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文化>> 佛化文明>>正文内容

因果律是中国特色社会道德体系的核心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9日
来源:2015-01-14 立国 普巴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比一下其他发达国家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西方近代以来随着商业文明的崛起,原有的价值观被打破。而商业文明需要理性和道德的支撑才能维持正常发展,于是宗教改革应运而生,基督教的转型尤为成功。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即为佐证。改革之后的宗教文明为商业社会塑造了一种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尽管挣钱盈利都被合理化,但大家心里明白,挣钱不是最终目的,灵魂的净化才是根本。于是欲望受到制约,道德体系得以建立,反过来又成了全社会的防火墙和工业文明的助推器。站在人类发展史的角度,宗教有其合理性。因为抑恶扬善,教化人心的宗教关怀是其他任何文化无法替代的。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特别是在唯利是图的市场经济中更彰显其重要意义。在西方生活过的人心里都清楚;少了宗教文化这一环资本主义就不会有今日。近代西方国家商业的兴起和科技的发达,与其提倡自律和止恶杨善的宗教因素是无法分开的。这在社会转型、人心动荡的时期尤为关键,值得一切实施市场经济的国家执政者深思。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需要引入西方宗教。抛开国外敌对势力利用一神教别有用心不说,单从法理教义而言,任何宗教都有一个“我”贯穿其中,自我意识浓厚。固然有其止恶扬善的一面,也有唯我自尊、排斥异己的一面。所以一不留神容易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在这一点上,佛教完全不同。首先,佛教信仰者并不认为有个永恒不变的“意识我”真的存在。人一死觉知心就灭了,唯有如来藏与我们世世同在。但这个“如来藏之真我”却没有丝毫自我意识,无我无求无得。所以佛教三法印“诸法无我”。“无我观”的亲证乃是一个佛门弟子的入门。既然“无我”就不会有强烈的物质欲望和政治企图,不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这与我党提倡的“忘我精神”关联何在?是否有人想过,为什么共产党生命力如此顽强?历史上屡逢险关却未倒下,因为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符合佛说,暗合天意。毛主席说过:“释伽牟尼说普渡众生,我们共产党说为人民服务,在这点上是一致的。”出世入世,世出世间,我党与我佛相辅相成,同为天下大众着想,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作为佛教核心的“因果律”早已千百年来水乳交融于中华民族文化中,成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只不过如今渐渐远去。

  佛教不赞成构成宗教主要因素的偶像崇拜。大乘佛教文化与科学发展观非但不矛盾,甚至相辅相成。过去许多人都以为佛教是唯心主义学说,依据是佛经中一句名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其实这个佛法中的这个“心”指的是人的第八识如来藏,此“心”并非是“心想事成”的那个意识心。所以人们误会了。如今全国信仰一神教者越来越多,为什么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还会有这么多人相信“上帝造人说”?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不可能空白。如果没有正信做为主导,外道邪说必定会趁虚而入。更何况还有反华敌对势力在暗中推波助澜。其次,一个国家如果不用文化引导人们提升精神境界,对于在和平年代长大、沉迷物质享受而缺乏克制一代人来说,容易受到本能欲望的牵引而自然偏向黄、赌、毒一类歪风邪气。此乃人性使然。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孪生兄弟商品文化引诱,西方奢靡享受趁虚而入,“饱暖思淫”,国门开放以来这已是国人目睹的社会现实。我们何以应对?从我国现实状况出发而言,一是倡导科学发展观以先进文化加以引导;二是建立以因果律为核心的国民道德文化,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体系,如同孙中山先生所说:“政以治国,教以治心。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也许有人担心:在大众中普及大乘因果文化,会不会大家都去佛门而影响事业和家庭?不会的。因为大乘佛法的真实意义在于探索生命本质,除非具备多生以来深厚的慧根,否则难以深入其中。在任何时代这样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就拿唐代来说,即便是佛教做为“国教”情况下,也仅仅出现玄奘和慧能,对大多数人来说,能够接受因果观,安享太平日子足矣。就像章太炎所说:“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佛教的理论,使上智者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者不能不信;佛分明是求智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在以因果律为基础的大乘文化熏陶下,整个社会民风淳厚,人心向善,思想开放,文化发达,国力强盛,那些得道者则可感召天地神灵,护佑其所在的一方国土。中国古代君王深谙其理,所以对得道高僧恭敬有加。但六祖慧能们宁愿讲经说法了此一生。因为大乘文化中之“无我观”使人淡化自我意识,没有什么野心和欲望;但也不像小乘佛教文化那样倾向于消极遁世,而是以出世心态做世间事“自度度人”。这种自觉觉他、助人为乐的普世心态对当今中国社会来说尤为可贵,对顺利实施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何谓“先进文化”?大乘因果文化就是。如何“可持续发展”?道德文化制约下的市场经济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十几年前在纽约召开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转型”国际研讨会上,各国学者达成的一系列共识值得我们参考;

  A“一个社会无论发达不发达,表面上看起来是经济形态,实际上都是文化心态”。

  B“经济行为只要延伸到较远的目标,就一定会碰到文化”。

  C“赚钱,是以货币的方式达到非货币的目的”。

  D“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

  E“赚钱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衣食,而是为了荣誉、安全、自由、幸福,这些都是文化命题”。

  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经济学家而非文化学者,虽然不深刻,却是明白人,一个民族的物质富足并不代表其具有高度文明。只有具有先进文化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