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一之上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一之上
楞严经指掌疏卷一
京都拈花寺贤宗后学达天通理 敬述
嗣法门人兴宗祖旺 誊清怀仁祖毓 较字
第九总释名题者。谓名者实之宾。题者经之纲。一经大义。萃在名题。故言总释。谓总释一经大义于名题中也。又名谓能译人名。题谓所译经题。而言总释者。谓人名经题以总释之也。即分为二。
一经题。二译人。 初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
释此经题。略作五义。一先会五名。二正释现题。三略备古法。四重申西名。五附释卷次。 初
按经中佛自所说。有五种题名。一曰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正脉云。境智为名。谓大等是境。十方下属智。)二曰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知海。(正脉云。机益为名。谓阿难性尼为机。得菩提等是益。)三曰如来密因。修证了义。(正脉云。性修为名。以如来密因属性具。修证了义属修得。)四曰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正脉 云。要妙为名。盖上七字为显。为最妙。下八字为密。为最要。)五曰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正脉云。因果为名。以菩萨万行为因。首楞严即果也。)今此题者。于五名中略取十九字。择要该广。次第摄经。乃结集者善巧所成。
二正释现题。四。
一指法宗体。即大之一字也。所言大者。即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故称为大。在华严即一真法界。而一真法界。该四法界。统摄乎因因果果。无量妙门。无边妙义。不其大乎。诸经或目为实相。或目为佛性。或目为圆觉。或目为真如等。其实皆一心也。在本经即如来藏心。而如来藏心。非一切法。一切法莫能收摄。即一切法。一切法莫能逃遁。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得已强名为大。非对小言大。以对小言大。则大有分限。非真大故。亦非先小后大。以先小后大。则大有始终。非本大故。是知此大。十方无尽。三际莫穷。在迷为如来密因。在悟为修证了义。在因为菩萨万行。在果为首楞严王。一经要妙。不出此宗。十界纽枢。无逾兹体。以之冠首。良有以焉。
二显法胜妙。即佛顶二字。所言佛顶者。即肉髻相上无见顶也。肉髻相。为三十二相之一。在青螺绀发正中。如春山吐日。而顶不可见。如佛初降生。岚毗尼林神。为佛乳母。捧持谛观。不见其顶。又佛成道后。游波罗奈。东方应持菩萨。欲穷佛顶。上历沙界。终不能见。乃八十随好之一。无见顶好也。用斯显法者。略有二义。一佛顶最胜无上。显此法最胜。依之修习。直趣无上菩提故。二佛顶最妙无见。显此法至妙。唯佛究尽。一切所不能了故。又上但显大。此复显其胜妙。盖直指法体为大。为佛顶耳。又佛顶亦可作喻。但不如直指之为亲也。
三别出义相。曲分四。
一正因密熏。即如来密因句也。如来者。十号之一。仿同先德号。释有二义。一随相释。谓佛佛道同。后佛出世。宛同先佛再来。故名如来。二入理释。随教浅深。难尽多种。今据终实。谓如为本觉。来为始觉。始觉究竟。即同本故。亦仿同先德义也。对下菩萨。即是果人。乃诸菩萨道后之号。密因者。即正因佛性。众生等有。迷而不知。虽迷而不知。由内熏力故。遇缘信发。究竟可以成佛。正以可成佛故。名如来因。在迷不知故。复名为密。又因称如来。复名为密者。为遣两种人过。一如来二字。遣小教二乘。抱迷绝分之过。以彼不达即心即佛。自甘绝分。一向沈空。今闻因即如来。顿然梦觉醉醒。回小向大。成佛有分。二密之一字。遣圆教狂慧废置进修之过。以彼才信自心。便谓是佛。一向废修。今闻但是密具。自知非是己成。从性起修。冀果方能。然此即是二根本中真本。所谓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至文中十番显见。且从眼根指出。以一例五。六根皆具。若扩而充之。不唯近具根中。实为远该万法。迨后会四科。融七大。明生续之因。示圆融之故。全彰三藏。不离一心。如来密因之旨。显发无余蕴矣。经文首从请定。至四卷前半。身意轻安。得未曾有。如来重重开示。令修奢摩。当机方以信顺。四分中开示奢摩成信分。义齐于此。
二了因显发。即修证了义句也。因信起观曰修。盖即以观行为修。非历事造修也。由行成解曰证。盖即以解悟为证。非历位取证也。良以圆顿行人。信时即兼解悟。解时已有证入。故前分末。即许阿难等心悟实相。而此段。即云修证了义。其实前方是信。此方是解。盖以行布不碍圆融。取胜为言。然谓之了义者。有二义。一者了悟前义。二者了无余义。了悟前义者。由前段当机信顺。虽知有如来密因。犹未能现量体悟。故自喻云。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请观门。求悟入也。)如是如来为之分门以定二义。验证以释二疑。绾巾以示伦次。冥授以选本根。盖即令其以耳门三昧。修习证入。了悟前段。如来密因义也。了无余义者。谓耳根圆通。超二十四圣而独妙。依此修证。则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了无余义可修可证。至下菩萨万行。亦不过圆融中。略示行布之义。经文义分两段。首从四卷后半。请华屋之门。至六卷中。十恒沙众。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等。为开示理观。次从六卷后半。请安立道场。至七卷中。顶光说咒。显示利益。两众愿护等。为开示事仪。总为令修三摩。四分中。开示三摩成解分。义齐于此。
三缘因助修。即诸菩萨万行句也。菩萨略梵语。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释有三义。一约自利。谓觉虽分证。尚有情识故。二约利他。谓觉彼有情。令他同己故。三约两利。谓上求大觉。下化有情故。对上如来。即是因人。乃如来道前之号。而言诸者。通指禅那中。分证诸圣。五十五位之数。历位所修。行应无量。如十信。全根力而植佛种。十住。生佛家而成佛子。十行。广六度而行佛事。十回向。回佛事而向佛心。四加行。泯心佛而灭数量。十地。契真如而覆涅槃。等觉。齐佛际而破生相。一具一切。主伴重重。缘起无碍。犹如帝网。今言万明多。非局定数也。准前释了义云。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了无余义。可修可证。今又言万行者。良以行布既不碍于圆融。圆融又何嫌于行布。前为推重初心。解时即言证入。令知理由顿悟。此为对治狂慧。悟后仍分阶差。令知事必渐修。但悟后之修。无劳肯綮。如彼鹏飞万里。培风于未徙之先。龙骤千江。奋力在将行之际。是知圆顿行人。功业惟在初心。干慧以后。即属任运流入。故后识阴文云。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于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然既曰超入。自非蚁山蠖树可比。(蚁子登山。尺蠖上树。皆用力难到者。)经文自七卷后半。阿难请位。至八卷结示五名。中间历谈位行。皆为令修禅那。四分中。开示禅那成行分。义齐于此。
四妙果究证。即首楞严三字也。梵语首楞严。涅槃经佛自释云。首楞者。名一切事毕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古德依此。遂明其为彻法底源。不动不坏。据古德意。言一切事毕竟者。即是穷彻诸法根底本源。如法华究竟诸法实相之义。或有翻为健相三昧者。亦以能究竟诸法实相故也。而得坚固者。谓事到毕竟。即性常住。故即明其为不动不坏。以既能穷彻诸法根底本源。法法无非实相。求于去来生灭了不可得。有何动坏。如法华所谓世间相常住是也。承上即是历前诸位。修练治习。至斯乃穷彻诸法。根底本源。不动不坏。证一切智。而成常住果矣。若以本经现文释之。与上稍异。谓凡一切事毕竟坚固。即名首楞严。故古德亦有直翻为究竟坚固者。良以如来密因。久沦七趣。修证了义。动招五魔。菩萨万行。多缘理障。由是如来精研七趣。而明其原无。详辨五魔。而教以预识。重明五阴。而示以渐修。知此则七趣不沦。五魔不扰。理障不蔽。奢摩。三摩。禅那。始终不坏。故直目之曰究竟坚固。所谓首楞严是也。是知首楞严义。通乎前之三分。以从前三离障得名。故初卷中阿难所请者。乃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而如来所许者。乃首楞严王。经文自八卷半。请谈七趣。至正宗分尽。无非令其成就乎此。四分中。当开示楞严成证分也。已上别出义相竟。
四结示诠体。即经之一字也。华梵名义。略见于藏乘分摄门中。杂心论出五义。一涌泉。义味无尽故。二出生。出生诸法故。三显示。显示教理故。四绳墨。辨析邪正故。五结鬘。结成文相故。佛地论有二义。一贯穿。谓贯穿所说法义。二摄持。谓摄持所化众生。此方训释有四义。一常。三世不易故。二法。十方同遵故。昭明太子意也。三径。修行径路故。四典。摄生定典故。隐士刘虬意也。此属能诠。以大佛顶等是所诠故。通收声名句文。故为体也。已上正释现题竟。
三略备古法二
一立题法。谓诸经立题。人法喻单复具足例有七种。一单人。如净名。二单法。如涅槃。三单喻。如宝积。四法喻复。如妙法莲华。五人法复。如胜天王般若。六人喻复。如佛说梵网。七具足三。如大方广佛华严。今例华严。谓佛顶亦可作喻。如来菩萨为人。余皆是法。然既法喻合明。足显幽深。况是如来菩萨境界。自非权小诸经可比。
二释题法。正脉云。古式有二。一作对释。二离合释。今作对有五。一法喻对。谓大字是法。佛顶是喻。二体用对。谓大佛顶是体。如来密因等是用。以有生信。发解。成行。致果。等用故。三性修对。谓如来密因属性。修证了义属修。四因果对。谓万行是因。楞严为果。亦动静对。可知。五通别对。谓经是通题。以修多罗藏。皆名经故。上属别题。以大佛顶等。非余经故。又诸经通五人说。故名为通。大佛顶等。局在佛说。故名为别。离合亦五。一大字是法。约理故胜。佛顶是喻。约相故劣。佛顶上加之字。依主释也。二如来密因属性。修证了义属修。两别双举相违释也。下二句。因果相违。可知。三万字是数。行字是体。万下加即字。体挟数量。带数释也。四经字是体。如来密因等是用。经上加即字。体持业用。持业释也。五大佛顶等是经之所有。经上加非字。分取他名。有财释也。邻近一释。文不明显。必欲作者。应云。大佛顶等是修多罗藏。故称为经。即居近邻强。邻近释也。正脉云。此不废古释。略备参考。余不悉。
四重申西名
谓此经。亦名中印土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释曰此别行题目也。印土即是天竺。于下译人中释。那烂陀。此云施无厌。西域记云。此伽蓝南。庵没罗林有池。其龙名那烂陀。据此乃是以龙名池。依池名伽蓝。以其近彼池故。佛灭度后。六帝缉兴。园林绀宇。都建一门。主客万僧。住持高俊。印土名蓝。无过此者。故以大道场称之。经依道场。故即以道场名经。灌顶部者。彼经五部之一。此一部中。仍该多经。今此经者。乃于中录出。各别行持。尤见其为至精至要法也。
五附释卷次
卷者。对舒而言。谓舒之以便诵持。卷之以便供奉也。又古经书。多以轴为卷。今易制未易其名耳。第谓次第。一者数之始也。此经文有十卷。以次第论。此卷为始。故云第一。(后卷次例知)经题竟。
二译人四 一主译人。二译语人。三证译人。四笔受人。 初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首言唐者。纪译经时也。按译经图记。此经翻译在则天罢政。中宗嗣位。神龙元年时故。中天竺。标译人处也。灌顶云。天竺。或云乾竺。干豆。身毒。印度等。皆梵音轻重耳。此云月邦。以其有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故。又以此大国。形诸小国。如星中月故。或云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如半月形故。地当阎浮中心。周九万余里。东西南北。及中。皆名天竺。译主乃中天竺人也。沙门者。释子通称。此云勤息。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故。般刺密谛者。译主别名。此云极量。谓自行化他。皆极尽其量故。或云到彼岸。或云成办究竟。皆极尽其量之义。末言译者。纪译经之事也。译谓翻易。谓翻易西梵之语。而为东华语故。正脉云。特科为主译者。以此经未来。盛名先至。天台西向拜求。一十八年。竟未谐愿。彼国禁为国宝。师潜匿航海赍来。于唐中宗初年。达广州。适遇房相。请于制止寺译成。速回以解责边之难。(国王因师潜过。罪责守边官吏故也。)夫大师冒禁艰苦。志益此方。且具通方智辩。总统译场。虽功成身退。而名不可泯。故首标主译。以重元勋也。
二译语人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乌苌。奘传名鸟仗那。唐言苑。阿输迦王之苑囿也。旧曰乌场。或乌茶。在北天竺境。弥伽释迦。此云能降伏。以于内外魔怨。皆能降故。译语。即是翻音。言西梵语字。与此全殊。若观梵本。非唯不知其语。兼亦不识其字。须先随其梵音。以此方之字易之。名为翻字。翻字之后。方可读之。然同于咒语。须兼通两国言音者。变梵语为华言。名为翻音。今云译语是也。亦云度语。谓酌度两国言音。务使彼此相当。定言词。成章句故。不先列翻字人者。以私译不备员。亦此师代之耳。
三证译人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摸象云。古本并有第三罗浮沙门。怀迪证译一行。不知今本何以不载。后刻经者。宜增入之。灌顶云。迪师循州人。因住罗浮山南楼寺。故山寺俱称。令远近皆知故。者进也。循也。沙门名怀迪者。取其常怀精进。循道而行之意。证译者。谓于翻字翻音二中。总为参详较正。以师久习经论。备谙五梵。故于译场之中。独充此职。然前二师。身生西国。语精梵言。虽亦兼美唐文。乍来恐未尽善。经师参详较正。不唯不谬佛意。兼亦善合机心。佛法流通。厥功非细。愿诸后贤。各思报本。
四笔受人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菩萨戒。大乘戒也。梵网经云。欲受国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房相遵此受此。以菩萨为兄。以佛为父。故自以弟子称之。此法衔也。次下明世职。前者先也。以下官名。皆其先任旧职故。正议。史称正谏。言官之名。大夫者。大正风化。扶树人才。有维持世道之任。举荐贤能之责也。同者。兼同协理之义。中书门下。二俱内省。左右相府之名。中书省。多掌王言。门下省。多出政事。融乃权兼两省。故并书之。平章者。书曰平章百姓。平均也。章显也。谓均理政务。章显法度也。事即政务法度之事。不言现职者。为讳被谪事故。清河地名。房相之梓里也。房相名融。其子名管。父子俱相。而融事略出管之传文。笔受者。谓前三师已成草本。房相受之。秉笔润色。务使文质相当。雅俗兼利。故正脉以润文科之。夫如来灭度。佛法付嘱王臣。因缘会遇。遭际各殊。详融事。为相于武后末年。被谪于中宗元年。才至广州。便遇斯典。请译笔受。成此莫大功德。以世情观之。似可悲。以佛法观之。则庆甚矣。总释名题竟。
第十别解文义者。谓文分十卷。义派干差。若不解千差之义。难以销十卷之文。空说名题。徒诵词句。信解无以。行果安成。为此别解。不避烦分。然道安雄判。既雅合于亲光。而指掌新疏。亦承用乎三分。
一叙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初二 一六成证信叙。二二缘发起叙。 初(六成者。六种成就。谓信。闻。时。主。处。众也。六种阙一。大教不兴。故云成就。言证信者。谓标记主伴。指说时方。证法有所授。令人生信故。)二 一总标五成。二别列听众。 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
如是者。信成就。为顺此义。作信顺之词。以信者言如是。不信者则言不如是故。此随相释也。又一切事究竟坚固名如。离生灭去来等见名是。此入理释也。又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名如。不诳不妄名是。此据文释也。又如佛所说。无有不是。亦信顺义。智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故为第一。若对下文。应作指法之词。即指者一部经说。
我闻者。闻成就。亦结集者。自述法有所授故。夫圣人无我。而云我闻者。盖是随世假我。亦法身真我。拣非妄我。及于邪我。闻谓亲闻。非私淑读古者可比。下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为第二。若连上为句。应云如是一经。我从佛闻。
一时者。时成就。不纪年月。但云一时者。以如来说法。处无定方。灭后结集。传通异域。约东西正建不同。约上下延促不等。彼此差互。难以考稽。故总言之。盖取师资合会。说听究竟。为一时也。古德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若至。其理自彰。故为第三。若对上句。应是追忆昔闻。漫言彼一时也。
佛者。主成就。梵语佛陀。此云觉者。十种通号之一。觉有三义。一自觉。拣凡夫。二觉他。拣二乘。三觉满。拣菩萨。者字训人。通指能觉人说。若就今经。别指释迦。以楞严会主。非余佛故。法华云。唯有如来。我等所归。故为第四。
在室下。处成就。室罗筏。具云室罗筏悉底。旧云舍卫。或云舍婆提。此翻丰德。或翻闻物。谓国丰四德。 (财宝。五欲。多闻。解脱。)为物所闻故。祇桓精舍。在室罗近境。祇即祇陀。亦云逝多。匿王太子也。此翻战胜。以太子生时。匿王凯旋。故名桓林也。是其所施故。精舍。给孤园也。园中置舍。最极精奇。舍园从舍称故。原园林俱属太子。给孤长者。买园建舍。请佛说法。不辞布金之费。遂感太子并林施之。君尊臣卑。故桓先舍次。诸经多言祇树给园。此称校雅。下云属诸比丘。休夏自恣。佛僧安居。非此不可。故为第五。(长者买园。事详涅槃阿含贤愚等经。非急不载。)总标五成竟。
二别列听众二 一声闻众。二辟支众。 初三 一举类标数。二明位叹德。三略出上首。 初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初举类显胜。与者并与。兼及义也。大者拣小。非有学故。又三义名大。谓大。多。胜。大者。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故。多者。内外典籍。无不博通。非寡解故。胜者。超出九十六种外道。非劣器故。比丘名含三义。一乞士。谓乞食乞法。资益身心故。二破恶。谓破见破思。涤除诸恶故。三怖魔。谓出家出界。魔怖失党故。众者。梵语僧伽。此云和合众。和合有二。一事和。谓戒。见。利。身。口。意。六事俱和故。二理和。谓同证择灭无为法故。今但言众。不言和合者。以众则必和。不和非众也。○下句。标数显同。报恩经云。初度陈如五人。次度耶舍门徒五十人。次度优楼频螺门徒五百。次度伽耶门徒三百。次度那提门徒二百。次度身子门徒一百。次度目连门徒一百。共计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减五人者。略零数故。俱犹同也。此等皆久修异道。空无所获。遇佛得益。感恩常随。今亦同听。故云与俱。举类标数竟。
二明位叹德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初据迹明位。皆是者。无异众故。漏谓三漏。谓欲漏(欲界烦恼)有漏(上二界烦恼。)无明漏(三界无明)也。具此者。如漏器不堪用故。又于生死中有漏落故。此众已断。故云无也。大有三义。一拣定性。能回心故。二拣实行。是权现故。三拣同类。称上首故。阿罗汉。亦三义。一应供。堪为福田故。即乞士果。二杀贼。杀烦恼贼故。即破恶果。三无生。永绝后有故。即怖魔果。小乘久擅斯名。故为迹也。○佛子下。约本叹德。明位据迹。叹德约本者。引小乘向大乘故。外现声闻。内秘菩萨。故称佛子。既称佛子。不屑逃形自守。故云住持。谓住世间。持佛法。化众生故。虽住世间。不为诸有所系。故曰善超。若一向沈空滞寂者。纵超非善。诸有者。略明有三。处中说九。广演成二十五。其中因果不亡。故称为有。国土。王都也。繁华射眼。胜欲牵心。具威具仪。不易可得。曰能于。曰成就者。自是尘中作主。非彼勉强诈饰者可比。从随也。佛转法轮。教化众生。此众常随。引摄同类故。超有则不著于有。具仪则不沦于空。空有不羁。故以妙称。又以其从佛转轮。缘结有素。故堪遗嘱。谓遗命成佛。嘱累度生。二俱堪故。此上叹自利之德。虽兼利他。乃借物成己。仍属自利。毗尼者。戒律之总名。治身曰严。治心曰净。又事戒则严。理戒则净。今显理事双持。身心并治。故曰严。曰净。然亦非徒自利。故曰弘范三界。谓弘开法范于三界中也。应身者。随机应现。无量者。机有无量。应身亦无量故。度脱众生者。不惟现身。亦兼说法。如法华妙音观音之类。未来者。总该尽际。尘累者。通摄尘劳。言众生尘劳累坠。轮转生死。如堕深渊。如沈巨溺。此众能挽之令起。渡之令过。故曰拔曰济。此上叹化他之德。虽兼自利。乃以己成物。仍属化他。此化他德中。初云弘范三界。似局一土。次云应身无量。则该十方。末云拔济未来。乃通尽际。则横竖无不可化之生矣。(问。法华叹德。显然声闻。此经叹德。明是菩萨。古德据此。判楞严在法华之后。似为当理。若在前者。此云何通。答。结集善权。本迹互影。法华处处显本。故叹德惟迹。楞严在在皆本。本迹原自无碍。互影方显不遗。若不尔者。则法华惟本。不显摄生之权。楞严惟迹。全迷实证之深。岂尽善哉。诸经亦有不尔。或但为一类机故。)明位叹德竟。
三略出上首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舍利。尊者母也。此云鹙鹭。以其母眼净口利。可比此鸟。故以为名。弗翻为子。尊者是其所生。连母为号。亦云身子。以其母身形端正。犹云端正身者之子故。阿含云。我佛法中。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者。舍利弗为第一。故今以大智称之。
目犍连。此云采菽氏。姓也。上古有仙。居山采菽而食。因以为姓。尊者其苗裔耳。名尼拘律陀。此云无节树。以父母无子。祷树神而生。即以名焉。阿含云。我佛法中。神通轻举。飞到十方者。目犍连为第一。以其有大神化。故不名其名。惟姓上以摩诃拣之。
摩诃拘絺罗。此云大膝。身子舅也。往论胜姊。姊孕身子。则不能及。知其所怀智人。生必胜我。因而发愤。游学南竺。读十八种经。无暇剪爪。世称长爪梵志。学优还家。诣佛索甥。佛令立论。乃曰我以一切法不受为宗。佛曰还受是见否。自思若受是见。自宗相违。(以立不受宗故)若不受是见。自宗则坏。(以不受故还同众见。不应立是宗故。)义堕词屈。向佛谢罪。佛令出家。证无学果。阿含云。我佛法中。得四辩才。触问能答者。拘絺罗为第一。
富楼那。此云满愿。尊者父也。弥多罗尼。此云慈女。尊者母也。尊者是其所生。称谓从略。故但云满慈子。阿含云。我佛法中。善能广说。分别义理者。满慈子为第一。
须菩提。此云空生。以尊者生时。其家库藏皆空。父母疑之。库藏复现。故又名善现。相师占曰。既善且吉。故亦名善吉。常修无诤三昧。佛弟子中。解空第一。
优波尼沙陀。此云尘性。观尘性空而得道故。又云近少。白骨微尘。色将尽故。自陈圆通文云。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余众不能俱列。故置等言。并是法门头角。大众纲领。故云而为上首。声闻众竟。
二辟支众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初正叙无学。楞严听众。非止声闻一类。故云复有。数称无量者。极言其多故。辟支。具云辟支迦罗。名含二义。一独觉。出无佛世。随时观变。体物自觉者。二缘觉。出有佛世。禀教观缘。缘断证真者。慈恩云。释尊出世。五百独觉。从山中来。(出无佛世。住山待佛者)仁王云。八百万亿缘觉大仙。皆来集会。今二类俱有。故存梵言。无学者。真穷惑尽。于自类中无所学故。○并其下。兼明有学。师偕其资。故云并也。初心。即是有学。谓初发取证辟支心故。同来者。资随其师。亦风行草偃义也。○属诸下。总陈来意。属附也。言此众既非常随。许于异处安居。今相将而来。意为附诸比丘。作自恣法耳。诸比丘。指常随众。以是声闻律仪僧故。休竟也。佛制比丘。夏月安居。一为结制办道。一为护生避嫌。今当竟夏之日。即九旬解制时也。佛制于七月十五。或十四。十六日。解制。考劾九旬德业。自知己过者。自己陈说。自不知过者。恣任僧举。故曰自恣。恐稍有瑕玼。即玷清众故也。然此中辟支。与上科声闻。俱属当机。以此经原为融其小心。成就大志。古德云。子期不遇。伯牙绝弦。法若无人。说将谁听。故为第六。(此上六种成就。亦名通序。通于诸经故。亦名经后序。结集建立故。结集建立。有因有意。繁见诸疏解中不录。)六成证信叙竟。
二二缘发起叙(诸教兴起。各有感发之缘。或多或少。各有取意。今具二缘。)二 一菩萨发起。二声闻发起。 初二 一略示类引。二新旧机发。 初(咨决心疑。引发戒学。敷座晏安。引发定学。宣示深奥。引发慧学。盖如来将示真戒定慧。先以一类之缘。引动本机。至正说时。自如时雨之化矣。)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晏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
初妙机冥啐。菩萨奉命度生。各据一域。故以十方称之。离佛既久。就正无缘。于诸大乘律仪。未能心无疑惧。今当休夏。归来自恣。故云咨决。谓咨问于佛。请求决断也。钦敬承。奉遵依也。佛具折摄二门。于所咨决。应析伏者。则如父之严。应摄授者。则如母之慈。而菩萨敬承遵依。无敢违越。以本为自恣来故。自恣已毕。妙机冥动。故曰将求。将求者。存诸心未及言也。密义者。定慧均等之义。良以二乘人等。不达自性本定。纵修禅寂。俱堕偏枯。及乎般若。又惟尚虚慧。遂令定慧均等之学。转成密义。菩萨知此。欲为引发。口虽未形。而意已彰着。故直记之曰将求密义○即时下深应时啄。佛智鉴机。应不失候。故云即时。真啐啄无违也。敷座者。敷具而坐。晏安者。晏静而安。将有所说。少时入定。审机观法。为物示轨耳。又晏而云安者。从容自然。不假造作。即天然本具之定也。出定酬机。故云为诸会中。会中亦兼声闻。谓能引所引。两俱为故。宣示者。宣演指示。深奥者。深微奥妙。即应前密义之求。而说定慧均等法故。准法华发起叙初。先说无量义经。次入无量义定。而为正说类引。今经先定后说。但未出经定名目。以义揆之。必是楞严一类。所谓先以定动。后以智发也。略示类引竟。
二新旧机发
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初旧住机发。敷座设筵。为众说法。故曰法筵。清众者。常随众。及先来众也。已经自恣。故曰清众。对下新来。因称旧住。密义深奥。向所不说。故曰未有。菩萨极领妙旨。二乘方闻绝唱。故云得也。迦陵。具云迦陵频伽。此翻妙声。鸟名也。音声微妙。和雅不伦。故以仙音称之。正脉云。在发声。已逾众鸟。知非凡鸟可比。取喻佛音者。以佛音之形众声。与迦陵之比凡鸟。略相似耳。其实佛音圆遍。岂迦陵可及哉。如宝积第十。目连试佛音声。以神足力。飞过西方恒沙国土。还同近闻。今云十方界。可以例知。○恒沙下。新来机发。恒即恒河。正音殑伽河。此云天堂来。源自雪山顶阿耨达池流出。状其来处最高故。河中沙细如面。用计菩萨。极显其数之多也。道场即指桓舍。以是佛僧办道处故。来聚者。闻音而来。会聚于此。乃不约而同也。文殊师利。亦云曼殊室利。此翻妙吉祥。以菩萨生时。有祥光满室之兆故。或云妙德。或云妙首。以其具胜妙德。为群贤首故。古德云。过去成佛。号龙种尊王。现在北方。为欢喜摩尼宝积。当来成佛。名曰普现。盖为影向大化。示居因门。华严表根本智。今经作择法眼。且为发起性定。率众来兹。故以上首称之。然旧住之众。既得略教。自应进希广谈。新来菩萨。闻音而聚。明是要聆深法。机发之义。可以意会。(此上两科。虽为引发正说。而亦为显楞严会上。众有菩萨。列众中。不叙菩萨者。以此。)菩萨发起竟。
二声闻法起三 一王臣斋供。二阿难误堕。三如来救度。 初二 一匿王斋佛。二臣民供僧。 初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初正请如来。时。即众僧自恣之时。诸佛欢喜之日。此日荐亲。功倍寻常。如盂兰经俱悉。波斯匿。本国王名。此翻胜军。谓军旅最胜。诸国无能敌故。为其下。寻常作句欠妥。当于讳日下作句。请佛下作句。如来下作句。于词既通。于理亦顺。讳日者。亲丧之日。讳有二义。一忌讳。谓忌举吉事。哀切不胜故。二隐讳。谓隐而不言。言之即恸故。世礼如是。佛教则令修冥福。以资神道。匿王遵此。故云为其云云。营斋者。营办斋供。请佛者。祈资冥福。以佛具大神力。有大慈悲。能追异世之魂。与当来之乐故。宫掖者。内庭左右门也。佛由中门。王不敢并。故但于左右迎之。言自迎者。为迓万德之尊。自屈万乘之贵故。珍羞者。贵重食品。广设者。诸般俱备。尽世所有。以供甘旨。故称无上妙味。○兼复下。兼延菩萨。既已随佛。而重标亲延者。但是神顾语及。非另迎也。正脉云。请佛以下。有六重见敬之至。谓其处则内。其迎则亲。其设则广。其羞则珍。其味则妙。其伴则同。愚谓。非世尊无以成匿王之信。非匿王无以见世尊之德。请者受者。均为典型。匿王斋佛竟。
二臣民供僧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初延僧伫佛。盂兰仪范。上行下效。故云城中复有等。长者齿高德隆。居士。守道居正。二皆有臣有民。如须达东坡。耶阇庞公之类。(须达有位长者。东坡有位居士。耶阇无位长者。庞 公无位居士。)同时者。不惟众同。亦与王同。以僧自恣日。佛欢喜日。乃合正制故。饭僧者。以饭供僧。伫佛者。引领望佛。然饭僧必伫佛者。以佛来僧方至故。又分应须佛故。○佛敕下。佛敕分应。文殊身兼宾主。且为上首。故独敕之。又佛敕分领者。非敕文殊自领。盖令其分派两乘上首。各领大众。依次赴请。如今主丛林者。命执事次第差僧之类。随请者意。分众多少。故云应诸斋主。(此上两科。虽为引叙阿难堕事。而亦为显楞严会上。众有王臣。列众中。不叙人天者。以此。)王臣斋供竟。
二阿难误堕二 一误堕之由。二误堕之事。 初三 一不矜小制。二妄拟大乘。三临事假饰。 初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
初离众受请。唯有二字。直声其过。言众皆不尔。唯有阿难如此。岂得无过。别请者。别种事缘所请。如忏罪施物等。言先受者。受请在先。似应无过。但自恣在迩。海众咸集。纵遇别请。亦不应受。此其不矜小制者一也。○远游下。故意愆期。远游二字。亦直声其过。言纵受别请。事毕即宜速归。乃乘便远游。届期未还。岂得无过。遑暇也。不遑僧次者。谓自恣赴斋。俱不暇及众僧班次。此其不矜小制者二也。○既无下。不依常度。上座者。坐次居上。或齿尊。或戒先。或智广。或德重。为众所推。皆可称之。论明三种。一生年。(即齿尊。)二福德。(即德重。)三法性。(兼智广戒先。)阿阇黎。唐翻轨范。隋言正行。谓能作轨范。纠正弟子行故。四分开五。一出家。(即剃度师)二教授。(即受具教仪。)三羯磨。(即禀白羯磨。)四受经。(即依之受经。)五依止。(依住乃至一宿)首言既无者。亦直声其过。言律制一僧远出。必以二师翊从。所以严行止也。今言俱无。岂得无过。途中独归者。显信意无拘。违越毗尼。致非招难。此其不矜小制者三也。如此行履。深位犹难。方证初果。便尔无忌。则下之误堕淫室者。非无故也。
二妄拟大乘三 一无供循乞。二展转释意。三总出其由。 初
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其日无供者。谓归来之日。无人供斋。此有二因。一无侣独归。人不知故。二佛分应。数各备故。即时者。即于食时。应器者。受食之具。梵语多罗。此翻应量器。应己食量而为大小故。又体色量三。皆应法故。执而持之者。用以乞食。翼三宝。备六德也。闻物之国。地广人稠。一人乞食。岂能历。故但云于所游城。显经游不到处。则不乞故。次第者。从外向内。循乞者。顺序而乞。顺序而乞。则持心平等。从外向内。则不拣种族。此菩萨行履。而阿难拟之。将必有画鹄类乌之羞矣。
二展转释意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初释循乞意。言小乘乞食。向拣五家。(官。唱。屠。沽。淫)今一旦次第循乞。其意何居。故以心中初求等释之。檀越。此翻施主。或云檀翻为施。越是华言。谓以施福。越贫穷海故。言最后者。指至秽至贱之家。虽至秽至贱。若等心观之。皆为檀越。但向所不乞。今始发是心。欲得彼供。以为斋主。故曰。心中初求。秽贱尚求。何况净贵。故总以无问。刹利者。具云刹帝利。此翻王种。或翻田主。谓帝王种族。奕世相承主国田者。四姓中尊。故曰尊姓。此净而贵者也。旃陀罗。此翻屠者。亦名严帜。谓屠杀为业。不许与良民共处。行则持帜为严。见者避之。此秽而贱者也。○方行下。释初求意。言初果力微。乞食应遵常法。初求最后檀越。何所为乎。故以方行等释之。方行等慈者。谓仿效菩萨。行平等慈也。行平等慈。自应无所拣弃。故曰不择微贱。○发意句。释方行意。言小贵安小。必欲方行菩萨。取何益耶。故以发意等释之。发意者。发大乘意。圆成者。圆满成就。一切众生。总该净秽贵贱。言菩萨等慈而乞。众生随意而施。各得无量功德。若乞者拣择。则令一切众生。有得圆成。有不得者。阿难不屑于此。所以方行菩萨。然善则善矣。第恐从井救人。非智者之所为耳。展转释意竟。
三总出其由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初曾见被诃。言如上所说。已知次第循乞意矣。但意不自兴。感发有由。故云阿难已知等也。诃二圣事。古德指在净名。又自会云。净名诃。即知如来亦诃。又云。彼是金粟如来。与释迦何别。此说虽亦可通。终不稳顺。愚谓。不必定指。良以三藏圣教。未来此土者尚多。即已来此土。目所不及者亦有。安知余经余论。别无诃责二圣之处。再俟参考。如来者。十号之首。世尊者。十号之末。为摄中间。故尔双称。正脉云。须菩提。舍贫乞富。意在与续善根。恐将堕落。且无减之难。大迦叶。舍富乞贫。意在怜其久苦。与植乐因。且无趋富之议。是以无学尊位。而为此不平之事。故佛诃责其非也。○钦仰下。钦仰改辙。如来诃彼二圣。言犹在耳。敢不钦敬。佛为销其偏私。融归平等。可不仰慕。正由钦敬仰慕。所以顿兴大意。一则开启阐扬无遮限之普心。一则度诸世间难声明之疑谤。以心有遮限。则疑谤难免。谓偏贫多致疑。偏富多致谤也。妄拟大乘竟。
三临事假饰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初入城之仪。城隍者。城外濠堑。有水为池。无水为隍。从外而入。故先经此。郭门者。门外护门。即今瓮城门也。将入城内。略加矜持。故曰徐步。谓安详徐徐而步履也。○严整下。正乞之仪。严者。慎其容。整者。敛其服。慎其容。则有威可畏。敛其服。则有仪可仰。故曰威仪。肃。谓严其心。恭。谓敬其事。严其心。则斋诚不乱。敬其事。则法则不失。故曰斋法。戒经云。比丘入聚落。无违戾他事。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楞伽云。乞食出游行。前视一寻地。摄念而行乞。犹如蜂采花。今阿难非不符式。但此要习之有素。用于临期。自然从容中道。不思不勉。看他般若经中。世尊临乞食时。着衣持钵。便入舍卫。何曾有丝毫加意。而此中曰经彼。曰徐步。曰严整。曰肃恭。一味有心。全属假饰。安得不令摩登伽女。伺得其便哉。此论实行。若就权现者。阿难实不如是。盖为诈现威仪。己向不矜者。作覆辙耳。误堕之由竟。
二误堕之事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尔时。即加意严肃时也。次谓鳞次。不相越逾之义。因乞食不相越逾。净秽无问。所以经历淫室。遭。遇也。堕也。谓不期而遇。堕落其中也。幻术者。虚幻咒术。眩惑心目。登伽经云。有摩登伽。神语符咒。能移日月堕地。亦能咒梵天使下。况沙门阿难耶。据此知非寻常幻术。故以大称。依戒因缘经。摩登伽。翻小家种。亦下贱种。是其母名。女名钵吉蹄。此翻本性。谓虽堕淫女。本性不失故。或翻石性。谓其性如石。不可转移故。在俗名性女。出家名性尼。今云摩登伽女者。依母彰名故。以用也。上为能用人。下为所用术故。娑毗迦罗。冥性外道也。此云黄发。亦云金头。谓头发黄。如金色故。先梵天。指过去梵天。咒祝词也。本是邪咒。伪称过去梵天所说。金头传。登伽用。故逆次标之。摄入者。准戒因缘经。钵吉蹄白母。愿以阿难为婿。其母。即以牛粪涂地。结彩然灯。烧香诵咒。阿难意便恍惚。随其咒术。竟至其家。淫席者。登伽寝席。淫躬者。登伽欲身。抚摩者。抚揉摩按。言阿难既入席临身。登伽自欲焰飞扬。其抚揉摩按之态。势所不免。但如扶醉抱尸。莫可如何耳。戒体者。律仪戒。无作体也。谓于受戒时。心力巨大。能生妙善无漏色法。由此从思种上。便有一分防发功能。名无表色。故曰戒体。是非色非心聚。持之则肥。犯之则羸。若破根本。则戒体毁矣。下云。心虽明了。力不自由。又云。心清净故。尚未沦溺。故知阿难戒体。虽曰未毁。然已至危。故曰将也。(问。声闻众中。僧尼甚多。发起此经。必以阿难。及登伽者。何也。答。各有二义。阿难二义者。一显闻不足恃。二显他不足恃。闻不足恃者。谓阿难多闻第一。一遭幻术。便不能免。况夫才登讲肆。方学读文。遇境逢缘。宁不惧乎。他不足恃者。谓阿难是佛堂弟。从佛出家。彼此身心。尚不相代。况夫师非圣贤。遇若萍水。恃而不修。岂不误哉。登伽二义者。一谓策发初心。二谓勉励久修。策发初心者。以登伽破他净戒。无自修心。一蒙咒力。便证三果。欲爱干枯。成精进林。何况发菩提心。求佛利生。若更加持咒。则风帆顺水。萨婆若海。不患其不至矣。勉励久修者。以登伽宿为淫女。业障最深。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况夫久修净行。惑习已薄。若奋起精进。则斩丝染色。生死苦轮。谁谓其不出乎。)阿难误堕竟。
三如来救度三 一佛归众随。二化佛说咒。三救归来。 初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初佛知速归。彼指阿难。如来法眼鉴彻。故能知也。淫术所加。事在危急。戒体将毁。救不容缓。故斋毕旋归。谓事讫作速转来也。○王及下。众随希益。资中云。如来常仪。受请斋了。皆为说法。今日速归。必有所为。故王臣等俱来随佛。其意以佛顿越常仪。必谈最胜之法。心要之义。各皆仰望。故曰愿闻法要。正大机冥动也。
二化佛说咒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阿难被术。王等机动。救应无违。故即于此时放光。光从顶放者。亦表所说神咒。最胜无上。最妙无见之意。光具百宝利益之色。表咒具摄授之慈。无善不成。光具无畏威烈之相。表咒具折伏之严。无恶不摧。光明有破暗照物之功。表神咒有破惑照真之用。既有破惑照真之用。自能出生无碍圆因。以千叶莲华。表圆因无碍。一具一切。一切即一故也。既能出生无碍圆因。自能成就无为妙果。以有佛化身。表妙果无为。非空非有(有佛非空。化身非有。)空有无碍故也。结跏趺坐者。双叠其足。如龙盘结。诸坐法中。最安隐。不疲极。摄手足。心不散故。佛如此坐。化佛亦然。表此咒即是权实同归。不动法故。能表既备。所表斯彰。故以化佛无障碍心。而宣说之。咒而言神者。力用难思。至下自见。
三救归来
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上命曰敕。人王法王。皆可称之。文殊所敕人也。佛不自救者。足三宝。作将来式故。如来佛宝。神咒法宝。文殊僧宝。法虽佛说。非僧不传。僧宝所系。亦大矣哉。必敕文殊者。以阿难邪术魇。非大智莫能醒。登伽淫痴缚。非大智莫能解故。将。犹持也。义通口意。谓口诵演。意观念也。若兼身往。则三业俱持。护。谓遮护。遮邪术。护正心故。真法幻术。力用霄壤。故神咒才及。恶咒便销。汤雪日暗。可为譬矣。所谓力用难思者以此。提。谓提携。奖。谓奖劝。言阿难如醉初醒。不能自归。故须提携。登伽知非含羞。未便肯来。故须奖劝。总以大权示现。引发实行。曲尽其情耳。(此上二缘发起。亦名别序。别在当经故。亦名经前序。经前发起故。)叙分竟。
二正宗分(正说本经性定宗旨)二 一阿难哀求成佛妙定。二如来委示始终因果。 初二 一阿难悲悔诚请。二大众普同希益。 初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初悲悔前非。特标见佛者。幸得复面故。顶礼者。头面接足。虽是常仪。亦感谢佛恩。悲泣者。哀切涕泗。虽是惭惶。亦感伤自失。感伤不已。转成怨悔。故曰恨也。恨者随惑之一。障慈助瞋。似不应有。若今日之恨。诚不可少。以阿难回小向大。反妄归真。乃至当来成佛。皆由此恨以为前驱。无始一向等。正叙所恨。不得其始。故曰无始。极言其迷之远故。一向者。一味趣向。多闻者。多于闻持。要知多闻无过。唯无始一味趣向。有误真修。四果道力。尚未成全。固可恨也。○殷勤下。诚请妙定。殷勤谆切也。启白。请求也。十方如来等。正叙所求。言阿难已觉前非。重发深醒。纵全四果。亦非所愿。故求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法。此处有两重拣别。一得成菩提。拣小教二乘。以彼所修。纵得灭尽。不成菩提故。二妙之一字。拣权教菩萨。以彼所修。纵入唯识。不成圆妙故。良以奢摩等三。诸乘共有。错乱修习。毫厘千里。故须拣也。奢摩他。此云止。以寂静为义。谓止散乱入寂静故。若依今经。则了识非心名止。以了识非心。不须强制。自然不随。乃真止故。识法皆性名寂。以识法皆性。不须强离。自然不动。乃真寂故。是知此之奢摩。与彼强制识心。闭目想空者。大不同也。三摩。具云三摩提。或三摩地。或三摩波提。三摩钵底等。皆梵音赊切耳。此云等至。以销幻为义。谓平等至定。销幻妄故。若依今经。则动静根解名等至。以动解不有。静解不无。根解定深。乃真等至故。觉空灭解名销幻。以觉解离照。空解离寂。灭解性现。乃真销幻故。是知此之三摩。与彼暂住似定。(根不尽。名似定。)竟守似真者。(灭不解。名似真。)大不同也。禅那。此云静虑。以寂灭为义。谓由静起虑。思惟修习。至寂灭(即涅槃也)故。若依今经。则止观平等名静虑。以金刚观察。十种深喻。奢摩他中。毗婆舍那。乃真静虑故。从因至果名寂灭。以到茶无字可说。乃真寂灭故。是知此之禅那。与彼以悟为修。以分为满者。大不同也。然成佛妙定。修之诚难。须知渐进之由。乃无躐等之弊。故系之以最初方便。欲借方便以造正修故。古有多释。莫决从违。繁言乱心。一概不录。今以三名所属之文。各开为四。一最初方便。二初方便。三正修。四究竟。如奢摩中。以了识非心为最初方便。领见是心为初方便。会四科。融七大。究生续之因。辨圆融之故。为正修。备显一心三藏。无碍圆融。为究竟。三摩中以严持禁戒为最初方便。建立道场为初方便。解六结而越三空为正修。获二胜而发三用为究竟。禅那中。除乱想而修三渐为最初方便。由干慧而发十心为初方便。三贤加地为正修。由等趣妙为究竟。至下自见。阿难悲悔诚请竟。
二大众普同希益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于时者。即于阿难启请时也。成佛之法。海众共仰。故云复有等。恒沙菩萨者。音感后至众。及诸十方者。咨决先来众。十方下。应有菩萨二字。或译者脱耳。罗汉者。常随声闻。辟支者。云集二觉。等该初心。及与人天。二序互影之众。此则全出。菩萨随位增进。二乘厌小求大。人天随喜。故俱愿乐闻。退坐默然者。凝神息虑。承受圣旨者。敬候佛音。乐闻之意。于此可见。华严云。如病思良药。如饥思美食。如渴思冷水。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智论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皆此义也。阿难哀求成佛妙定竟。
二如来委示始终因果四 一开示奢摩成信分。二开示三摩成解分。三开示禅那成修分。四开示楞严成证分。 初三 一为销倒想说空藏。二为除细惑说二藏。三为发圆信说三藏。 初(销倒想者。取阿难谢佛语也。认妄为真。以真为妄。皆为倒想。此想不销。何以舍妄心而取真心乎。空如来藏。即是真心。以一心有真如生灭二门。今约真如门。说空藏也。然此空非断。非灭色。非相外等空。以一切法。不动不坏。当体即真。更无丝毫外法。如金狮子。不镕。不毁。全相皆金。更无杂质。所谓弥满清净。中不容他。即是第一义空。今以四科七大俱有如来藏名。故科为空藏也。)二 一斥破所执妄心以开奢摩他路。二显示所遗真性令见如来藏体。 初(认见为心。即是奢摩他路。以三如来藏。皆由此而进故。向以执识为心。错乱修习。则奢摩他路。茅塞之矣。今令了识非心。将必认见为是。故云开也。)三 一取心显错。二备破三迷。三结斥误认。 初二 一探取所用之心。二形显所用之错。 初二 一叙情探问。二据实酬答。 初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初叙情安慰。佛与阿难。不同父而同祖。故曰同气。谓同一祖宗气分来故。父子兄弟。皆称天伦。以是天合之伦次故。情眷爱也。言不但同气。其眷爱之私。实与孙陀罗等。无有异视。故置均言。是先以世情而安慰之。其意有二。一者怜其悲哀。安慰令息。此承上也。二者令其无惧。据实答问。此起下也。○当初下。探问发心。心分真妄。定别实虚。故问当初发心。乃欲得其所用之心而破斥之。如探病施药也。见何胜相者。虽问所见。实为探其见后作么生会故。深重恩爱。应云深恩重爱。盖世间恩之最深。莫过父母。爱之最重。莫过妻子。顿然俱舍。发心出家。非于佛法中。的有所见者不能。故为此问。
二据实酬答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初答所见之相。能见之性。即是真心。所谓菩提涅槃元清净体。阿难习矣不察。空言我见三十二相者。始于顶上肉髻。终至足下平满。皆因修百福所感。相必具好。故不更言。轮王不及曰胜。菩萨莫比曰妙。殊者胜之至。绝者妙之极也。长短大小曰形。百骸四肢曰体。一一皆能外照内现。故曰映彻。琉璃。青色宝也。内映外彻。同佛形体。故以为喻。○常自下。明见后思惟。即思惟体。便是妄心。所谓无始生死根本。阿难一向误认。故曰常自。此相亦兼形体。定慧熏修。故曰。非欲爱生。征起可知。释中。欲气者。淫欲之气。猥亵混淆。故曰粗浊。此总释也。母血父精。会合成孕。故曰腥臊交遘。此别释粗义。羯罗蓝位。凝结滑腻。故曰脓血杂乱。此别释浊义。然粗则不净。浊则不明。况云胜妙。故直断以不能发生。紫金光聚。总指佛身。以佛身如紫金光聚故。又此中思惟。略具二识。此相非欲爱生。乃随念分别。尚属明了。至云欲气粗浊等。则是计度分别。仍落独头。是阿难无始病源。而世尊已得其脉矣。○末二句。结出家所以。佛身生身。净秽悬殊。既常思惟。宁不倾慕。故云。是以渴仰。欲以生身而易佛身。学出家法。故云从佛剃落。圆觉云。弃爱乐舍。还滋爱本。阿难以爱舍爱。发心岂尽善哉。探取所用之心竟。
二形显所用之错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初警指轮转。佛言善哉者。有三义。一者似赞实怪。意言汝竟用如是心耶。二者赞善自喜。意以得其心可施教矣。三者善言安慰。意以安其心好施破矣。遗真认妄。已向不觉。今将次破显。故教以汝等当知。深警之也。一切众生。总该凡外权小。至下普示二本中自见。无始来者。谓自有无明以来。无明初相叵得。故云无始。生死相续者。轮转不息之义。○皆由下。出其深故。正脉云。常住则非生灭。真心则非妄心。性净者。本自无染。明体者。本自不昏。即后文根中指出。渐次开显。如来藏妙真如性。此其所迷之真。故曰不知。妄想者。识心分别。即上文所取思惟。下文所破缘尘。此其所执之妄。故曰用诸。诸。助语词也。○末二句。结示令知。良以此想本非真实。故众生一向错认。遭其误赚。轮转生死。浩劫漩澓。汝等其知之哉。取心显错竟。
二备破三迷(正脉云。此妄识有三种非真。一者本非是心。而似是心。众生迷执以为是心。二者本非有体。而似有体。众生迷执以为有体。三者本非有处。而似有处。众生迷执以为有处。如来为之备悉俱破。)三 一密示妄识无处。二显呵妄识非心。三推破妄识无体。 初(密示者。明知无处。而故意推征。是佛密意。令其自悟。三迷中。不直破前二非心。无体。且但就其所执心处。令其一一审察。自觉其妄。必待七番情尽。终不自悟。然后呵其非心。明其无体。试喻明之。譬如有贼。自据薮泽。以为巢穴。时时侵扰良民。致干国怒。发兵讨除。应先捣其巢穴。令其无归宁地。或可自此改业。倘犹不轨。隐匿乡井。乍称良民。密结余党。欲复旧业。有国者。必当处处宣令。布告其名。声正其罪。令其无所容于疆土。若归心则已。设不尔者。再发强兵劲敌。必尽杀乃止。佛亦如是。今先捣其巢穴。)四 一教以直答。二问出心目。三征定处所。四约识独破。 初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初正教直答。前阿难启请妙定。意欲研求无上菩提。真实发明自性。故如来原其意而教之曰。汝今欲研无上菩提云云。而教以直心酬问者。恐其口是心非。难以施教故。○十方下。引佛示劝。意谓。我今教汝直心酬问者。以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所谓皆以直心。良以心直则志猛。志猛则信坚愿固。无行不成。无果不就。如净名云。随其直心。则能发行。华严云。菩提妙法树。生于直心地。是知出离生死。舍此无由矣。○心言下。结显利益。言直心一道。何以便出生死。谓以是心直则言直故。如是历位进修。乃至成佛之时。终于其始地位。中间断证。势如破竹。永无委折曲屈之相。意显若不如是。则因地不真。果招纡曲。不成无上菩提。滞窒权小。流入魔外者皆是也。(文中不言始终。而言终始者。谓纵成佛果。亦唯终其始初所发之心。上虽依此销文。恐犹未明。故此重申。)教以直答竟。
二问出心目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初双问见爱。重呼其名者。另申问端故。意谓。汝果如我所教。我今还要问汝。据汝所说。当汝最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乃至云。是以渴仰。从佛剃落。然渴仰即是爱乐。但不知正当见我时。将何所见。渴仰我相时。谁为爱乐。必作是问者。为审见爱二种迷故。良以见本是心。众生迷见为眼。爱本非心。众生迷爱为心。弃子认贼。不可不辩。○阿难下。具答心目。文有四句。上二句合答。下二句分释。可知。○故我下。结显发心。文有二句。上句承上结显。下句显发心真实。以是为舍生死发故。要知迷见为眼。认爱为心。正是生死根本。乃依之愿舍生死。其犹以薪益火。欲其速灭。岂可得哉。问出心目竟。
三征定处所二 一蹑词征处。二承征引答。 初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初蹑词按定。前阿难答佛。爱乐因于心目。佛欲施破。乃告之曰。如汝上来所说。果真爱乐因于心目者。吾将有以示之。盖是按定其词。恐其改转耳。○若不下。显处应知。良以由目观见。心生爱乐。由爱乐故。尘劳竞起。(尘劳即是烦恼。有染污义名尘。有扰动义名劳。)要必知心目处所。始可以降伏尘劳。故曰若不识知等。乃反显以决其应知之意。○譬如下。借喻助明。国王喻见性真心。本为一体。故惟以王喻。媒贼相依。俱称为贼。喻妄见妄心。由妄见而引起妄心。奔色尘而起诸尘劳。盖覆真心。扰乱性境。故以为贼。所侵喻之。兵喻妙奢摩他。三摩。禅那。发喻依真而修。讨除喻破妄显真。是兵要当知贼所在者。喻修定之时。要必知妄所起处。断其本而枝末自尽矣。此下征破识心。显见后即剖妄见。皆为得其处而破之也。○使汝下。指过征处。流转由于尘劳。尘劳起自妄心。心不自举。依妄见生。是知目为贼媒。心为贼主。尘劳则为贼伴。媒牵主动。伴乃为乱。心目为咎。可思而知。既知心目为咎。相应辩其处所。故即就其心目。双征两在。(此下本为破识。而心目双征者。其意有三。一为显眼是浮尘。令觉别有见性故。盖以面上之眼。体是浮尘。阿难既认见为眼。必至遗彼见性。故此双征。令其于面上观察。了得浮尘无见。自觉别有见体。其奈阿难不悟。必待十番显示。方以渐领。二为显眼是贼媒。令知防媒破主故。正脉云。阿难既认贼为子。佛欲破贼指迷。其奈眼实贼媒。引识奔色。欲破其识。须防乎眼。故此双征。令知眼若不驰。则识无所用而自破矣。三为显眼有定处。令说识有定处故。正脉云。佛知众生迷识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恐阿难逃遁。不肯直言。故借眼之显然在面。取例而征心在何处。盖是要其说出心处。必如眼之在面。显然不混。此之三义。依后十番显见。别有见性。则初义为正。依上由目观见。心生爱乐。则次义为正。依下如是识心。实居身内。则后义为正。或云。此处双征。后文双破。义亦可通。以下十番显见之后。别有剖除妄见文故。)蹑词征处竟。
二承征引答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初引他为例。一切世间。虽通三种。今且约器。指依报言。十种异生。乃约有情。指正报言。随业感报。受生不同。故曰异生。言十种者。十二类生中。除无色。无有身相。无想。无有心相。以彼不作心在身内计故。识心指第六意识。拣非前五。故居身内。此引生心在内。例己心也。生眼在面。姑置勿论。故曰纵观如来等。西域有青莲华。其瓣纤长。佛眼似之。故以为名。且指浮尘色相。拣非胜义。故亦在面。此引佛眼在面。例己眼也。○我今下。指己结答。浮根拣非胜义。以胜义净色。不可见故。此以可见。名为浮尘。体通色香味触。故言四尘。名体各称。合论即是浮尘根也。秪在我面者。谓己眼虽劣。而在面与佛无异。非有别在。故置秪言。如是二字。例眼而言。良以眼既同佛。识心亦应同生。如是例知识心。实居身内。正脉云。此乃本计。如后云。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足证此义。其余六处。但是因佛一时破夺。逼成转计。于中亦有同外异计。故须尽之。征定处所竟。
四约识独破七 一破在内。二破在外。三破根里。四破救内。五破合处。六破中间。七破无著。 初四 一密设破法。二许定安心。三定非反难。四指计结破。 初(佛不直破其非。且就现前所见。分内分外。复于能见分先分后。阿难随口应答。亦不知其所以。及被如来。逐一反难。自觉所计之非。始知如来不是等闲说话。是密设破计之法。令以无所逃遁。如彼孔明八阵。当其设置时。人皆不知其故。及后陆逊身陷其中。始知孔明当时。不是等闲排布耳。)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初定境内外。汝指阿难。现在讲堂。密显所计心在身内。应同乎此。祇陀林。明在堂外。故意施问者。令其自说。至后反难中无所逃故。重阁者。檐庑层飞。清净者。烦尘不到。讲堂者。佛据谈经。重阁言其相。清净显其德。讲堂标其名也。在给孤园。密显身在世界中。应同乎此。林在堂外。密显眼前所有一切诸法。俱在身外。应同乎此。○阿难下。定见先后。问以先何所见者。亦明知故问。令其自说。以备反难。在堂先见如来。次观大众者。密显心在身内。即应先见心肝脾胃。次爪生发长。筋转脉摇。外望方瞩林园者。密显心在身中。即应最后。方见身外一切诸法。(至后反难中。一一皆不如是。而阿难只知顺口答话。不知己之所计。已堕世尊罗笼中矣。)○阿难下。定外见由。因何有见。亦明知故问也。讲堂户牖开豁。故得远见者。密显心在身内。其计不成。以此身不如讲堂之户牖开豁也。密设破法竟。
二许定安心(前阿难哀求妙定。如来且问发心。以心分真妄。定别实虚。恐阿难认妄为真。错乱修习。蒸沙作饭。终无实果。今往复问答。再四征诘。既得其所用之妄心。复探定所执之妄处。将次破斥。虑生惊惶。将谓不与说定。但见斥非。空怀攀仰。终成绝分。故如来许以有三摩提等。而阿难顶礼伏受。则内心既安。至下重重破斥。乃不为怪矣。)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初出定总名。舒臂摩顶。示怜爱。安其心故。三摩提义通总别。若三名鳞次。则是别义。若三摩孤标。则是总义。别义翻为等至。如前所释。总义翻为等持。或翻摄受。谓等摄持一切诸三昧故。如智论云。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三摩提。此约总义。总摄前三故。复是通名。通于诸定故。首楞严。对前名总。对他名别。以虽总前三。别在当经故。其体即是一心。故名为大。论理最胜最妙。故譬佛顶。义详名题。益之以王者。有二义。一者超出义。超出一切诸三昧故。二者自在义。任运成佛无障碍故。○具足下。义具别目。具足者。圆满义。谓依此立位。断惑证真。如斩丝染色。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故。此即禅那中万行义也。舍此而求。历劫终无实果。故曰一门。依此而修。弹指可超无学。故曰超出。此又奢摩中密因。三摩中了义义也。据此则生信发解起行。全依乎此。故曰妙庄严路。(佛果万德庄严。全修即性名妙。)然阿难请处唯别。而世尊答处兼总者。以首楞严不共之名。阿难不知。故请处唯以奢摩等共名。特加妙字拣之。佛智鉴机。总别具示。别三总一。故大章开为四分。○汝今下。诫听礼受。谛有二义。一审详义。谓审详语义。勿令漏失故。二真实义。谓真实心听。离生灭心故。顶礼者。闻许暂谢。伏受者。伏俯领受。佛谕曰旨。以从真慈流出。故曰慈旨。许定安心竟。
三定非反难二 一定不次见之非。二难在内不次见。 初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初按定前答。如汝所言等。按定是其所说。令其无所逃故。身在讲堂下。应有先见如来。次观大众之语。乃超略说故。○亦有下。故意反问。昧内见外。明知无有。故为反问。令其自说。○阿难下。知不次非。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不次第也。已知其非。故云无有是处。此既无有。而心在身中之谬自见。以昧内知外。同乎此故。
二难在内不次见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初句斥蹈前非。意言昧内见外。汝谓无有。想应有之。汝亦如是也。○汝之下。定理难问。汝之心灵者。心性灵变。一切明了者。遇事便通。实在身内。先合知内者。判其正理。明知无有。问以颇有者。故为难问。颇犹还可。谓观世间。还可有是人否。意言。有则在内之理成。无则所计之处非矣。○纵不下。暂纵终夺。心指肉心火藏也。肝木藏。脾土藏。胃谷府。藏中举三。腑中举一。此皆近于内者。恐阿难逃云。目不见眉。只缘太近。今心肝脾胃等。于心太近云何令见。故纵许之。谓心肝脾胃。纵许其不能见也。此是暂纵。下乃终夺。言在内甚近者不知可尔。至于爪云何生。发云何长。筋云何转。脉云何摇。此皆皮里肉外。于心不甚近者。是诚所当明了。如何并此亦不能知。想究竟不能知内。在内之谬。已可见矣。○末二句。转显其谬。言甚近次近皆不能知。莫是为彼心肝脾胃所障。必不能在内有知。若尔则身外诸境。亦不应知。以不如讲堂之户牖开豁。而今云何反能知外。不益见其谬乎。定非反难竟。
四指计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是故者。谓以是昧内知外之故。应知者。谓应知所计之非也。觉了能知者。谓才有觉了。即便分别能知。似兼明了。及独头意识言之。亦为显心性灵变。一切明了之义。住在身内。相应先见身中。后观外物。今既不尔。故曰无有是处。破在内竟。
二破在外二 一阿难转计在外。二如来引事例破。 初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初承前转计。稽首即是顶礼。谓以首至地。稽留少时也。如是法音。指前破内所说。悟知等者。正脉云。于不见身内。悟知不在身内。于了见身外。悟知必在身外。夺内执外。凡情必然。○所以下。征引灯喻。征起可知。譬如者。宗法既定。借喻以显也。(识是有法。居在身外宗。因云昧内知外故。同喻室外灯。异喻室内灯。)灯然室中。先照室而后及庭际。(室外屏内也。)此为正理。识既不尔。知非在内。一切众生。不见内而独见身外。识在身外。是其正理。故引灯在室外。不能照室为喻。○是义下。自决同佛。是义。即心在身外之义。法喻合显。宗因极成。是为真量。故曰必明。将犹得也。非同似量。故无所惑。佛说不在身内。今亦知不在身内。故云同佛了义。了义者。如来所说。义无不尽故。得无者。犹言莫不是也。耶字非疑词。是恐见破斥。预杜佛口之意。意言若不同佛。或有虚妄。今既同佛。莫不是仍有虚妄耶。想必无是理。可以自信。阿难转计在外竟。
二如来借事例破四 一借事问答。二例出谬理。三验证令觉。四指计结破。 初二 一非理故问。二据理正答。 初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搏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是诸比丘。唯约声闻言之。以菩萨事事无碍。自他融即。不成非问故。适来犹云方才。佛及菩萨。赴匿王请。罗汉随佛入城。分应斋主。故云从我。循乞二句。应作一气读之。循顺也。言今虽赴请。仍顺常仪。乞得搏食。归林同众食故。搏食亦名段食。谓有形段可搏取故。拣非触食。(鬼神触气而饱)思食。(色天禅思资神)及识食(空天识想相续)故。宿留也。比丘皆归来方食。唯佛及菩萨。斋毕而归。故云我已宿斋。谓已于王宫留斋也。借此除佛。亦避自他融即。非问不成之意。比丘虽能空我。未得亡身。明知一人食时。诸人不饱。而故为非问。以显心在身外之谬。至下自见。非理故问竟。
二据理正答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初直答。何以句。征起。是诸下。释成。是诸比丘。虽证阿罗汉果。而身躯性命。各各不同。以子缚虽断。果缚犹存故。如后云。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足证此义。云何一人等。决言其必无是理。可惜阿难。只知随口答话。不知自己舌头已堕世尊手里。借事问答竟。
二例出谬理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初按定所计之语。觉了者。随前五识。觉了前境。即明了识。因事会意曰知。似指独头。遇境取相曰见。似指前五。以同为虚妄。破则俱破。心在身外。是其所计。加以实字。则按定莫转矣。○身心下。例彼相应无干。言心既外身。身亦外心。故曰身心相外。既身心相外。自然彼此不相干涉。同彼罗汉。躯命不同。食不互饱。如此。则心所知者。身应不觉。觉在身者。心应不知。果其互不相知。可说心在身外。恐未必然也。例出谬理竟。
三验证令觉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初示手令验。示谓伸而示之也。西竺有绵。名兜罗。约义翻为细香。谓细软香洁故。佛手似之。故以为名。眼见。身之知。心别。心之知。才见即别。似非身心相外。明知故问。令自验之。○阿难下。依问实答。如是者。谓如佛所问。眼见心别。实是尔也。○佛告下。就示其谬。言既说眼见心别。则是身心相知。若果身心相知。义不同彼食不互饱。云何而言心在身外。其亦未之思耳。验证令觉竟。
四指计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是故者。以是眼见心别之故。眼见心别。明知此心不在身外。故教以应知。而以无有是处破之。破在外竟。
三破根里二 一阿难承前转计。二如来就喻难破。 初三 一领前转计一处。二承征指在根里。三脱前在内二谬。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如佛所言者。通指破内破外所说。不见二句。别指破内之语。身心三句。别指破外之语。我今思惟者。二俱被破。另觅心处。知在一处者。知在非内非外。不堕二谬处也。然妄心本无处所。真心不容思惟。则思惟已非。况云知处。无怪乎为世尊所破矣。
二承征指在根里
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初因计就征。一处之言。笼同难破。故征以处今何在。○阿难下。蹑前定处。既不知内。固知不在于内。而能见外。又不在于外。如我舍此两途。更用思忖。必是潜伏根里。○犹如下。借喻显理。琉璃碗。眼镜类。喻眼根。所合眼。即眼根。喻识心。然琉璃虽是有物合眼。而不碍眼见。喻眼根虽是有相合心。而不碍心知。故曰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盖是以彼根随见。合琉璃随物能照。随即分别。合眼根随琉璃能见。法喻合明。自谓理极成矣。
三脱前在内二谬(初计在内。如来以昧内知外为破。因转计在外。今以在外被破。无可遮救。遂依如来所说。昧内知外之义。而忖度之。其意以为潜伏根里。则昧内知外。二谬俱脱矣。)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觉了能知。重举前心也。此心所以不见内者。为在根而不在内故。此脱昧内之谬。既以昧内。却又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而根如碗故。此脱知外之谬。要知在内之计。唯乖自宗。在外之执。犹通外计。至于在根之谬。展转虚妄。自宗他宗。无不相违。总以自恃小慧。不务真修。以致问着拶着。东触西触。妙哉权人。吾徒龟鉴。阿难承前转计竟。
二如来就喻难破三 一就喻定见。二难法不齐。三指计结破。 初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初按定其喻。如汝所言者。按定是其所说。盖潜根之计。琉璃之喻。本不相齐。如来将欲施破。故先按定。以发其词。○彼人下。问见琉璃。言彼人当以琉璃笼眼。琉璃固不碍于眼矣。虽不碍于眼。而非无体之物。彼眼根者。尚能远见山河。岂不近见琉璃。乃故问见不者。令其自说。以备法中成难。○如是下。答以实见。如是者。先浑答。谓如佛所问者。是矣。是人下。次应问。谓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乃应其所问答故。就喻定见竟。
二难法不齐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初正难不齐。意谓汝心在根。若同琉璃合眼者。则汝心同眼。眼根应同琉璃。汝心现今正当外见山河。先应见眼。乃何故不见。既法喻不齐。(以喻中琉璃笼眼。实见琉璃。法中眼根笼心。不能见眼故。)则所计在根者。不极成矣。○若见下。兼防谬应。(恐谬应云。当见山河。亦能见眼。故为此防。)言汝心若能见眼。则眼同所对之境。设许同境。是对非随。汝前所云。彼根随见。随即分别者。亦不极成矣。○若不下。还归正破。(恐闻见眼之非。还计不见。故归正破。)言心若不能见眼。则非潜根。以不同眼根在琉璃中故。云何说言心在根内。如琉璃合。真妄计也。
三指计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见与不见。俱无潜根之义。以是之故。应知所计之非。故曰无有是处。破根里竟。
四破救内(旧云。破内外。细详其文。阿难固无双计之语。如来亦无并破之词。正脉云。确论此计。仍归最初在内之执。但惟脱前二谬为异。又云。名虽别列。实惟救前在内负堕之失。故今疏以破救内科之。)二 一阿难转救在内。二如来就词难破。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初思惟申理。在外固错。在根尤非。仍还在内之执。转思脱过之理。故云又作如是思惟。腑同府。谓六府也。(胃为水谷之府。小肠为盛受之府。大肠为行道之府。膀胱为津液之府。胆为清净之府。三焦为孤府。素问曰。其传化物而不藏者曰府。)脏亦作藏。谓五藏也。(肾为精藏。心为神藏。肝为魂藏。肺为魄藏。脾为志藏。素问曰。能藏精气而不泄者曰藏。故次下即用藏字。)然腑脏皆身内之物。故曰在中。窍穴。谓七窍孔穴也。(眼二耳二鼻二口一)皆面上所有。故曰居外。藏者包藏义。故有处则暗。窍者通洞义。故有处则明。此阿难欲脱前过。先申内暗外明之理○今我下。救难请决。因前计在内。如来难以二谬。一者在内昧内谬。二者在内知外谬。今以有窍则明。正同户牖开豁。故开眼见明。名为见外。此脱在内知外之谬。又以有藏则暗。暗者即是脏腑。故我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此脱在内昧内之谬。其意以如来前难非理。依然以在内为是。但屡被破夺。不敢自决。故曰是义云何。是又向世尊口角边。讨分晓也。阿难转救在内竟。
二如来就词难破三 一就词开。二依成难。三指计结破。 初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此就其所计之词。双开对眼与不对眼。为难款也。
二依款成难二 一难对眼之非。二难不对之谬。 初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初正难对眼。相对成见。世间共许。故先约对眼难之。对则在前成外。故难以云何成内。○若成下。兼难成内。谓设许在前成内。则暗室无光时。此暗亦在眼前。亦许成内。如此则室是汝身。暗中所有。皆汝焦腑。岂理也哉。焦腑者。三焦也。黄帝难经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在胃上。中焦在胃脐之间。下焦在脐下。六腑中一。故曰焦腑。谓焦即是腑耳。
二难不对之谬三 一正难不对。二兼防谬辩。三展转显谬。 初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对既不成。自计不对。故次约不对难之。不对而见。世间相违。故难以云何成见。
二兼防谬辩(恐谬辩云。我言闭眼见暗。名见内者。谓闭眼之时。此心已离外见。旋转内对脏腑。所以成见。是仍归在内之计。故世尊以此防之。)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初原谬纵许。意云。若汝谬谓闭眼之时。此心离于外见。旋转内对脏腑。所以成见者。则汝所计合眼见暗。名为身中者。是矣。(合眼二句。即前所计闭眼见暗。名为见内。略变其文。)○开眼下。取例显非。意云。闭眼之时。此心既能旋转内见脏腑。开眼之时。亦应旋转内见面目。汝今正当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谓开眼之时。不能见面。是不能旋转也。以此为例。则闭眼之时。亦不能旋转。则汝所言内对之义。亦不得成。内对不成。云何而言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固知所计者非矣。
三展转显谬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初心眼在空谬。(本为辩心。兼带于眼者。以凡小等通计心随于眼。如前云。彼根随见随即分别是也。)意云。设许开眼亦能旋转。则见面之义成矣。若此则心与眼根。乃在虚空。以相对方能成见。对面岂不在空乎。设许在空。乃属于外。故难以何成在内。(正脉云。阿难本计心仍在内。故今结难心与眼根。俱不成在内。责其自语相违也。)○若在下。转自成他谬。意云。若定执心眼在空者。不唯不成在内。且在空离汝。自非汝体。乃成他心矣。○即应下。转他成自谬。意云。若强谓虽离于汝。不妨还是汝体者。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以既许离汝还是。应通许故。此上二谬。乃责其坏世间相也。○汝眼下。身成不觉谬。意云。自他互转。已坏世相。况夫汝心随眼。彼眼离身。已具觉知。则汝身合同无情。非有觉知。以一人唯有一心。在眼则不在身故。○必汝下。一身二果谬。意云。必汝执言在身在眼。两俱有觉。则汝阿难。应有二知。人唯凭此觉知。修因证果。汝今既有二知。即汝一身。当来成佛时。应成两佛。此理所必无。唯是谬妄而已。依款成难竟。
三指计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以是对眼与不对眼。展转谬妄之故。则见内之义不成。故曰无有是处。然闭眼见内。既其不成。已足破其救内。至开眼见外之义。无劳更破。正脉云。单结见内。足见此计同在内矣。破救内竟。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