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净土宗>>正文内容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十之上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9日
来源:   作者:慕印居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十之上

   楞严经指掌疏卷第十

  京都拈花寺贤宗后学达天通理 敬述

  嗣法门人兴宗祖旺 誊清怀仁祖毓 较字

  四行阴魔相四 一始修未破行阴。二终破显露妄源。三中间所现魔相。四总结以示警嘱。 初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惟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彼善男子。亦指透过前境人也。或始终不起爱求。常住性定。或魔来便能觉知。无坏本修。故仍云修三摩提。此中修三摩提。望想阴为终修。望行阴为初修也。三摩增进。动念既销。而浮想亦除。名为想阴尽者。想阴既尽。则昼既无想。夜亦无梦。故曰梦想销灭。灌顶云。昼想夜梦。皆独头意识。故后云寤即想心。寐为诸梦。今既无梦无想。则寤时常同寐时。寐时常同寤时。故曰寤寐恒一。以寤时无想如寐之静。寐时无梦如寤之觉故。觉明指第八本识。已离想阴。则前六空寂。故曰虚静。既虚且静。故以晴空喻之。粗重前尘。指色等性境。影事指法尘独影。言无复者。谓尘依识现。识既空寂。尘亦与识而俱空俱寂也。然识之与尘。既俱空俱寂。自是惟以觉明本识。观诸世间大地山河。虽万象俱现。而无所分别。故曰如镜鉴明。来则影现镜中。而镜本无所粘取。过则影灭镜中。而镜亦无有踪迹。据此则境现识中。不过虚受照应。境灭识中。了然无有陈习。虚受照应故。绝六尘之杂染。了无陈习故。拣六识之伪妄。故曰唯一精真。盖是对六说一。对杂说精。对妄说真。其实惟是第八本识。非究竟也。生灭根元。即第八识中所含七识种子。以有微细生灭。名为根本行阴。一切行阴皆依此起故。前以动相所覆。虽有不见。故后文称为幽隐妄想。今以想阴既尽。动相已销。显出七种。故云生灭根元从此披露。十方十二类生。生生灭灭。不出乎此。故皆能见。且能毕殚其类。毕犹罄。殚犹尽也。各命由绪。即是识阴。尚为行阴所覆。故曰未通。同生基。仍指七种。以是生灭根元。十二类生。一切行阴。莫不由此。故云同生基也。犹如野马者。野马乃田间游气。春晴伏地可见。庄生呼为野马。佛经多云阳焰。渴鹿认以为水。而实非水也。熠熠者。光如焰。以是七识种故。清扰者。状如水。以有微细生灭义故。为浮根尘究竟枢穴者。浮根尘。即众生身也。以浮根乃四尘所成故。十二类生各各不同。转变之机唯依行阴。故为究竟枢穴。灌顶云。枢谓门轴。穴谓停轴之处。开闭转动之机。尽在乎此。与彼行阴义相似故。此相不尽。生死难脱。故为行阴区宇。

  二终破显露妄源

  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纯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按定行阴为生灭根元。故曰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者。谓定力转深。生灭根元之性。无复清扰熠熠。入于元本澄清之际。后文所谓湛不摇处是也。一澄元习者。谓乍入元澄。犹有无始生灭妄习。名为元习。若更一澄清。则元习亦无。唯余第八识海。澄停湛寂。故云如波澜灭化为纯水。是盖以微波喻元习。泛澜喻元性也。此相一现。则是超出行阴。故曰名行阴尽。按耳根圆通。此当空所空灭。(言前于觉所觉空时。宛尔有个能空心生。所空觉灭。仍属微细流注。即是第八识中七种。名为生灭根元。今于行阴尽时。性习都尽。故能空与所空。而俱灭矣。所以不能复真者。以犹为识阴所覆故。)超众生浊者。本经生浊。以想行相织妄成诸趣为体。如前云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名众生浊。今以想阴先空。行阴后除。无复相织。故能超越。超越之后。回观行阴之所由生。盖即第八识中七种。幽深隐微。生灭妄想。故曰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三中间所现魔相十 一于圆元中起计相。二于圆常中起计相。三于自他中起计相。四于分位中起计相。五于知见中起计相。六于无尽流起计想。七于先除灭起计相。八于存灭中起计相。九于后后无起计相。十于后后有起计相。 初三 一标由示坠。二分条详释。三结成外论。 初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穷生类本。于本类中生元露者。观彼幽清圆扰动元。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二无因论。

  当知者。警令觉知也。已破想阴。得正知见。故曰是得正知。不立知见。仍修深止。故曰奢摩他中。凡能到此地位。俱有决定善根。丈夫之志。故称诸善男子。定慧相资。不起十种邪求。故曰凝明正心。十类天魔。无隙可乘。故曰不得其便。魔事不扰。圆通乃可增修。故曰方得精研。精心研究妙明本体。奈为行阴所障。故须遍穷。先于异生类中。究其行阴深本。次于本类之中。求其生灭根元。若生灭之根元露者。则是行阴现矣。行阴既现。不起妄计。一味精研。自可进破。今云观彼幽清等。乃依行阴而起妄计。故致心魔作孽。而堕无因论也。言幽清者。对前想阴而言。谓想阴分别。显而浊。行阴任运。幽而清故。圆扰者。为同生基。圆含诸动。动元者。为诸行本。是生灭元。如是观察。执为胜性。故云起计度者。既唯于圆扰动元起计。则不扰不动处全无所知。以是坠入二无因论。正脉云。二无因论。乃先世外道修心邪解所立。违理背正之恶见。今行现之解。适与彼同。故曰坠入。如后车蹈前车之覆辙。同堕一坑堑也。

  二分条详释二 一计本无因。二计末无因。 初

  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只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文具标征释结四意。一者句。标也。是人者。即指于圆元中起计度者。计此为胜。尚不见于识阴。何况本觉。故曰见本无因。谓见此行阴。从本已来无有因起故。何以句。征。是人下。释也。生机即是行阴。破者即是露义。前文所谓生灭根元。从此披露是也。亦可破字。即是披字。译后誊写误耳。乘于眼根等者。谓想尽行现之时。更加研究欲穷其本。因而眼根清净。获得八百功德。乘此极尽其量。见于八万劫也。所有众生等。即八万劫中。所有行阴之境。业流者。业行迁流。湾环者。湾转循环。死此生彼者。死而在此。生而趣彼。所谓业运每常迁于国土是也。只见众生轮回其处者。惟见在八万劫中之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者。见性未至极圆。分量只如是耳。岂知如来见量。入三世而无碍。横通十方而无尽乎。便作是解等者。不知业相成立。转现角分。于同分中即有生界相现。谬谓八万劫外无因自有。拘舍离等。昧为冥谛。即同此见。由此下。结也。由此计度。不达惟心所现。故非正知。谬谓八万劫外无有生界。故非遍知。立无因论。佛道之所不摄。故云堕落外道。妄谓佛果菩提。亦无有因。故曰惑菩提性。

  二计末无因

  二者。是人见末无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知人生人。悟鸟生鸟。乌从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白非洗成。黑非染造。从八万劫无复改移。今尽此形。亦复如是。而我本来不见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当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无因。由此计度。亡正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初句标也。谓由昔本无因。例知今后末亦无因。又立此见。故云见末无因。何以句征。是人下释也。于生既见其根者。谓于众生穷八万劫。既见其根。无因自有故。由此执为自然。故曰知人生人。悟鸟生鸟等。此邪知谬悟。不信有随缘转变义也。恐有难云。何以知其人还生人。鸟还生鸟等。故此证云。但见乌从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从八万劫。无复改移。足见其各各自生。无有异因。以此为例。则知我今尽此形命。还生于我。故云亦复如是。依于是义。则知如来教我修因。成菩提道。是为妄语。何以故。而我本来不见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此外道破内宗法也。既破内宗。还欲成立外宗。故曰当知今日一切物象。从昔已来。皆本无因。既昔本无因。自今而后。枝末岂有因乎。此以本例末。不言可知。故谓见末无因。彼外道等执为自然者。即同此见。由此下结也。破菩提为无有。故曰惑菩提性。余俱准前可知。分条详释竟。

  三结成外论

  是则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想阴已尽。行阴未破。两楹中间。首言此类。故曰是则名为第一等也。立无因论者。成立二种无因之义。而造彼论。灌顶云。于诸见中。邪见所摄。诸论师中。口力论师。无因见论等。如瑜伽唯识清凉等说。于圆元中起计相竟。

  二于圆常中起计相(上科重在元字。以初云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次云生机全破。次云既见其根。皆元义也。此科重在常字。以初云于圆常中起计度者。次云咸皆循环。次云咸皆体恒。次云本来常住。次云成不生灭。皆常义也。是知圆字。是行阴通体。以圆含诸动故。元常二字。是行阴别义。以随人所见。起计不同故。)三 一标由示坠。二分条详释。三结成外论。 初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圆常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遍常论。

  上科云奢摩中。此云三摩中。尤见其定慧相资也。凝即是定。明即是慧。不起邪求。名为正心。魔不得便。则想阴破矣。想阴既破。欲穷行阴。须于十二类生中。一类一类究其根元。故曰穷生类本。行阴既现。不起妄计。一味精研妙明。自可尽破。今云观彼幽清等。乃复依行阴而起遍常之计。故致坠入四遍常论。

  二分条详释二 一别为分释。二总出其过。 初四 一计二性常。二计四性常。三计三性常。四计一性常。 初

  一者。是人穷心境性。二处无因。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环。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是人欲穷行阴。不欲详于十二类生。一一研究。但约心之与境。以求行阴之性。故曰穷心境性。穷至无所观处。则谓二处无因。按是人研究既略。而依之修习。唯知二万劫中。则二万劫外。当冥无所观矣。十方众生等。即二万劫中。现前所知分齐。所有生灭。兼心与境言之。以心境皆属行阴所迁。皆有生灭故。然生灭正是无常。而彼但见其生灭灭生。循环不失。遂计心境二性。以为是常。

  二计四性常

  二者。是人穷四大元。四性常住。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是人欲穷行阴。以逐类研究为过详。以心境研究为过略。故唯以内外四大研究。究至冥无所见处。遂以为行阴之元。而又目其为四大之性。又以不见其生灭故。名为常住。按是人研究之功。既均于详略。而依之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则四万劫外。便冥无所观矣。十方众生等。即四万劫中。现前所知分齐。所有生灭。亦兼四大言之。以内四大为众生身根。外四大为众生器界。皆为行阴所迁。皆有生灭故。然生灭正是无常。而彼但以四万劫外。体恒不失。遂计四大之性。以为是常。盖上科以现前循环不失为常。似约用言。而此科以过去不见生灭为常。似约体言。此二计不同也。

  三计三性常

  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

  是人已破想阴。欲究行阴。乃于六根末那执受中。一一推求。故曰穷尽六根等也。不言六识而言六根者。以已破想阴。六识行相不显。唯觉根性湛然。即于六根中求故。末那即是七识。此云思量。恒审思量故。执受即是八识。执持根器种子。领以为境。令生觉受故。心意识三字。乃重牒上之三法。据常途以集起名心。集诸种子起现行故。指第八识。今即以六根中性为心。思量名意。恒审思量我相随故。正对末那。了别为识。各能了别自分境故。常途指前六识。今乃以第八为识。以是诸识之本。故独得识名。言所谓穷尽末那执受者。盖即于此心意识中究其本元由处也。要知六根末那。尚是八识现起。何况其中行阴。岂更有元由。故知行阴元由。惟在第八识中。良以第八识中七种。即是根本行阴。一切行阴皆依此故。如是研穷。穷至无所觉处。不觉生灭。便谓性常恒故。此谬计过去体常也。依于此体。更加研究。名曰修习。功用既深于前。自能远知八万劫中。但见八万劫中一切众生。生灭灭生。便谓循环不失。此谬计现在用常也。然是人既执过去本来常住。又于现在穷不失性。遂计心意识中。三性俱常。盖上二计常。一单约用。二单约体。此兼约体用。又上二。一单约现在。二单约过去。此兼约二际言也。

  四计一性常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既尽想元者。谓根本想阴已尽。然根本想阴。即是第八识中动相。动相既销。露出行元。呼为生理。不知其更有微细流注。谬谓更无流止运转。其意以生灭想心。今已永灭。而行元生理。自然成不生灭。殊不知行阴正是七种。实非真理。体是微细流注。实非真不生灭。不过因其心之所度。谬计行性为常。所谓似比量。而非真比量也。正脉云。斯人于想尽行现之后。无复穷研之力。便计为常。比之第一尚为浅劣。何况二三。故不复立能知劫量。度其所知。必不逮于二万劫矣。愚谓。上三似属彼之钝根。不能直观行阴。故于心境四大。及六根末那执受中。渐次推穷。因随其功用详略处中。而分所知劫量。此一似属彼之利根。直观行阴。无多推求。故不立劫量。只为计常。则堕外论矣。别为分释竟。

  二总出其过

  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不达行阴。唯心所现。则亡正知。行阴所覆。不见真心。则亡遍知。边执见中。常见所摄。故云堕落外道。执此为常。不信别有真常菩提。故云惑菩提性。分条详释竟。

  三结成外论

  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想阴已尽。行阴未破。两楹中间。次言此类。故曰此则名为第二等也。立圆常论者。谓成立四种圆常之义。而造彼论。灌顶云。唯识论边执见中。前际四遍常论。具如瑜伽清凉疏明。于圆常中起计相竟。

  三于自他中起计相三 一标由示坠。二分条详释。三结成外论。 初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

  前二皆云凝明。显定慧相资。此一乃云坚凝。似偏属于定。虽似偏属于定。亦由慧力资发。故得定益深。而坚且凝也。坚而且凝。邪求不作。故曰正心。心既正而魔无由入。故不得便。穷生类本者。谓穷尽众生十二种类。以求行阴之深本也。深本既现。一味精研妙明。自可进破。而乃观彼深本。幽而不显。清而不浊。但见其常时清扰。为诸动之根元。既为诸动之根元。则自他身心依正等。皆依之而建立。由此于自他法中。起诸妄计。坠入四种颠倒见也。四种颠倒见中。皆有一分无常。一分常义。合辙云。平等性中。本无自他。而妄计自他。中道了义。迥绝二边。而谬执断常。非倒见而何哉。

  二分条详释二 一别为分释。二总出其过。 初四 一观自观他起二计。二舍自观他起二计。三舍他观自起二计。四不分自他起二计。 初

  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真无常性。

  不知幽清常扰。为诸动元。正是根本行阴。谬谓妙明真心。不出乎此。故即依此观妙明心。由观力故。运想此心广大周遍。想久观成。故见此心遍十方界。且以清扰不觉。妄谓湛然。遍即无碍曰神。湛即不动曰我。自计最胜曰究竟。此即外道所计二十五谛中。最后一谛也。彼谓从冥生觉大。觉大生我心。我心生五微。五微生五大。五大生十一根。最后立一神我。谬计冥性为能生。中间二十三法为所生。神我为能受用。中间二十三法为所受用。如彼论云。神我有知。能思虑故。我以思为性。受用大等二十三法。盖是以第八识中。所含七识种子为神我也。既立神我。乃复依神我而起遍常之计。故曰从是则计等。我遍十方者。以有界义故。凝明不动者。以有湛然义故。湛然者。如水澄成映。故计凝明。虽水澄成映。而不见动相。故计不动。不动即常义也。既遍且常。乃为真常。此观我而起常计。一切众生等。乃转依遍常而进观众生也。我既遍于十方。则十方一切众生。皆在我之心中。我既凝然不动。则一切众生皆是自生自死。此观生而起无常之计。则我心性等。乃双承自他。以分结常无常义。

  二舍自观他起二计

  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是人者。仍指前人。前于自心已知是常。故不更观其心。前于他法。但知众生无常。国土常否犹未能知。故此惟观国土。盖观者即运心观想义也。想久观成。实能遍见。然所见十方沙土有成有坏。彼但见劫坏之处。不知坏后有成。便名其为究竟无常种性。若见劫成。暂尔不坏之处。不知究竟有坏。便名其为究竟真常种性。要知界性无二。成坏随缘。若因有坏而执无常。则菩萨灰严土之心。若因不坏而执真常。则凡夫增恋世之志。邪见误人。不可不知。

  三舍他观自起二计

  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其不坏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

  此中别观。对上二科应有三义。且近对第二。谓舍他依报。别观我之正报。我之正报。有心有身。别观我心等。观心也。能令此身等。观身也。若对第一。即具二义。一谓外计我相有三。前观神我界。是广大我。此则别观微细我。及大小不定我也。二者前观正报是我心。及众生身。此则别观我心。及与我身。亦舍他唯观于自也。言精细微密者。即指根本行阴。是七识种。故曰精。藏于赖耶。故曰细。若有若无。故曰微。粗心不见。故曰密。前文所谓幽隐妄想是也。取喻微尘者。以微尘为世界种。其细无内。其体最微。倦眼莫睹。义相似故。若惟约此义。即是微细我也。依此运用。起惑造业。流转十方。而性无移改。此大小不定我也。虽性无移改。而业运常迁。能令此身刹那变坏。故云即生即灭。其不坏性等。乃双承心之与身。以分结常无常义。

  四不分自他起二计

  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流。行阴常流。计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灭尽。名为无常。

  所以不分自他者。以自方他。大率如是。故知凡有想阴尽者。必见行阴迁流。此一定莫易耳。行阴常流等。亦双承上二分结常无常义。以常流则相续不断。故计为常。灭尽则现前无有。故计无常。别为分释竟。

  二总出其过

  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虽四计不同。总不出一分无常。一分常义。堕落外道者。灌顶云。如僧佉论师等。智论云。诸法不应执常。常即无罪无福。无所伤杀。亦无施命。无缚无解。则无涅槃。若执无常。即是断灭。亦无罪福。亦无增损功业因缘。果报亦失。是皆足以惑菩提性。分条详释竟。

  三结成外论

  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想尽行现之中。三言此类。故名第三。而言一分者。意显余有一分为无常论故。又偏言一分者。二分论中以常为胜。显独重故。灌顶云。唯识论。边执见中所摄。清凉云。外道于诸边执见中。有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四种论。于自他中起计相竟。

  四于分位中起计相三 一标由示坠。二分条详释。三结成外论。 初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

  坚凝正心等同前。然幽清常扰。既为诸动之元。则一切时分方位。皆依之而建立。由此于时分方位。起诸妄计。坠入四有边论。按下四计中。前二约时分起计。后二约方位起计。至下自见。不言无边论者。以彼计无边属自悟境。有边属他迷境。其意盖为化迷成悟。偏重有边。

  二分条详释二 一别为分释。二总出其过。 初四 一于心时分起二计。二于境时分起二计。三于知方位起二计。四于见方位起二计。 初

  一者。是人心计生元。流用不息。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计相续心。名为无边。

  心计生元等者。谓欲穷行阴。穷至初生心相。遂计为生灭之元。自尔已来。直至一报终尽。中间迁流之用。曾不停息。生前尽后。曾不见迁流之用。不知但是自己心力不及。遂计过未无相续用者。名为有边。现在有相续之心。名为无边。其意盖欲令人舍过未有边之心。前因后果。以并拨无。取现在无边之心。果非酬因。因不招果。依此论者。将必舍因缘。而堕自然之计矣。

  二于境时分起二计

  二者。是人观八万劫。则见众生。八万劫前。寂无闻见。无闻见处。名为无边。有众生处。名为有边。

  为穷行阴。至八万劫。观彼以为生灭之元。自尔则见众生。生灭灭生。至八万劫前。则寂无闻见。彼但见无闻见处。冥然莫辨。邈无涯涘。不知惟是自己见闻所不能及。遂名其为无边之性。又但见有众生处。生灭灭生。宛有分际。不知惟是众生业缘。虚妄现起。遂名其为有边之性。其意盖欲令人舍现前有边之性。离于生灭。取劫前无边之性。证于真常。依此论者。将必怖生死而入断灭之见矣。

  三于知方位起二计

  三者。是人计我遍知。得无边性。彼一切人现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

  欲穷行阴。遍十二类。一伦生死。首尾圆照。故计我能遍知。由遍知故。自觉心量于一切。遂谬称我得无边之性。岂知夫惟灭与生。犹在行阴边际中乎。又见彼一切人。现于我知之中。我唯知其死此生彼。各有方位。曾不能知。彼之无方位知性。以是之故。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以设若能得。我自能知。我既不知。而彼但是有边之性。且现见其死此生彼。各有方位。其为有边可知。岂知夫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乎。作是计者。盖欲令人舍彼有边之性。离于方位。取我无边之性。成正遍知。依此论者。将必违同体。而堕增上慢矣。

  四于见方位起二计

  四者。是人穷行阴空。以其所见。心路筹度。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穷行阴空者。谓想阴既尽。觉行阴流。以三昧力。穷之欲空也。以其所见等者。谓正在三昧时。觉行阴灭。出离三昧时。觉行阴生。不知其是功用未纯。但以其所见。用妄想心路筹度。谬谓众生身中。咸皆半生半灭。以一例诸。明其世界所有。皆一半有边。一半无边。以生时则觉有边。灭时则觉无边故。依此论者。将必惑于对生立灭。而堕闭目想空见矣。别为分释竟。

  二总出其过

  由此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由此四种计度。而立有边无边。数论师等。为其伴侣。故云堕落外道。菩提以中道为体。边则非中。故惑之也。分条详释竟。

  三结成外论

  是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是则句可知。不言无边。如前已明。灌顶云。此亦边邪见摄。于分位中起计相竟。

  五于知见中起计相三 一标由示坠。二分条详释。三结成外论。 初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行阴既为诸动根元。而于诸动之中。随时随处。所知所见不同。由此计度。坠入四种颠倒之见。言不死者。资中引婆沙论云。外道计天常住。名为不死。计不乱答。得生彼天。若实不知而答者。恐成矫乱。故有问时。答言秘密言词。不应皆说。或不定答。佛法诃云。此真矫乱。真际云。外道计无想天为不死天。欲生彼天。答恐成矫乱。殊不知强言秘密。不应皆说。混以不定而答。正堕矫乱论议。灌顶云。邪分别性。故名遍计。都无实义。故名虚论。

  二分条详释二 一别为分释。二总出其过。 初四 一于四对义生矫乱。二于单无义生矫乱。三于单有义生矫乱。四于有无义生矫乱。 初

  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观变化元者。想阴既尽。行阴披露。进观行阴为变化之元也。既为变化之元。其体即是迁流。故曰见迁流处。有迁流即有变更。故即名之为变。虽有变更。而却前后相续。故曰见相续处。有相续则无断绝。故即名之为恒。此变恒对也。见所见处。名之为生者。谓八万劫内。能见所见处。似有众生生。故即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者。谓八万劫外。不见所见处。似是众生灭。故即名之为灭。此生灭对也。相续之因者。有众生即有生灭。此又于众生生灭中。别起中间有因之计。如前阴之行阴已灭。后阴之行阴未生。中间必有相续之因。然相续之因。即中阴身。其体即是识阴。以彼不知行阴之外。别有识阴。但见其性不断处。似多出一法。名之为增。正相续中。即指中阴相续中也。然中阴相续之中。亦有微细行阴。以彼心粗不见。但见其中所离处。似少一行。名之为减。此增减对也。各各生处者。有众生即有差别。此又于众生差别中。别起各有生处之计。如人还生人。鸟还生鸟。一类一类。各有相生之处。虽各各相生。其间亦有改形易报。以彼不知。妄谓各类定有生处。以是义故。名之为有。互互亡处者。如人不生鸟。鸟不生人。虽人不生鸟。人中亦有鸟性。虽鸟不生人。鸟中亦有人性。以彼不知。妄谓彼此定是互亡。以是义故。名之为无。此有无对也。初对犹是以行阴之理。总相观察。故云以理都观。但不偏执。即成正见。以于迁变处而见恒常之性。恒常处而见迁变之相故。后三对乃是用妄想心。各别异见。若更偏执。则展转支离。以于正见中而生邪见。邪见中仍生偏执之见故。有求法人者。欲求佛法。以修三摩人也。来问其义者。问其所修所证之义。答以各别异见。恐堕偏执。故言亦生亦灭等。盖亦者持疑两可。意显不堕偏执。殊不知中无主宰。正堕矫乱论议。不言亦变亦恒者。以别代总故。又四对中。初对犹为近理。而反遗之。正见其中无主耳。于一切时者。牒上凡有人问之时。皆乱其语者。牒上持疑两可之言。令彼前人者。指现前来问之人。言答者既惟蒙混。听者意自含糊。过耳成空。岂有章句可忆。故曰遗失。又遗失章句者。不唯遗失现闻。乃并彼以向所习章句。亦皆遗失。是不惟无益。而反有损也。

  二于单无义生矫乱(此与下科。乃是于前有无对中。转生偏执。此正所谓展转支离者也。)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

  谛观其心者。谓于生类中。谛观其行阴心也。但见人不生鸟。鸟不生人等。遂于互互无处。谬谓自心无异类性。且自谓因无得证。当知彼之所谓证者。是非理谬证。非入理实证也。有人来问。惟答一字者。恐招难问。不敢多说故。又欲欺人以秘密言词。不应皆说故。但言其无者。即就其自所谬见。含糊而答之也。除无之余。无所言说者。亦不言因何说无。无是何义。正见其为矫强混乱语耳。

  三于单有义生矫乱

  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

  谛观其心同上。但见人还生人。鸟还生鸟等。遂于各各有处。谬谓自心中有自类性。且自谓因有得证。亦谬证。非实证也。惟答一字。亦同上说。但言其是者。言既各各有性。则人自是人。鸟自是鸟。例言我自是我。故但言是。却又不敢明明说出。是为何义。因何说是。故除是无说。益见其为矫乱论议。

  四于有无义生矫乱(此是于上有中见无。无中见有。不敢说异。不敢说一。无理可据。矫强乱说者也。)

  四者。是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

  有无俱见者。谓于类生中。见其改形易报。如人变为鸟。鸟转为人等。人变为鸟。则人中无人性。有鸟性。鸟转为人。则鸟中无鸟性。有人性。由是于一一类中。有无俱见。岂知夫性本无二。转变随缘义乎。其境枝故者。谓于一性中。计有计无。如一本岐而为二枝也。其心亦乱者。不敢定执为有。以有无义故。不敢定执为无。以有有义故。是名为乱。有人来问。答言有即是无者。以彼不知转变随缘。强以一体答也。又言无不是有者。以彼不知性本无二。强以异体答也。设有难言。以何义故。而说有即是无。将必答言。亦无即是亦有。设又难言。云何无不是有。将必答言。亦有之中。不是亦无。总是强说。无非混言。故云一切矫乱。无理可据。无义可凭。故亦无容穷诘。别为分释竟。

  二总出其过

  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由此计度者。总相唯是四种计度。详分则有四对。两单。一复。矫乱者矫强混乱。虚无者虚妄无据。变恒。生灭。有无。增减。一异。俱不俱等。皆属外计。此既同彼。故云堕落外道。菩提心。以如来藏心为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既异彼。故云惑菩提性。分条详释竟。

  三结成外论

  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第四之次。名为第五。迷正知见。立邪知见。故曰四颠倒性。同彼外道。计生不死之天。不定答人。故曰不死矫乱。观前种种异计。不惟如麻上生绳。仍复如绳上生蛇。故云遍计虚论。于知见中起计相竟。

  六于无尽流起计相三 一标由示坠。二释相出过。三结成外论。 初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

  初同前。然既曰常扰。则迁流无尽。由是于无尽流中而生计度。计无别计。即计此迁流为诸动之元。将来能生诸动。既将来能生诸动。则现前已灭者。将来必生。故曰是人坠入死后有相。由此死后有相。转计烦恼菩提。二性俱常。迷唯识转染成净之正论。违起信不变随缘之妙旨。故曰发心颠倒。

  二释相出过二 一别释其相。二总出其过。 初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何在色。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

  或自固身者。因见行阴无尽。而身有尽。或自存想保爱。而欲坚固其身。是先虽已超见浊。而习未尽亡。遇缘则身见仍炽也。然有身必有色。是先虽已破色阴。而习未尽亡。遇缘则色阴复发也。由是依色立我。而云色是我。是先虽已得人空。而习未尽亡。遇缘则我执仍起也。此与外计四句中。即色是我见同。据此则前之所谓破阴超浊。及五卷中所谓此根初解。先得人空者。皆是理由顿悟。乘悟并销。若不历事造修。因次第尽。遇境瞥起。鲜有不坠入邪知谬解者矣。受想二阴等。准此可知。不应以三阴既尽。何得更执为难。或计我圆含国土者。妄计我性广大。非实悟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也。云我有色者。无我则色无由立故。此与外计四句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见同。或彼前缘随我回复者。前缘即是尘境。亦属色阴。妄计随我回转往复。运用使作。非实能转物同佛。于色自在也。云色属我者。色非我。而为我所用故。此与外计四句中。离色是我见同。或复我依行中相续者。行字应是色字。言此中所计之我。即以行阴为体。以相续为相。而依于色阴。故云我依色中相续。如是而释。方合下句。云我在色。今言依行者。或相沿误书耳。若曲顺行字释者。则是另有我体依于行中相续。行托色显。我亦随行而在于色。故得言云我在色。改释则于义畅达。不改则于经珍重。知之可耳。此与外计四句中。色大我小。我在色中见同。皆计度言死后有相者。以行阴常流。又为诸动之元。将来必生诸动。故计此四我。皆应死后有相。对色四相既尔。对受想识亦然。故曰如是循环。有十六相。言循环者。谓四种我相。周而复始。对四阴故。(问。行阴未破。识阴未显。何能对识立四句义耶。答。虽曰行阴未破。识阴未显。不过未见其体。岂亦不闻其名。设许闻名。谁禁其比度而立。如今之谈识阴者。岂尽行阴已破者哉。)此上是正计后有。自下乃转计二常。从此或计毕竟烦恼等者。意以我有善恶二性。恶则烦恼性。善则菩提性。然我既死后有相。则烦恼性毕竟还是烦恼。菩提性毕竟还是菩提。烦恼性日进于恶。菩提性日进于善。故云两性并驱。驱犹进也。各不相触者。谓恶性圆满。自然堕狱。善性圆满。自然成佛。彼此不相妨故。信此计者。则恶性终不能尽。善性终不能纯。堕狱者成有。成佛则未必然耳。(问。古释十六句。多以神我对前四阴。如云色是我。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是也。今疏对前三后一。而不言对行。其意何居。答。古释外道。以八识为神我。其本体即是识阴。自应对前四而立十六句义。今疏约圆通行人。以七识计我相。其体即是行阴。故应对前三后一而立十六句义。外道与行人所见。固自各异。不必强同。)别释其相竟。

  二总出其过

  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计死后有。即堕边见之中常见一分。故云堕落外道。况计二性各常。不信转染成净。岂非惑菩提性耶。释相出过竟。

  三结成外论

  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能对我相。体是行阴。并所对前三后一。皆言后有。故曰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又行阴为能有。以其性常扰。是动元故。四阴为所有。依于行阴。相续生故。能所合论。故总言死后有相。要知五阴不实。犹若空华。言华灭空。已是颠倒。况计更生。颠倒特甚。依斯立论。从心颠倒。岂真有天魔波旬。为之惑乱者哉。于无尽流起计相竟。

  七于先除灭起计相三 一标由示坠。二释相出过。三结成外论。 初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

  初同上可思。但见行阴常扰。不见前三。遂于先已除灭之前三阴中。而生计度。盖谓三阴先有。而今已灭无。例知行阴现有。将来亦应灭无。因计舍报之后。终归断灭。故曰是人坠入死后无相。由此死后无相。转计一切皆空。立外道毁常为断之妄论。违佛教修因证果之诚言。故曰发心颠倒。(正脉云。此与上科敌体相番。盖上未灭之行阴。见其无尽。而因计前三并万法。皆当无尽。此已灭之前三。见其无相。而因计行阴并万法。皆当无相也。)

  二释相出过二 一别释其相。二总出其过。 初

  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

  形。谓身形。因色而有。今见色阴已灭。则知形无所因。此计无身也。心。谓心识。系想而有。今观想阴已灭。则拟心无所系。此计无心也。连缀者。领纳前境。补益身心。今知受阴已灭。则谓身心无复连缀。此计纵有身心。亦不能以自全也。据此则三阴之性。皆已销散。纵有行阴。以为能生之理。而所生者唯余识阴。然既无有受想。则识阴亦与草木同体。以识阴假受想为用故。此质者。不惟指于色质。盖指五阴和合而成幻质也。前三已灭。后一无用。是此质现前犹不可得。况复死后。而云何更有诸相。是决言其无有意也。因之勘校者。因已灭而勘辨未灭。因现前而比校将来。自谓死后相无。理极成矣。如是循环者。从色阴而至识阴。对生前及与死后。有循环义故。八无相者。前三已灭无相。后一无用无相。生前死后。理合有八。唯除行阴者。以行阴现见。言无有过。但辨其四阴俱无。则行阴无所依托。不待言无而自谕耳。此上是正计后无。自下乃转计皆空。言现前质空。无修因者。死后相无。无证果者。故曰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既一切皆空。则所称涅槃因果等者。乃徒有名字。若循名责实。实无当名之义。故曰究竟断灭。

  二总出其过

  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计死后无。即堕边见之中断见一分。故云堕落外道。况计因果皆空。不信涅槃。断果既其不立。智果岂能独存。故曰惑菩提性。释相出过竟。

  三结成外论

  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色受想灭。识阴无用。纵有行阴。无所依托。不久自尽。故曰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又前三见无。识阴比无。行阴待无。故五阴皆无也。要知世相常住。物皆无迁。若离相求常。即物说迁。已为颠倒。况计断灭。颠倒太煞。真为邪见覆心。依斯立论。从心颠倒。由善因而招恶果。缘觉路而扑火轮。良可愍叹。修禅者亦知鉴夫。于先除灭起计相竟。

  八于存灭中起计相三 一标由示坠。二释相出过。三结成外论。 初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

  正脉云。于行存中者。见行阴未灭。区宇宛在也。兼受想灭者。见前三已灭。当体全空也。双计有无者。于存计有。于灭计无也。自体相破者。以行阴之有。破前三之无。以前三之无。破行阴之有也。末言坠俱非者。以破无则成非无。破有则成非有也。此释易明。若以愚意。与正脉稍异。言双计有无者。谓于已灭色受想中。计先有今无。于现存行阴中。计今有先无。正以先有者今无。例知今有者。先时必亦是无。是则四阴中各具有无二义。故双计也。自体相破者。谓已灭之前三。与现存之行阴。各有自体相破之义。如已灭之前三。既各俱有无。若以自体之有。破自体之无。则无非真无。以有有义故。若以自体之无。破自体之有。则有非真有。以有无义故。已灭三阴既尔。现存行阴亦然。现在既尔。当来亦然。故曰是人坠入死后俱非。

  二释相出过二 一别释其相。二总出其过。 初

  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

  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者。谓色受想现在是无。当来必有。虽当来必有。而亦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者。谓行阴现在是有。当来必无。虽当来必无。而亦非无。如是则从有而无者。无已还有。从无而有者。有已还无。有往复义。故曰循环。界者分齐义。言穷尽阴界者。谓如是有无无有。往复循环。从色阴而至行阴。从生前而至死后。是为穷尽四阴分趣。然生前四阴。已有四个俱非。死后四阴。还应有四个俱非。故成八俱非相。由是于由四阴之中。随得一阴为所缘时。皆言死后有相无相。据此则所计八俱非者。乃是以生前俱非。例出死后。其意重在死后。故后结言死后俱非。此上是正计八相。自下乃转计一切。行者。作为义。又计诸行者。谓转计一切有作有为法也。迁者。有无迭迁。谓从有至无。从无至有。讹者。彼此混淆。谓有既非有。无亦非无。妄计性自尔故。增广邪知谬解。故曰心发通悟。执定有无俱非。设有人问。孰虚孰实。然亦莫能施对。故曰失措。

  二总出其过

  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由此计度等。通指已上所计。以为成过之由。后际即当来也。有无不辨曰昏。虚实失措曰瞢。无正理之可说。故云无可道故。唯邪见之是长。故曰堕落外道。菩提之性。不堕有无。不离有无。今既有无俱非。故云惑也。释相出过竟。

  三结成外论

  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已灭之三阴既尔。未灭之行阴亦然。已露之行阴既尔。未露之识阴亦然。生前既尔。死后亦然。故曰立五阴中死后俱非。不言生前俱非者。此执不续。不成过故。盖由续起后执。乃致惑菩提性。故前言其意重在死后。要知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今计有无俱非。真是从心颠倒。依此立论。违佛正说。自误误人。为害非细。于存灭中起计相竟。

  九于后后无起计相三 一标由示坠。二释相出过。三结成外论。 初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起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

  常扰则念念迁流。迁流则不住。不住则或近或远。一定有灭。由此于后后无而生计度。谓计此报即断。再报还断。乃至后之又后。毕竟有尽也。七断灭论者。清凉钞合而为三。一执我有色。粗四大种所造为性。死后断灭。见身死后有而无故。二我欲界天死后断灭。三我色空天死后断灭。初该狱鬼人畜为四。二即欲天。三即色空二天。三天合四趣为七。皆断灭故。名七断灭。论量此义。名断灭论。

  二释相出过二 一别释其相。二总出其过。 初

  或计身灭。或欲尽灭。或苦尽灭。或极乐灭。或极舍灭。如是循环穷尽七际。现前销灭。灭已无复。

  或计身灭者。妄计狱鬼人畜前身而住。身死则灭。或欲尽灭者。妄计欲天以六欲为生因。欲尽则灭。或苦尽灭者。妄计初禅以厌苦为生因。苦尽则灭。或极乐灭者。妄计二禅以欣乐为生因。极乐则灭。或极舍灭者。妄计三禅以极乐为报形。极舍则灭。其次应云或空处灭。或识处灭等。盖四禅以极舍为报形。妄计空处则灭。空处计识处灭等。准知。今不俱言而云如是等者。乃超略而总言之。如是循环者。谓如是前灭后生。生灭展转。有循环义故。自身灭以至舍灭。自舍灭以至非非想灭。名为穷尽七际。(谓狱鬼人畜及三天。七种边际也。)现前销灭。灭已无复者。谓现报已灭。灭已则转受他报。无复更有此报。是此报则成断灭。如现前四趣身灭。灭已转受欲天之报。无复更有四趣之报。则四趣成断灭矣。余可例知。阿含亦云。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中起断灭论。或计我身从因缘生。必归磨灭。(一)或计我于欲天断灭。(二)或计我于色天断灭。(三)或计我于无色空处断。(四)或计我于识处断。(五)不用处断。(六)非想处断。(七)与本经开合少异。

  二总出其过

  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死后断灭者。谓现报已尽。将来转受他报。不复再受此报。遂于此报生断灭想。如末伽梨等。故云堕落外道。穷尽七际。毕竟断灭。不复见有成菩提者。故云惑菩提性。释相出过竟。

  三结成外论

  是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四阴皆为行阴所迁。行阴且断。四阴岂能常住。故曰立五阴中。死后断灭。要知自性无定。随业缘转。人固可以为天。天亦可以为人。余趣亦然。若执一报即断。已为颠倒。况夫惑菩提性。毕竟无有。是不惟言论颠倒。乃从心颠倒而起论也。于后后无起计相竟。

  十于后后有起计相三 一标由示坠。二释相出过。三结成外论。 初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

  此与上科同一常扰。而异见不同。前以常扰则念念迁流。迁流则不住。不住则一定有灭。故于后后无而生计度。此以常扰则念念相续。相续则不断。不断则一定是有。故于后后有而生计度。言后后有者。谓此报即有再报还有。乃至后之又后。毕竟常住也。五涅槃论者。清凉钞云。一见现在受若天若人诸五欲乐。便谓涅槃。二厌五欲故。现住初禅以为涅槃。三厌寻伺故。现住二禅以为涅槃。四厌诸寻伺喜故。现住三禅以为涅槃。五厌喜乐乃至出入息。现住四禅以为涅槃等。论量此义。故云五涅槃论。

  二释相出过二 一别释其相。二总出其过。 初

  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

  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者。谓见四趣苦。极欲天乐。遂计转四趣而依欲天。即是转死生而依涅槃。不复更转。纵再有所转。而此性不坏。故名为正。以何义故作如是计。观见圆明。生爱慕故。言圆明者。四王于日月。忉利超日月明。夜摩自有光明。况夫兜率上升精微。化乐生越化地。他化出超化无化境。其光明益圆可知。不知其未超欲界。乐是苦因。拟之上界。光若萤火。便尔观见生爱。羡慕无已。而计为正转依也。或以初禅性无忧故者。谓见欲界苦。深以为忧。遂计初禅以为涅槃。以何义故作如是计。性无忧故。言无忧者。以下界粗重苦恼所不能动。不知其未出觉观。犹带忧悬。便谓无忧。以无忧故。计为涅槃。或以二禅心无苦故者。谓见初禅忧悬。犹有觉观之苦。遂计二禅以为涅槃。以何义故作如是计。心无苦故。言无苦者。以初禅忧悬所不能逼。不知其待有说无。无非真无。便谓无苦。以无苦故。计为涅槃。(正脉云。按前色界天中。初禅苦恼不逼。二禅忧悬不逼。苦重忧轻。序之宜也。今初禅无忧。二禅无苦。决是译人误颠倒也。愚谓有忧必有苦。有苦必有忧。但各有轻重。无妨互出。故今疏唯随文销释。然可通则已耳。)或以三禅极悦随故者。谓见二禅待苦为乐。其乐未极。遂计三禅以为涅槃。以何义故作如是计。极悦随故。言极悦随者。少净天具大随顺。是随而未悦。无量净身心安隐。是悦而未极。净天得无量乐。乃极欢悦。极随顺。不知其但是有为。便谓极乐。以极乐故。名为涅槃。或以四禅苦乐二亡等者。谓见三禅乐非常住。久必坏生。遂计四禅以为涅槃。以何义故作如是计。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言苦乐二亡者。以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故。言不受轮回生灭性者。盖彼以有苦有乐。即有欣厌。有欣厌即有轮回生灭。今既苦乐二亡。欣厌不生。即是不受轮回生灭之常住真性。不知其但是有所得心。功用纯熟。正在生灭。便谓不受轮回。以不受故。计为涅槃。古德云。或者不定之词。显非一人计五处。愚谓应是一人。但随其修习时分。前后改计不定。故置或言。如初则以四趣为苦。遂计欲天为涅槃。及修习功深。又觉欲天为苦。遂计初禅为涅槃等。故初以欲界为正转依。显余皆展转改计。非正也。又通计五处皆为涅槃。但前后胜劣异故。迷谓无知。作谓误认。言诸天本属有漏。涅槃乃是无为。今既以诸天为涅槃。都缘不知有漏。误作无为。以五处为安隐之乡。乃最胜清净者之所依住。是不唯计五处为有余无余。亦且计自己为罗汉。为菩萨。为如来耳。如是循环者。由劣向胜。生灭不停。有循环义。自欲天以至四禅。各计最胜。名为五处究竟。

  二总出其过

  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五现涅槃者。现字有二义。一者显现。谓同一涅槃之性。五时显现异故。二者现前。谓五种涅槃。各就现前说故。依法起见。邪见所摄。故云堕落外道。既已认妄为真。将必以真为妄。故云惑菩提性。释相出过竟。

  三结成外论

  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行阴魔中。此居最后。故名第十外道。色受想识。皆依行阴迁流。行阴既常。四阴亦尔。已灭者自应还生。未灭者自应常住。是计五阴性常。即涅槃性。但随五时显现。各就现前说为最胜。故曰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岂知迷有漏天。作无为解。其犹认雹为珠。徒劳珍藏。瓶破水倾。空遗浩叹。况复依此立论。从心颠倒。自误误他。可弗辨哉。结上中间所现魔相竟。

  四总结以示警嘱二 一结由警惕。二嘱令传护。 初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前三阴。皆有所现魔境。故十种皆言现境。而此阴唯是邪悟颠狂。故十种皆言狂解。行阴未破之间。妄念正念。间杂而起。故曰用心交互。以妄乱正。则正念无力。依正起妄。则妄念有力。故致现斯邪悟。若自能知觉忖量。虽逢此现前。亦不过如光如影。不久自销。其奈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既以迷为解。必至自言登圣。由此大妄语成。而堕无间狱矣。

  二嘱令传护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护。消息邪见。教其身心。开觉真义。于无上道。不遭枝岐。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初传示令勿着邪。觉了斯义者。谓觉了前来十种邪解义也。既能觉了。自能辨识。妄念才萌。即当以正念拒之。故曰无令心魔自起深孽。盖妄念即是心魔。以能害正知见故。邪解即是深孽。以能为地狱因故。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今云自起者。正是自作孽耳。○保持下。保护令勿滞小。言如我上说。已能保持覆护。消息邪见。而为破行阴。还须教以身心体验。于行阴迁流处。开觉乎藏海常住之真义也。枝岐者。旁出别径。喻小乘及魔外等。言既能开觉真义。自是以不生灭为因心。直趣佛果。如长安通途。故云于无上道。不遭枝岐。虽曰不遭枝岐。但识阴未超。仍须防范。故曰勿令心祈。得少为足。意者。以心祈速证。得少为足。则才出行阴。又堕识阴区宇中矣。誓期成佛。故云作大觉王。还度众生。故云清净标指。言清净者。谓扫清魔外。净治修途。标指者。谓标谤人天。指示真义。皆还度众生义也。总结行阴魔相竟。

返回目录

-------------------------------------------------------------------------------------------------------------------------------

更多慕印居士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