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加行开示 发菩提心(一)
2008年加行开示 发菩提心(一)
上师 达真堪布 开示
本课视频下载地址
http://www.dymf.cn/jiaxingyinpin/faxin1.wmv
本课WORD文档下载地址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发心。发什么样的心?就是要发菩提心。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皈依。皈依是一切修法的前提条件。没有真正皈依到上师三宝的门下,就是没有进入佛门。通过学修皈依,真正皈依了上师三宝,才算是进入佛门。进入佛门以后,我们可以选择修小乘法门或者大乘法门。自己是什么样的缘分,是什么样的根基,然后凭缘分、凭根基去选择法门。如果是大乘根基,想修大乘佛法,首先就要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乘一切修法的前提。只有发出了菩提心,才算进入大乘法门;在相续中真有了菩提心,才算踏上了大乘的道路。不会发菩提心,在自己的相续中没有生起无伪的菩提心,不管是修净宗、修禅宗,还是修密宗,统统都不能成就。为什么?因为这些法门都是大乘佛法。念佛求往生,也是大乘佛法;打坐修禅,也是大乘佛法;持咒修本尊,修密法,更不用说,也是大乘佛法。
一切大乘修法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就是发菩提心。没有发菩提心,无法能够进入大乘法门;没有发菩提心,无法能够成就大乘佛法。都一定要好好地思维、观察:自己会不会发菩提心?自己的相续中有没有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的话,你念佛求往生,白念,绝对不能往生。“我是修禅宗的”,在那边打坐修禅,白修,绝对不能成就。“我是修密法的”,然后念几个咒语,修一些仪轨,没有用。是的,密法是很殊胜,都是今生解脱的方法。但是没有发菩提心,修这些大乘法,统统都是盲修瞎炼,再努力也是白费,不会有成就的。
很多人根本都不懂皈依,不会皈依,在相续中没有皈依的戒体,根本没有进入佛门。这种人就更不用说了,信佛也是迷信,学佛修行也是盲修瞎炼。发菩提心是大乘一切修法的前提条件。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你修大乘法,无法能够成就。
我们前几天学习过出离心。没有出离心,修任何法,念任何佛都属于世间法,只能得到一些人天的福报,得到暂时的利益,无法能够解脱。在表面上、形式上,你学的、修的都是最高深的法,修的是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净宗、禅宗、密宗这些最最殊胜、最最究竟的法。但是你的相续没有成熟,你根本不是这些法的法器,你的发心没有到位,对你来说,这些都属于是世间法。什么叫世间法?只能得到一些人天的福报,暂时的利益,无法解脱,无法逃脱轮回。有出离心,但是没有菩提心的话,修得再好,也只能得到声闻、缘觉、阿罗汉的果位,不能往生,不能成菩萨,不能成佛。我们都是大乘修行者,如果不会发菩提心,在相续中没有菩提心的话,我们再努力、再精进,也不能成就。所以发菩提心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前面讲过,出离心不是想有就有,想发就能发,必须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才能修出来。修出离心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四外加行。跟出离心一样,菩提心也不是想发就发、想有就有,也是通过正确的方法修出来的。什么是发菩提心的方法呢?就是四无量心。总的来说就是慈悲心——慈心和悲心。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
什么叫菩提心的基础呢?就是前提条件。有了慈无量心,有了悲无量心,才能真正生起菩提心。“我要为众生成佛,为了成佛我要学佛修行……”没有慈悲心,这些都是空话,没有用。四无量心还有两个,一个是喜无量心,一个是舍无量心。舍无量心,是为了在相续中建立慈悲心而要修习的;喜无量心,是为了能使慈悲心继续保持而要修习的。
什么叫舍无量心?就是要舍弃对亲朋好友的贪恋心,舍弃对怨敌仇人的怨恨心。现在,在我们的相续中,有亲朋好友,也有怨敌仇人。我们都喜爱亲朋好友,都怨恨怨敌仇人,这就是分别心。首先要把这个分别心统统地断掉。如果没有断掉分别心,就无法发出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因为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都是平等的心;我们有分别,那就不是平等。
对亲朋好友的贪恋心,和对敌人仇人的怨恨心,必须要断掉。怎么断呢?我们现在特别喜爱我们的亲朋好友。原因是什么?我们觉得他们对我们好,对我们有帮助、有恩德,没有别的原因。我们为什么怨恨我们的怨敌仇人呢?我们觉得他们对我们特别不好,伤害过我们,欺骗过我们,所以就怨恨他们。
通过前面四外加行的学习研究,我们现在明白了有生死轮回,有三世因果。我们深信这些道理。按这些道理来讲,现在我们这些亲朋好友,今生他们对我们好,帮助过我们,对我们有恩德。但是很多生生世世当中,他们肯定也做过我们的敌人仇人。那个时候,他们肯定伤害过我们,背叛着过我们,欺骗过我们。这么一想,也就没有什么可喜爱的。同样,我们特别怨恨仇人、敌人。我们怨恨他们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们对我们不好,欺骗过我们,伤害过我们。没有别的原因。但是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他们也做过我们的亲人,都曾经对我们有帮助、有恩德。
在无数的生生世世当中,每个众生都当过我们的亲朋好友,也都当过我们的怨敌仇人。都伤害过我们,也都帮助过我们。现在应该恨还是应该爱,不好说。这么一思维,我们的平等心就修出来了,我们没有什么可喜爱的,也没有什么可怨恨的,都是平等的。修平等就这么修。对亲朋好友的贪恋心和对怨敌仇人的怨恨心,把这两个分别念统统地舍掉,这叫舍无量心。
平等,这是前提条件,然后要发慈悲心就容易了。如果这个没有做到的话,要发慈悲心很不容易啊!因为慈悲心是平等的,对每一个众生都要平等,所以首先要修舍无量心。
然后就是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慈悲心就是慈心和悲心,发自内心地想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这叫悲心;发自内心地想给予一切众生安乐,这叫慈心。慈悲心完全是平等的,对每一个众生都一样。为什么说无量心呢?发心的对境——众生是无量的,我们所得到的功德也是无量的,所以叫无量心。都会说慈悲心,时时刻刻都挂在嘴边,我慈悲,他慈悲,这个慈悲,那个慈悲,太慈悲了。也会说要发慈悲心,但都不是真正的慈悲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都不是平等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发慈悲心是这样的:对穷人发慈悲心,对富人就不发慈悲心;对恩人发慈悲心,对仇人就不发慈悲心;对有困难的人发慈悲心,对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就不发慈悲心;对没有权没有势,比较普通平凡的人,能发慈悲心;对有权有势的人,就不能发慈悲心。看见有人没有吃、没有穿,我们就发慈悲心;但是看见有吃有穿的,就想不起来发慈悲心了。有人有病了,或者是没有人管了,我们就会给他发慈悲心;但是对身体比较健康的,有人关心的,我们就想不起来慈悲心了。我们的慈悲心是有分别的,而佛法里讲的慈悲心是无分别的。我们现在不知道要发慈悲心的原因,也不知道众生最可怜的地方。
众生最可怜的地方是什么?就是无明愚痴颠倒。这也是众生痛苦的根源。我们这些众生其实一点点也不明白诸法的真相和真理。凡夫么,迷而不觉。苦,执着于乐;无我,执着于有我。不净,执着于干净;痛苦,执着于快乐。这叫愚痴颠倒。我们的所思所想是快乐幸福。谁不愿意快乐啊?谁不愿意幸福啊?但是我们的所做所行统统都是痛苦的因。所以这叫无明愚痴颠倒。
众生,这些凡夫,不停息地感受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呢?不是没有吃、没有穿、没地方住、没有人管,这些都是暂时的困难。穷也不可能永远地穷,富也不可能永远地富。有病身体不好,也不可能永远不好;没有病身体好,也不可能永远好。这都是早晚的事。没有人管或者有人管,也是早晚的事,这也不是恒常的,不是不变的,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这都不是众生可怜的地方。众生可怜的地方,就是无明愚痴。无明愚痴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有权的还是没权的,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有家的还是没家的,有人关心的还是没人关心的,统统都是无明愚痴颠倒,都一样可怜。
如果能把众生痛苦的根源,最可怜的地方弄明白了,慈悲心就很容易修出来了。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弄明白。我们所发的这个慈悲心都是有限的,有条件的,有分别的。你看看,你所发的慈悲心是不是这样的?对那些当官的,尤其是有权有势还贪污的,你肯定发不出来慈悲心,还说“有什么了不起的。”对身体比较好的,一看就比较贡高傲慢的,你肯定发不出来慈悲心,还会骂他们,“怎么这么坏呢?”我们现在发慈悲心都是有条件的,都是有限的,都是有分别的。这不是佛法里讲的慈悲心。
佛法里讲的慈悲心是什么呢?对每一个众生都一样地对待。你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亲生儿女有什么样的慈心和悲心,对每一个众生也有这样的慈心和悲心,这才是佛法里讲的真正的慈悲心。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不是佛法里讲的慈悲心,而是一种同情心。很多人连同情心都没有,更谈不上慈悲心了。但是有的人只是有同情心,没有慈悲心。所以一定要将同情心和慈悲心分清楚。
我们为什么要发慈悲心,为什么要平等地对待一切众生呢?这是有因缘、有根据的,必须要这样做的。我们现在对亲生的父母,对亲生的儿女,尤其是儿女有慈悲心。父母对儿女都是真心的,想拔除他的痛苦,想给予他安乐。特别希望他能得到幸福快乐,特别希望他能摆脱一切痛苦。那我首先问你,你为什么这样做?你不会有别的理由。他一定会这样回答:他是我亲生的,是我们家的!你没有别的答案。再强调的时候,他就会说,这是我亲生的啊,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能不关心,能不照顾,能不慈爱他吗?就这个原因,别的没有。
这样的话,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相信生死轮回吗?你相信三世因果吗?那你肯定会回答:我相信。因为我是信佛的人,我是学佛的人,我当然相信啊!如果你相信。那每一个众生都是你亲生的,都是你们家的。今生今世来说不是你亲生的,不是你们家的,但是前世都是你亲生的,都是你们家的,你应该一样地对待。“那这不算,这是前世的事,我说的是今生的。”那前世和今生有什么区别啊?都是你吗!前世的你也是你,今生的你也是你!你前世生的和你今世生的有什么区别?那你前生的家和今生的家有什么区别?都是你的家么!前几年生的和今年生的有区别吗?这是我前几年生的,所以我就不用关心不用照顾了;这是我今年生的呀,我需要关心照顾。你刚才就是这样的一个回答。这个有道理吗?你肯定说,我前几年生的和今年生的没有区别。那样的话,你前世生的和今生生的也是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你生的。
家也是,好比现在很多人都愿意离婚。前一个家和后一个家都是家。后一个家的孩子和前一个家的孩子,这两个孩子有区别吗?没有区别,是吧?都是我亲生的。那前世的家和今生的家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换个地方。你如果是讲道理的话,你就没有理由不平等地对待,应该是平等的对待。父母也是,今生的父母和前生的父母有什么区别?你今生的父母,他们生你,抚养你长大,对你有恩德。但是你前世的父母也是一样,都亲生过你,都抚养过你,让你成长,这不都是一样吗?这么一想,那就彻底弄明白了。这样我们才能平等地对待一切众生,才能发出真正的慈悲心。对今生的父母和生生世世的父母没有区别,对今生的儿女和生生世世的儿女没有区别,这才是真正的慈悲心。
我讲过,出离心和四外加行重要。如果四外加行没有修好,对生死轮回,对三世因果没有深刻的体会,你无法能够发出慈悲心和菩提心。根本不明白这些道理,还说修慈悲心、菩提心。真的,这是不可能的!我为什么强调加行?尤其强调这些外加行——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这些课程?一定要对生死轮回、对三世因果有甚深的体会,我们才能往下学修,才能成就。否则的话,不可能!一句空话,没有任何的意义。发慈悲心当然好啊,功德大啊。发菩提心当然好啊,非常殊胜。但是没有前提条件,不可能成就,这不是你想发就能发出来的。
我今生的父母和一切众生,今生的儿女和一切众生要一样地对待。那这样的话,我怎么尽孝道,怎么抚养我今生这些儿女?这个可以。心里一定要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但是你实际行动的时候是要一步步地做。首先是从与你最有缘分、最需要你的众生做起,今生的父母和今生的儿女做起,这是应该的。今生的父母和今生的儿女跟其它的众生不一样。缘分不一样,缘分最近;情况也不一样。他们最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不是因为我的父母、我的儿女才去关心照顾,因为是最有缘分的众生,最需要我们的众生,所以去照顾、孝敬父母,去关心、抚养儿女,这是应该的。这个不用担心,可以这样做。
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发这两个心,完全要平等,不能有分别。如果有分别的话,不是佛法里讲的慈悲心。喜无量心是什么呢?喜无量心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特别从心里赞叹、随喜,这就是喜无量心。这就能帮助我们所发的慈悲心继续延续,继续保持。我们偶尔也会发出一些慈悲心,但是没有真正的喜无量心,那就很难保持下去,有时候也会反反复复。真有了喜无量心,我们才能保持下去。
慈悲心是发菩提心的前提条件。有了慈悲心,我们才能真正发出菩提心。知道众生都苦,想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知道众生需要安乐,想给予一切众生安乐。心里有特别明确的想法,不是嘴上说的。这个时候我们会进一步地去想:怎么才能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怎么才能给予一切众生安乐呢?这个时候就要发菩提心了。知道自己没有解脱,就无法救度这些众生。为什么呢?这些众生最痛苦的根源是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贪嗔痴慢疑等这些烦恼。
要让他们断烦恼,让他们证菩提,首先自己得有这个经验。自己没有经验,你怎么去教导别人、引导别人呢?连自己都没有出来,你想帮助救度别人,这是一种妄想,根本不可能的事。真想帮助别人,真想救度众生的话,必须要把握住自己,然后才能引导别人。你去帮助,去救度他们的时候,连自己都把握不住的话,一遇到对境,一遇到困难,一遇到磨难的时候,你就会把自己都陷入进去,你怎么救度他们呢?无法能够做到。要解脱,要成佛,得有个方法。你根本不懂这个方法,你怎么能去教给别人呢?你得知道这个过程,你得会引导。一步一步地让他先种下善根,然后再进一步地让他进入佛门,学习佛法,再进一步地让他开悟证悟,解脱成佛。这才是真正地帮助别人,救度别人。
这个时候你就会明白,自己不解脱,没有成就,肯定是不行的。我现在无法救度这些众生,无法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无法给予一切众生安乐。那我得先学修,让自己解脱成佛,这个决心叫菩提心。这样,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自然而然就有了。如果没有这样,你说的是空话。所以说,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
慈悲心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知母、知恩、报恩。首先你要知道,一切众生都当过你的父母。我们在前面学习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无始劫以来到现在,在辗转轮回的过程中,所有的众生都当过我们的父母,这叫知母。然后是知恩。他们当我们父母的时候,跟现在的父母一样,好吃的先给我们吃,好衣服先给我们穿,慈爱地抚养我们长大,都对我们有恩德,恩重如山。这叫知恩。第三个报恩,我们要报答这些父母众生的恩。
真正要报答父母众生的恩,首先自己要解脱成佛。什么叫解脱成佛?简单地讲:把所有的缘都了了,把所有的债都还了。不能有恩恩怨怨,不能有这些讨债还债的关系,通通地断掉。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对他们好一点也没有用,也是讨债还债的过程,也是报恩报怨的过程。根本不是帮助,也不是救度,更谈不上报恩。你对他们好一点,没有吃的,你就给点吃的;没有穿的,就给点穿的;没有住的,帮他找个地方住,有困难帮助帮助,为他们付出一些。这都离不开报恩报怨,都离不开讨债还债。为什么呢?自己的债还没有了,自己的这些怨还没有还。为什么说首先要解脱成佛呢?我们解脱了、成佛了,所有的怨都了了,所有的债都还了,我们之间没有这些报怨、报恩、讨债、还债的关系了,通通断掉了。然后我们没有私心,没有杂念地去帮助,去饶益,这才是真正地报恩啊!
佛讲过,你真想报恩,你首先为他们学佛修行,让自己解脱成佛,然后去救度他们。首先给他们种下善根,然后继续再进一步地让他们学佛修行,然后慢慢让他们开悟证悟,这样他们也能了缘、了债、了生死。他们能解脱了,这才是真正地报恩。发慈悲心,发菩提心,然后为众生学佛修行,让自己解脱成佛,然后乘愿再来,救度这些众生,这才是真正的报恩。你已经解脱了、成佛了,你再来的时候,是真正的乘愿再来啊!那个时候是救度他们来了,之前是讨债或者是还债而来的。知母、知恩、报恩要这样理解。
从现在起,我们要跟这些众生多结善缘,不要结恶缘。结恶缘,将来还要报应,会没完没了。一定要统统地断掉,别再结恶缘。跟这些众生结善缘,给他们念咒念佛诵经。我们念佛念咒诵经修法的时候,也带着他们;我们做回向的时候,也带着他们。现在我们周围很多人都不信佛,甚至还反对、诽谤,我们劝也劝不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怨他们,不能恨他们。有些人怨恨,“怎么不信呢?怎么不学还诽谤?”然后就开始怨恨人家。这是错误的。那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跟他们结恶缘,要结善缘。怎么结善缘呢?我们不能跟他们争吵,也不能从心里怨他们、恨他们,而要默默地发誓发愿:我们为他们要成佛!将来成佛以后,一定要度化他们。这样我们跟他们就能结善缘。将来我们成佛那天,就来救度他们。
到河边,方便的情况下,多念念咒,大声地念,水里有很多众生都能听得见,这样能种下善根。到山上,如果方便的情况下,出声地多念咒语、佛号。山上有很多很多众生,也能结上善缘。任何时候都是,方便的时候出声地念,不方便的时候默默地念,功德也回向给这些众生,这样我们到处能结善缘。将来我们成佛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眷属、弟子,那个时候多庄严,多有意义啊!如果不是这样,你将来成佛了,一个眷属也没有,一个弟子也没有,多孤独啊,多没有意义啊!
现在我们的修法里都有,磕大头的时候也带着众生,修除障法时也带着这些众生,修其它法的时候,也是带着这些众生。为什么?就是跟众生结善缘。平时也是,尽量帮助这些众生,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帮助这些众生,这也是结善缘。将来我们成佛的那天,肯定会有很多很多的眷属和弟子。我们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也是,不会有太多的障碍和违缘,一定会有很多的助缘。将来我们成佛的时候也是,不会有阻碍,弘法利生肯定会顺利,圆满成功。不是这样的话,你到处跟这些众生结恶缘,你学佛修行的道路上也会有很多的障碍和违缘,很难成就。即使成就了,你弘法利生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很多的障碍,也不能利益太多的众生。所以你一定要跟这些众生结善缘,这样我们就没有违缘,没有障碍。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辗转法轮的时候,善星比丘、提婆达多等很多人,都给佛做出违缘障碍。为什么呢?也是前世结的恶缘。但是佛已经了了,他们还没有了。成佛以后还有这个果报,佛虽然不受这个果报,但是也有。我们只结善缘,将来我们弘法利生一定能顺利圆满,对大家都有帮助、有好处,一定要这样学修。这些加行都多么的重要啊!
没有慈悲心,就没有菩提心。要发慈悲心就要知母、知恩、报恩。我们对前面学习过的生死轮回、三世因果没有甚深的了解和体会,就无法能够做到。所以我为什么总是强调加行,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很多人根本不重视,有的人根本不修加行,直接修正行,想一步登天,空中楼阁,通通都是妄想,不可能成功。有的人修加行,但是不修外加行,直接修内加行。不会站怎么会走呢?先学会站,然后再学会走,然后再学会跑。连站都不会站,想跑是不可能的,别做这些梦。想学就从基础开始学,从基础开始修,一步一步地学,一步一步地修。学习佛法要系统,修持佛法要按次第。没有次第的修法,就想一步登天,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都一定要学好,如理如法地学修,认认真真地,老老实实地,不要再虚伪,不要再欺骗自己。
自己最清楚自己,自己的相续中有没有出离心?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那你想学修其它法,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啊,两个次第啊,这都是不可能的事。先把出离心修好,然后再进一步地修菩提心。有菩提心的基础上,然后再进一步修证悟空性的智慧,然后再进一步地学修其他的修法。念佛求往生,没有问题,一定能往生;打坐修禅,一定能成就;念咒修本尊,一定能成就。你有缘分的话,直接修无上大圆满,即身成佛,时时刻刻都有成佛的可能。不要盲修瞎炼,一定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按次第来学修。
今天就讲到这里,最后祝愿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此福已得一切智,催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它,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