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禅宗>>正文内容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及其《信心铭》浅说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1日
来源:美佛慧讯, 第一五四期   作者:王家轩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信心铭》是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北魏~隋,西元六世纪初 ~ 606年)的悟道精髓,也是汉传佛教禅宗修道的重要指引。

  西元五、六世纪间,真常唯心的经论与大乘禅观传入中国,南天竺菩提达摩从西方传来禅法,以一印之法,密印于众意,示人以诸佛心要,发展、演化成为禅宗。《编年通论》1 说 : 时人疑而未思,并未广为信受,传法于二祖慧可后,虽然渐被接受,但人思而未修,依之修者有限,传于三祖僧璨,真如法味日渐月渍,才逐渐有信解行证,再传于四祖道信,领五百弟子,开展禅院的团体共修,圣严法师说其为禅思想和修证的观法上,“到达把禅解释成为体验的和精神的,并以此作为修行观法的程度。”2

  僧璨大师 传法因缘

  根据《景德传灯录》3 卷3所载,僧璨大师初见二祖慧可时为居士身,当时已四十多岁(北齐天保二年,西元551年,由此推算世寿约九十多岁 ),生平不详 (根据《编年通论》或说是徐州人)。因身缠风疾,请二祖为之忏罪,师曰 : “将罪来,与汝忏”,居士良久云 : “觅罪不可得”,师曰 : “我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今见二祖已知是僧,所以问何为佛、法 ? 师曰 : “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居士于言下大悟,说 :“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悟罪性皆从心生,还从心灭,明心之本不在内外中间,当体空寂,觅罪了不可得;心性本空,诸法亦然,观心无心,法不住法,佛、法无二,三宝皆如。二祖深为器重,即为剃度,取法名僧璨。

  二祖付法传衣后说传法偈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花生,本来无有种,花亦不曾生。”(《六祖坛经》作 :“本来缘有地,从地种花生,当本元无地,花从何处生?”) ,并开示“汝受吾教,宜处深山,未可行化,当有国难。”(二祖付法之后,于邺都随宜说法三十多年方终,世寿一百零七岁 )二祖传法给三祖僧璨时,正逢北周武帝废佛的法难,当时局势动荡,僧众被迫还俗,身负道统衣钵传法的重责大任,必须隐姓埋名,于是与二祖同隐于舒州的皖公山(安徽省天柱山 ),后来辞往太湖司空山隐居,居无定所,十多年不为人知。八十多岁时(隋开皇十二年,西元 592 年),十四岁的沙弥道信,来礼师乞与解脱法门,三祖承续达摩禅法的宗风,回答问题时每从反诘问处著手,于是反问道信 :“谁缚汝 ?”使你无法解脱 ?道信答 :“无人缚”,没有人束缚我,三祖又说 : “既无人缚,何更求解脱乎 !”既然本自无缚,没有人被束缚,还寻求什么解脱 ! 只要回心返照,不从他求,心无挂碍,就解脱自在,沙弥道信听了言下大悟。

  三祖九十多岁时,知道因缘已成熟,传法给四祖道信大师,开示《法华经》“会三归一”的一乘法义,为四祖说传法偈 :“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六祖坛经》作:“花种虽因地,地上种花生,花种无生性,于地亦无生。”)后往岭南罗浮山悠游两年回到原址,为四众说完心要法,于法会大树下合掌立终。《楞伽师资记》4 记载三祖入灭前说 :“余人皆贵坐终,叹为奇异,余今立化,生死自由。”一般人以坐著入灭为稀有难得,而当以站著入灭,以示生死自由,说完就以手攀树枝立终。唐代宗大历七年谥镜智禅师(或作鉴智禅师),建觉寂塔于山谷寺(安徽天柱山三祖寺)。

  僧璨大师的法脉与传承

  自从达摩祖师大意传来中国,以《楞伽经》四卷密传法印,禅风渐由文字教法禅(达摩之前的三传:一、后汉安世高的禅净双修,二、后秦鸠摩罗什的禅学思想,三、东晋觉贤的专修禅观,译出《六十华严》,禅法结合华严思想)转变为不立文字的证法禅。再经由南顿北渐分河饮水,宗风转变后,已非三传的教法禅或达摩的证法禅,而是慧能大师的顿悟禅。东初法师在《中国禅宗历史之演变》5 说 :“六祖以前之中国禅宗,乃印度禅非中国禅,六祖以后之中国禅宗,乃中国禅非印度禅。”

  禅宗从达摩祖师以来关于禅师们的事迹,通过“传说”而由弟子或后人逐渐记录流传。法脉的传承反映在禅法的方便施设与演变,佛法(禅)虽是自心的体验(宗),却仍可表示出来(教),印顺导师在《中国禅宗史》6 说 :“佛法已成为现实(时空中)人间的佛法。指虽不是月亮,但确能引人去注意月亮,发见月亮。”

  达摩禅经过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而盛行,逐渐形成法脉的祖统说而重视师承。达摩传二祖慧可,再传三祖僧璨,最早见于唐贞观十九年(西元645 年)《续高僧传》卷25“释法冲传”7 :“今叙师承以为承嗣,所学历然有据。达摩禅师后,有惠可惠育二人,… 可禅师后,粲禅师。”

  虽然有近代学者怀疑三祖僧璨付法于四祖道信,这却是五祖弘忍及其门下传说所公认的事实。禅宗三祖、四祖到五祖弘忍大师的法脉传承,最早见于唐永昌元年(689年)《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碑(简称《法如行状》)8 :“南天竺三藏法师菩提达摩,绍隆此宗,步武东邻之国,传曰神化幽迹,入魏传可,可传粲(璨),粲传信,信传忍。”

  相关记载也见于以下典籍文献 :

  (1) 唐 景龙二年(708年)释净觉集《楞伽师资记》:“承达摩禅师后,其可禅师。…承可禅师后,其粲禅师。…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粲禅师后。…双峰山幽居寺大师,讳弘忍,承信禅师后。”

  (2) 唐 张说撰(708 年)《荆州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并序》(简称《大通禅师碑》)9 说:“自菩提达摩天竺东来,以法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继明重迹,相承五光。”

  (3) 唐 杜朏撰《传法宝纪》10(713年)序 :“唯东魏惠可,以身命求之,大师传之而去,惠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

  (4) 唐永泰元年(765年)《神会塔铭》11 :“自佛法东流,传乎达摩,达摩传可,可传璨,璨传道信,信传弘忍,忍传慧能。”

  (5) 唐大历七年(772年)独孤及撰《赐谥碑》12 :“禅师号僧粲,不知何许人,出见于周隋间,传教于慧可大师。”

  (6) 唐 圭峰宗密禅师《圆觉经略疏钞》13卷4:“达摩至此方当第一,慧可第二,僧璨第三,道信第四,弘忍第五,慧能第六。”同样法脉传承也见于其《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的图示。

  (7) 唐大中九年 ( 855年 ) 裴休撰《唐故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并序》(简称《圭峰禅师碑》)14 :“自大迦叶至于达摩,凡二十八世。达摩传可,可传璨,璨传信,信传忍,忍传能为六祖。”

  (8) 宋 释彦琪撰《证道歌注》15 :“初祖自西竺传衣东土以表其信,至曹溪六祖其道已行,便不传衣唯传法也。达摩传可,可传璨,璨传信,信传忍,忍传能,能即曹溪六祖大师。”

  传承代表了法脉的延续,同时也印证了禅者修证经验的可靠性。圣严法师在《明末佛教研究》16中说 :“禅宗的重视传承,本来是为了防止滥冒,所以要由传承明确的明师,给予勘验及印可之后,始得成为正统正式的禅法的继续传授印证者。”(请参见笔者整理的附表 :“禅宗【西天/东土】法脉传承表”)。

 

  僧璨大师修证内容及方法

  僧璨大师以一相不在内外中间故,必言不以文字,但我们还是得从大师对于悟境的文字反映(悟后所说的法语),尝试体会其修证的内容及方法。有关三祖教法的文字记录有:

  (1) 《信心铭》一卷传世,对禅宗初期思想的形成,影响显著,也见证了一位大师在动荡的年代中,如何尽其最大的努力来护法和弘法。

  (2) 《楞伽师资记》所载,对四祖道信开示《法华经》“会三归一”的一乘法义:“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无二,亦无三,故知圣道幽通,言诠之所不逮,法身空寂,见闻之所不及,即文字语言,徒劳施设也”。

  (3) 默照禅法的观点:唐代宗大历七年,舒州刺史独孤及撰《赐谥碑》中的“寂照同修”:“其教大略,以寂照妙用,摄群品,流注生灭,观四维上下,不见法,不见身,不见心,及至心离名字,身等空界,法同梦幻,无得无证,然后谓之解脱。”

  (4) 华严圆教观17 :僧璨大师虽为《楞伽经》绝想一乘(顿教)的传承者,但其教法也含有华严别教一乘(圆教)的思想。

  《景德传灯录》卷30,有“傅大士《心王铭》,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牛头山初祖法融禅师《心铭》”的记载。另见于《联灯会要》卷30、《五灯会元》卷1、宋《宏智禅师广录》卷9、《碧岩录》卷1、《释氏通鉴》卷6、元《佛祖历代通载》卷10、《释氏稽古略》卷2等,都记载了《信心铭》为僧璨大师所作。清 祥符寺释纪荫撰《宗统编年》18,提及隋大业元年(605年 )三祖“自罗浮山还,著信心铭”等语。

  或有一说,认为《信心铭》是四祖道信别传的牛头山初祖法融禅师所作。印顺导师在《中国禅宗史》19 提到《信心铭》为三祖僧璨所作,只是唐代江西洪州宗方面的传说(见《百丈广录》),如依江东永明延寿禅师所传(见《宗镜录》),《心铭》是初传本,《信心铭》是后人精治本,都是牛头法融禅师所作。

  《楞伽师资记》所载三祖“不出文记,秘不传法”,又说“文字语言,徒劳施设”,四祖道信奉事三祖十二年,写器传灯,一一成就,三祖为其印可。如据上文来推测,四祖写器传灯,深知教外旨,终藉文字传,《信心铭》也许是四祖对弟子法融禅师的付嘱开示,或也影响了《心铭》。

  《信心铭》作者的争议,暂且留待更多的古物文献出土来考证,这里依《景德传灯录》所传,三祖僧璨大师作的《信心铭》,浅说其修证内容及方法。

  《信心铭》自心起信 铭印在心

  佛教说,信佛法僧三宝、信三世轮回、信因果业报、信四谛缘起、信究竟解脱。“信心”就是维摩诘居士所说的“直心”(诚直心),深信众生具足六祖慧能大师说的“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的真心(真性的全体显现),也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佛心。经藏开头“如是我闻”的“如是”表示信心,因为相信所闻皆如。《大智度论》卷1说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佛法甚深,有诚直的信心,才能虚心领会。晋译《华严经》卷6说:“信为道源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说 :“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于佛法僧三宝生清净信心(菩提心)是一切佛道根本。

  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p.185 ~ 186中,将对于三宝的“信心”分成信顺、信忍、信求、证信四个阶次(圣严法师分成仰信、解信、证信三个层次)。修行始于由尊敬仰慕而起仰信,纯净无私的“信顺”三宝,信则所闻之理会,顺则师资之道成,依此而对佛法进求深刻的理解,生起正见坚定的“信忍”,由于见得真实,信得深切,发起实现这净信所愿所行,精进修学的“信求”,经实践而体证真理,证悟了所信,达到净心与正智合一的“证信”。在“证信”之前,三宝在心外,佛是佛,我是我,开悟后的信智合一,亲证三宝都在自己心中,佛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现实人间直下可以体现,本来就具足,就在日常心行中。晋译《华严经》卷8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是圆顿教相的初发心,与圆满成就的无上菩提心,相即相融。“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开悟前念《楞严经》《法华经》,都是心外之物,开悟后再念,则如是自己心中所流出的“法界等流”。

  僧璨大师传自达摩祖师以《楞伽》印心的禅法,回绝名相、境空心寂、超越能所、体露真常,如《大乘入楞伽经》20卷4说:“离一切诸见,及能所分别,无得亦无生,我说是心量。”,真常唯心(诸法实相心)禅法的“信心”,是深信自心是佛,即心是佛,即心即佛,信自己的心和诸佛的心,平等平等。但自心本无心,无心何所信?《宗镜录》21卷26说 :“无信心中能见佛,若有一法可信,即是邪见,一切不信,方成其信。”,在无分别智证悟中,一切法不可得,若想契入此真心,则必须远离分别戏论,透脱妄识牢笼,以无所得而入道,无所住而生心,无心所以明心,无性而言见性。《信心铭》强调“信心不二、不二信心”的境界,圣严法师在《信心铭讲录》22指出 :“三祖僧璨是从彻悟的观点,来开示寻求真心的修行者,指引修行者,如何把凡夫的分别心,转化为佛的无分别心,如何由有入空、转垢为净。”《信心铭》全篇以此“信心”融贯始终。

  《信心铭》经过一千四百多年的流传,有许多不同的版本,部分诗文同义不同字,在此以日本庆安元年(约1648年)刊宗教大学藏本,收录于大正藏第 48 册为原版,另加注其他。《信心铭》为四言诗体,共146句,584字,为说明的次序,标示成73段,逐句探讨,意有未尽,重述偈言,愿有一句一偈,与仁者互策共勉。

  僧璨大师《信心铭》

  01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02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03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04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05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06 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07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  08 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09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10 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11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  12 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13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  14 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15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  16 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17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  18 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19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  20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21 二见不住,慎勿追寻。  22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23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  24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25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26 能随境灭,境逐能沈。

  27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28 欲知两段,元是一空。

  29 一空同两,齐含万像。  30 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31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  32 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33 执之失度,心入邪路。  34 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35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  36 系念乖真,沈惛不好。

  37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  38 欲趣一乘,勿恶六尘。

  39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40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41 法无异法,妄自爱著。  42 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43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  44 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45 梦幻空华,何劳把捉。  46 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47 眼若不眠,诸梦自除。  48 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49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  50 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51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  52 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53 两既不成,一何有尔。  54 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55 启心平等,所作俱息。  56 狐疑尽净,正信调直。

  57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58 虚明自然,不劳心力。

  59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  60 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61 要急相应,唯言不二。  62 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63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64 宗非促延,一念万年。

  65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  66 极小同大,妄绝境界。

  67 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68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69 若不如是,必不须守。  70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71 但能如是,何虑不毕。  72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73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01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或作惟嫌拣择)

  至道即佛道,佛性本具,无作无取;拣择是妄想分别,是世俗语言文字的逻辑比量,由分别而有烦恼与菩提的对立。修行最高的道不难,只要除去分别心,至道便现前。至道不假方便,若有道可修,则非第一义谛,而落方便法的第二义谛。修行本身就是目的,见则直下便见,更无二法,但在一切时中,直心平等,舍离识心的分别,以无所得而与至道相应。

  偈言:“无难无易本具足,印心作观无所得。”

 

  02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拣择出于憎爱分别心,憎是厌生死、祛烦恼,爱是欣涅槃、趣菩提。《华严经》卷15 :“生死非杂乱,涅槃非寂静”,生死本来寂静,何来系缚?涅槃不离万有,怎有寂静?世俗义对生死妄见的杂乱,方便说有涅槃的寂静,究竟义说生死系缚、涅槃解脱,无二无别,但能抛弃憎爱,超越对立,则水清月现,也就是“不思善、不思恶”时,明见的本来面目。

  偈言:“无二无别无憎爱,不落明白已洞然。”

 

  03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如果有丝毫误解,以为不憎不爱就是,反又执取了但莫憎爱,执取唯嫌拣择,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至道就远在天边。弘一大师遗偈说 :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楞严经》的“性觉妙明,本觉明妙”,稍有一念执著,便转为无明业识。本来明白,拟心则差,动念即乖,不拟不动,仍有过失,才毫发要无事,早是事又生,一波才动万波随,无有了期。

  偈言:“毫厘不差无毫厘,天地无隔泯天地。”

 

  04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希望至道现前,勿存喜欢的“顺”与不喜欢的“逆”两种相对的观念。顺逆分别就是我执我见,要须顺也不见,逆也不见,理理事事,一时坐断。《金刚经》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起顺逆的念头即无所住,而生本具的清净心即是得现前。诸法如如,本来现前,但有顺逆,落于两边,以假遮真;顺自顺,逆自逆,因缘生因缘灭,顺逆皆方便,圣性无不通。

  偈言:“顺逆不见亦不见,既无所住生无心。”

 

  05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拣择、憎爱、顺逆都是相对的心理冲突,违念起嗔,顺心生贪,违顺相争即是无明烦恼;法本不生,一念违顺生心,性本寂静,一丝妄识起浪。众生习以为常的“我爱”,执违著非相,执顺著是相,非是相争,所以心病;修道以无修为修,若执违顺则有顺违,徒增妄想攀缘,不得自在,是修行大病。执著是违是顺,是病非心,若能违顺两忘,是心非病。

  偈言:“心本非心病非病,违顺双泯何心病。”

 

  06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或作不识元旨)

  不能掌握至道的深意要旨 ─ 动静当体即空不二;内心不断冲突,执著于追求自心宁静,心外求法,用尽心思也是徒劳无益。《六祖坛经》说:“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23用功于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以为玄妙,反成癫狂;活泼的禅法,在平常日用中,随时安定,随时起动,观心不执,即得即舍,知心如幻,了法非法,而无所著。

  偈言:“玄旨既玄何处识,但舍无心成真心。”

 

  07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 (或作无缺无余)

  至道无在无不在,无大不充,无微不入,体周法界,吞吐虚空;本体自然,一切现成,虽生万法,了本性空,圆满无缺。称法界性,在圣作圣而不增,在凡作凡而不减,依体起行,于善修而无修,于恶断而无断,而无所不修不断。起心动念,用心用事,反而不足,若能信心具足,于一切境缘上,不疑凡圣、有无、自他,直用直行,即入真如平等虚空。

  偈言:“非虚空是名虚空,非圆满而示圆满。”

 

  08 良由取舍,所以不如。(或作良由取舍)

  佛法智慧是自心的显现,本自具足,在在皆有,不可更取,在在皆无,不可更舍,但因憎爱而有取舍,于是有为有作,动心执取,不与真如本性相应,起生死心,不得解脱。《楞严经》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本来清净无物,硬是头上安头,原是不垢不净,搅成浑水浊源。真如无动,动则落于三界缠绵死生,实际不变,不变则自然解脱,亦无罪福。

  偈言:“有取有舍有生灭,无心无动无真如。”

 

  09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至道无为,执有、执空都是有为法,都是拣择、是取舍。《心经》说 :“无智,亦无得。”无能证、所证,以无所得故,行六度万行而不住,证毕竟空性而无得。有缘是生死业根,颠倒识性,迷空以为有,不逐有缘,则净洒洒,晴空万里;空忍指偏执于顽空的境界,泯有以为空,强为究竟。若处有不有,居空不空,则通达“妙有不有是真空、真空不空是妙有”。

  偈言:“有缘可逐空亦有,空忍不住空亦空。”

 

  10 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平怀”是不住空有,有空平等不二,既悟一切平等,分别对立不劳用心而自尽,情忘执谢,本自如如。《华严经》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万法一如,烦恼等于菩提,等于月亮,等于喝茶,…等于平怀,如虚空“空阔莫涯”、“廓然无圣”,如圆镜“应物无念”、“寂然无作”,一心、一境、内外、时空、凡圣、染净不存,不存亦不存。

  偈言:“相对不存泯绝待,平等不二无高下。”

 

  11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

  自性本无动摇,没有起伏、没有分别,以平常心触事对缘,自在无碍。平怀本已安心,只因信智不足,但见自心攀缘,妄想令心不动,压抑反而使心动得更厉害。动是妄动,止亦妄止,“止、动”都是分别妄念,以妄止妄,念念相续,如火上加油。至道本无止,而无不止,非止动而后止,动性本空,起用即动,当体即止,止性亦空,止动不二,不止亦不动。

  偈言:“妄念自起且自灭,无事生事错用心。”

 

  12 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或作惟滞两边)

  如果停滞于动静、能所,惑于两边,不识诸法本如,不属相对,怎能体会一种平怀的平等真义。真如本体平等,超出因果,离诸对待,贯通古今,不立凡圣,如虚空遍一切处,非动非静,无能无所,不生不灭,湛然常住。从本已来,性自具足,若能于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不加用心,心心永寂,无住生心,生心无住,二无所著,顿入一真法界。

  偈言:“即动即静说动静,一应万变而常寂。”

 

  13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

  至道一如,空有不二,空即有,有即空,非灭有而显空,非填空而成有,但是,凡心易惑,智火难燃,执著实有实空,动静皆二,不能如实见空有的真义。空空有有,执取两边,而立中道,又成中中;一不成二不是,这个不是,那个不是,真俗二谛徒劳无功。圜悟克勤禅师说 :“识得一,万事毕,透得一,无阻隔。”24 一处通,两处通,处处皆通。

  偈言:“动静空有一种通,处处皆通空假中。”

 

  14 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妙有真空,真空妙有,空有并成并灭。行者想排遣“有”的执著,不知无“有”可遣,遣有即迷有,排遣心本身也是有,反而陷入重重“有”的泥淖;用心追求“空”的境界,不解能求的心、所求的境界当体皆空,反而背离“空”。想否定有法,已先肯定有的存在,空若可得反成为有,又误解了空性的真义。“止动”即遣有,“归止”即从空,二法皆空。

  偈言:“有是妄有空自空,有空一家怎分明。”

 

  15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

  若用逻辑推理来探讨至道,在语言文字相中打转,找理由为自己的偏执辩解,即使所言所虑皆正法,还是世智辩聪,偏离至道愈来愈远。语言、文字、思维在修道上,都是虚妄的意识分别,是修行的方便工具,而非目的,如搭桥过河,过后舍桥也舍河,才能渡无量的河。胜义谛中无分别、无戏论,远离一切言思,不可说为若凡若圣,佛、道也不可执。

  偈言:“默然无心离相应,密用开发远言思。”

 

  16 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口欲言而词丧,心将缘而虑亡,直心修行,能修、所修、所缘各个放下,放下的心也放下,到最后无方法、无念头,本来面目忽然现前,十方圆明,尽虚空遍法界,无所谓处非处,也无所谓通不通。达摩祖师以壁观教人安心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25 外息诸缘则忘其言,内心无喘则绝其虑,虽可入道,仍为方便,舍得方便才能向上。

  偈言:“语默皆如虑非虑,大道如空何处通。”

 

  17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

  若能绝言绝虑,步步剥落,放下过去的方法,放下已有的修行体验,愈剥愈光,明识自家本心,得到大自在、大智慧所显空有不二的宗旨;反之,若随著观照所缘流转,陷于现象中的得失,执取有心可安,定法可悟,反而失却了本源。问“祖师西来意”(达摩禅法) 时,已落牛角尖,心未放下,所见皆非,心若不执,佛法现成,无所不在,放眼即是。

  偈言:“举目不见谁是我,却怨浮云遮望眼。”

 

  18 须臾返照,胜却前空。(或作“须臾反照”“胜却前空”)

  刹那间不断不随,直下返照自性,体会空不自空,有不自有,离心无空,离心无有,无能破之空,亦无所破之有,因妄心故空故有,一念回光,两边不住,即心即空即有,无一情可用,情执既消,空有俱寂,真空妙有,胜于前述住于“空忍”、“从空”用功的偏空了。马祖道一禅师说 :“一念返照,全体圣心。”26 穿衣吃饭、起心动念,尽在法性三昧中。

  偈言:“本无返照何来胜,空有双泯又返源。”

 

  19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

  龙树菩萨《中论》说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因缘具足,和合生万法,离因缘无万法,所以法无自性,无自性故、为度众生故,假名说空,但若执空,空又成有,所以说空也空。断我法执,证我法空,“遣有”到“从空”的转变,本是修道过程,但若执取过去体验,执著实有得空,执念毕竟空中生能空所空,则落虚妄之见,转清净心成意识分别。

  偈言:“虽已破有又著空,有空空空毕竟空。”

 

  20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或作“惟须息见”)

  《金刚经》说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佛性是全体,如来遍虚空,不属任何相,如何执取 ! 放下对现象界的执著,自性如来就会显现。众生本是真如,见著有真,真又成妄,一心企盼开悟,祈求真心显现,反而不与佛性相应;要能即相而离相,不否定相,也不著相,无我执,也无非我执,离去一切凡圣、生死、有无、能所的妄见,无求而自然悟道。

  偈言:“纯真现成作么求,有求无求皆虚妄。”

 

  21 二见不住,慎勿追寻。 (或作“慎莫追寻”)

  相对的“二见”分别心,憎爱、动静、有空、真假,本是一体,非性有别,因所见成差别。舍不了假,成不了真,舍不了真,也舍不了假,如此矛盾循还,原地打转,徒然障碍修行。起心动念是分别妄心,刻意不思不念,或想除去妄心的心,都是二见分别。镜本无心,对境显物,镜不是物,物也不入镜,镜物双泯,本来无物也无镜,既然真无,何用假有。

  偈言:“法本无法何所住,既无所住绝追寻。”

 

  22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或作“才有是非”)

  用心追寻至道,就有是非分别,刚刚生起一点是非心,刹那间就迷失了真如本心。真如本自寂然,无是无非,心平不语,水平不流,若有一丝一毫动念造作,落于是非;心随境界流转,开眼则心念纷飞,闭眼则魂萦梦牵,如风中飞絮,飘浮不定。般若无知,岂有是非,正因为无有是非,离一切有无、大小、远近相对的障碍,所以无有边际,而无所不知。

  偈言:“且看未有是非前,不思善恶者是谁。”

 

  23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

  清凉澄观大师说 :“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27 一生万法,万法归一,所谓归一,非真有归一,是假名归一;万法唯心造,心性本空,空空皆如,如何归一。若有所悟,必有能悟,能所不滞即平等,平等如一,执一又成二;能即所,所即能,故说平等平等。即诸法见平等相,所有相皆是虚妄,方便说一;即诸法直以见性,所有相皆是实相,无一无二。偈言:“真妄二心不须除,自心说一亦无住。”

 

  24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悟得“一心”,小我融入大我,与宇宙万有合一,可是一有全体的概念,又起对立。诸法不自生、不自灭,有心有生灭,不生则诸法常住;放下此“心”的攀缘执著,不生妄想分别,就能无心而明心,见心生之前的本来面目。知而不受,任其自然,与无上菩提相应,万法无生无灭,烦恼迎刃而解,如庞居士说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28

  偈言:“一心不生见万法,万法无一亦无二。”

 

  25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无心”见性,悟入禅境,一念生灭皆不起,不起的心也无,无法可执,就无执著于法的过失,万法既无,不需起心动念对治,不动亦不著心。既然无咎则万法自然消逝,诸念不生则一心寂净,法全消心至寂,以无所得而悟得诸法实相。发菩提心不著心相,行菩萨道不执道行,如虚空无所住,法不著心,心不著法,不相触、不相背,心法两忘即入道。

  偈言:“不动不著亦不住,舍生忘心无所得。”

 

  26 能随境灭,境逐能沈。(或作“境逐能沉”)

  能观智的心、所观境的法互为因缘。境因心起,心随境转,无论善、恶念,都有相对应的境界生起,境界不离贪、嗔、痴,苦恼随之相缠;心因境生,不随境转,境而无境,无境无心。心无念而境空,境空则能了的心亦随之空;境无相而心寂,心寂则所显的境亦销沈。能境相即相在,互摄互融,以智证理,理智冥符,本觉自现,如日自照,非由能所。

  偈言:“能观所观皆有观,无能无所观非观。”

 

  27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境不自境因能故境,能不自能由境故能,能仗境而有,境托能而显。一心万法,有而不有,法外无心,夺人不夺境;显而非显,心外无法,夺境不夺人。《中论》说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以有能知的心,方成所观的境,心全是境;庄严劫毗舍浮佛偈 :“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以有所观的境,方成能见的心,境全是心。

  偈言:“在心全心境非境,在境全境心非心。”

 

  28 欲知两段,元是一空。 (或作“原是一空”)

  《楞严经》说 :“常住真心,性净明体。”若不了知,妄立能所,则迷于自心所现。能知心、所知境皆为假相,依缘而起生灭影像,本性空寂,如水中树影,影像依岸边树显,岸上树由心动而见,此心因树、水、时、空、光照而起,心、境皆由因缘和合故有,缘散则无,想要缘境修心,当下体悟二者皆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无所得,无得亦不可得。

  偈言:“人境俱夺舍无心,真心假心皆一空。”

 

  29 一空同两,齐含万像。(或作“齐含万象”)

  心不异法,无作而作,法不异心,作而无作,于不夺人、不夺境而夺其人境。一空等于能境,也等于境能,同能同所,同心同境,同时包含宇宙森罗万象,万象如瀑流相续,宛然安立。缘起性空,一切法性不二,空即是假,假即是空,空假不二名之中道;真空泯一切法,假有立一切法,中道统一切法,万法即空即假即中,照用同时、或照或用,圆融无碍。

  偈言:“人境俱不夺性空,照用不同时随缘。”

  ~下期续~

  1.宋 祖琇撰《隆兴编年通论》卷18 ( 卍续藏75,CBETA中华电子佛典0197a13 )。

  2.圣严法师译《中国佛教史概说》,收录《法鼓全集》第二辑,1999年12月 p.128。

  3.宋 道原撰《景德传灯录》卷3 ( 大正51,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220b24 )。

  4.唐 净觉集《楞伽师资记》( 大正85,CBETA 中华电子佛典1286b06 )。

  5.东初法师《中国禅宗历史之演变》《海潮音》第17卷第10号,1936年,p.51~57。

  6.印顺导师《中国禅宗史》—“从印度禅到中华禅”自序,1994年7月,p. 7。

  7.唐 道宣撰《续高僧传》卷25 ( 大正50,CBETA中华电子佛典0666a03 )。

  8.现存河南嵩山会善寺遗址,收录清光绪十九年 (1893) 陆耀通撰《金石续编》卷六。

  9.《大通禅师碑》收录清嘉庆二十四年 (1819) 钦定刊成《全唐文》卷二三一。

  10. 唐杜朏撰《传法宝纪》序 ( 大正85,CBETA 中华电子佛典1291a09 )。

  11. 唐慧空撰,1983年12月塔基清理时,出土于河南洛阳龙门的唐代宝应寺遗址。

  12. 宋《隆兴编年通论》卷18 ( 卍续藏75,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197a13 )。

  舒州山谷寺觉寂塔隋镜智禅师碑铭并序》收录《全唐文》卷三百九十。

  13. 唐 宗密撰《圆觉经略疏钞》卷4 ( 卍续藏 9,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862a16 )。

  《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 卍续藏63,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032b01 )。

  14. 宋 契嵩编《传法正宗记》卷9 ( 大正51,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768c03 )。

  15. 宋 彦琪撰《证道歌注》( 卍续藏 63,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274b14 ) 。

  16.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收录《法鼓全集》第一辑,1999年12月,p. 16。

  17. 唐 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1 ( 大正45,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482a12 )

  五种一乘:别教一乘、同教一乘、绝想一乘、佛性平等一乘、密义意一乘。

  18. 清 纪荫撰《宗统编年》卷9 ( 卍续藏 86,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134b03 )。

  19. 印顺导师《中国禅宗史》第三章“牛头宗之兴起”,1994年7月,p. 114~115。

  20.《大乘入楞伽经》卷4 ( 大正16,CBETA 中华电子佛典 0609c07 )。

  21. 宋 永明延寿集《宗镜录》卷26 ( 大正48,CBETA 中华电子佛典 0561a07 )。

  22. 圣严法师《信心铭讲录》,收录《法鼓全集》第四辑,1999年12月,p. 7。

  23. 元 宗宝编《六祖坛经》“坐禅第五”( 大正48,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353b08 )。

  24.《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8 ( 大正48,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750b09 )。

  25.《少室六门》第三门“二种入”( 大正48,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369c20 )。

  26.《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 卍续藏 69,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002c07 )。

  27. 唐澄观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1 (大正35,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503c10 )

  28. 唐 于頔编《庞居士语录》卷3七言诗 ( 卍续藏 69,CBETA 中华电子佛典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