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报不爽
为什么要观修业报不爽呢?因为我们死亡之后,心识不会像油尽灯灭那样消亡,而是进入轮回重新受生。受生的地方不外乎恶趣和善趣两种,但不管生在恶趣还是善趣,我们都没有丝毫的自主权,只能在业力的牵引下受生。善业引入善趣,恶业引入恶趣,被业力牵引着在六道轮回里流转不息。我们只有掌握了业果运作的原理,才有改变和自主命运的机会。
你说这个六道轮回到底有没有?当我们心生嗔怒时,就是地狱的感受;心生贪婪时,就是饿鬼的感受;心生愚痴时,就是畜生道的感受。我们的心总是在贪嗔痴中变化,随时都在体验着六道中种种的苦,对不对?这是非常客观和现实的,我们的心识所感受到的苦乐升沉,就是我们生命个体的六道轮回。当我们嗔怒别人的时候,我们的心里也产生痛苦,这个苦的本质和地狱的苦是等同的。我们整天不思也不想,仅仅出于生存的本能,为了自己的一口饮食而奔波,这像不像畜生?和畜生道众生是一样的感受。
这是大乘对轮回的理解,我们是处于天堂还是地狱,完全取决于自己心灵的感受。如果你总是烦恼不断,痛苦多多,就是地狱;助人为乐,心生喜悦,就是天堂。我们天天都在干这个工作,一会儿上天堂,一会儿下地狱,是不是这样?所以经典中说,自己的地狱是自己的感受,不一定非得在某个地方,我们的苦境就是自己的地狱。如果能化苦为乐,世界就是天堂,对圣贤来说世界就是天堂,但对我们凡夫来说世界就是苦海。
当然从小乘的角度来说,这些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地狱天堂乃至整个六道都是真实存在的,是由众生共业形成的。因为我们还没有证悟“无我”的空性,没有破除这种执为实有的错觉。就像熟睡的人认为梦中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那样,我们现在是处于无明的迷梦中,这梦中的一切对我们目前来说都是真实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所以,尽管从究竟来说其性本空,我们仍然希望做一个好梦,而不希望感受三恶道的痛苦。
如何才能不堕入三恶道呢?那就只有至诚皈依三宝,以及如法取舍业果。取舍业果是皈依后要重点修学的内容。一旦忽略了业果,将来必然会投生于恶趣。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虽然不少是因为不懂佛法而堕入恶趣,但知法不修及轻视业果而入恶趣的,那就太多太多了。如果不注意业果的取舍,无论是博通三藏的法师,获得成就的瑜伽师,还是拥有神通神变的人,最终都要堕入恶趣受苦。
因为业果是非常微细的,只要我们没有解脱轮回,任何罪业之果都会使我们重新流转于生死之中。为了解脱轮回,就必须消除一切以无明为动机的业。也就是必须要如法取舍黑白业果。为了取舍业果,就必须要先深信业果。为了能深信业果,就必须要先思维业果。通过对业果的思维观察,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就能自然地做到如法取舍业果。
业果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从总的方面来说,我们应当明白以下几点:一、业所决定;二、业能增长;三、作已不失;四、不作不受。
一、业所决定
业的类型决定业的果报,作善业得善果,作恶业得恶果,这是一个必然的道理。正如俗话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不可能作善业得恶果,也不可能造恶业得善果。比如过去有一位长老,他的容貌无比丑陋,声音却非常悦耳动听。这是什么业果造成的呢?佛说,以前有一位国王建塔的时候,他是一位建塔的雇工,因为工程浩大而口出怨言,认为没有必要建那么大的塔。当塔建好之后,他又为以前所说的话忏悔,并在塔上供献一只风铃。因为不敬三宝的恶业,导致身体丑陋;又因为欢喜供铃的功德,获得动听的声音。现在的果报就是他往昔的善恶业决定的。
二、业能增长
业在没有成熟之前,是会不断增长壮大的。我们现在假如造了恶业,即使很微小,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可是第二天它会增长,第三天长得更大。这是很麻烦的事。我们造善业也是如此,善业也会增值。即使现在所做的善业很微小,但就像树苗一样,虽然这个种子现在很小,在以后却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因此,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并且当天的恶业我们要当天忏悔,不要让它长大成熟,那时再忏悔就来不及了。当天的善业也要当天回向,这样它会长得更大。
三、作已不失
我们一旦造下了业,种下了善恶二因,如果没有遭受外缘破坏的话,是不可能坏失的。如经中说:“所作业不失,纵经百千劫,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不管经过多长时间,哪怕百千万劫,这个业也是不会坏失的。除非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把它摧毁。比如嗔心就会破坏善业,虽然我们造了很大善业,要是生起一个嗔怒心的话,这个善业就可能被摧毁了。就像播种一样,种子要是被火烧焦了,播到地里是不会管用的,它不会再生长结果。我们造作恶业也是如此,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摧毁。比如依止四力进行忏悔,修持三十五佛,百字明等等,就可以把恶业摧毁。
四、不作不受
我们不作善恶二业,就不会领受乐苦二果。肯定是这样的。不作某一善业,不会获得相应的某一乐果;不作某一恶业,也决不会感受相应的某一苦果。有的人可能会有一些愚痴的想法,认为自己所做的恶业是为他人而作的,并不是为自身而作,有什么恶果应该由别人承担,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害处。但实际上是自己造业自己承受,如《亲友书》中说:“汝勿为他造恶业,若妻若师若父母,汝自造作还自受。”诸业除非不作,一旦作了,必然会亲自感受其果报。不管是为谁而作,也只有自己独自受苦,即使堕入无间地狱,别人也不能为你承担分毫。同样地,别人所做的善恶业,也决不会由我们来承受其果报。比如有的人看到乞丐却不愿施舍,担心对方用这些财物来作恶,那么自己也有责任,会承担相应的恶果。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业果的原则是不作不受,只要是出于慈悲而施予对方,就是属于你自己的善业,至于他会用这些财物来干什么,则是他自己的问题,业报只能由他自己来承担,决不会跑到你身上来。
我们这个肉体终究有毁灭的一天,百年之后什么都会消失,只有这个业不会消失,生前所造的善恶业是形影不离的,会跟随心识而去,我们终究会感受到这种业所带来的苦乐。因此,要对业果生起一个决定的道理。决定以后,我们才能知道如何取舍,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做了会产生什么后果,明白这是善业还是恶业。如此,才能真正地做到断恶修善。
这是善恶业的因果问题,讲了业果的四个主要特征。如果细讲的话,就要涉及到业的大小种类等等。对于这方面的修学,大家除了要如理思维外,还要多看一些相关的论著。以及参阅佛的一些本生传。例如《贤愚经》、《百业经》、《百喻经》及四部律典等开示业果道理的经典,这都是业果方面的实例,可以增强我们的感性认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