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消费佛教”现象批判
2012年3月8日,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接受《广州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少林寺现在就像一块唐僧肉,大家都想来吃一口。”“吃唐僧肉”现象不自今日始,但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组织或个人“吃唐僧肉”已经达到了不择手段、肆无忌惮的程度。2013年3月,埋有玄奘法师遗骨的西安兴教寺因“申遗”需要将被“拆”的消息更是加深了人们的不祥预感:“吃唐僧骨”时代到来了?
一、“消费佛教”的概念诠释
佛教源于印度,但中国佛教却是中印文化的结晶,是华夏儿女创造性精神的体现。千百年来,中国佛教以深邃的思想内涵与灵活的修行方式,赢得了上自王侯将相,下自贩夫走卒的敬重与信奉,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范式,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新与发展,也是和谐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辅助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大宗教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具有深厚社会基础与文化底蕴的佛教,在五大宗教中拥有信众最多,影响最广。不过,它也是受“文革”冲击最大的宗教。三十多年来,佛教界一方面致力于维护自身权益,修缮寺院,改善修学环境;培养僧众,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弘法活动,扩大社会影响等。另一方面,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与港台、海外弘法模式的冲击,大陆佛教界也在不断探索变革创新之路。从总体上看,今天中国佛教已基本走出改革开放之初的羸弱、困窘状态,一些知名寺院已能够以自身力量,积极开展社会公益与慈善活动。还有些寺院,如少林寺等,更是走出国门,在欧美等国弘法布道,向各国人民展示佛教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成为拓展民间外交,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翼。
不过,虽然中国佛教发展获得了诸多“正能量”的助推,但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它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重。不仅要同末法时代的“狮身虫”进行斗争,还要同各种企图侵蚀或鲸吞佛教资源的外部力量进行抗争。慈悲谦让、忍辱负重一直是佛教秉承的基本原则,“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看似悲观的佛教其实最为乐观通达。然而,这一良善品性却被某些组织或个人恶意利用,从戏谑佛教宗师到冒充佛教僧众;从绑架佛教上市到拆迁佛教寺院,只要有机可乘,即敲骨吸髓,磨牙吮血,不顾佛教死活,不管道德高下。
毫无疑问,当前中国佛教虽然有了某种程度的复兴,但现代化与世俗化对其生存环境的冲击也更为严峻,“消费佛教”就是它面临的最为严重的挑战之一。
本文所谓的“消费佛教”是指非佛教信仰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府或非政府的、经济或文化的等),假借佛教名号,直接或间接插手佛教内部事务,以谋取经济利益或其他社会价值的行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能力的提升,在宗教信仰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开支迅速增长,名山名寺成为宗教消费与旅游消费的首选地。不仅国内四大佛教圣地香火旺盛,游人如织,直接带动了旅游业发展,一些地区的普通寺庙也因其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而成为当地政府外塑形象、内拉增长的“香饽饽”。
我国佛教信众虽没有准确的统计,但没人怀疑这是一个潜在的庞大市场。虽然“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生意经遭到各界抵制与反对,但利益当头,道德与法律往往就被遗忘了。
2010年7月11日,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讨论中说,大陆旅游景点观光费用太高,所有寺庙都收费,普陀山每个景点门票都在40元以上,台湾没有一个寺庙收费。7月16日,国家发改委回应称,相关部门将采取措施防止门票价格过高、过快上涨,推进游览参观点免费向社会开放,逐步摆脱“门票经济”发展模式。但时至今日,“免费”遥遥无期,门票疯长却实实在在。
2006年6月20日的《星岛环球网》刊登一篇名为《佛教商业化品牌在中国的出现与兴起》的文章。文中称,2004年佛教商业化品牌在中国的出现与兴起是营销界的特殊现象。当年大陆佛教商业化品牌包括南海海上观音、天福集团中华佛教二千年宝典、祈福中华、少林药局等。文章认为,南海海上观音是第一个以现代商业运作模式成就的“世界级”、“世纪级”佛事工程。该工程通过“南山海上观音”系列宣传策划活动,推动三亚佛教旅游及地产项目的发展。“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一贯的建立一个佛教工程靠原始手段慢慢积累的旧模式,采用现代理念开创了中国大型佛教工程的第一个现代化的创新模式。”
不过,相比于北方禅宗重镇少林寺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来说,三亚海上观音圣像敬造工程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嵩山少林寺风景区是河南旅游业“第一品牌”,为国家旅游局首批公布的5A级景区。据相关资料,2005年,登封市旅游总收入占该市GDP的13%,在五大景区的12亿元收入中,少林寺几近一半。至于收入的分成,永信法师2011年10月17日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专访时称,门票管理归当地政府,其中30%,大概一年4000万元给少林寺。他说,少林寺方面其实很被动,卖了多少票,多少人免票,都是当地政府说了算,给少林寺多少是多少。从2005年到现在(2011年),还拖欠(少林寺)4000多万元。对于拿到的门票收入用途,他表示,70%用于寺院建设,20%用于僧人的生活,10%用来做慈善。
在借佛生财的风潮中,某些企业不甘落后,奇招、新招迭出。等而上之者,某些商界巨头首先在景区宣传造势,建造寺院,竖立佛像,邀请僧人入住,寺院成为景区点缀,僧人变为旅游陪衬,佛教充当了“奶牛”或“替罪羊”的角色。等而下之者,寺院被某些组织或个人“承包”,“真僧”扫地出门,“假和尚”堂而皇之入住寺内。后者不仅会骗人、讹人,甚至还要挥棒打人。
上述“消费佛教”现象可以称为“坐地生财”,“筑巢引凤”者,表面上是“愿者上钩”,实际上是“强买强卖”。它需要一定社会、行政或经济资源,对于“本小利薄”者,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不过,盗亦有道,后者也有自己的“消费”门路。他们或以拿佛教戏谑为能事,吸引大众目光,提高知名度,有名即有利;或假扮僧人模样,游街窜巷,招摇撞骗。机关算尽,无所不至。
可以说,不管是出于道德的考量,还是鉴于法制的规制;无论从文化情感的维系,还是宗教信仰的尊重上,“消费佛教”现象都是极不负责,极其有害的。它损害了佛教的形象,侵害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破坏了宗教生态,影响了部分地区的社会和谐,并给某些组织或个人诋毁、丑化中国传统宗教提供了口实。
今天的中国佛教依旧很孱弱,它需要的是“爱护”与“尊重”,而不是“开发”与“利用”!
二、损人利己的“戏谑”佛教行径
“我思故我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确立“自我”的根本命题。在当今娱乐界,“我乐故我在”、“不娱乐,毋宁死”已蔚然成风,而出家僧人则频繁成为影视传媒、形体艺术、舞台表演上被调侃与戏谑的对象。平心而论,某些经典的影视作品,在看似“调侃”的背后,其实表达了严肃的主题,扬善惩恶,伸张正义,深受群众喜爱。如1985年版的电视连续剧《济公》中的济颠和尚,疯疯癫癫,亦庄亦谐,虽然时有不守清规戒律之举,但丝毫无妨其人性之光,善良本性。传统戏剧《白蛇传》中的法海禅师在“不近情理”、“迂腐”、“固执”的表面背后,隐藏着一颗慈悲救人、惩恶扬善的菩萨心肠。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传说流传久远,深入人心,已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任何恶意肢解、戏谑、亵渎其内容的行径,都是不道德的。然而,当“娱乐就是一切”的狂飙来袭之时,这些传统的观念价值、伦理标准又显得如此的脆弱与无奈,不仅本土的高僧大德被调侃、戏谑,就是西天的佛、菩萨也无法幸免。
2012年4月初,两个僧人装扮的年轻人频频出没于北京的地铁、宾馆等场所,身边不仅有美女陪伴,还公然在地铁上喝酒作乐。网络曝光后,舆论哗然。4月7号下午,这两个“和尚”带着女人在法源寺拍照时,被僧人识破并报警。后经查实,二人系北漂歌手,并非出家僧人。有知情者还称,二人假扮和尚是一种“行为艺术”。以诋毁、羞辱僧众形象从事“行为艺术”,佛教情何以堪?这件事不仅引起网友吐槽,2012年4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还专门制作了“‘假和尚’是个真问题!”的节目,对该事件进行详细解读。从节目中披露的网友在现实中是否遭遇“假僧尼”或被骗的调查看,61.3%遭遇过,没被骗;33.2%遭遇过,被骗过;5.5%没遭遇过。就是说,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有遇过假僧尼的经历,1/3的网友还被骗过。
对这起“假和尚”事件,中国佛教协会新闻发言人普正法师在采访时称:“这是一次炒作事件,并且恶意中伤佛教,用意明确,他们在视频中的所作所为是佛教最大的禁忌,拿佛教最不能触犯的戒律开刀,完全是恶意的。这跟穿着警察的衣服(去作恶)性质是一样的。假和尚的问题也反映出在法律层面上这一领域的尴尬和空白,希望能够出台或完善法律法规应对这一局面。”
同年4月,一名自称叫“余丽”,身穿僧袍的女子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则“征婚”视频。在视频中,她称自己“身材不错,胸挺大的,长得也不错,声音好听,也挺有才华的,自己作词作曲。挺多人追的,但都不喜欢,我想找个有钱的,最好有一千来万。”一些网友看后的第一印象是“假的”,但对于社会上总拿僧尼扮相进行炒作也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人称:“就算是真的也不用过于吃惊吧。看看很多地方的寺庙,游客川流不息,香火源源不断,兼职僧人,富翁住持,卖票烧香,卖香求香火,哪还像个佛门清净之地?”他们认为,“假李逵”固然可恶,但“真李逵”也应该到了反思的时候了。
2012年底,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上,一首《法海你不懂爱》将“恶搞”佛教之风推向高潮。无论从极具讽刺意味的歌词本身,还是从现场表演的夸张造型看,它已非“调侃”,而是典型的“戏谑”。
《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从艺术角度表达了世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婚姻自由的追求。法海法师虽以“反面”角色出现,但他并非存心破坏“仙蛇”之恋,毋宁说,他是出于对许仙生命的爱护而阻挠白素贞对许仙的“痴情”。从这一意义上说,法海的“爱”与白蛇的“爱”必然会发生冲突。在这一凄美的传说中,值得同情的不止是白蛇与许仙,还应当有法海。而龚丽娜《法海你不懂爱》极尽夸张、戏谑之能事,将一个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优美神话剪接拼凑,变成了一场颠覆传统的视觉“盛宴”。这种对待经典的做法不仅有失庄重,尤其令人难以接受。歌曲播出后,一些法师、学者、网友纷纷著文评述,要求龚丽娜反省道歉,但龚丽娜并不以为然,随后又推出了更加雷人的《金箍棒》。
“法海事件”产生后,虽然也有一些人,如著名演员章金莱(六小龄童)对龚丽娜表示支持,他在个人博客中称,《金箍棒》“歌词内容是严谨洗炼的,并没有用恶搞低俗、博人眼球又拙劣的形式去演绎,……整个剧目氛围是轻松愉悦、喜闻乐见的,我也能感受到她是在用心用力在创作的。”但更多人士对这种行径表示反感。其中,既有佛教界的法师居士,也有学界的专家学者,还有媒体、高校学生等。他们强调,娱乐应有“底线”,戏谑佛教,拿佛教宗师“开涮”不仅误导舆论,令佛教蒙羞,更将“三俗”之风吹进神圣的宗教殿堂,已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首先对《法海你不懂爱》“说不”是北海禅院住持明贤法师。他先后在“凤凰网华人佛教”等网站上发表《一位僧人眼中〈法海你不懂爱〉》与《还“法海”清白不是小题大做》等文章,以出家人视角对龚丽娜戏谑佛教宗师,调侃佛教信仰的行为提出批评,要求龚丽娜道歉。之后,上海佛学院老师金易明发表《向“娱乐无底线”说“不”》、《龚琳娜戏谑佛教跌破娱乐“道义”底线》等文章,谴责颟顸宗教、亵渎信仰、自毁民族文化的行径。北大禅学社、人大禅学社、天(津)大禅学社、北大国学社等高校文化社团也纷纷发布述评、博文,表达了对明贤法师等人的支持。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王雷泉教授在接受《我看“法海”与“思凡”事件》电话访谈中强调,与毁像拆庙、鱼肉佛教、藉佛敛财的“巨凶大恶”相比,文艺界“消遣”佛教的做法只能算是“小恶”。但是,巨凶与小恶相互增上,构成高调行恶的共业环境,而改变共业正是通过不断地改变别业而完成。……佛教冲破围墙困境,改变边缘化处境,进入主流社会,不仅要有护法的勇气,更有对社会问题发声的道义责任。……只有改变整个社会高调行恶的大环境,才能真正维护佛教界自己的权益。在这个意义上,艺人戏谑调侃佛教这类事,也算是推动佛教界奋起的逆增上缘,所谓即烦恼而成菩提是也。
此外,凤凰网华人佛教《问道》栏目组还录制特别节目,邀请佛教界、学术界、文艺界、法律界的相关人士以及北大、人大在校学生,在凤凰网演播室进行交流。凤凰网华人佛教并专门设置“别拿信仰开玩笑”板块,详细梳理了“法海事件”来龙去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促进科学、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然而,近年来,一些娱乐节目为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在“新招”、“怪招”、“奇招”、“险招”上谋出路,求发展,置艺术的价值取向、审美标准、服务大众功能于不顾,在“娱乐化”、“多元化”的虎皮下,或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或生搬硬套,画虎成犬;或哗众取宠,装疯卖傻;或打擦边球,冲撞伦理防线。“低俗”、“庸俗”、“媚俗”已成为误导社会舆论,传播消极思想,腐蚀社会空气,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源头。
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22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著名作家王蒙在《俗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俗”》一文中说:俗的因素并不可怕,通俗、流行、娱乐、休闲、时尚、世俗、浅俗、俗文化都不一定是负面的贬义词,它们甚至常常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可怕的是与俗在一起,没有或缺少高端的文化成果与文化评估,搞得只剩下了俗,俗的东西猖狂蛮横,占领一切平台,高端的东西则边缘化到喘不过气来,或者干脆将高端文化排挤殆尽。
现代化解放了人的手脚,拓展了人的大脑,人类有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从事于艺术创作与科学研究。但人依旧是人,它“之异于禽兽者”就在于它有仁心与智慧,道德与伦理。文化是民族之根,拿本民族的文化名人或传统价值开涮、恶搞,或戏谑,以图眼前之利或口舌之快,不仅数典忘祖,不忠不厚,尤其妄自菲薄,令人齿寒。至于为利益所驱,以恶劣的手段让古人为自己的钱包“充值”的行径,更加令人不耻。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