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宗教管理>>正文内容

齐晓飞副局长出席“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1日
来源:国家宗教事务局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近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浙江省佛教协会协办、杭州市佛教协会承办的“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浙江杭州佛学院成功举办。我局齐晓飞副局长、一司徐远杰司长出席了开幕式。齐副局长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 来自全国20个省、市和中国佛学院的41位法师围绕《金刚经》《心经》《阿弥陀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五部经典展开了精彩宣讲,并与听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证。这次讲经交流会共设有妙解奖、妙辞奖、妙机奖、摄众奖、威仪奖等五个奖项,共有15位选手在这次活动中获奖。

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隆重开幕

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顺利闭幕

齐副局长讲话全文如下:

在2010年第三届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 开幕式上的讲话 齐晓飞 2010年11月2日

讲经交流会是倡导和推动佛教讲经说法之风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方式。它有助于推动教界的教学和教化活动,为当代佛教注入生命活力,使经典常讲常新,使佛教常新常在;有助于引领潜心经藏,深入思考,关切现实,慈悲济世的风气;有助于发扬爱国爱教的优秀传统,加强人间佛教思想的建设。 讲经交流是关系到佛教如何适应时代,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课题。为此,在2008年首届讲经交流会上,我曾提过一点希望和要求:讲经说法要契理契机,做到三个具足,即具足正信、具足正见、具足方便。 契理,就是要正信正见。具足正信正见的佛教了悟宇宙人生,自觉觉他,自利利人,信仰觉悟,信仰正法,信仰清净,奉献包容,重道尚德,追求崇高的道德精神。 契机,就是要具足方便,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适应社会大众需要,要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佛教在中国的弘传史也是一部因应中国的环境,不断调适自身的历程,在不断因应与契合的过程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参与塑造了博大和谐的中华文化精神,为中国社会的稳定繁荣做出了贡献。 契理契机是佛教历久不衰的原因,是佛教能够适应社会,奉献社会的基础;是佛教两千年来在中国延续发展的根本,是在当代发挥积极作用的根本。 讲经说法要做到契理契机,做到三个具足,进一步说,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下工夫:要把握要义,发掘深义,显扬大义,讲出新义,还要勇于担当。要义有经典的要义,有时代的要义;深义有经典的深义,有时代的深义;大义同样如此。佛教要有大作为,必须在经典与时代的十字路口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坐标。唯有有深切的现实关怀,深入经藏,发大心,立大愿,行大行,大精进而无我奉献者,才能信解行证,深明大义,成大智慧,出大成就。佛教史上,凡有所贡献于时代、人类者无不如此。 一方面,佛教在今天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飞速移动变化的坐标,佛教的发展,包括讲经说法必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要在研究经典和现实的辩证互动中,优化原则和秩序,积极探索生存和发展的新途径,应对现代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个百余年的老话题,今天仍然还要面对它。前不久,我在香港参加了两岸四地佛教“宗风论坛”,论坛的主题是:“百年辛亥,百年佛教,丕振宗风,继往开来。”这个老话题同民族的复兴,文化的重建,息息相关。 一方面,佛教要积极投身到当代中国发展的大潮中,呼应时代的召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智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这为当代佛教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空间。唯有发扬优良传统,因应和融入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当代佛教才能鲜活常新,才能生发活力,奉献社会。 为此,佛教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发掘和谐精义。这也就是要努力弘扬、践行人间佛教,继续探讨适应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结合点,弘扬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不断丰富和完善人间佛教的内涵。 佛教文化发展要保持活力和创造力,真实不虚,不但要有深刻的反思和高妙的宣讲,更要践行和坚守其广大愿行,勇担道义。中国文化是重实践的文化。我这次出来调研,走了许多地方,对此有很深的体验。从江西庐山东林寺、西林寺,我近距离了解了东晋慧远大师在那里开辟道场创立净土祖庭,倡导念诵阿弥陀佛向往西方净土,从而使佛教走向大众的历史。我在湖北黄梅,拜谒了禅宗的四祖寺、五祖寺,很好地领悟了禅宗的当下顿悟、明心见性、不起分别、悲智双运而给大众以极大方便的空性智慧。我到了深圳弘法寺,参加了世纪老和尚本焕百零四岁寿诞,还去惠州走访了好几个的寺院,一路思考着人间佛教百年的话题。现在我又来到浙江,在温州走访了江心寺、太平寺,在台州去了天台宗祖庭天台山。我走访了天台山的多个寺院,国清寺、中方广寺、下方广寺、万年禅寺、智者塔院。在国清寺向允观法师请益天台宗的五识八教、一念三千、教观总持的经典教理,一杯清茶,话到夜半。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在那里“过了堂”。“过堂”强调感恩、惜福、戒贪欲、尚节俭,有非常健康文明的理念;“过堂”还是最早的分餐制,用餐讲究“龙含珠”“凤点头”,要求“碗就口”而不是“口就碗”,很有文化品位。针对当前不良的宴饮风气,我到处宣传中国和尚的这种喻教于食的用餐方式,我认为它是难能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社会有益,希望得到保护和弘扬。 中国佛教历来重修行。佛教在中国的中兴,离不开教义教理的弘扬,也离不开如法的奉行。杭州佛教史上有位著名的鸟窠禅师,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向他请教,如何是佛法。禅师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不以为然地说:“如果就这么简单的话,三岁儿童也说得出来。”禅师答道:“三岁儿童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说道理容易,真正做得到不容易。“教观总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也应当是我们推动讲经交流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讲经说法最终还是要落到实处,落到爱国爱教,饶益众生,如教奉行,加强自身建设上来。同时,要通过做到三个具足,推动信众、影响社会如是去做。 佛教讲经交流会本来是世界佛教论坛的配套活动,而世界佛教论坛和佛教讲经交流会,跟浙江、杭州有特殊的因缘。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是2006年在杭州开幕,舟山闭幕的。论坛的举办是破冰之行,实属不易,其成功得益于浙江省以及杭州市、舟山市的全力保障与支持。西湖有三潭映月,论坛是三地联动——杭州开幕、舟山闭幕、上海出境,海陆空联动。两三千人的活动,一个行李都没有出差错。论坛在教内外、海内外获得了肯定和赞誉,好评如潮。海外与会者现场有三个评价至今我记得特别清楚:第一,说只有中国人才能举办如此的盛会。这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第二,说在现代大变革、全球化的时代,能成功举办这样的盛会,说明中国政府很有智慧。这是对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改革开放的肯定。第三,说论坛的成功举办,表明中国的佛教中心地位又开始立起来了。我们为此深感欣慰。论坛提出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契理契机,呼应了当时中央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获得与会者高度认同。后来在举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时,中国佛教协会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和内涵,组织了一系列配套活动,包括佛教外语讲经交流会、佛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佛教与科学的对话、佛教慈善公益论坛,还有这个佛教讲经交流会。去年的第二次讲经交流会就是在杭州成功举办的,这一次又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来到素有东南佛国之称的杭州,真是因缘殊胜。 有缘,我们的活动就能成功;有缘,杭州的百姓就有福报!(根据录音整理) (文字来源: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 图片提供:韩奥博)

标签:宗教管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