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中道、中庸——“中”之理念知多少
“中”之理念,有中和、中道、中庸、中正、时中等义,皆体现了古代哲人修身处世的至高境界,并无质的差别。今人在更为宏阔的视野审视“中”,还应将佛家的中观乃至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的中道”理论融合其中,使之更为丰沛。
“中和”境界
之所以称“中和”是境界,首先在于它所表现出的玄妙、精微的状态,故《中庸》有“极高明而道中庸”之说。其次,“中”难以把握、实行。譬如,就修身而言,人都有七情六欲,而情绪发作,势必有偏向、偏差,往往导致不“中”——故古代哲人如二程、王阳明等要人们在情绪未发时体会这个混沌之“中”;就处世而言,由于世事纷繁复杂,人们处理问题常常 “发而不中节”,或不及,或太过,不能致“和”,难遂人愿。正因为“中”难为,所以孔子发出“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的感叹!最后,这一境界虽难为,又确实存在,且可以达到。否则《中庸》就不会言及“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之论;孔子也不会有“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言了。以前者言,宇宙、万物之所以存在、化育,就在于“中和之道”流行不殆,它始终存在于超越善恶的“自然天道”之中。以后者论,自然之中道昭示人们应效法天道之无私,唯其如此,方可能致“不逾矩”的中和之境,而这正体现了“天人合一”理念。
“中观”态度
欲达成中和境界,须有正确的态度和思维方法。笔者以为佛教“中观”论可以借鉴。“中观者”,客观之察、之思也。笼统地谈方法、态度,儒家亦多有涉及,譬如孔子所谓具体操作中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之“术”,又如对事物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四毋”态度。但就思辨层面而言,则未免有所欠缺。佛学“中观”论的核心思想可用龙树《中观论》中的四句偈概括:“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为中道义。”万事万物皆依因缘而起,并无自性,故本性为空;人们所命名的事物不过是“姑且”之举,是假名,因此人们毋须黏着于“假名”之上,同时也不应执着于“空”,因为“空”亦属假名。只有“不执两边”而又“不离两边”,方可体现“中道义”。中观的核心思想是不执着、不固执,譬如行善,应无心行善,自然性善,而不是“为行善而行善”。倘若执着于善本身,不仅陷入狭隘窠臼,而且善也失去意义了。以中观思想,我们应“以一真心不住有无两边”的超越善恶的“无执”心态来对待万物,才是真正的“中道”,古禅师曾以“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路,未曾踏着一片地”(《苑陵录》)作喻。此超越善恶的“无执”状态即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和”状态。当然,“中观论”乃因佛学破“空”需要而发展出来的“空、假、中”之思辨理论,固有其指向,但就其思维之缜密而言,值得学习,其逻辑思路是:先肯定(因缘所生法为“有”),后否定(我说即是空为“无”),再肯定(亦为是假名,有和无其实都是假名而已),最后在更高的思辨层次上超越有、无之对立的“不定之定”,旨在让人“去执”,以达“中观”之理。
中观的“不执着”理念实与孔子的“四毋”态度、道家的“无我”、“齐物”之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儒、道缺乏系统思辨而已。佛学之“中观”思想对于提升儒家乃至中国现代哲学的思辨品质皆大有裨益。
“中道”路径
有了中观的思维方式,要达到中和之境,还需要“中道”之实践。将“中道”纳入实践领域,源于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政治实践莫过于“中道”的实践观。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政治观是从“中庸即美德”的伦理思想及古希腊“物极必反”的箴言中提炼而来。中国古圣先哲也十分重视中道之实践。譬如,儒家所推崇的舜是善于用“中”的圣人,他执“中观(道)”之态度,以“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的“一以贯之”之精神践行中道观,在善、恶两端之间反复考量、斟酌并反复践行后,才寻到“神秘的黄金分割点”,而终至“发而中节”的中和境界。
由“中”的观念,可展开由境界、方法和实践路径所构成的 “三足鼎立”之哲学体系。
(原文标题:“中”含三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