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禅定禅修>>正文内容

为什么不能够成道?脏的心思太多了[南怀瑾]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0日
来源:準提會 2019年5月13日   作者:南怀瑾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繁(正)體字是中華文化的根

  推廣恢復繁体字刻不容缓

  文末有簡體版對照參考

  過去心 不可得

 

 

  《大圓滿禪定休息簡說》

  南公懷瑾先生 著述

  [内容節選]

  「禪定者,於法性之境中,無分別智定一而不散亂也。如來一子本續云:心靜禪定自然獲,如是云也」。禪定的方法是什麼呢?譬如修白骨觀也是,修安那般那(出入息)也是,修念佛法門,參話頭等等一切,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修禪定的方法多得很。本法門告訴我們的禪定,是什麼禪定呢?是大的禪定,是在自性中而定,放下即是,不放下也是,就在這個境界中。也就是在這個法性之境中的無分別智定,隨時隨地,無往而不定。打起坐來入定,頭頂在下,兩腳朝天,也是定,睡在床上右脇而臥也是定,要能無一而不定,才懂得法性之境中的無分別智定,乃如來大定。現在告訴你們,大圓滿禪定這個定,是什麼境界呢?是智慧明白了,法爾如斯的境界,無境界之境界。如果你有一個境界,已經不是大圓滿了。這很不容易瞭解!

  古人說,「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幾十年當中,我有一個毛病,是愛說話,所以你們才得以沾一點點光。如果我沒有發表欲,才不會給你們講!真的,碰到我這麼一個瘋子,有什麼說什麼,你們得大利益哦!所以,要好好聽。

  關於禪定的道理,大家要知道,他所謂「定一」,沒有一個一,只是姑且這麼說,密宗有本經典叫《如來一子本續》,本續就是法本的論著。佛在這本傳法的經典上講,一個人心能夠靜,自然就得禪定了。你們大家打坐,兩腿一盤,眼睛一閉,本來已經定了嘛!偏要在那裡拼命用功,那怎麼能夠得定呢?心靜以外,還求什麼禪定呢?佛都告訴你了,心靜就自然獲得禪定了。大家反而在這個境界上,拼命用功求禪定,所以,都不是在禪定,都在那裡瞎忙,閉起眼睛,心裡頭拼命做工夫,叫作瞎忙。所以,「心靜禪定自然獲」,法本上就是這樣說的,這叫作禪定。

  「休息者,心與法爾境相合時,妄念客無聚散,於本住大法性盡,獲止息之義。如旅客疲而求止憇,鬆懈一切而住,與休息相同」。什麼叫休息呢?我們的心與自然法爾境界相配合,老子說得對:「專氣致柔,能嬰兒乎」。你們如果能做到,自己的心真像生下才一百天內的奶娃兒一樣,此心活活潑潑的,沒得妄念,就是休息了。一個奶娃兒,你逗逗他,他也會笑笑,你說那笑有意義嗎?那你才見鬼;沒有意義嗎?有意義,他就喜歡笑,笑過了沒得事;他要哭就哭了,哭也沒得事。「心與法爾境相合」的時候,客塵煩惱的妄念,無所謂聚,無所謂散。

  剛才說的奶娃兒,你打他一個耳光,哇哇就哭,你逗他一下,他又笑,他的妄念,無所謂聚,也無所謂散,「法爾如斯」。我們凡夫越長大越不懂,笑了以後不笑了,心想:我剛才為什麼對他笑?糟糕!他該不會說我神經病吧?一大堆客塵煩惱與妄念就來了,這個就是人長大了。大人一毛錢都不值,而且,大人變老人更可怕,所以人永遠保持童心就是道。

  禪宗有一個老和尚,收了一個徒弟,兩三歲就把他帶上山,長到二十幾歲什麼都不懂。有一天,老和尚有事下山去了,他的師兄弟也開悟了的,到山上去,老和尚不在,只看到這個徒弟,出家幾年了,什麼都不知道,氣死了。於是就教他,應該見人要禮貌合掌,說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給他塗上去了,然後這師叔等不及先走了。過幾天,他師父回來了,這個徒弟老遠在門外迎接,給師父跪下來說:「阿彌陀佛」。師父一看,愣住了,徒弟說:師叔來過,他教我出家人的威儀,應該這個樣子 ……老和尚把師弟叫來大罵:我花了二十年搞一個玉石,永遠不給他破一個洞,保持他完整,你來不到幾天,就把他弄得稀爛,這一下完蛋了。

  天真未琢,破了就完了,所以我們一般人如果能夠成道,實無天理!因為心裡頭的道理太多了,講難聽一點是:臟的心思太多了。真的哦!我不是罵人哦!我講了老實話,認為我在罵人,不是你瘋了就是我瘋了。所以,「心與法爾境相合」,這個時候才是休息,妄念是客塵煩惱,無所謂聚散。

  「於本住大法性盡」,我們本來有的本性就是這個樣子,是本住的;這個時候是無明盡,所以,《心經》上告訴你:「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十二因緣一路講完了。你以為無明斷了,才能成佛嗎?錯了!「亦無無明盡」,無始無終,你能這樣懂了,悟了,就得到真正大休息的道理。

  這個時候,「如旅客疲而求止憇,鬆懈一切而住,與休息相同」。他這個境界,等於我們在外面奔波了幾十年,作官做生意,忙忙碌碌,搞了半天,好無聊哦!這樣子的旅客,人生過了幾十年的就曉得,「無物可離虛殼外,有人能悟未生前」!就像「旅客疲而求止憇」一樣,算了,回來睡大覺吧!這一下,什麼都不管,佛也不修了,坐也不打了,一切鬆懈,打呼睡覺去了。你有本事,睡得發了胖,算你本事大,我封你一個佛號叫「胖胖佛」。

  你們現在學佛,打坐、修道,在那裡緊張得要死,都在那裡求佛,求一個境界,不能鬆懈一切。真能一切放下,這個境界就是與休息相同。你想,一個人如果這樣休息下去,縱使身上有百病也會好的!真的,這樣休息下來,年紀大了的,一定返老還童。

  你為什麼做了很久的工夫,但沒有效果呢?我說的你不信,我只好找古代祖師爺說的,該信了吧!我現在活著不是祖師爺,我死了就是祖師爺了,將來的人把我的書拿出來,也坐在這裡,講給大家聽。嘿!終有那麼一天哦!說不定那天我自己來講自己的,也告訴他們:這位南先生,這麼樣的了不起啊。你們要注意啊!會有這樣一天的,輪迴中間就是有那麼怪的。

 

 


  简体版导读

 

  “禅定者,于法性之境中,无分别智定一而不散乱也。如来一子本续云:心静禅定自然获,如是云也”。禅定的方法是什么呢?譬如修白骨观也是,修安那般那(出入息)也是,修念佛法门,参话头等等一切,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禅定的方法多得很。本法门告诉我们的禅定,是什么禅定呢?是大的禅定,是在自性中而定,放下即是,不放下也是,就在这个境界中。也就是在这个法性之境中的无分别智定,随时随地,无往而不定。打起坐来入定,头顶在下,两脚朝天,也是定,睡在床上右脇而卧也是定,要能无一而不定,才懂得法性之境中的无分别智定,乃如来大定。现在告诉你们,大圆满禅定这个定,是什么境界呢?是智慧明白了,法尔如斯的境界,无境界之境界。如果你有一个境界,已经不是大圆满了。这很不容易了解!

  古人说,“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几十年当中,我有一个毛病,是爱说话,所以你们才得以沾一点点光。如果我没有发表欲,才不会给你们讲!真的,碰到我这么一个疯子,有什么说什么,你们得大利益哦!所以,要好好听。

  关于禅定的道理,大家要知道,他所谓“定一”,没有一个一,只是姑且这么说,密宗有本经典叫《如来一子本续》,本续就是法本的论著。佛在这本传法的经典上讲,一个人心能够静,自然就得禅定了。你们大家打坐,两腿一盘,眼睛一闭,本来已经定了嘛!偏要在那里拼命用功,那怎么能够得定呢?心静以外,还求什么禅定呢?佛都告诉你了,心静就自然获得禅定了。大家反而在这个境界上,拼命用功求禅定,所以,都不是在禅定,都在那里瞎忙,闭起眼睛,心里头拼命做工夫,叫作瞎忙。所以,“心静禅定自然获”,法本上就是这样说的,这叫作禅定。

  “休息者,心与法尔境相合时,妄念客无聚散,于本住大法性尽,获止息之义。如旅客疲而求止憇,鬆懈一切而住,与休息相同”。什么叫休息呢?我们的心与自然法尔境界相配合,老子说得对:“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你们如果能做到,自己的心真像生下才一百天内的奶娃儿一样,此心活活泼泼的,没得妄念,就是休息了。一个奶娃儿,你逗逗他,他也会笑笑,你说那笑有意义吗?那你才见鬼;没有意义吗?有意义,他就喜欢笑,笑过了没得事;他要哭就哭了,哭也没得事。“心与法尔境相合”的时候,客尘烦恼的妄念,无所谓聚,无所谓散。

  刚才说的奶娃儿,你打他一个耳光,哇哇就哭,你逗他一下,他又笑,他的妄念,无所谓聚,也无所谓散,“法尔如斯”。我们凡夫越长大越不懂,笑了以后不笑了,心想:我刚才为什么对他笑?糟糕!他该不会说我神经病吧?一大堆客尘烦恼与妄念就来了,这个就是人长大了。大人一毛钱都不值,而且,大人变老人更可怕,所以人永远保持童心就是道。

  禅宗有一个老和尚,收了一个徒弟,两三岁就把他带上山,长到二十几岁什么都不懂。有一天,老和尚有事下山去了,他的师兄弟也开悟了的,到山上去,老和尚不在,只看到这个徒弟,出家几年了,什么都不知道,气死了。于是就教他,应该见人要礼貌合掌,说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给他涂上去了,然后这师叔等不及先走了。过几天,他师父回来了,这个徒弟老远在门外迎接,给师父跪下来说:“阿弥陀佛”。师父一看,愣住了,徒弟说:师叔来过,他教我出家人的威仪,应该这个样子 ……老和尚把师弟叫来大骂:我花了二十年搞一个玉石,永远不给他破一个洞,保持他完整,你来不到几天,就把他弄得稀烂,这一下完蛋了。

  天真未琢,破了就完了,所以我们一般人如果能够成道,实无天理!因为心里头的道理太多了,讲难听一点是:脏的心思太多了。真的哦!我不是骂人哦!我讲了老实话,认为我在骂人,不是你疯了就是我疯了。所以,“心与法尔境相合”,这个时候才是休息,妄念是客尘烦恼,无所谓聚散。

  “于本住大法性尽”,我们本来有的本性就是这个样子,是本住的;这个时候是无明尽,所以,《心经》上告诉你:“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十二因缘一路讲完了。你以为无明断了,才能成佛吗?错了!“亦无无明尽”,无始无终,你能这样懂了,悟了,就得到真正大休息的道理。

  这个时候,“如旅客疲而求止憩,松懈一切而住,与休息相同”。他这个境界,等于我们在外面奔波了几十年,作官做生意,忙忙碌碌,搞了半天,好无聊哦!这样子的旅客,人生过了几十年的就晓得,“无物可离虚壳外,有人能悟未生前”!就像“旅客疲而求止憩”一样,算了,回来睡大觉吧!这一下,什么都不管,佛也不修了,坐也不打了,一切松懈,打呼睡觉去了。你有本事,睡得发了胖,算你本事大,我封你一个佛号叫“胖胖佛”。

  你们现在学佛,打坐、修道,在那里紧张得要死,都在那里求佛,求一个境界,不能松懈一切。真能一切放下,这个境界就是与休息相同。你想,一个人如果这样休息下去,纵使身上有百病也会好的!真的,这样休息下来,年纪大了的,一定返老还童。

  你为什么做了很久的工夫,但没有效果呢?我说的你不信,我只好找古代祖师爷说的,该信了吧!我现在活着不是祖师爷,我死了就是祖师爷了,将来的人把我的书拿出来,也坐在这里,讲给大家听。嘿!终有那么一天哦!说不定那天我自己来讲自己的,也告诉他们:这位南先生,这么样的了不起啊。你们要注意啊!会有这样一天的,轮迴中间就是有那么怪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