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二之上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二之上
楞严经指掌疏卷二
京都拈花寺贤宗后学达天通理 敬述
嗣法门人兴宗祖旺 誊清怀仁祖毓 较字
三显见不灭四 一会众因悟请益。二匿王疑断求决。三如来通为显示。四王等踊跃喜庆。 初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初因悟庆快。阿难大众。既闻是心之示。复闻不动之诲。则非心名何之惊。离此更无之怖。一时顿释。故云身心泰然。泰然者。安舒义。谓内心既安。外貌亦舒。所谓庆快平生是也。○念无下。念昔形今。遥忆最初。莫穷其始。故曰念无始来。晦昧本有。转成赖耶。虽能生诸缘。乃缘所不及。故云失却本心。内摇外奔。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故云妄认缘尘。缘尘。即六处识心。分别。言其用。影事。显其相耳。今日开悟者。悟见性是心。其体不动。法身再续。慧命更延。故云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反显失却本心如背母失乳。妄认缘尘。如身悬命危。今昔相形。何庆如之。上云身心泰然者。以此。○合掌下。具仪希益。愿闻等。非彼言请。乃经家描写其意。良以上科中。境动而见性不动。其理易明。至于头摇见转。身动心移。而言一动一不动者。其义难分。故尔合掌礼佛。其意盖欲如来显出此心。所以为真为实。显出此身。所以为妄为虚。必令现前生灭之身。与不生灭之心。二者一一发明其性体。庶取舍定。而不至颠倒行事矣。会众因悟请益竟。
二匿王疑断求决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初曾闻断灭。灌顶云。域中四大。道为第一。人法王中。出世为胜。今问道于法王。礼须起白。我昔。指楞严已前。诸语词也。如上两科诲敕。楞严乃有。故已前未承。此明正法未及染神。显邪说易入也。见迦旃延等。出先入邪说。迦旃延。此云翦剃种。姓也。名迦留鸠陀。此云牛领。其人计罪福苦乐。皆自在天作。毗罗胝。此云空城。是其母名。子上加之字。依主释也。自名删阇耶。此翻圆胜。其人计修苦行以酬往因。此外道六师中二。虽说道不同。皆宗断见。故曰咸言。死后断灭者。谓灵随气散。无复后世。此方迂儒。亦多同此计。但不名涅槃。其为害少细。涅槃。此云圆寂。或灭度。或寂灭等。虽有多义。犹以不生灭为要。彼迦旃延等。反以断灭名之。信其说者。必至拨无因果。妄为圣证。正言不入。诸佛不度。其为害不可胜言。此匿王未闻正法。先受其惑也。○我虽下。述疑求决。值佛。即指今日。染邪既久。领见未深。舍非决定。取无果敢。故自述犹疑。疑而云狐者。以狐性多疑。渡冰听水。再四不果。人之多疑者似之。既犹狐疑。但是似领。未到不生灭地。故求如来云何发挥。云何者。云何设方。发挥者。极力显示。其意盖欲现量。亲见体证。了知此心。必到不生灭地而后已也。○今此下。代众达情。诸有漏者。意指生死凡夫。现在人天中者。以彼唯慕有漏。方欲舍生趣生一闻断灭。各各惊疑。故云咸皆愿闻。后文与王同喜。即此众也。匿王疑断求决竟。
三如来通为显示(真妄混淆。会众请示。死后断灭。匿王求决。如来圆音一唱。随机各符其心。故云通为。)三 一显示此身虚妄。二显示此心真实。三结示现前二性。 初(此与下二科。乃克就经文而立。以前文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等。极难销会。故分而科之。庶请酬相应。对阅自知。)二 一略彰变灭。二详叙变灭。 初三 一征定此身终灭。二问答必灭之由。三印其所说不谬。 初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初问身常变。佛告大王者。欲于此身。显示虚妄生灭性故。正脉云。以王发起者有二意。一就王老相。易示迁变。二显身无常。至贵不免。愚谓此二意似合四悉前二。若兼对治断见。指示不生灭性。则四悉具矣。就匿王示会众。故言汝身。世人多以身之现在。不觉迁变。故特约现在问之。因求反征。故曰今复问汝。金刚。帝释宝也。有坚利二义。今取坚义。故曰常住不朽。惟法身可以同此。若复肉身。乃父母所生。有为有漏。安得不坏。如来明知故问者。恐其耽着世乐。不复警念无常法故。○世尊下。答以终灭。终者究竟义。从。犹归也。言此身本属无常。纵以宿因。报感长年。而会必有离。究竟归于变灭。此亦因闻断灭。惧其速死。时时体验此身。故所答不谬。
二问答必灭之由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初问知灭由。人皆曰少壮同体。百龄一质。所谓徒知年往。不觉形随。而匿王独能超出常情。审知变灭。必有所由。故问以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下。答以观知。我此句。先以判定此身。是无常变坏法故。因是无常变坏。所以虽未曾灭。谛观自知。我观现前者。即谛观现前生灭身也。念念迁谢者。如前念延至后念。则此身故态。已随前念而迁谢故。故态既谢。则后念之身。又是一新人矣。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但新无常新。故曰新新。谓新而复谢。谢而又新也。一念既尔。念念皆然。故曰不住。由不住故。须臾变新作故。故曰如火成灰。灰无常灰。顷刻转故为新。故曰渐渐销殒。谓销殒故灰。显露新火也。亡亦殒义。正由殒而复新。新而复殒。无所底止。故曰殒亡不息。现前既尔。将来亦然。故云决知此身。当从灭尽。正脉云。只此数语。便可警念无常。剧贪世务者。宁不惕然。
三印其所说不谬
佛言如是。
观现前迁谢。知当归灭尽。于理极成。故印以如是。略彰变灭竟。
二详叙变灭三 一今昔殊异。二时年迁变。三细沉知灭。 初
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初佛令自较。王重出世。以佛为尊。佛尊世法。以王为大。递互相恭。则佛法得世法以行。世法资佛法以立也。龄。同年。从。犹随也。言匿王生年六十有二。虽未极衰极老。已随衰老之列。颜色相貌。自不如昔。况复童时。问以何如者。令其自较。何所似于童子时也。○世尊下。承教历述。始生曰孩。始行曰孺。所谓孩提之童是也。皮不枯悴。文不粗涩。故曰肤腠润泽。肤者。身之皮表。腠者。身之文理。滋润滑泽。亦孩提所固然耳。年至长成者。谓二三十岁。长大成人时也。精神方以周足。故云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者。即现前六十二岁。已觉颓败时也。不久便至极暮。故云迫于衰耄。迫。近也。七十曰衰。八十曰耋。九十曰耄。至此则极暮矣。○形色下。结显迥异。形色者。形容颜色。枯悴者。枯槁憔悴。非若童时之肤腠润泽。精神者。精血神气。昏昧者。血衰气微。非若少时之血气充满。发白面皱者。迫于衰。逮将不久者。近于耄。逮犹及也。如何见比者。犹言怎么能相比也。充盛。即少壮之时。少壮之时尚不可比。况复童年。自觉其迥异矣。
二时年迁变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
初如来引说。意谓据汝所说。形容朽于昔年。想从昔至今。应非顿然便朽。汝向亦自觉乎。○王言下。答以渐至。变化者。变少为壮。化壮为老。密移者。行迁业运。密密变移。此系幽隐妄想。凡夫粗心莫辩。故曰我诚不觉。庄生喻夜壑负舟。孔子谓不知老至。皆此意也。寒暑渐至者。据理拟对。言我虽不觉。以理拟之。是寒来暑往。迁变流易。渐渐至此。诚如佛言。不顿朽耳。○何以下。征释渐义。我年二十等。长不如幼。三十之年等。壮不如长。于今六十等。耆不如艾。十岁名幼。二十为长。三十曰壮。四十谓强。五十称艾。六十号耆。中缺艾不如强。强不如壮者。超略言之。可例知故。由此后后不如前前。则寒暑渐至可知其概矣。灌顶云。因果经。释迦谱。并明匿王与佛同日而生。则楞严说当佛六十二岁。属般若时。非余会摄。
三细沉知灭
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初牒前粗推。我见密移者。谓如我上说。是我所见密密迁移之行相也。殂落者。死之异名。古释云。魂升于天曰殂。魄归于地曰落。今则但取迁变之义。犹云。虽此迁变。尚未是不觉之密移。以其间迁流变易。且限十年言之。○若复下。就中细思。言上来十年一变。尚属可见。降斯似非所觉。然亦未之思耳。设若令我微细思惟。自觉不待十年。故曰。其变宁唯一纪二纪。纪。谓十二年也。今则不必十二。但是牒前十年以变其文。犹云。岂唯十年二十年一变也。实为年年有变。月化日迁。准此可知。○沉思下。沉观知灭。沉思者。沉静其意而思。谛观者。谛审其几而观。刹那翻最少时。俱舍云。时之极长名劫波。时之极少名刹那。重言刹那者。言不唯日迁。实为刹那刹那之间。即有变更也。仁王云。一念中具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是知刹那犹在念中。既刹那有变。则一念一念之间。皆不得停住矣。既念念不得停住。验知将来。毕竟无常。因云。故知我身。终从变灭。显示此身虚妄竟。
二显示此心真实二 一问答许示。二借事显发。 初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初牒悟示问。佛告大王者。欲于此心显示真实不生灭性故。见变知灭。是王所悟。牒之为发问之端。灭中不灭。正王所迷。问之为发悟之机也。○波斯下。秉心实对。匿王正恐断灭。忽承不灭之问。急于求示。故合掌秉心而白。我实不知者。非是谦伪。若果其知之。自不惑于断见。○佛言下。许示不灭。言汝既不知。我今即于生灭身中。示汝不生灭性。
二借事显发二 一引叙观河。二例水显见。 初
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问以几时见水者。欲取童时之见。与今耆零之见。显不变也。答以三岁即知者。正显孩提之年。已同耆零时之性故。恒河。正音殑伽河。此云天堂来。以此水自雪山顶阿耨达池流出。状其来处最高故。提抱曰携。朝礼曰谒。耆婆。此云长命。国俗祀之乞寿。慈母为子。因携之而谒焉。
二例水显见二 一先辩能例之水。二次显所例之见。 初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初牒身有变。二十之时等。牒前粗推。约十年一变也。乃至等。超略三四五十。言六十故。举整略零。故不言二。日月岁时等。牒前细推。极念念不停也。时即刹那。日月岁。逆次说故。○则汝下。例身问水。三岁至十三。且约十年问也。其水云何者。言身既十年一变。未知十年之内。水性亦有变不。亦故问也。○王言下。答以无异。言宛然无异者。但取其湿性不改。碧色同前。若以水势言之。则十年之内。不无泛涨缩消之异。乃至等。超略三四五十。言六十二。亦且以十年不变答之。
二次显所例之见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初牒面有变。前科牒时年迁变之文。此科牒今昔殊异之语。其面必定等。据所伤以断其必变也。则汝下。例面问性。今时与童时者。约今昔相形为问。见有童耄者。耄取衰老之义。非指九十岁言。言面既今昔有异。未审二时观河见性。亦有异不。以童耄。即异也。○王言下。答以无异。例上水性不改。因悟见性体同。故直以不也答之。然亦唯取始终能见。若以根言。则六十年内。不无清明昏花之异。(问。不动科中。已知身动而见性不动。与此何异。答。前虽已知。但一时觉照而已。至若现前生灭与不生灭。实无智以自分。今佛假匿王。历历显出。而阿难等前此所觉所照。自应转更增明。非彼若也。)显示此心真实竟。
三结示现前二性二 一正以结示。二怪责轮迷。 初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皱约颜貌。仍取殊异中文。变约时年。仍取迁变中语。然面皱而见性不皱。身心之妄真判然。皱变而不皱非变。身心之虚实攸分。变灭而不变无灭。则生灭性与不生灭性各有发明。会众之请。至此酬矣。
二怪责轮迷
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云何者。怪责之词。言既具不生灭性。依之修证。便超生死。汝等云何不取。反在生灭身中。甘受汝之生死。自取轮转。已是错矣。而犹引彼末伽黎等一类外道。都言此身。死后全灭。岂非错之又错。真为迷之甚者。末伽黎。此云不见道。其人谓罪福苦乐。不因行得。与迦旃延等。同宗断见。佛恐匿王舍彼从此。故互出之。都言。即同咸言。全灭者。身灭性亦随灭。理实不然。故尔结责。匿王断灭之疑。自此永尽。如来通为显示竟。
四王等踊跃喜庆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初闻言生信。王闻是言。虽通承前文。而得力处。在结责中末后二句。匿王本不求取真心。虽闻不变无灭。不以为喜。又匿王本不求出生死。虽闻受汝生死不以为惊。唯闻不许全灭显有后世。顿销断见之疑。故云信知身后云云。舍生趣生。正四相中人相。匿王迹居凡位。故唯信此。○与诸下。与众同喜。大众者。唯就匿王一类。位在人天中者。乐着生死。惧成断灭。信与王同。故不禁踊跃于身。欢喜于心也。向谓身后全空。今知身后有性。且得舍生趣生。故云得未曾有。(问。大众语宽。何得但指凡位。答。权小信此喜此。是损非益。然彼非无喜。但喜其较前不动科中。转更增明。既非新悟。故不叙也。)按阿难所请四义中。此科正明常义。显见不灭竟。
四显见不失二 一阿难执此疑前。二如来显倒无失。 初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初起座具仪。疑佛语而致请。非同常说。故须礼跪而白。○世尊下。按定现说。若此者。指上所说。上唯举见。此复兼闻者。以元是一体。见既不生不灭。闻性可例说故。而言必不生灭者。正按定佛语。为下致疑之端。○云何下。反疑前言。意谓。据佛现说。似应无所遗失。云何世尊前来。名我等遗失真性。且责以颠倒行事。此又所不解也。○愿兴下。求佛除疑。兴谓发起。谓愿佛发起慈悲心故。纤疑在念。尘垢障心。若蒙慈悲洗除。庶能获不灭乐。出遗失苦矣。
二如来显倒无失二 一法喻合明。二普为开示。 初二 一借臂为喻。二约身以合。 初三 一垂臂为倒喻。二臂为正喻。三相换无失喻。 初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
垂臂下指者。喻违真逐妄。示阿难言者。令因喻详法。母陀罗。此云印。手以印名者。以能随事结印。成益破恶。神用不思议故。问以为正为倒者。欲假此以喻正遍知身。及性颠倒身也。答以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者。喻建化门头。以违真逐妄。号性颠倒身故。而我不知谁正谁倒者。显臂无定相。喻实际理地。性颠倒身。即是正遍知身。正遍知身。即是性颠倒身故。然此中答文。虽出阿难。亦佛意借口为喻。故无妨配释。
二竖臂为正喻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佛意既建化门头。以违真逐妄。号性颠倒。即问建化门头。更说何者为正遍知。故仍就喻中问云。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答以竖臂上指者。喻反妄归真也。反妄归真。约建化门头。说为正遍知身。故以则名为正喻之
三相换无失喻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
佛即竖臂者。喻建化门头有反妄归真事也。若此者。指上竖为正言。意谓。若此上竖为正。则所称颠倒者。不过将手稍之首。与臂根之尾。上下相换而已。岂离正臂外。别有所谓倒者。用此为喻。喻建化门头。若以反妄归真为正遍知。则所称性颠倒者。不过违真逐妄。真妄交错而已。岂离正遍知外。别有所谓性颠倒者。是则妄非真外。因认妄而说遗真。正为倒本。缘背正而称颠倒。知此喻者。自不疑名为遗失。及责以颠倒语矣。借臂为喻竟。
二约身以合二 一总合。二别合。 初
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
一倍者。三分之二。犹云多一倍也。言上竖为正。下垂为倒。诸世间人。多一倍皆如是瞻视。似可为凭矣。若以此为例。则知汝之杂染色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所以称倒称正者。不过以违真逐妄。反妄归真。比类形显。约义发明而已。岂真有正倒哉。
二别合
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初合竖臂为正喻。如来之身。即清净法身。若以阿难之身。比类形显。约义发明。则名正遍知身。以反妄归真。成正知见。遍知一切。与彼轮手上指者无异。○汝等下。合垂臂为倒喻。汝等之身。阿难及众身也。未证清净法身。皆为杂染色身。若以如来之身。比类形显。约义发明。则号性颠倒身。盖以违真逐妄。成颠倒见。认妄遗真。如彼轮手下指者无异。○随汝下。合相换无失喻。名字处。宜连上为句。意谓。比类发明。似有正倒。其实本无正倒。如不信者。随汝谛审观察。此是汝身。此是佛身。汝身所以称颠倒者。不过以佛身比类。假立名字。究竟何处号为颠倒。盖如来明知无处。而故为难问。令自觉也。于时者。即如来示问时也。阿难大众。承教谛观。故曰瞪瞢。瞪直视。瞢不明。谓瞪久反昏也。瞻佛者。先观佛身以求正处。以正倒相对。欲因正而识倒故。目睛不瞬者。求正处不可得也。正处既不可得。反观自己身心。何处为倒。故亦不知。是知佛身生身。本无正倒。虽名倒无失。不过真妄交错。亦如金臂轮手。首尾相换者无异。法喻合明竟。
二普为开示三 一示以正见。二责以倒执。三就喻结叹。 初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初叙意标告。佛兴慈悲者。欲与正遍知乐。及拔性颠倒苦也。瞪瞻不瞬。如盲如痴。故可哀愍。不唯阿难。大众亦尔。故及之也。正脉云。应不失时。名海潮音。以此时阿难大众。适当可教之时。佛即及时而应故。遍告同会者。一音圆被之义。○诸善下。引说唯心。灌顶云。常说者。大乘深密等经也。色。即十一色法。心。即八识心王。诸缘者。生心有四缘。谓亲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生色唯二缘。以不须所缘。及无间故。心所使。即五十一心所法也。随心驱役。故名为使。诸所缘法。即二十四种不相应行。及六种无为。以不相应行。亦是识之所缘。六种无为。又是智所缘故。广如唯识百法论说。现变起也。心之一字。虽即见闻觉知。乃指离妄纯真之体。无明不觉。三细俄兴。境界为缘。六粗兢作。故云唯心所现。作是观者。名为正见。○汝身下。直指令悟。汝身者。直指阿难四大之身。汝心者。直指阿难六识之心。皆是者。无不是故。从来不昏曰妙明。即心之照用。从来不变曰真精。即心之寂体。寂照互融。体用无碍。故总以妙心称之。依起信即一心本源。依华严即一真法界。诸法皆为所现。阿难身心。自应亦是中所现物。此如来直指阿难。即现前身心。证诸法本体。成正知正见也。示以正见竟。
二责以倒执二 一法说。二喻明。 初二 一违真逐妄。二认妄遗真。 初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
初责以违真。云何者。怪责之词。遗失等。皆所责之咎。本妙。即上科妙心。以是本来自妙。非修得故。圆乃通融流动。用之相也。宝乃清净坚实。体之相也。用则从妙起明。故曰妙明。显是即体之用。体则即明而妙。故曰明妙。显是即用之体。是则心之与性。用体暂分。亦有不分。以义既互融。开合无碍。故经中或单言心。或单言性。或心性对举。讲演者随文立义。勿拘执也。认悟中迷者。以此乃悟时心性。下之昏扰扰相。乃迷时心性。然妄依真起。迷从悟生。故是悟中之迷。不认则即妄即真。全迷全悟。正由误认。所以与真永违。与悟永隔也。○晦昧下。责以逐妄。言心性本妙。云何遗失。又正在悟中。云何便迷。故约晦昧为空等。出其由也。始由一念妄动。隐覆本妙。故曰晦昧。此处即是赖耶。以正晦昧时。即是真妄和合时故。次由赖耶转出见分。于本无一法之中。妄作空相。故云为空。后云迷妄有虚空是也。空唯顽虚。亦晦暗相。但见分不守暗相。坚执欲缘。遂于空晦暗中。凝结暗相而成世界之色。后云依空立世界是也。然世界有二。一情。二器。至此乃三细具足。以赖耶即业相。见分即转相。空界即现相。下乃六粗。色即上之所现。依此为缘。起于智续二相。故云色杂妄想。谓于境界色中。杂以二种妄想心故。想相者。想彼色相。执取计名起业。由此能感未来之生。故云想相为身。至此乃六粗成就。以身即业系苦相。此责其由细向粗。展转逐妄而不返也。违真逐妄竟。
二认妄遗真
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初先明认妄。聚缘二句。指前七识言。上来既有身相。即分内外。由是于八识体上。现起前七转识。第六意识。聚集前五识所缘尘影。在内分别。名曰内摇。前五识趣逐前五外尘。驰骋放纵。名曰奔逸。不言七识者。以义摄故。(以七识为自体用。内依八。外借六也。)内摇外奔。无暂清宁。故曰昏扰扰相。众生不知。反谓有实体用。故曰以为心性。所谓认悟中迷者以此。○一迷下。次显遗真。一迷者。才一迷也。定惑者。无能脱也。言众生不迷则已。一迷则定谓在内。无有能脱此惑者。如阿难云。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是也。色身属正报。洎及也。山河虚空大地。皆属依报。此等皆依妙明真心。随缘变现。而仍依彼建立。故曰咸是中物。其如众生自认身内之心。谓其能广能大。有实体用。遂于此本来广大之心。依正通依之体。而不能知。所谓遗失本妙者以此。法说竟。
二喻明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澄清者。海之德。喻真心弥满清净。百千者。海之量。(犹云百千顷也。)喻真心包含万有。余海莫及。故称为大。喻心海非识海所及。一向遗失。故曰弃之。此喻违真。不喻逐妄者。以违真必逐妄故。浮沤。水上泡也。略具二义。可喻识心。一者依海暂现。喻识心依真妄起。二者有无不定。喻识心生灭不停。一向误执。故曰唯认。全潮者。全海潮涨也。泛滥无际。唯真心缘起妙用。可以类此。而众生既唯认妄。将必以妄想攀缘。视为真心妙用。故曰目为。瀛渤者。海外之海。唯海能潜通。喻如来究竟觉心。唯本觉可以密契。而众生既以妄想攀缘。视为真心妙用。将谓即此可以成佛。故曰穷尽。此喻认妄。不喻遗真者。以认妄必遗真故。责以倒执竟。
三就喻结叹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初就喻显倒。违真认妄。而又视为真心妙用。且谓其可以成佛。如弃海认沤。已是迷矣。而又目为全潮。且言其穷尽瀛渤。则是迷而复迷。故曰迷中倍人。无倒成倒。非失说失。故曰如我垂手。等无差别。○末句。结叹可愍。言果其有倒有失。尚不足愍。正以无倒成倒。非失说失。如垂手然。故可怜愍。是知欲正不难。竖手即是。复真亦易。反妄无非。闻佛结叹之语。宜发深省。(问。带妄显真。尚未深领。遽指真源。宁无河汉。答。显见原为契真。是佛密意。乘阿难不知有妄。就便显其殊胜。令其领见也。)按阿难所请四义中。此亦足前常字。正脉云。上科约未来说。如云尽未来际。究竟不灭。此科约过去说。如云从无始来。本有不遗。既唯约竖论。定属常字无疑。显见不失竟。
五显见无还(正脉云。还者去也。科名独标去意。文中兼有来意。显无去来耳。)三 一阿难求决取舍。二如来破显二心。三结叹自受轮溺。 初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初悲感白佛。正脉云。悲救者。救其颠倒受沦。深诲者。诲其极领正篇知也。垂泣者。有二义。一者感佛救诲。悲深难报。二者伤已愚迷。取舍未决。由斯二义。所以叉手而白。○我虽下。自陈未决。虽者。暂纵义。谓纵悟真心也。如是妙音。即指上科所说。称性开示。迥异昔谈。故称妙音。悟者。随语生解。非是真悟。观下未敢认为之语可知。妙明等。即上科所示真心。上称妙明真精。此但云妙明者。用必有体。不言可知故。元所圆满者。本自圆具一切。满足无欠。此领上科心现诸法。法在心中之义。既闻无倒成倒。自知说失非失。故曰常住心地。而字有畏难义。以下有畏舍难舍意故。其意以悟佛现说。现用缘心。舍此缘心。凭何开悟。此畏舍意也。允。诚也。瞻仰者。恋慕义。谓恋慕缘心。不忍遽舍。此难舍意也。徒者。终枉义。谓枉获此心也。此心仍指真心。上云元所圆满等。明知其是本元心地。而犹云未敢认者。以认此必至舍彼。恐向后闻法开悟。无所凭耳。○愿佛下。求佛宣示。良以缘心为生死根本。不能遽舍。真心为二果净体。未敢遽认。自知愚而且迷。故求佛哀愍。圆满音轮。高低普应。故求佛宣示。缘心难舍。是为疑真之根。拔而除之。庶可以取真心而归无上道矣。阿难求决取舍竟。
二如来破显二心二 一破缘心有还。二显见性无还。 初二 一先破所缘之法。二正破能缘之心。初(正脉云。不舍缘心。既全为于重法。故须破法。而缘心自舍矣。)四 一直斥其法。二异喻反显。三同喻正明。四结合警悟。 初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
汝等句。寓有深责之意。意谓。我已重重破斥。令舍缘心。将谓永弃。不料汝等。尚以缘心听法。诚为辜负。良可怜愍。此法亦缘者。以能听既属缘心。所听即属缘尘。既唯是缘。则正智迷于妄想。如如蔽于名相。故云非得法性。法性者。诸法实性。以一切诸法。唯心所现故也。
二异喻反显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应当看月。
斥以非得法性。恐未心服。故先用异喻而反显之。言如来说教。原为显发心性。开示智者。如人以手指月示人。上人字喻佛。手喻教。月喻心。下人字喻智者。对愚迷者言。若果是智者。自能依教观心。如彼人因指应当看月。反显阿难等不能如是。足见其不得法性。
三同喻正明
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异喻反显。恐犹未了。故复以同喻而正明之。文分三段。初喻迷心性。言愚迷之人。以攀缘心。闻教便谓悟心。如若复有人。观指为月。此中人喻愚者。正明阿难等愚迷同此。○此人下。喻迷教体。言如是愚迷之人。不但不知心性。亦复不识教体。如彼观指为月之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此中亡失。皆不知义也。何以句。喻中征亡指所以。法中征迷教所以。言如是愚迷之人。所以谓其不知教体者。何以故耳。释中由彼即以能诠之教。为所诠之心。如彼观指为月之人。即以所用能标之指。为所标明月。岂识指者之所为乎。要知识指者。自不以指为月。而知教者。岂复以教为心哉。○岂唯下。喻迷二相。明即月相。喻灵觉为心相。暗即指相。喻顽尘为教相。言如是愚迷之人。不但不识教体。兼亦不识灵之与顽。如彼观指为月之人。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下。喻中征释不识明暗所以。法中征释不识灵顽所以。言如是愚迷之人。所以谓其不识灵顽者。何以故耳。盖教以顽尘为相。心以灵觉为相。而彼既以教体为心。是灵顽二相亦不能了。如彼观指为月之人。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此不唯不得法性。尤见其愚迷之甚也。
四结合警悟
汝亦如是。
此虽结合之语。寓有警悟之意。意谓。如我上说指月双失。明暗俱昧者。岂是他人。而汝等之心教双迷。灵顽莫辩。亦复如是。幸宜自悟。勿至为智者所哂也。(此上四科。总为破所缘法。不分亦可。但以法喻重叠。难以销释。故不厌烦析也。)先破所缘之法竟。
二正破能缘之心三 一详破耳识。二略例余五。三总以结破。 初(现惜缘声之心不能遽舍。故须详破。)二 一据执反难。二法喻合明。 初
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所缘既非法性。能缘岂是真心。恐其固执。故尔反难。意谓。若汝必以分别我说法音之影子。为汝心者。但心非无体。而今此心。自应离却所分别音时。别有能分别性。然前已就尘推破。岂遽忘耶。
二法喻合明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
初喻说。客喻能缘之心。旅亭喻所缘之境。客非亭主。偶来栖托曰寄宿。喻识非法性。倏尔攀缘。但依附也。亭不适意。一宿即舍。曰暂止便去。喻识心遇不可意声。不耐久缘。方生即灭也。终不常住者。纵使适意。非比故乡。三朝五日。定要舍离。喻识心纵遇可意之声。而所之既倦。情随事迁。终有谢灭时也。此是同喻。以缘心正同此故。掌亭人。谓执掌旅亭之人。喻真心能成立诸法。非同宿客。故都无所去。喻真心非比缘心。故常住不灭。又以无所去故。名为亭主。喻真心以常住不灭故。是称法性。此是异喻。以缘心不同此故。○此亦下。法合。此指缘心。或生灭。或常住。亦应如是客主相似。此总合也。若真下。别合。意谓。果若真是汝心。则应如亭主无所去也。此合异喻。云何下。合同喻。据前推破无体文云。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是则离声无性。阿难已知。故就此为难。意谓。既不如主。云何反如暂止便去之客。如我前说。离声无分别性。则其非真也明矣。详破耳识竟。
二略例余五(现执缘声为心。前已详破。余五虽现执未起。种子方眠。方眠故须例破。未起故惟略言。)
斯则岂惟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
斯则句。牒前为例。谓声分别心。离声无性。已知之矣。岂惟此也。即如分别我容之心○离诸色相无分别性。亦但如暂止之客。非亭主也。如是者。重牒上二为例。言二心既皆如是。则分别香味触法之心。离四无性。可以例思。今超略而言。乃至分别都无。其内守幽闲之心。亦复如是。分别都无者。六识不缘六尘。唯留定中独头。内守幽闲。今云非色非空是也。已离六尘粗相。故曰非色。犹有幽闲细境。故曰非空。拘舍离。此云牛舍。即末伽黎之异称。灌顶谓是其生处。正脉谓是其母名。愚谓既属异称。生处为是。如此方以生处立奶讳之例。等指同计。如数论师等。彼以定力能通八万劫。外则冥然莫辩。立为冥性。且谓是诸法实性。故称为谛。要知冥然莫辩。正同非色非空。幽闲之境。犹是微细法尘。由彼不知妄立。故曰昧为。妄立昧为。即同内守之心。犹是微细分别。离于法尘为缘。依然无性。如彼声分别心等。无以异也。(据正脉悬示。略言识心有五种胜善之用。一者。缘佛色相心。二者。缘佛声教心。三者。闻法领悟心。四者。止散入寂心。五者。界外取证心。愚谓此五种心。从正宗以来。至此方已破尽。如前阿难云。我见如来三十二相。心生爱乐。如来斥以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此云分别我容。离色无性。皆破第一缘佛色相心也。又前云。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乃破第二缘佛声教心也。又此阿难云。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如来示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等。即破第三闻法领悟心也。又前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此云分别都无。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即破第四止散入寂心也。又前云。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等。已破第五界外取证心也。良以无始生死。皆为误认此心。若唯破其劣恶。恐尚留胜善。今既破其胜善。则劣恶之心。自知其不可用也。)略例余五竟。
三总以结破
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则汝心性。总指六种缘心。离尘无性。故云各有所还。明是客义。故曰云何为主。既非是主。急当舍离。此且为阿难等拔除疑根。至下乃令其归无上道。破缘心有还竟。
二显见性无还二 一阿难求示无还。二如来详为显示。 初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唯垂哀愍。为我宣说。
若之一字。寓有不自信意。意谓。若依佛说。我此六种心性。各有所还。此既有还。则如来已前所说妙明元心。自应无还。但不知云何无还。进取未定。退舍莫决。智堕两楹。如羊触籓。若非如来哀愍宣说。何由解脱。故云唯垂等也。
二如来详为显示三 一抑扬许示。二能所对辩。三警觉取舍。 初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初略为抑扬。佛告阿难者。应其哀愍之求。且汝见我等。酬其宣说之请。如来意谓。汝既求我哀愍。我亦不必牵藤引蔓。姑且就汝见我言之。当斯时也。能见之精体明用。即是本元真心。但以二妄未除。尚欠于妙耳。要知此见虽非妙精妙明之心。而见妄一除。当体即真。亦如捏目所现之第二月。放手即是真月。非与真月。实有异体可寻。月影者。水中月影。其与真月上下悬殊。虚实不伦。见精明元之心。自不类此。故曰非是。(正脉云。月有三相。第一是天上净月。第二是捏目所现旁轮。第三是水中月影。其意以第一月。喻纯真之心。第二月。喻见精明元。第三月。喻缘尘分别。知此则抑其未妙。扬其切真之意。亦自可见。问。何不即指纯真之心。而乃用此曲示。费此申明乎。答。离妄纯真之心。唯佛乃具。等觉尚带生相。何况地前诸位。乃至五住凡夫。又焉有纯真之心可指。而此见性。真虽不纯。体不变。如金在矿。非金师莫能辩识。故佛如金师。略为抑扬。意在明其切真。但欠于妙。亦如指矿说金。虽欠于精。终不如鍮石之迥然非真也。)○汝应下。诫听许示。无所还地。即前阿难所称本元心地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直以无所还地称之。盖为应前云何无还之请。而许示耳。抑扬许示竟。
二能所对辩二 一所见有还。二能见无还。 初二 一具列所见。二备明有还。 初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勃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此中具列八相。而分四对。一明暗对。讲堂洞开者。是户皆张。洞然大开也。东方二字。宜连下为句。言日轮始自东方。故云东方日轮。升天者。谓渐次上升。转历于中天也。光射讲堂。故云则有明耀。中夜。子夜也。黑月。月朔也。晦暝。掩蔽也。言子夜已昏。况当月朔。又值云掩雾蔽。则不唯微昏。且昏极而至于暗矣。户牖下。通壅对。隙谓中间空隙处也。内外不隔。故云则复见通。墙。谓墙壁。宇。谓屋四垂也。内外不通。故云则复观壅。壅者。窒塞之义。分别下。色空对。分别之处。谓诸识所分别境。如色声香味触。俱属所缘色尘。故云则复见缘。顽虚。异色处也。冥然无知。故以顽称。通以太空为体。故云遍是空性。郁勃下。染净对。气结曰郁。沙飞曰勃。纡。绾环也。言郁不自郁。乃绾彼昏昧之气。勃不自勃。乃环彼尘扬之沙。古德云。此与空虚。体相颠倒。余皆上体下相。至下还处自见。澄霁者。天澄雨霁之时。敛。收也。氛。尘气也。尘气既收。苍然一色。故云又观清净。
二备明有还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勃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
初现前许还。咸看者现前俱见也。明暗通壅等。时相凌夺。故云诸变化相。本所因起之处。即是后来还灭之处。许示此义。故云吾今各还。谓各令其还也。○云何下。详一例余。征起语略。具足应言。云何各还本因。此诸变化等。八相之中。且约明相言之。明随日灭。即是还日。何以故等。征释还日所以。无日之时。不能见明。则明所因起之处。属于日轮。如影随形。形销影灭。故云是故还日。暗等七还。唯列标词。不具征释者。可例知故。○则诸下。以类该尽。明该一切明类。乃至净该一切净类。故云不出。据此则诸世间中。一切所有。无不还者。所见有还竟。
二能见无还
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
汝见八种等。带所见之相。以标能见之性。以正见八种之时。见精明性。湛然盈满。易觉知故。当。将也。谁。何也。问以当欲谁还者。令其自审。于八相中。将欲因何者俱还。亦明知必无而故为难问。何以句。征非问。谓以何以故作如是问。若还下。显正理。谓设若见还于明。则不明无见。自应无复见暗。今实不尔。试观前尘。虽明暗等相倾相夺。种种差别。而见性明来见明。暗来见暗。始终无有差别。其犹明镜当台有物斯现。镜岂有去来于其间哉。见无所还。亦复如是。能所对辩竟。
三警觉取舍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诸可还者。指八相言。俱属前尘。故曰自然非汝。不汝还者。指见性言。不离汝而与物俱还。明是自性。故曰非汝而谁。据此则一向循尘。忘失自性者亦可以知警矣。如来破显二心竟。
三结叹自受轮溺
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则知者。承上无还而言。无还故。不为诸相所迁。曰本妙。不为明暗通壅所转。曰本明。不为色空染净所夺。曰本净。明知有此。而乃惑于缘心。无智自解。是为自迷自闷。由此所以丧其本妙明净之心。未能荐取。随彼不妙不明不净之识。受于轮转。在凡流于分段。习小坠于变易。于二生死中。常被漂溺。其犹佩珠作丐。亲友见伤。是故如来于前。名汝等为可怜愍者。呜乎。阿难亲于佛前。耳提面命。犹自取舍缠绵。动佛怜愍。况夫末世凡流。情识俱在。动以见道自矜。嗤他不如。闻佛结叹之语。宜知惭愧。按阿难所求四义中。此科兼具寂常二义。谓八相任迁而不动。寂也。八相任去而不灭。常也。显见无还竟。
六显见不杂二 一阿难以物见混杂为疑。二如来以物见分明为释。 初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难意谓。承佛上示。虽识见性不与诸相俱还。但正见诸相时。此见即遍在诸相。似非局于自己。云何得知不属于物。而是我之真性。此疑见性有时在物。有时在我。依然与彼有去有来者无异。是此科但为增明上科之义。(问。见性周遍。物我同体。正是妙悟。何不就其所见。引令玄会。而乃强与分析。令成局见。其犹驱海作沤。岂智者之所为乎。答。阿难尚未深领。岂成妙悟。若但以其口角相似。过为接引。反成狂解。今之本参未破。妄拟高远者。类多由于盲师瞎印。如来知机知法。岂若彼哉。)
二如来以物见分明为释三 一通明十界见量。二别就阿难显示。三结责疑问不当。 初(良以圣凡体同。远近用别。是知正见诸相时。遍在诸相。但是用之所及。岂可以此而疑见属于彼哉。)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初二乘见量。(文中虽无辟支。取例应有。)吾今问汝句。问字。应是示字。以此下皆示教之语。无问词故。阿难方证初果。才断见漏。故未得无漏清净。见量虽通初禅。未必无碍。故是承佛神力。此初果见量也。阿那律○此云无贫。亦云不灭。因中以稗饭施辟支佛。果感九十一劫。不受贫穷。享福不灭故。尊者是佛从弟。因乐睡被诃。精进失目。如来示以三昧。修习证果。遂获天眼。自陈圆通文云。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维摩经。那律答严净梵王亦云。吾见此三千世界。如观掌果。今云见阎浮提。岂反劣于初果。详后显见无碍科中。阿难自述观胜藏殿。居日月宫。其见周圆。遍娑婆国。然居日月宫。其见只合遍阎浮提。或因两科鳞次。笔授互误。再详。庵摩罗。此云难分别。桃柰相似。生熟难分。此方所无。故存梵名。此四果见量也。○诸菩下。菩萨见量。一界一佛土也。心地观云。初地见百佛土。二地见千佛土。乃至十地见无量土。今云见百千界者。谓或见百界。或见千界等。非一定也。○十方下。诸佛见量。清净国土。诸佛受用土也。散在华藏。不啻如佛刹微尘之数。其间种种形相。种种名字等。如来究竟明了。故曰穷尽。虽至纤悉。亦皆洞然无碍。故曰无所不瞩。○众生下。凡夫见量。洞视者。约现量言。言众生现量所见。能以洞然无碍者。唯在障内。设有分寸之隔。则不过矣。(正脉云。不过分寸者。有二意。一者。对胜说劣意。自诸圣极于如来。较至众生。纵穷其量。亦不过分寸而已。二者。收尽含生意。上既齐于如来。下必齐于蜎蠕。故上至穷尽国土。下至不过分寸也。)通明十界见量竟。
二别就阿难显示二 一正为显示。二预防谬执。 初三 一教以自分。二代为拣择。三结示不混。 初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汝应于此。分别自他。
初具列能所。此中曰观。曰览。皆为能见之性。曰四宫。曰三行。曰昏明等。皆为所见之境。且吾与汝等。即就现前所见言之。如来意谓。汝今已超凡见。圣见尚非所及。纵见初禅。亦仗佛神力。方得无碍。俱非汝之现量。即今且就吾之与汝。现前所观处言之。四天王宫。在须弥四面。东方持国天王。居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居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居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居水晶埵。宫殿皆是众宝所成。平山腰而齐日月。去地四万二千由旬。犹是阿难现量所及。中间者。地上天下。地上有水有陆。天下有空。水行。如鱼跃蛟驰。陆行。如人来畜往。空行。如云腾鸟飞等。一一用目循历。故云遍览。此约物体言之。其间云屯则昏。日照则明。山隔则塞。风过则通。分别成色。异色显空。尘起则染。澄霁则净。故曰种种形像。此约变相言之。此等俱属前尘。由分别显。于汝见性而作留碍。故曰无非。是能所已自历然。特阿难自混耳。○末二句。因其自混。故教以汝应云云。
二代为拣择(佛虽教以自分。阿难终竟不悟。故复代择。所谓怜儿不觉丑也。)
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初许以代择。将。与也。代也。择于见中。谓拣择于能见所见中也。二谁字。乃教以着意。言物象我体。必代汝拣辩谁是。决不混也。○阿难下。正与拣示。极。尽也。见源。即是眼根。谓教以尽其眼根之量观之。从者。除上不论。言二宫齐于四王。正阿难现量所见。再上则非仗佛加。不能无碍故。是物非汝者。日月虽明。无灵觉故。七金山。次日月而下也。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鱼嘴。环绕须弥。间以香水。共有七重。其体皆金。一一用目循历。故曰周遍谛观。种种光。即金山之光。虽映物而成种种。终为顽明。故云亦物非汝。渐渐更观者。次金山而下。以至地上也。云腾鸟飞。风动尘起。皆属空中所有。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兼于水陆所明。通为所见。故曰咸物非汝。如此开示。如来可谓眉毛拖地矣。代为拣择竟。
三结示不混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初牒前能所。近指地上。远指二宫。其间种种差殊。故云诸有物性。正脉云。诸物罗列于见性之中者。千态万状是也。所见虽有差殊。能见实无二体。故曰同汝见精。清净所瞩。见精言清净者。以有清净本然义故。正脉云。见性遍见于诸物之上者。朗然一照是也。○则诸下。示以不混。物自差别者。不混于见。见性无殊者。不混于物。是物自物。而见自见矣。○末二句教以认取。然既瓜豆分明。理应无疑。故直教之曰。此精妙明。诚汝见性。如此开示。有何不明。而阿难犹未敢认。所谓知法者惧矣。正为显示竟。
二预防谬执二 一自语相违防。二世间相违防。 初(此科义稍隐晦。不避烦分。)四 一防谬执。二遮转救。三破他宗。四成自宗。 初(恐阿难谬执云。佛虽如是开示。而我自觉此见。一涉于外。即同诸物。云何不是物耶。故如来以此防云。)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
意谓。若汝一定执言。见是物者。是物则成可见。彼此应同。则汝今者。既能遍见诸物。亦可见吾之见。若不见吾之见。而言见是物者。则自语相违矣。
二遮转救(恐彼救云。我与如来同见一物之时。我见佛见。正相会遇。即为见佛之见。云何不见耶。故如来以此防云。)
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意谓。若汝谬言。同见一物之时。名为见吾之见者。吾今闭眼不见。当斯时也。吾见已离彼物。自应显然有吾不见之迹。汝亦应见。汝今云何不能见吾不见之处。而指其分齐。盖如来明知见性无迹可凭。为遮转救。故作如是难耳。
三破他宗(恐又谬云。佛既闭眼不见。我即但见彼物。即是见佛不见之处。云何如来谓我不见。故如来以此防云。)
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
意谓。若汝谬言。但见彼物。即是见吾不见之处者。既但见彼物。则吾见已离于物矣。既离于物。自然非彼不见之相。(不见之相。即指物言。犹云自然非彼物也。)汝前所立见性是物之宗。则不成矣。
四成自宗(恐被破回护。顺前佛所难云。我实不见佛所不见之地。故如来就此成立自宗云。)
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意谓。若我闭眼不见之时。汝实不能见吾不见之地者。则我开眼见物之时。汝亦不能见吾之见。是则物是有相。见是无相。吾见自然非物。反以成立我前所说。物见无混之宗。云何不是汝耶。自语相违防竟。
二世间相违防二 一牒执转难。二遮救警悟。 初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又字。重牒前执。如云。又若见是物者。则汝今见物之时。彼物亦应是见。遂据此难云。汝既见物。彼物亦应见汝。物若有见。则转成有情。以此为例。汝应转成无情。如是则有情无情。体性纷然杂乱。不可分矣。有情无情。尚不可分。况汝之与我。益不可分。是则汝之与我。并诸世间所有。不成彼此安立之相。又堕一分世间相违过矣。
二遮救警悟(恐彼救云。我今见佛之时。自是我见于佛。非佛见于我。何得杂乱。故如来据此遮云。)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意谓。若汝见我之时。是汝见我。非我见汝。而汝我不纷杂矣。以此为例。则见性周遍一切物时。亦应无有纷杂。非汝真性。而是谁之真性。此如来明明提撕。所谓警悟者。以此。别就阿难显示竟。
三结责疑问不当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初责疑不当。言如上所择。物我分明。云何自疑汝之真性。不敢认取。而恐其有混耶。○性汝下。责问不当。言真性在汝。不自以为真。反取我语以求真实。其犹种种问桥。宜乎为智者所呵矣。然此科既唯增明前义。仍是足前寂常二字。若约不混似亦兼于明字。以下文超情离见。自有正显明字之文。此不预焉。显见不杂竟。
七显见无碍二 一阿难以不定有碍为疑。二如来以忘尘无碍为释。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初按定是我。是我应当认取。有碍恐其非真。故先按定是我。而下方出其有碍。以明自己。非是推诿不认。乃竟由未敢认耳。○我与下。自陈不定。胜藏殿。天王贮珍宝处也。初成之时。请佛说法。以邀吉祥。阿难随佛。因得同观。故云我与。二宫天子。乘便请佛。故又云居日月宫。灌顶云。日宫纵广五十一由旬。月宫纵广四十九由旬。皆摩尼宝成。天人充满其中。起世经云。五风所持。(谓持风。令不坠。住风。令安住。随顺转风。令顺行。摄风。令缓急。将行风。令得中也。)此见周圆者。自二宫而远观。然二宫虽围绕须弥。从阎浮而升。且约南面言之。据此则遍娑婆国。应是遍阎浮提。前后互误。上科已辩。孤山云。初天唯见一四天下。而言遍娑婆国。即指一小刹而言。非大千也。俟再考。退归精舍者。谓自天而下。还到祇桓也。树垣围绕。外则不睹。故云秪见伽蓝。伽蓝。即指精舍。具云僧伽蓝摩。此云众园。以是僧众和合处故。清心户堂。即指讲堂。以闻法能清心地浊故。户内堂中。不能远见。故云但瞻檐庑。檐庑。谓飞檐廊庑也。此约一见。而大小不定。为下文致疑之端。○世尊下。蹑以成疑。上陈见有三相。一遍界。二见园。三瞻庑。今为蹑前后二相。但要显出不定之义。上云瞻庑。此云满室者。庑内即室。略变其文也。二为字。乃持疑不决之词。言在天本遍。在室则局。是必为室之所碍。然有二义可思。一者。为室所拘。缩一界之大。而为一室之小。如过卑门。身则鞠脊。二者为墙所夹。断周遍之一。而成不遍之二。如筑高堤。水则两分。是二皆为受碍。两疑不决。故云为复此见云云。○我今下。求慈敷演。斯义。即见性大小之义。在缩在夹。实未明了。故云我今不知。疑深障重。非弘慈不能决。事玄理微。非敷演无以明。故云愿垂弘慈云云。阿难以不定有碍为疑竟。
二如来以忘尘无碍为释三 一略出大旨。二详以喻明。三原理直示。 初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
世间虽通三种。今论前尘。且约器世间言。从天至地。难尽多种。故云一切。大如一界。小如一室。内如园中。外如垣外。此诸所有。皆是众生随心所造。随作所成。故云事业。前尘虽通五种。今对见性。且约色尘言。各属者。谓大亦前尘自大。小亦前尘自小。内亦前尘自内。外亦前尘自外。正显大小内外。与见性无与焉。舒缩。应言缩断。方应阿难所疑。译者略失意耳。见性体同。随缘用异。但自忘缘。见本无差。若言见有缩断。何异掬空截光。故不应也。
二详以喻明二 一喻四相属尘。二喻见无缩断。 初二 一正喻。二斥问。 初
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
方圆。喻大小内外。今取释便。且约大小言之。方器。喻一界。方空。喻一界之见。言汝之见性。在天本遍一界。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下。就喻推征。以喻明而法自明故。问以方器方空。定方不定方者。正令自审一界之见。定大不定大也。定大。则入室之时。见应不小。亦如空若定方。别安圆器。空应不圆。不定大。则离室在天。见应不大。亦如空若不定方者。更令在方器中。应无方空。今俱不尔。是知见无大小。大小属尘。亦如空无方圆。方圆在器。知此义者。自不以缩夹为疑焉。
二斥问
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汝言句。牒其所问。义性下。斥以不应。意谓。汝前问言。不知见性大小内外如斯四义所在。然此四种义性。各属前尘。亦如方圆在器是也。既知如是。云何谓其为在缩在夹。故我前云不应说言云云。喻四相属尘竟。
二喻见无缩断二 一正喻。二斥问。 初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阿难所以不敢遽认见性为心者。盖为嫌其有碍。欲令入于无碍。故如来原其意而譬之曰。若复厌虚空之方圆。欲令入无方圆者。事亦不难。但除二句。正明不难之义。是中二方字。非对圆之方。乃方向之方。以方圆长短大小等。皆方向也。而言但除器方。空体无方者。谓但能除却器之方向。而空体自无方向。喻阿难等。但能忘却前尘。而见性自无大小等碍。若必欲除却见性碍相。其犹凿空削虚。欲除其方向相状。秪益自劳。故云不应说言云云。方相所在者。谓方向相状所在之处。观此益知上二方字。非对圆说方。字同用别。应须善会。
二斥问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见义不然。
陈疑原为致问。故无妨说问也。入室之时等。且按定所疑。仰观下。乃约挽以难。言入室之时。既因缩之而小。观日之时。必缘挽之而长。理所必无。故以岂挽为难。挽者。牵挽引伸义也。若筑二句。亦按定所疑。穿为下。又约续以难。言筑墙之时。既能夹之使断。穿窦之时。必因续之方连。亦理所必无。故以宁无为难。窦。孔也。续者。接联绾结义也。末句。结斥。言说挽说续。既非见理。而疑缩疑夹。岂是性义。故直斥之曰。是义不然。详以喻明竟。
三原理直示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便能含受十方国土。
初物转成碍。一切众生。总该凡外权小。凡未能深达法空。无有能出此碍者。从无始来者。谓自有妄识已来。有妄识即有分别。由分别故。不了唯心。执诸法为实有。故曰迷已为物。由迷已故。遗失本来周遍之心。由执实故。为彼诸物之所转动。如才见一物。便行取着是也。由取着故。为彼所碍。故于是物之中。观大观小。缘此所以宛似见性有大小耳。○若能下。转物便融。转物者。始而以观行力。忘尘入性。(理法界)继而以修习力。以性融尘。(理事无碍法界)然后以证入力。旋事同理。(事事无碍法界)事既同理。妙用等佛。故云则同如来。既同如来。则不唯见性周遍。而现前若身若心。一一皆称性圆明。遍照法界。是故毗卢遮那。名遍一切处。亦名光明遍照尊也。虽遍照法界。而不违本处。故云不动道场。以如来本所在处。即道场故。此是广正不碍狭依。毛端。谓一毛头也。称性普融。故能含十方国。此是狭正不碍广依。今取文理显然。且约广狭无碍释之。以义推求。更该余玄。按阿难所请。此科义当妙字。显见无碍竟。
八显见不分 (正脉云。夫见性量括十方。体含万法。其与万法非即非离。唯其非即也。故能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身界无干。生死不系。众生不达斯义。则混淆真妄。沉溺轮回。既无智以自分。终何由而得脱乎。唯其非离也。故能尘刹混融。万物一体。用弥法界。存泯自由。众生未达斯义。则沉溟滞寂。灰断缠空。既自昧其家珍。亦何由而能用乎。故前自指见以来。不动不灭不还不杂。及无碍之前半。皆约不即之义。分真析妄。以决择乎离尘独立之体。今此不分之科。乃约不离之义。泯合真妄。以显泄乎与物混融之妙。虽不失科。与无碍之后半。辞义亦融。非今不分之正义矣。将使众生明乎不即之义。则不沦生死。明乎不离之义。则不滞涅槃。若相背而实相成也。愚读正脉至此。顿觉显见之旨。眉目判然。则是经流传震旦。不可无交师也。)二 一阿难执见在前。出过求开。二如来破其前相。指体为示。 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辩我身。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初领我拟前。佛于不杂科中。教以认见为我。阿难犹恐有碍。尚未敢认。今蒙无碍之示。乃随顺佛语。而暂以领认。故曰若此见精。必我妙性。观若必二字。亦似领而未领耳。因闻转物同佛。大用无碍。故以妙性称之。又以闻佛所说。反复体认。自觉见物之时。见性盈满于前。故以在前拟之。○见必下。谬出四过。一者身心无归过。言见既在前。与我身心无涉。见若必定是我真性。我今现前身心。复是何物。乃无所归属矣。二者世间相违过。言我今现前身心。能分别一切。有实体用。而彼见性。无有分别。尚不能分辩我身。况复余物。然世间共许。有分别者为我。无分别者为物。今若认见遗身。则世间相违矣。三者名实不符过。言见性若实是我心者。应为能见。而乃令我今见。反成所见。是名实不相符矣。四者自语相违过。言见性既为所见。又实是我体。而我现前能见之身。反非是我。而是物矣。若尔。则如来自语相违。以如来前已难我。必谓见是物者。则汝既见物。物亦见汝。坏世间相。今身既是物。而又能见彼实我。正堕前难。故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云云。○末二句请慈求开。阿难虽出四过。又思佛为一切智人。离诸过失。究是自己昏昧。未能了悟。故仍干大慈开发。
二如来破其前相指体为示三 一泯是非而破前相。二因失守而教谛思。三缘代问而指真体。 初三 一直斥其非。二正破前相。三极尽妄情。 初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
周遍无迹。莫可指陈。岂有前相可得。故斥以所言非实。
二正破前相四 一在前定其可指。二例物教以指陈。三阿难对以无是。四如来印其所说。 初
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初按定其说。若实汝前句。是按定阿难。今此妙性。现在我前之语。汝实见者句。是按定阿难。若实我心。令我今见之语。○则此下。定其可指。在前即是方所。故曰既有。令见则可指示。故曰非无。此如来将欲例物令指。以示其不可混也。
二例物教以指陈三 一指物为例。二如例令指。三显无索析。 初
且今与汝。坐祇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着。
且今与汝等者。谓且就现前共见之境。例明有方所。可指示义也。林木渠池。殿阁堂舍。先约近境言之。日月在上。恒河当前。次约远境言之。此以诸物各有方所。例见性既有方所也。教以座前指陈者。众所共见。示不可混故。阴阴而暗者。是林。明明而照者。是日。窒然而碍者。是壁。虚焉而通者。是空。且约明暗通塞四相言之。如是乃至者。超略色空染净等相。草树纤毫者。谓草上一纤之细。树上一毫之微。对上林渠殿堂等。故曰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著者。有形即有相。有相即可指故。此以诸物皆可指着。例见性非无指示也。
二如例令指
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
初按定在前。汝应下。逼以确指。言口说尚可支梧。手指难以蒙混。且教以的确真实。盖恐其儱同颟顸耳。
三显无索析
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初象外显无。然既曰在前。为在万象内。为在万象外耶。若在万象外者。万象虽繁。总为空与物耳。物外即空。空外即物。若谓空是见者。则坏空相。故云若空是见云云。若谓物是见者。则坏物相。故云若物是见云云。既二俱非理。则象外无见明矣。○汝可下。象内索析。言象外不成。若转计此见在万象内者。如玉在璞。自可剖显。如身在衣。自可解露。故教以微细披剥。精明二字。仍约体用对论。果从象内析出。则益见其净。益见其妙。益知其为能见真元。故以净妙见元加之。指陈照例。故索以同彼诸物。分明无惑。例物教以指陈竟。
三阿难对以无是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初对象外无见。重阁讲堂。亦该林渠。应前佛说近境。远洎恒河。上观日月。应前佛说远境。近境则举手所指。远境则纵目所观。观亦为指。故云指皆是物。象外觅见。见何所凭。故云无是见者。○世尊下。对象内无见。如佛所说者。谓依佛言教。披象出见也。虽无漏无学。亦所不能。故曰况我有漏等。自知其不能矣。不唯二乘。故云乃至菩萨等。谓纵使菩萨。亦不能也。准前如来教析。有二义。一教披剥万象。析出精明。此阿难以不能于象前剖出对之。二教同彼诸物。分明无惑。此阿难以不能令离物有性对之。
四如来印其所说
佛言。如是。如是。
既知象外象内。俱无是见。则妙性在前。令我今见之执。自应瓦解。故重言如是而印许之。正破前相竟。
三极尽妄情(言是者。非之对也。上以为遣前相。故显无是。若更因无执非。犹是妄情未了。故此兼破非相。预杜种疑。必是非双忘。忘心亦忘。而一体混融之妙性。始现前矣。)四 一蹑前按定无是。二对物教以明非。三阿难对以无非。四如来印其所说。 初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
如汝所言等。蹑前象内无见之语。盖以不能析出。即是无有也。则汝下。即就无有。以按定无是见者。(问。何不蹑象外无见语耶。答。象外无见或可在于象内。不可定其必无。是必象内亦无。乃可定焉)。
二对物教以明非
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为杜非见种疑。故复告也。汝与如来等。教以更观前境。苑者。园囿异名。义摄渠流殿堂。乃至者。超略恒河。仍前所列内外远近境耳。象内象外。俱无是见。故云必无等。谓必无是见精者。受汝所指着也。离是计非。情所必至。故又教以发明非见。
三阿难对以无非
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
初直答不知。言见所至处。乃能有见。今既遍见祇林。则见性遍至明矣。但明明遍彼。而却与彼分疏不下。故直以不知答之。○何以下。反覆致详。言若树非见。则树上无见。无见则彼此不偶。故曰云何见树。今既见树。似乎树见相偶。而又分疏不下。莫非树即是见。若树即见。仍蹈前非。故曰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者。超略一切诸物。若空非见等。义可例思。据此则不唯无非。且因此而益知其无是矣。○我又下。结答无非。言是者。非之对也。设若有是。方可说非。今反覆致详。不唯无是。实亦无非。因无有非。转复思是。既决定无是。亦究竟无非。故我又作如是思。惟是万象中。一一微细发明。无有一法非我见者。是知此之无非。乃一体混融。绝诸对待。不可思。不可议之义也。
四如来印其所说
佛言。如是。如是。
是非双绝。妄情俱尽。一体混融。何有前相。故如来亦重言如是而印证之。泯是非而破前相竟。
二因失守而教谛思二 一有学失守。二佛教谛思。 初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非无学者。即是有学。谓阿难一类。无学闻此。或可仿佛。有学智劣。转更盲聋。故曰茫然。谓渺茫蒙昧然也。是义者。即指无是见。无非见之二义。正脉云。凡义之浅者。即始可以见终。由终必不昧始。今是二义。后以度佛未说。不测其归趣。是为不知其终。前以推佛已说。莫寻其由来。是为不得其始。重增迷闷。故一时惶悚。惶悚者。恐惧貌。是非不决。故失其所守。以或是或非。决于一定。乃可持守故。
二佛教谛思
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黎。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初知惧愍慰。魂虑者。神魂思虑。变慑者。更变惊慑。即惶悚在心也。知其者。佛以他心。观其外而悉其内故。怜愍者。矜其失守。安慰者。释其惶悚。及诸大众者。兼于同类。上云非无学者。是也。○诸善下。显说应信。普诏所为。故曰诸善男子。自明可信。故曰无上法王。言世间端人。尚可信凭。况复无上法王耶。真实语等。不唯据人可信。所说犹可信故。显示真谛曰真语。如云无是见是也。显示俗谛曰实语。如云无非见是也。显示中道曰如所如说。谓如已所证真如之理而说。如上反覆致详。是非双绝妄情俱尽是也。不诳者。不欺初学。不妄者。不异彼此。此示义同五语。相应深信。佛岂自伐乎哉。○非末下。拣邪教思。不死者。不决定义。四种者。亦变亦恒。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后行阴魔中详明。以其不决定故。名为矫乱。谓矫强混乱也。佛意恐闻无是无非。反执亦非亦是。有类矫乱。故以非末伽黎等拣之。又不死者。谓彼妄计有不死天。四语是其所传。一生依此答人。当生彼天。如来斥为矫乱论议者。以彼不解三谛义故。教以谛思者。言既非矫乱。必有定理。若能谛审思惟。何故无是。而又无非。蓦直看去。看到无可措心处。自有筒底脱落时节。此正如来教以离心意识参。非教以分别思惟。幸勿错解。忝者。孤负意。言阿难自舍妄求真以来。重重哀求。总为仰慕寂常妙明。佛意。以果能谛思。则寂常妙明。即于自心中现。自无孤负哀求仰慕心也。因失守而教谛思竟。
三缘代问而指真体二 一文殊愍众代问。二如来指体发明。 初三 一愍众具仪。二代彼达情。三求示元本。 初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
是时者。即佛教思惟时也。虽教以思惟。而依然惶悚。故文殊愍之。座起礼足。表代问之诚。合掌恭敬。示将白之意。然代请必以文殊者。以无上法王。玄言妙旨。不得法王真子。根本大智。无足以昭明佛日。而启迪四众也。
二代彼达情
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
初指众不悟。文殊意谓。前如来两番推问。特为发明二种深故。所谓精见与色空是义。及非是义之所以也。阿难虽各以无对。如来惟权且印许。尚恐其迷于深故。重教谛思。冀其有所会悟。以决谬疑。及观其动静。依然惶悚。是究竟不悟。如来发明二义之深故。此机惟佛能鉴之。亦唯佛能启发之耳。○世尊下。推情代陈。将欲代陈。故重称世尊。希原其情也。上若字。应作如字。言会众惶悚。非疑佛语矫乱。其意。以如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则应有所指。若非见。则应无所瞩。今既无指有瞩。两义俱非。究不知是中义趣。何所归属。以是故有惊怖。观其魂虑变慑者。以此。畴。往也。往昔指华严方等二会言之。华严闷绝躄地。方等除粪甘心。皆由善根轻鲜。今非昔比。故云非是。文殊言此者。略有二意。一显已闻。无疑佛矫乱之失。二显进示。有开解明了之益。故下科即代为求示。
三求示元本
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善根既非轻鲜。妙心应为进示。故惟愿如来。大慈发明元是何物者。诘本穷源之问。言诸物象。与此见精。设有二体。方可说是。及与非是。今既二义俱无。将必无有二体。但不知元是何物。而乃于其中间无是。亦无非是。我且不知。况复阿难等。宜乎其终不悟也。然阿难等。只知在是非里卜度。不解向无是无非处追求。历览二际。自在畏惧。试观文殊元是何物之问。真如霹雳震向。众聩咸开。所谓到底还他真作家者。文殊是也。文殊愍众代问竟。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