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齐修
根桑泽程仁波车述
六度总摄,每度分三,为十八支分。又每度皆具六度,比如法施讲经,以能讲所讲等为布施;无贪清净为持戒;反复申说不厌为忍辱;寻求义理无间为精进;深悉法要无散乱而讲为禅定;离开三轮相为智慧,余可例如。
复次,广说六度。
弥拉日巴尊者云:“一切不为我以外无布施,心口相同以外无持戒,于其深义不恐怖以外无忍辱,行持不间断以外无精进,行住坐卧清净以外无禅定,了达空性以外无智慧。身、口、意三门清净以外无方便度,四魔降伏以外无力度,成佛度生以外无愿度,能识能破三毒以外无智度。”
阿底峡尊者弟子登巴格西问尊者云:“行持以何者为最上?”尊者云:“无我为学问第一,调伏身心励令清净为持戒第一,利他不贪为布施第一,观照自心为口诀第一,知一切如幻为对治根尘第一,不同凡夫为行动第一,远离三毒为成就第一,一切不贪著为神通第一,常居卑下为忍辱第一,舍离世事为精进第一,妄心不起为禅定第一,一切相不取不著为智慧第一。”
智悲光尊者云:“自知足者,必有舍心为布施;一心想上师、三宝是依怙为持戒;不嗔打骂为忍辱;施等齐修为精进;修本尊观想明显,三宝具足一心无沉、无掉为禅定;深生空见不著实相为智慧。”
菩萨所缘行相,不离大悲心,解证空性,是为六度齐修。洒尔哈祖师语录云:“无悲心而通空性者,不得究竟菩提;有悲心而不通空性者,不能解脱轮回。”因通达空见,为智慧,非悲智双运,无能证菩提正果,悲智具足者,不舍众生,不住涅槃,是为菩萨殊胜行,小乘人固不堪任也。龙树菩萨云:“胜义(般若空理)与悲心同修者,成菩提道路也。”阿底峡尊者示肿登巴云:“胜义悲心为法药之王,对治凡夫一切三毒重病。”又云:“证得空性,决无三毒烦恼。如有者,只是在口头、书上了解而已!真知者,已如棉花柔软矣!究竟般若之理,是法我皆空,即空之义亦无矣。”又云:“菩萨所行即为六度。见空性者,自然见内外受用不起贪着为布施,不起垢心为持戒,无人我为忍辱,知法义深求无间为精进,不取外缘为禅定,不著实相为智慧。”又云:“悲心与空性,为成佛要件。通达空性为见,见净为定,悲空无二为戒。三者具足日常精进修学者,梦中亦能通达其义,显现成就,或临终显现,或中阴身显现,故虽不能于生前成就,亦可于中阴现时成就也。”是故说八万四千法门,以悲心、菩提心与空性不二之理为第一,如点灯燃,非芯油等和合不成。
康、藏有修生起、圆满而成魔者,即不达空性与悲心等和合之过患。“有二喇嘛朝隆多大德,至门,目光炯炯。大德云:‘汝修马头金刚,观想太恶,顶上要空一点,可多修圆满,少修生起,发大菩提心,不然则为魔矣!”此殆嫌其太起嗔心而修,不达空性也。以无菩提心即与外道法相同,以外道亦修观想气功,惟无皈依处与菩提心耳!是知佛道离二不成也。格西喀那巴云:“吾人从皈依起,最胜秘密法止,如不舍世间心,即修本尊,已现瑞相,此亦为根基不固,如在水中也。”以无菩提心,不舍世间,如筑宫殿于冰层,不久消沉,因得人天或堕狱,均甚危险,有谓皈依为初基,无关紧要,此为大错。若无菩提心者,便成邪魔外道也。盖大菩提心,当从见佛历史及三宝功德而发,非可劝请随喜者。自己行持,觉得了解般若,通空性,定得下,或得天耳等神通,见本尊等,如此境界,固是由行持精进而得,但要知道是从大悲心来。若从慢心、贪心为我心而得者,必造恶魔。
又复当知,前五度为大悲所摄,后一度之闻、思、修三者,菩提心又何可少?如闻法为众生而闻,如是思惟,如是修持回向,方是六度齐修,故说悲智不二,并非由此生此。以救众生心切,闻时即思即修,此心同时而发,无初中后,不可分离。是谓行一法即遍一切法。若只随便修持而不闻思,如上岩无手,其可得乎?比如皈依,想众生同时皈依,为生起次第。观六道苦,由皈依境中放光加持,为圆满次第。再使众生皆成本尊,并以功德回向等,为秘密法生圆二次第也。故说佛法虽深广若海,有菩提心者,法法皆可成就,如糖无中边,只是一味。
阿底峡尊者,至后藏勒挡地方,有学问者三人来同辩论。尊者云:“辩论教派,如内外大小显密,纵讲说多,皆妄念所成,人寿无常,何暇喋喋为也?”又问行持之法,尊者云:“虚空无边,众生无尽,如发广大菩提心,修二资粮,以功德回向,此为究竟行持。如只在辩论教派,或文身句义,此书本上学问,无益于人我也。”又尊者告罗杂哇(接尊者入藏宏法者)云:“汝通晓三藏,若但从仪轨修学,恐尚不足,须要大小显密圆融总摄而修持。谓:红牛、牦牛、驼牛之奶,不皆可成酥耶?且诸法不能遍修,须以上师口诀为殊胜教授,戒条尤关紧切。如依此而修,则吾入藏当有益,否则汝三藏皆通,可以坐而成佛,又何须吾入藏耶?”
行持要得清净境界者,须从对治三毒入手。倘谓已见空性,人蹑衣襟,辄怒目相向,或不以仇怨为父母者,此行持尚远也。“博多瓦问格西登巴:‘佛法有何分别?’格西曰:‘能对治三毒,即是佛法;同乎凡夫,和乎世间者,非佛法也。’对上师有净信,重口诀,视众生平等,即是佛法,否亦非是。又见定戒三者,三根各别。于黑、白业果瞭然深信为真见,为下根;知内外一切法,了解有无空者,为中根见;通达般若与大悲无二,为上根见也。观佛相明显能定得下,为下根定;知悲空不二,一心不乱,为中根定;不著能所三轮,现证空性为上根定也。忏修黑白为下根戒,于福慧资粮无贪,知一切如幻,为中根戒;修一切善不求福慧,见空性,为上根戒也。以此行持无我,无妄念,一切清净,是为初地境界。”
又格西著述中说:“闻法要圆融摄持,独一而修,此为最要意义。”无垢光尊者云:“佛法如天上星、地上树,依法而修,何时可完?但成佛法要,是在能圆融一切无二。”荡巴桑结云:“小猫求食,各处寻伺,依善知识拣择,亦复如是。”此谓法门甚多,文武本尊各不同,如闻时有菩提心、四无量心者,则一切相同。思时解释文义,如剪羊毛,次第勿乱,认清进修时,当如哑子,一切不管,无垢而修,决定得到晴天无云境界也。仰米达果善知识云:“闻、思、修三,应同时进趣,闻了即解,解了即修,此为最要。”如闻戒杀,想犯之必堕地狱,坚决不杀,是为圆修,亦为三圆满。一切圆修所得者,即增上慧也。又如以油灯供佛,发愿为菩提心,为众生而供为布施,恭敬为戒,不惧冷热为忍辱,无间为精进,无散心为禅定,三轮空为智慧,具足六度功德回向,为菩提行。菩萨为众生事,不求自利而自利,正如田中种谷,草亦随生,是不求而得者,如只求草,转失义利。故说大乘发心,一切圆满,此为一切法究竟义,如是应知。
巴祖仁波车求加持偈曰:
我入大乘菩提心未生,六度齐修愿行悉为我;
与戒相违功德无所依,速生胜心求上师加持。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