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九课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30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九课

 

  下面引用龙树菩萨《中论》里的教证,说明如果承许诸法有自性,就必定会落入常、断二边当中。

  如《中论》云:“若法有定性,非无则是常,先有而今无,是则为断灭。”

  《中论》中也说,如果一个法有它固有的体性,那么肯定不会超出两种情况:如果它不灭,那就是永恒的有,这样就成了常有;如果先前有,现在没有了,这样就成了断灭。

  又云:“若有所受法,即堕于断常,当知所受法,为常为无常。”

  《中论》里又说到:如果认为有一个能够领受、能够得到的真实的法,那么必然会堕在断见或者常见当中。(为什么呢?)要知道,所受取的实法,不是常就是无常。

  具体来说,如果认为这个实法一直持着“有”的自性,那就意味着永远不会变成无,那就是常法,会落在常见当中;如果认为这个实法先前有,后来没有了,那么它就是无常。由于认为原有的体性坏灭了,这样就会落在断见当中。因此,只要执著某法有自性,就必然会堕在或粗或细的常见、断见当中。

  前面对方问过,他说:如果二谛中都没有自性生,诸法本来空性,为什么在我们面前会出生种种各具体性的法呢?下面我们继续以《中论》里的教证来作回答,说明从无自性的因当中可以出生无自性的果。

  又云:“如世尊神通,所作变化人,如是变化人,复变作化人。”

  论中首先举出比喻:世尊以神通变出一个化人,然后这个化人又变出第二个化人等等。这些化人全部现而无实。(只是一个假相,不是真的。)

  “如初变化人,是名为作者,变化人所化,是则名为业。”

  第一个化人比喻作者,他变化出来的第二个化人比喻业。

  “烦恼业及身,作者与果报,皆如寻香城,如阳焰及梦。”

  从作者——心识当中,幻变出烦恼,这就是第一个化人;再从烦恼当中变化业,这是第二个化人;之后由业力变现一期生命相续,比如一条狗的蕴身,这就是第三个化人;然后这条狗又出生烦恼,这是第四个化人……这样辗转下去,所有前前后后的作者、果报等因果相续就如同寻香城、阳焰和梦一样,丝毫无有自性。

  所以,在名言当中并不是没有作者、果报,也不是没有烦恼、业和身,的确是有这些法的显现。但这些仅仅像梦一样无而显现,或者说像寻香城、阳焰等那样现而无实。

  以如幻喻,明从无自性生无自性。

  以上《中论》当中,以化人生化人的比喻,就是要我们知道从无自性的因法当中可以出生无自性的果法。(这里的“生”是无而显现的意思,不是有实体的法生。)

  这就是如幻的缘起。从因到果辗转相续的整个过程当中,无论是作者的心识,还是它所生的烦恼,以及烦恼生的业、业所感召的果报等,这一切都无有自性。但是无自性的因和缘一经和合,就会丝毫不差地变现无自性的果。

  如是于二谛中俱无自性,非但远离常断二见,即业灭已经极久时,与诸业果报仍相系属。虽不别计阿赖耶识,内心相续,不失坏法,及以得等,亦极应理。

  像这样,万法在二谛中都没有自性,这样不仅能远离常见和断见,而且在世俗中能合理地建立因果律。也就是说,业灭以后,即使经过极久远的时节,仍然跟它的果报关联。虽然没有特别地去计执阿赖耶识,或者内心相续、不失坏法,以及得法等等,但是也能极合理地成立名言中的因果律。

  所以者何?颂曰:

  为什么不做这些名言上的安立,也能极其合理地成立因果律呢?颂文中说:

  由业非以自性灭 故无赖耶亦能生

  有业虽灭经久时 当知犹能生自果

  业不是有个自身体性的生,因此就不是有它自身体性的灭。既然不是自身体性灭尽,所以没有阿赖耶识、不失坏法等的建立,也能从空性之中现起无自性的果相。所以要知道,虽然业灭了,之后经过极长久的时间,仍然能够出生它自己同类的果。

  从已灭业如何生果,为答此问,如有一类欲安立已灭业之功能故,或计阿赖耶识,或计余不失法如同债券,或计得法,或计业习气所熏内识相续。

  我们知道,名言中,一切有为法都是刹那灭的体性,所以业造完在第二刹那就灭了。对此,有人会问:既然业已经灭了,又说一切果报由业出生,那么从已经灭了的业当中怎么出生果报呢?

  这里问到如何建立因果律这个极其重大的问题。对此,佛教各大宗派有不同的安立方式。有一类建立虽然业本身已经灭了,但是它的功能仍然存在。这里面又分为几种:有的宗派建立阿赖耶识,也就是在业灭尽的第二刹那,会在阿赖耶识中熏成种子,这些种子会一直相续,到成熟位时就无间现起果法。有的宗派建立不失坏法,它就像债券那样。比如一个人把钱借给另外一个人,到了该还钱的时候,这个人就拿着债券向借钱的人讨债,这时候本钱和利息都不会失去,而且这个债券是钱之外的法。与此类似,不失坏法是业果以外的法,依靠它,到时候就会现前果报。有的宗派建立得法,它是不相应行法,能够持业的功能,在后世感受果报。有的宗派虽然不建立阿赖耶识,但也同样安立业习气所熏的内识相续。即虽然业造完在第二刹那灭尽,但因为业习气熏了内在的识,这样相续下去,将来就会在成熟时显现果报。

  总之,他们都认为业已经灭了,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实法,它能够持住业的功能,这样它的果报将来才会显现。

  若如中观,业自性不生,故亦无灭。从不灭生果非不可有,故诸业不坏,业果关系极为应理。

  如果像中观师所说,业本来没生过,所以也就没有它的灭。(只是现起了一个幻相,之后也没有什么实法灭了。但是缘起不会失效,所以)从本来不灭的法中可以生果,因此业不会失坏。以这种方式安立业果关系极为合理。

  前面的那些宗派因为认为业有自性生,也就成了业是真实灭尽。这样一来,就要有一个能够持住业功能的法,否则就没办法成立“由业生果”。而中观宗的建立方式不同,没有另外安立持业功能的法。

  下面再以经教证明中观师讲的完全与佛和龙树菩萨一致。

  如《中论》云:“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诸业亦不失,以其不生故。”

  《中论》里也说:一切业本来没有生,因为业并无谛实的自性。同样,业也没有真实的灭,因为业本来没有生。

  意思就是,如果业有自性,才有它的生,也才会有观待生的灭。但是,业没有自性,因此并没有生。既然从没有生,也就没有灭。

  如经亦云:“人寿量百年,说活尔许时,然年无可集,此行亦如是。”

  佛经中说:如果说人有百年的寿命,他已经活了这么多年,这是不加观察的说法。实际上在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所谓的年只是对若干刹那的假立,并没有“年”的实体,这样怎么会有所谓的百年呢?以此类推,一切有为法也是如此,只是假名安立,没有自性。

  具体来说,所谓的寿量只是很多很多个刹那,而每一刹那又是依于当时的显现而安立。但是这些显现的相,并不是真的有“它”。所以,也就没有真正存在的一刹那。这样一来,秒、分、小时、乃至百年都不是由实法积累起来的,仅仅是对虚妄现相的相续做的假立而已。这就像我们攒钱一样,如果一张张的钞票都是真钱,有很厚一叠,那么可以说有很多钱。但是如果连一张真钱都没有,全是假钞,那么无论看上去有多少,实际上也是身无分文。一切内外的因缘法也都是如此,只是刹那刹那地显现幻相,实际上根本没有丝毫的自性存在。

  “我或说无尽,或时说有尽,依空说无尽,名言说有尽。”

  佛陀又说:我对它或者说是无尽,或者说是有尽。依于空性来讲就是无尽,因为它本来没有生,也就没有观待于生的灭尽。对于名言来说就是有尽,因为它是因缘生的显现法,因缘消散时显现就灭尽了。

  所以,对于由业生果的问题要做两面观。在真实当中从来没生过,也就根本不会有灭。就名言来说,因缘和合时出现第一刹那,对此假名为生;因缘一直持续,它后后的同类相续在不断地显现,这就叫做安住;到因缘没有的时候,显现的相续也随之断绝,对此称为灭尽。这就好比说看电影,真实去观察的时候,连一个刹那的影像也没有出现过,怎么能说演了一个多小时,最后演完散场了呢?所以是既没有生,也没有尽。但是,在不观察的情况下,确实是放映机的光打到银幕上面,种种因缘一和合,电影就开始了;过程中有各种的情节,非常精彩;最后放映完毕,大家就各自回去了。所以是有生有尽。

  当以譬喻重明彼义。

  下面以比喻再次讲明上面所说的“因果无自性”。

  颂曰:

  如见梦中所缘境 愚夫觉后犹生贪

  如是业灭无自性 从彼亦能有果生

  比如说,梦中的境相本来不存在,但是愚人在梦里见到所缘境的美女后,醒来的时候,心里仍然生起猛利的贪欲。同样,无自性的业,也能由此出生无自性的果。

  这一颂的法义要按照以下的《转有经》具体地来了解:

  如《转有经》云:“大王当知,譬如男子于睡梦中见与美女共为稠密,既睡觉已忆彼美女。大王,于意云何?若此男子梦与美女共为稠密,既睡觉已忆彼美女,可说此人为有智否?”

  佛在《转有经》当中说:大王,你应当知道,比如一个男子在睡梦中和一个美女交合。他醒来后,还在不断回忆梦中的美女。大王,你怎么认为?这个男子梦到跟美女交合,醒来后还一直回忆那个美女,你说这个人有智慧吗?

  “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世尊!由彼梦中美女非有,不可得故,况能与彼共行稠密,唯由彼人徒自劳苦。”

  大王回答:那个人当然没有智慧,世尊!为什么呢?世尊!因为梦中的美女不存在,是根本没有的,更何况跟她交合(就更不可能了)。所以这个人只是白白辛苦,实际上什么也得不到。

  “佛言:大王,如是愚痴寡闻凡夫,眼见色时,心生喜乐,便起执著谓色实有。起执著已,随生染爱。起染爱故,随贪嗔痴,发身语意,造作诸业。然此诸业作已即灭,灭已不依东方而住。”乃至“不依四维上下。”

  佛说:大王,同样的道理,没有闻过正法的愚痴凡夫,当眼睛见到色法的时候,心里立即会生起欢喜,随后就会产生执著,认为色法实有。起了执著之后,紧接着就生了染爱之心,由于生起染爱的缘故,就产生了贪嗔痴等烦恼,以烦恼的力量,发动身语意造作各种的业。然而这些业造作完毕就灭尽了。那么,已经灭尽的业到哪里去了呢?它根本没有一个去处。它不住在东方,也不在南方、西方、北方、上、下等任何地方安住。

  又云:“后临终时,同分业尽,意识将灭,所作之业皆悉现前。譬如男子从睡觉已,忆念梦中所见美女影像现前。”

  世尊又说:到临终的时候,变现这一期生命相续的同分引业穷尽,今生的意识即将灭尽。那么此时平生所作的业就会一幕幕地在心前全部显现。就像那个男子从睡梦当中醒来的时候,回忆梦中的美女那样,梦里的一幕幕境相会全部在他心里显现。

  “大王,如是最后识灭,生分所摄最初识生,或生天上。”乃至“或生饿鬼。”

  大王,像这样,到了此生的最后一刻,今生的识灭尽,属于来世五蕴身的最初的识立即出生,或者生在天上,乃至生为饿鬼等等。所谓轮回如梦,就是这样的。

  又云:“大王,其最初识灭已无间,彼同类心相续生起分明领受所感异熟。”

  佛陀又说:大王,当那一世最初的识灭尽之时,没有任何间隔的,它同类的心相续立即就会生起,从此一分一分、非常明了地领受来世的异熟果报。

  “大王,曾无有法能从此世转至后世,然有死生业果可得。”

  大王,并没有什么实法,从这一世转到下一世,然而却以缘起力,有死生、业果显现。

  这里对上面的比喻和意义作总结。在梦里开始见到美女,就像最开始眼识见到虚幻的色法等境相那样;之后对那个美女生起欢喜心,就好比见到色法等后,心生染爱;与美女交合,如同在烦恼的驱使下造作各种的业;当他从梦中醒来的时候,梦中的种种境相还会在心里显现,同样,我们到临终的时候,这一世的业相就会一幕幕显现出来;这一世最后的识灭尽后,来世的识便会没有间隔地出生;再由这个识后后的相续来领受各种果报。

  所以说,整个造业感果的过程都像梦一样,期间只是一幕幕的幻相在不断变现。虽然并没有一个实法从因位一直转到果位,但是业果的关系可以建立。所以这是不可思议的事,虽然一切都没有自性,但造业必定会受果。

  “大王当知,最后识灭名之为死,最初识起名之为生。大王,最后识灭无有去处,生分所摄最初识生无所从来,所以者何?本性离故。”

  大王,你要知道,最后的识灭了就叫做死,最初的识现起就叫做生。大王,最后的识灭了以后没有去处,最初的识生起之时也没有来处。为什么呢?因为诸法本来远离一切戏论,丝毫没有自性。在整个过程当中没有任何的实法,所以是无来无去。

  “大王,最后识由最后识空,死由死空,业由业空,最初识由最初识空,生由生空,而彼诸业不曾散失。”

  大王,最后识就是由最后识自己而空,死也是由死本身空,业就是业自己空,最初识就是最初识空,生就是生空。然而当初造的那些业决定不会失坏,必定能够感果。

  这就是告诉我们,一切万法当体即空,空的不是别的,就是这一切显现法本身。虽然一切缘起的幻相丝毫不成立,但是业果关系决定无欺。

  总而言之,不需要安立其它持业功能的法,诸业虽然空无自体,但也决定能够感果。

  设作是念:若由自性不生不灭,能感异熟者。如不灭故能感异熟,如是已感异熟者,亦应更感异熟。以业不灭故。若已感异熟者更感异熟,应成无穷。

  有人这样想:如果由自性本来不生不灭,还能感得异熟果。那么,就像这不灭的法能感异熟一样,已经感完异熟的法,也应该再感异熟。因为你承许业本身无灭的缘故。如果已感异熟的法,还能再感异熟,那也应成异熟无穷。

  曰:不尔。颂曰:

  如境虽俱非有性 有翳唯见毛发相

  而非见为余物相 当知已熟不更熟

  譬如境俱非有,然有翳者,唯见非有之毛发等相,而不见为兔角石女儿等余物相。业亦如是,虽俱不自性灭,然异熟决定。

  我们说,不是这样的。比如,虽然境相同样是现而非有,但有眩翳的眼,唯一见到非有的毛发等相,而不会见到非有的兔角、石女儿等其余相。如是当知,业虽然都无自性,但未成熟的业能感异熟,已成熟的业则不再成熟。

  意思就是,虽然同样是不可得的法,但是这里面的缘起律仍然有差别。比如同样是无有的法,却有见和不见的差别。毛发、石女儿、龟毛等虽然都不可得,但是有眩翳者,以眩翳的幻变因缘,只会见到毛发相,而不会见其他相。

  于此类似,虽然一切业都没有真正灭过,但仍有未熟业能感果、已熟业不感果的差别。

  意思就是,尽管承许一切业本来无有,也就没有实法的灭。然而这一切不可得的业,虽然在无自性灭这一点上相同,但是它们仍然有感果上的差别。具体来说,众生造业之后,如果这个业的功能尚未成熟,也就是还没有感果,那么以此本无生灭的业就能够感果;如果业的功能已经成熟,也就是感果已经完毕,那么此本无生灭的业就不会再感果。

  比如一粒花种,在真实中,无论是否开过花,都是不生不灭的。然而在世俗里,这粒种子还没开花的时候就会开花。而开过花之后,它就不再开花。因为开花和没开花,在缘起上是不同的。

  又此譬非但明诸业决定,且能成立异熟决定,

  另外,以这个比喻不仅能够明了各种业上面有决定的规律,而且能够成立果上的规律决定。

  也就是在业方面,业未熟可以感果,业已熟则不感果。在果方面,此种果唯一由此种业生,不由其它业生;彼种果唯一由彼种业生,不由其它业生。这就叫做因果决定。

  颂曰:

  故见苦果由黑业 乐果唯从善业生

  无善恶慧得解脱 亦遮思惟诸业果

  同样,我们在世俗之中,见到苦果唯一由黑业而来,不会由白业而来;乐果唯一从白业所生,不会从黑业中生;以远离善恶二边的空慧能够获得真实解脱。这就是世俗中的缘起律,正所谓“诸法因缘生”。而且每一种果,无论是善果、恶果,还是解脱果,都是由其同类的因而感得,毫无错乱。

  然而世尊遮止凡夫对于业果做思维。因为如果以理观察,有可能出现一种危险,那就是会谤舍业果,认为无因无果等。但是要知道,只要还有分别心,在世俗当中,因果是毫厘不差的。

  善不善业虽皆无自性,然如有翳,唯见毛发等。

  虽然善不善业都无有自性,但是就像眼翳者唯见毛发等相,不见兔角等那样,业果规律决定不会错乱。

  首先打比方,就像眼翳患者,以能见毛发的眩翳病为因,就会见到毛发相。虽然实际上毛发相丝毫不可得,然而就在这不可得之中,以错乱的因缘,就会见到毛发。这其中因果是决定的。有此种见毛发的因就会出生此种见毛发的果,而不会出生见其它法的果。而且,眩翳病也有各种差别。有些病会导致见到毛发;有些病会导致见苍蝇;有些病会导致见空花等等。而且在见毛发当中,有些病人见多根,有些见一根等,也有差别。这里所谓的毛发等相和取毛发相等的识,这两者比喻不可得。意思是说,一切不可得之中却有不错乱的缘起规律。

  同样的道理,实事宗不能接受所谓的因果空性。他们认为必须以实有的业作为因,才能出生果法。或者说,如果诸业是空性的,就不可能出生苦乐等的果。也就是认为空性和因果律相违。我们这里反过来引导他,让他认识到,虽然善恶等的业无有自性,然而从这空性的善恶业当中,决定会无差错地现起果法。或者说,虽然诸法是空性的,然而非常不可思议,因缘聚合的时候,的确能够毫不紊乱地由业生果。也就是空性和因果律不相违。

  故可爱异熟,非不善生,不可爱者,非从善生。善不善业俱不得者,当得解脱。

  所以说,可爱的异熟,也就是悦意的果,它绝不会从不善业出生,而是从善业中生。不可爱果,也就是不悦意的果,绝不是从善业出生,而是从不善业生。如果善、不善业俱不可得,也就是有了空慧,以空慧摄持来行道就能获得解脱(因为善、恶两边都是戏论,执取善、恶就落在执著当中。如果有了空慧,见到善恶都不可得,而不著于善恶两边,就会得到解脱)。

  这样就知道,虽然业不可得,然而这些空性的业,决定会出生各自的果报。从果上来说,每种果法都是随着各自的同类因而生,不会从别的法中出生。也就是因果关系是决定的,一一对应,丝毫不会错乱。

  是故世尊,恐诸凡夫以理观察,毁谤业果坏世俗谛。故云:“诸业异熟果不可思议。”遮止思维业果。

  所以世尊怕凡夫以理观察得出这样一种结论,说:既然因果法不可得,那还有什么因果报应?之后放纵身口意造杀盗淫妄等的恶业,落入“豁达空,拨因果”的险坑当中。以此毁坏世俗谛。所以佛说:“诸业异熟果不可思议。”这样来遮止凡夫思维业果。

  所谓的业果之理,总的来说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四条业果规律:一切苦乐等由业决定;以小业感大果,也就是业增长广大;业因造下后不会无故失坏;无因不会感果。其实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比如说,业为什么会感果?为什么有些业造了之后,过八万劫才成熟果报?或者一种业造下后到底会出生多少果报?像这样,这些业果方面的事,我们根本没办法现见,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结论。而且如果以分别心去推理、分析,也没办法得出真实的结果,反而容易对微细业果做诽谤。这些微细的业果,只有现量照见缘起律的导师佛能够无误地了知。所以世尊遮止我们思维业果,也就是应该随顺世尊的言教信受因果律。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