。这一念心性,在凡夫不减、在圣者不增,所以“直下和释迦如来无二无别”。

  “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这里“但”字说得好,就是凡夫人只有三种杂染,就是业杂染、烦恼杂染、生杂染。从果上来说,就是生死缠缚,生生死死始终跳不出这个生死轮回的圈,这叫做缠缚;从因上来说,生死的因就是业和烦恼,这个业和烦恼跟绳子一样绑得紧紧的,这就是业系烦恼。这三种叫做业障、烦恼障以及报障。

  讲到这里有人会问:“怎么是只有业、烦恼、生死缠缚呢?不是本具和佛有同等的心性吗?”

  我们就如理作回答:心性虽然有,但是没有显发,凡夫都是迷乱的一种现相。从现相来说,只有业、烦恼和生死,就这么一种内容。这样了解,完全可以断除疑惑。

  总而言之,这一段教我们这样思维:我这现前一念的心性,当下直接就和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为什么世尊无量劫来早已成就正觉,而我一直到现在都还沉迷不醒、颠三倒四?这样思维。而且从显现上来衡量,佛具有无量的神通、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功德庄严,而我们只有无量的业、烦恼和生死的缠缚。静下心来想一下,同样是佛性,一迷一悟,有天和地那样大的差距,怎么不可耻呢?

  [譬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视同瓦砾,不加爱重。]

  这就像无价的宝珠陷没在淤泥当中,把它看成破砖烂瓦一样,不对它爱惜尊重。(这里说到“无价宝珠”比喻一念心性。“淤泥”比喻烦恼。“瓦砾”比喻八识。)

  意思就是,对自己的佛性不知道尊重,反而随着迷乱的因缘,起贪、嗔、痴,造杀、盗、淫,让自己的性灵显现成这样生老病死、烦恼不自在的一个凡夫相。这样甘于沉沦,就是辜负了自己的性灵。

  [是故宜应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

  既然知道心中有颗如意宝珠,就要好好爱护把它显发出来。怎么显发呢?就要以无量的善法对治烦恼,在修德有功的时候,自性的功德才能显露出来。

  所以,《彻悟禅师语录》当中也说到:“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众生和佛都是不二的、平等共有的,唯独就是现前离念的灵知。)诸佛以随悟净因缘,悟之又悟,净之又净,悟净之极,故其灵知横遍竖穷,广大无外。(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诸佛因为随顺觉悟、清净的因缘,觉悟又觉悟,清净又清净,悟净到了极点,所以灵知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广大无外,遍照一切万法。)众生以随迷染因缘,迷之又迷,染之又染,故其灵知局然促然,介尔微劣也。(众生因为随顺迷乱染污的因缘,迷乱又迷乱,染污又染污,导致灵知狭小短促,微小下劣。)然即此介尔灵知,与诸佛广大灵知,觌体不二,毫发无差,使其得随悟净之缘,业尽情空。则此介尔之灵知,当下转为广大无外之灵知矣。(这里说“介尔”就是微小的意思。整个教证意思就是这样的。然而就是这个微小的灵知和诸佛广大的灵知,本体本来就是无二无别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异。假使能随顺觉悟、清净的因缘,把业尽了、把情空了,那么这个微小的灵知,当下转为广大无外的灵知。)

  这样我们就知道,一定要多做好事,行无量的善法,以这个清净的缘起,能帮助你显发自性;如果造恶起烦恼,随染污的缘起,就会障蔽你的性灵。所以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且发无上的大菩提心,以无量善法对治种种的烦恼,在这上面一定要谨慎取舍,而且行广大的善行来让自性显发出来,这才是尊重你的灵性。如果随意造恶,确确实实是把自己的佛性封在五蕴山当中,这是作贱自己。

  [如珠被濯,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可谓不孤佛化,不负己灵。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

  (这里说到“被濯”,“濯”就是洗涤的意思。)

  就像宝珠埋在淤泥里面,应当用方法把它取出来,再以清水洗涤清净,高悬在胜利的幢上面,内外透彻、放大光明,胜伏一切。宝珠有这样的功能,宝珠有这样的特色。一旦有了真正的如意宝珠的话,它就是遣除黑暗带来光明、遣除贫穷带来真正的安乐,而且会成就胜利的不共的功德。“宝珠”比喻心性,“被清洗”比喻以无量善法对治的修德,“洞达光明、映蔽一切”比喻性德显露。这才称得上不辜负佛的教化、不辜负自己的性灵。

  这里说到这也是发菩提心的第七因缘,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佛性,发起一定要成佛的心。

  总而言之,佛在了义的经典当中讲了一切众生都平等具有法界如来藏,听闻之后,我们知道自己的自性现前就是无上的大菩提,因此而发起苦行修道的勇悍心。这就是由尊重自己的佛性、尊重自己的如来藏、尊重自己的性灵而发起现证菩提的心。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