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十篇开示
人间净土是可以实现的
人间净土这个名词,是今日台湾佛教界都在提倡的观念。究竟什么是人间净土?它在那里呢?是不是真的实现了呢? 《维摩经》里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意思是说,如果你的心清净,你所处的世界,就是清净的。这并不是自我陶醉,而是只要你的心清净,不管这个世界如何,都不受其影响时,那么,你所见到的世界就是清净的。当释迦牟尼佛成佛时,他看到芸芸众生都具有佛性,娑婆世界就是净土,就是这个道理。
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很容易感受到所谓“境由心转”,心里快乐时,下雨天会觉得雨景诗情画意,天冷时舒服,天热时温暖。当心里不舒服、烦乱、忧愁时,看到别人笑,都会觉得人家在对他冷笑。
我曾经看过一对夫妇正在吵架,他们的孩子在外面玩得很高兴,回家时又蹦又跳又笑的叫著爸爸妈妈,没想到母亲劈头就骂他,接著父亲又给他一巴掌。其实,孩子是可爱的,只是碰到父母正在吵架,心情正不好,他就挨骂挨打了。因此,世界可以是净土,也可以是地狱,完全由你的心来决定。
当我在指导禅修时,会鼓励禅修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内心充满喜悦,这在佛教中称为“随喜”──随境而喜、随事而喜、随人而喜。其实,这并不容易,因为赚钱、升官、生孩子、娶媳妇、抱孙子时,一定可以随喜。如果家中发生不顺的事,或者听到背后有人批评、指责你时,还能随喜吗?孔夫子说:“闻过则喜,知过必改。”听到别人说你的过失时,还会欢喜,这是不简单的,即使是修行人,虽然不会形之于色,也不会去反驳对方,但内心有时候还是会有一点点的波动。
不能随事、随人、随时而有喜悦感的话,倒楣受损的是自己。因为人家已经跟你过不去了,你还跟自己过不去,这不是很愚蠢吗?不如将念头一转,自然可以体验到“心净国土净”了。譬如夫妻吵架时,如果某一方能心存随喜,以喜悦的心,感谢有机会来关怀对方,这个架自然就吵不起来了。
夫妇之间若能彼此随喜,互受影响,并且夫唱妇随,就会影响他们的儿女及家人,在工作的环境中,自然也能影响共事的伙伴。一个人又可能间接或直接影响几个人,最后可以影响到无数的人;在时间上拉长,空间上扩大,这便是《维摩经》里所说的“无尽灯”。
《维摩经》中的这个比喻,是把我们的本性,形容为灯的光明,叫作“无尽灯”。又像是佛像背后或头上刻画出的光环、光圈,这个光就是智慧的光、慈悲的光,也就是清净心的光。相对的,烦恼的心、不清净的心是黑暗的,看不到智慧与慈悲的光。
(摘取自《平安的人间》,法鼓山活动快讯电子报-第813期)
生命的主人
我们若不透过佛法来认识生命,那么,生命的事实,只是无可奈何的一种现象,永远在生死中流转,周而复始。曾有人问我:“为什么父母要把我生出来,让我在这世界上受苦、受难?”其实,不是父母要将我们生出来,而是自己要被生出来,若无业感果报,是不会被生出来的。这虽不是出于自由意志,确是出于自作自受,因为由于无明烦恼,使得自己作不了主,若不修学佛法,也没有办法使自己得到自由与自在。
我曾遇到一个人,他的家境富裕,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及学校教育。可是对一般人的生活,他都没有经历过,因此他反而羡慕一般的人。有一次,他对我说:“师父,我不知道我究竟是幸福、不幸福。我的父母对我实在太好,也因此许多事情我都不会做,也不懂。我没有办法像一般人那样过一般人的生活,有时,我觉得这是生命中的无奈,我无法如一般人那样的自由自在。”在常人想像之中,有钱人家的孩子,一定是非常满足的,想不到还有不满足的人,似乎比穷人家的孩子更不满足。
由此可见,人在世上,对自己生命现象的处境,很少能感到是非常完美的。换言之,即使一生一帆风顺的人,在他们的心里,仍有苦恼,仍感怀疑:“为什么好像孤零零地被生在这个世界上?”因此,我们在听到佛法之后,就应该了解到生在世界上来,是因自己的往昔因缘所造成,不是受制于他人,也没有被谁作弄。而能不能有办法来改善自己、提升生命,才是重要的课题。(摘取自《禅的世界》)
为善要让天下皆知
有些佛教徒问我说,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是不是就要凡事退让忍耐、不与人争;而且要默默努力付出,别问成果如何;更不应该常常跑到老板面前报告自己做了什么好事。这跟现实社会的成功术似乎刚好相反,是不是佛教的道理太不切实际了?
所谓“默默努力”,在我看来,这种做事的态度和想法表面上看,好像很好,其实未必。为什么呢?在一个工作团体里,做任何事情都要配合团体的需求,默默努力,意味著这个人根本不跟别人切磋协商,只是闷著头做自己的事。老实说,这种人大家都怕,他在做什么别人不清楚,他做的事到底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恐怕连他自己也不清楚。想想看,那一个老板会喜欢这种人呢?
有一回,一位信徒带花到寺院里来,也不问人,就自作主张把花摆在佛像前。后来,有人看到佛像前莫名其妙多了一盆花,就把它拿下来放在一旁。过一会儿,供花的人回来了,发现花不见了,又把花摆回去,结果,还是被人给撤下来了。这回他生气了,跑来向我告状。我问他:“如果我不问你的意见,就帮你在脸上化起妆来,你愿不愿意?”他回答:“当然不愿意!”我说:“这就是了!我们的佛前供花有专人负责。你下次带花来,就交给负责的人,让他帮你处理,这不就皆大欢喜了吗?”所以,人常常自以为做的是好事,却一厢情愿,不管人家是否需要,好心也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所以,懂得运用智慧的佛教徒,绝对不会闷著头傻做,也不会老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落落寡欢、怨天尤人。有智慧的人,知道怎么用和婉的态度跟旁人沟通协调,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做人群中的润滑剂,巧妙解决人与人的纷争;然后,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让自己的理念,得到别人的认同,集聚众人的力量,来完成一个理想的志业。这样,不但成就了理想,也成就了众人。
常常有人说:“为善不欲人知”,这句话从某些角度来看,也不尽然正确,不妨说:“为善要让天下皆知”,让天下人都知道你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是为了抛砖引玉,起带头的作用,激发大众的善心善念,让大家争相跟随仿效。这不是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著想,这是为大众著想,是当仁不让的。
(摘取自《人行道》|法鼓山活动快讯电子报-第826期)
越慈悲越智慧
有智慧的人,才能为自己及他人解决困难,否则,这个人一定生活得没有意义,既为自己带来痛苦,也为他人制造麻烦。有些人一生下来就特别聪明,这并不意谓有智慧。事实上,聪明的人也可能是烦恼心很重的人;如果聪明而烦恼很少,乃至没有烦恼,那才是清净的智慧。
智慧是可以培养的,而佛的智慧便是从慈悲心产生的,慈悲心越重,智慧越高,烦恼也就越少。所谓“慈悲”,就是多为他人设想,常替他人处理问题,相对地,困扰自己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少,也就越有“智慧”了。
如何以慈悲心来帮助他人?一定要通过观念和方法的,如果仅仅用财物,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必须要从心理的、观念的、方法的,来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这样才是根本而能持久。
所以,慈悲和智慧是一体的两面,是分不开的,只是它的功能和表现不同而已。有智慧的人,他的内心世界经常能保持平静、清楚、明白,不受任何环境的情况所困扰,同时能关怀他人,做他人的知音、知心,让自己深入众生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慈悲心的表现。
曾有一对医生夫妇来看我,这位医生太太总是在我面前赞叹她先生、体谅她先生,而她的先生也非常疼爱她、照顾她。他们彼此谅解、相互赞叹,真是一对知音、知心、知己的伴侣,他们互相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
一般人所谓的爱,是占有、是征服,希望对方谅解自己,要求对方属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许多的人都是这样子的。不想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而是强迫别人来接受自己的想法,这不是智慧、不是慈悲。
不同的立场或身分,会有不同的体验表现,能够使自己不产生矛盾、冲突、不愉快,这叫作智慧。
当人人在恭维你时,你是否骄傲自满、觉得很了不起?倒楣的时候,大家都离开你、不睬你,把你当瘟神来看,你是否觉得很寂寞、很窝囊,并且怀恨这些人?大丈夫能屈能伸,得意时不会发狂,倒楣时更无需自卑。有智慧的人,不论在任何时间、任何立场、任何情况下,心里都是坦荡荡的,都是自在的,无牵、无挂、无碍的。
有智慧就一定有慈悲。譬如说,做父母的如果能进入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这个孩子一定懂得孝顺、感恩;否则,只是要他来体谅你、接受你,或强迫他进入你的内心世界,两代间的代沟将会越来越宽、越来越深。为人子女的也并不是只要买些衣物食品给父母,就叫孝顺,而是要进入老人家的内心世界,随时体验、体谅、体察他们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摘取自《是非要温柔》,法鼓山活动快讯电子报-第830期)
掌握勇于承担的精神
假如现在大家都很口渴,没有水喝,你们第一个念头是:“我去拿水!”主动地为大家服务?或者是:“自然有人会去拿。如果有,我就喝;没有,也没关系。”等著其他人来替自己服务?通常多数人是后面这样的心态,第一个念头是“我去拿”的,应该是少数人。心中动的第一个念头很重要,我希望诸位要养成第一个念头就是“我去”、“我来为大家服务”的习惯。
现在香港SARS疫情很严重,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去关怀,有人觉得:那不是去送死吗?要知道,出家人是不应该怕死的。如果要死,不去香港,在其他地方也会死,但是小心还是需要的;要小心、预防,可是不要怕死。
任何事情,需要人做的时候,我去;可是需要人做、而不该你去时,也要去吗?譬如到伊拉克去打仗,你去吗?所以,事情还是要先考虑该不该做。做一个出家人,要养成尊敬人、为人服务的威仪。这威仪,是从内心散发出来的,尊敬人,而不是虚情假意,是真诚的谦虚。
常有人误会谦虚是“我不行”、“我不及人”,因此觉得“谦虚”跟“我去(承担)”两相矛盾,因为既然不如人,应该是比我能干、聪明的人去。其实,“谦虚”是尊重人、尊敬人,好事情让人家去,辛苦的事情自己来;有名、论功的事让人家去,吃力的事我来。责任,我们愿意负起来;功,我们没有想要争。
假如我们这个团体犯了一项错误,该谁负责呢?多半的人大概是想:“这是坏名誉的事,我还是赶快离开,不要让人家说我也是这个僧团里的人。”或者是:“我才刚要来出家,还没有落发就叫我承担过失的责任,我还是回去好了。”
但这样撇清并不好,对我来讲,虽然我根本不知道是谁的错,但无论如何是发生在我们僧团里,那一定是我教导无方、考虑不周到、计画不周延、照顾得不够,如果人家问起,我一定会说:“是我的责任!”
对你们来说,看是哪一部门犯的过失,就由哪一部门的执事来承担。如果那个部门的执事很糟糕,躲起来不解决问题,还是要有人出来承担,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逃避问题,问题只会愈来愈严重、状况只会愈来愈糟糕。所谓承担,是面对问题、面对事实来处理问题,并不是不管有没有,就一昧承认,我们要用智慧去处理它,让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还有,在团体里,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一定要马上处理,否则会愈来愈麻烦。譬如你受伤、发炎了,可是你都不擦药消炎,发炎的状况就会愈来愈严重,最后,甚至需要截肢。所以,当我们一发现有问题时,一定要马上处理,但处理必须要有方法,事情承担下来之后,要先了解实际的状况,再视状况去解决,这就是危机的处理。
(摘取自《法鼓家风》,法鼓山活动快讯电子报-第848期)
重罪轻受和定业难转
从佛教的立场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正确的因果观念。但是,从因到果必须有因缘的配合,所以,有时候犯了重罪,也有可能只受较轻的果报。
可见,因与果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从因至果之间,会受到其他各种因缘的影响。例如说,同样是一粒稻种,由于播种的时节、土壤、肥料,以及人工配种等因素的不同,结果就会造成不同产量、品质、品种。任何现象都不会出自于孤立的因及孤立的果。
我们的罪也是一样,例如,有人本来欠了他人十条命,当然要还人家十条命,但在尚未还清十条命之前,已有机会让他拯救几百条人命,功过虽各有对象,未必能够相抵相消,但他必可重罪轻报。而且,福大量大的人,被人逼债讨债的情况也比较缓和。
若有人前世只欠人家一条命,转生之后却救了千千万万人的命,对于欠了一命的那位债主而言,看到债务人已是个大好人,自然也就不再忍心要求欠命的人必须偿命,只要欠命的人表示忏悔歉意,愿受惩罚就够了。这就是重罪轻报。
另外,对于累世的冤亲债主,我们可以用诵经礼忏等修行,或是用佛法来开导他们,邀请冤亲债主都来听闻佛法,参与共修佛法。他们如果还在灵界,便可以佛法的感应力来疏导他们、鼓励他们、安慰他们。他们来听佛法之后,心中的怨怼便可解开。解怨释结之后,他们就能离开灵界而往生天界及佛国净土,此时已发菩提心、已修菩萨道,故也不会来讨债索命了。
重罪轻报是由于债权人及债务人双方两造,都愿意解开生死的怨结,那就可将宿债一笔勾消,彼此从此可以有善果。另外,所谓定业难转难消,则是因债主本身不知佛法,没有超脱,也就没有办法不向债务人讨债逼债,你欠他的,他非得要你偿还不可。
我曾经见到一位居士,心中很恨一位仇人,这位居士来听我讲佛经,也看佛书,但就是无法不恨那一个仇人,他说:“佛法、因果,我都相信,唯一办不到的,就是要我不恨那个仇人,甚至只要有人向我提到他的名字,我就会立即生气。”──这种人不愿意放下成见、修行佛法,心就转不过来。这就是定业不可转的例子。
因为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心念无法转成清净,定业就不能转变。例如,释迦牟尼佛成了佛之后,还是受到提婆达多所害;目犍连尊者则到最后生还是被异教徒用棒打死。这些都是定业不可转的实例,连佛都没办法代你去转。
有时候定业难转,有时候重罪轻报,这完全得看因缘如何而定了。
(摘取自《法鼓钟声》,法鼓山活动快讯电子报-第831期)
身后事,怎么办?
问:以往华人习惯土葬,现在已逐渐接受火葬等不同的殡葬方式。人们对于丧葬程序多会坚持某些民间习俗,究竟怎么做对生者和亡者才是最适宜的?
答:葬礼以隆重庄严为第一个原则,但也应力求简朴,让亡者有尊严。参与葬礼的人感觉到亡者的尊严,也让亡者的亲友们也有尊严,这就是最好的一种葬礼。
所谓隆重庄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可以感觉到亡者是安详、平静地往生西方,亲友们齐聚一起怀念他,而他也只是向大家告别,通知大家他要前往另外一个国度,展开下一段旅程罢了。
我们为亡者举行丧礼时,应该抱持著祝福的心情,将其当成举办一场送行的仪式一样。(摘取自《生死皆自在:圣严法师谈生命智慧》,法鼓山活动快讯电子报-第854期)
出离烦恼的家
现在我们要救世界、要救人类的未来,只有三个条件:一个是“要有智慧”、一个是“要有慈悲”,另外一个则是“要有方法”;这可以说就是孔夫子说的智、仁、勇。可是,一谈到勇,就好像要打仗似的,但我认为“毅力”才是真正的勇。真正的勇是坚持的毅力,以不变的愿力、毅力来使自己有智慧、有慈悲。
佛法的智慧能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不会只著眼于眼前个人的问题,而是以整体来考量该如何借力使力处理问题。慈悲,则不会怨恨,或者想要征服、对付他人,而是真的想解决问题。有智慧,自己的烦恼就会少一些;有慈悲,对于他人以及社会环境的怨恨、对立会少一些,甚至于没有对立、没有怨恨。
要做到这些,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但是“爱”可以有许多的解释,所以我们用“慈悲”比较好,“慈悲”比“爱”字的涵义更明确。此外,还要有方法;方法就是能让自己的心境随时平和下来,而且也能帮助他人随时平和下来的方式。
现在出家人的工作已经和过去不同了,过去的出家人,譬如我的上一代或是平辈,大都就是在寺庙里敲木鱼、念经。我们现在虽然也敲木鱼、念经,还应时时刻刻想到世界的问题、人类的问题、众生的问题。我们不能置身事外,只要世间有问题,遇到了大灾难、大状况,为了让人心能够安定,我们应该要积极地参与、投入;安定人心的工作,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
记得九二一大地震的时候,全台湾的人都非常恐惧,那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安定,所以我在电视、报纸上,不断用佛法的智慧与慈悲来安定人心,为大家祈福。我为生者祈福,也为亡者祈福,不过最主要的还是那些活著的人,因为亡者已矣,最苦的还是活著的人。
过去的出家人主要是为死者念经超度,而现在的出家人应该多为活著的人安心,为活著的人指出一条路来,这是我们出家人应该负起的责任。
今天的谈话,我主要讲的重点是:如果我们要给自己、社会,乃至于整个世界的未来一个希望的话,最好是出家,但出家并非仅是把头一剃、衣服一换就好了,而是要出离烦恼的家,让自己能投入,也引领其他人得到真正的平安幸福。现在经济不景气,很多人有失业的痛苦,其实失业本身并没有那么痛苦,主要是因为观念不能调整,所以才会觉得很痛苦。
昨天我看到报纸上一则新闻,有一位先生抱著他的女儿在天桥上要跳桥自杀,因为他失业了,再加上种种的不如意,于是产生没有前途的沮丧和怀才不遇的忿忿不满,种种情绪逼使他走向绝路。事实上有那么绝望吗?其实我们遇到任何问题,只要面对现实去处理它,难关就会过去。不要恐吓自己,也不要恐吓他人;要让自己快乐,也让他人快乐。(摘取自《法鼓家风》,法鼓山活动快讯电子报-第849期)
提升生命
生命的提升,首先是不造恶业,要造善业。若能够不造恶业,多造善业,对我们的生命,不能说立竿见影,马上就能改善,至少将会改善,如若这一生不能改善,未来生也能改善。将希望与信心寄托于未来,对佛法有信心,便对自己能够去恶向善有信心。
佛教所说的“业”,可分为两大类:一为有漏业,另一为无漏业。有漏业是你做多少行为便会得到多少果报,果报完了之后,业便没有了;也等于说,赚了多少钱便花掉多少钱,花完就没有了。有漏业又可分为黑业及白业两类:黑业是造作恶业,而白业是造作善业,黑业有恶报是堕落三恶道,白业有善报是转生三善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受报的同时,又造新业,或白或黑,因果相循,永无尽期,故称有漏的业海是茫茫的苦海。
无漏业乃是行善不求报,只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漏业亦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修得解脱道以后,就不再到这个世界来,故称之为光为自利的小乘,造的是无漏业,修的是无漏学,但在进入涅槃道的解脱境之后,也不再到世界上来了。另一类的无漏业是以利他为优先的大乘菩萨行,凡对众生有益的事,永远尽力去做而不求果报,他们虽已不需在这人间受种种苦难,但由于众生还在苦难之中,所以永远还在娑婆世界救度众生。(摘取自《禅的世界》,法鼓山活動快訊電子報-第823期)
认识法喜
所谓佛法,诸位究竟听到了些什么?听了七天的佛法,诸位可能要问:“怎样才能叫我们高兴?哪一句话可使我们欢喜?”那是因为你们这七天之中已经听得太多,反而弄不明白,什么叫作佛法。犹如我们天天呼吸空气,而能意识到是空气使我们有了生活与生命的切身感者,究竟有多少呢?
诸位在这七天当中,可曾听到“因果”、“因缘”、“信心”、“忏悔”、“惭愧”?又可曾听到“供养”、“发愿”、“回向”、“放松自己”,及“把心门打开”呢?“不要把心的大门关起来,堵得紧紧的”、“把心打开以后,让所有的念头自由进出,而心里面对什么东西都不要有取舍”等等,诸位是听到了的,这些算不算佛法呢?
事实上,这些都是佛法的大纲,也可以说是佛法的总持。
信仰三宝,你就不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相信“因果”,你就不会怨天尤人或得意忘形。相信“因缘”,你就不会把痛苦的事看成是永远的,把幸运的事,认为是实在的。懂得用“惭愧心”,你就不会有骄傲心、我慢心,也不会有妒嫉心了。
我们发愿要“供养”,供养,就是把我们的身心奉献给三宝,来修持佛法,接受佛法,并贡献给众生。把自己奉献出去之后,自己的问题,就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众生比自己更重要;当你能把众生看得比自己更重要时,你不会再为自己烦恼,当然会欢喜啰!
佛教我们“少欲、知足、知惭愧”──唯有少欲、知足,才能安心于佛法的修学;也唯有少欲、知足,才会真的生起惭愧心。知道惭愧以后,才能够忏悔往昔的罪过业障。忏悔之后,才能使我们心得安乐。这就是佛法,这就有“法喜”。
如此说来,能够让我们感到法喜的项目,实在太多了。经云:“佛法难闻今已闻”,能够在这七天之中,听了许多佛法,纵然尚未亲证诸法的体性或空性,但能听到佛陀的正法,应是更加地欢喜才是。(摘取自《禅与悟》,法鼓山活動快訊電子報-第841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