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八课
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八课
下面驳斥承许依他起有自性的观点:
有许依他起有自性,依他起之空性以无能取所取为相,如无常性等不可说为一性异性,若如彼意,则当说唯以空性令诸法空,非自性空。
有些宗派认为,依他起识是实有的,空性指的就是依他起识上没有能取所取。所以依他起识上没有常性,也没有一性和异性等等。按他的观点来看,也成了唯一由空性使得诸法空,而不是诸法自性空。
对方认为,所谓“依他起”就是指依于前面因缘而起的识。而且在识以外没有单独存在的外境,也就是心和境不是别别的两法。就像梦境一样,本来是不二的一个识。这样既没有所取的心外之境,也就没有观待所取的能取之心,总之,在依他起识上面没有能所二取。但这种无二取的依他起识却是实有的。
我们一观察就会发现,对方的观点也会招致前面所说的过失。因为对方认为的依他起识是个实法、不空的法,而圣者在根本定中却见到了万法皆空。这样一来,也就成了以见空性令诸法空,而不是诸法自性本空。
下面引用教证来说明这个问题:
《四百论》云:“愿我得涅槃,非不空观空,以佛说邪见,不能得涅槃。”
《四百论》中也说到:愿我证得涅槃的时候,并不是将不空之法观为空性,而是证得本来空性,因为佛说以邪见不能得涅槃。
意思是说,所谓的轮回,并不是指里面有各种各样实有的法,非常可怕,所以干脆我用空性的炸弹把这些实有的法全部炸掉,然后我就证得涅槃,彻底清净了。而是像进入迷梦一般,在迷乱的心识前会虚妄地见到各种幻生幻灭的相,但这些虚妄的相本无生灭。就像从迷梦中醒来一样,本无生灭的实相现前,对此称为涅槃。
《中论》亦云:“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佛陀宣说空法,就是要让人远离有此、有彼等的见,体会到万法本来无自性。如果有人认为空性本身实有存在,那么对于这些人,就再没有能调化他的方法了。犹如药变成毒一样了。
问:以无胜义生故虽破自他生,然色受等法是现比二量所得,应许彼等之自性是从他生。若不许尔,如何说有二谛,应唯一谛,故定有他生。
有人问说:由于没有胜义生的缘故,虽然破了自生和他生,但是外在的色法、内在的感受等等,这些是依靠现量和比量能够得到、能够成立的法(其中“现量”,比如以根现量能够了别各种色法,以自证现量可以知道自己的苦乐感受等等。“比量”,像是能够依靠见烟而推知有火等)。所以应该承许内法、外法的自性从他所生。
如果不承许他生,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上一切由因缘所生的法都不可得,也就是一切见闻觉知的境全部都没有了。如此一来,整个世俗谛也就没有了,又怎么能说有二谛呢?应该只有一谛。既然有二谛,就决定有他生。
答:此实如是,于胜义中非有二谛。
我们回答说:的确如此,在胜义中没有二谛。
胜义之中一道清净,只有正觉。所谓的二谛只是针对凡夫来说,将凡夫见闻觉知的一切事物称为世俗谛,对于这些法的实相就安立为胜义谛。
这就好比针对有眩翳的人而言,他眼前出现的狂花、苍蝇、毛发等等,把这些欺诳的相叫做世俗,它们的本性叫做胜义。但是真实之中,狂花和无狂花、毛发和无毛发决定都不存在。以狂花本不存在,无狂花是观待狂花的安立,因此都不是实法。毛发等,依此类推。
经云:“诸苾刍,胜谛唯一,谓涅槃不欺诳法。一切诸行皆是虚妄欺诳之法。”
佛经中也说:胜义谛唯一,也就是指涅槃不欺诳法。一切诸行都是虚妄、欺诳的法。所以在胜义中根本没有这些假法,只有一谛,就是诸法的究竟实相,再没有其余的谛。
所谓“行”,是迁流的意思,指的就是因缘所成的有为法。因为有为法的世界就像一条河流那样,迁流不息,始终没有停止,所以用“行”字表示。世俗中的一切法都是因缘所作,也就意味着全都没有自性,只是无而现的一幕幕假相而已。
所以我们说人生如梦,世俗显现都是欺诳的法,无论是见到什么、听到什么,或者是接触到怎样的人、事、物,这一切无不具有欺诳性。等你到梦醒的那一天才会真正明白,原来那么漫长、痛苦的生死流转都是冤枉的!我是被这些假相欺骗了,才白白受了无量劫的苦。我曾经是那么的可笑,那么愚痴的死死追求……
下面讲到,虽然在究竟胜义之中,一切万法都是二谛无二的法界本体,但是由于众生暂时不能真实通达,所以首先以胜义中无和名言中有的方式分别安立二谛,之后再开显二谛无别的本性。既然如此,世俗谛应当如何来安立呢?下面自释中说到:
以世俗谛,是悟入胜义谛之方便故,不应观察自生他生,应如世间规律而许。
世俗谛是悟入胜义谛的方便,所以不应该观察世俗谛的法是自生还是他生,应该按世间规律来作承许。这是为什么呢?
颂曰:
设若观察此诸法 离真实性不可得
是故不应妄观察 世间所有名言谛
如果以理观察这一切的万法是自生,还是他生,那么结果除了真实性外一无所得,不可能得到自生、他生等的体性。所以不要去观察世间所有名言谛,就在这世间名言里面按照它的规律,也就是无患根识所许的法,来进行说话、办事等等。
谓若观察此色受等法,为从自生?为从他生?离胜义不生不灭之性外,别无其余生等可得,故当不观自他生等,唯如世人所见,由此有故彼法生等,是令世人悟入之门,故当受许。
意思是说,如果观察外的各种物质,内的感受心识等的法到底是怎么来的?是从它各自的自体中生,还是从他体的法中出生呢?结果观察下来,除了胜义不生不灭的法性外,再没有别的生等可得了(因为胜义唯是无生无灭的法性,没有毫许法的存在,所以真正去观察的时候,得不到生等的戏论法)。所以应当不必观察是自生还是他生等等,唯一按照世间人(无患六根)怎么见就怎么说。因为世俗谛中所谓“由此法有故,彼法产生”等的规律,是使世间人悟入真实义的门径,所以应当按照这样来接受、承许。
“由此有故,彼法生”的意思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说的就是整个世间万法的缘起律。人们凭着这样的规律来进行取舍、修行,就能够趣入胜义谛。例如,一个人趣入修行,从一开始就要认识善恶因果的规律——由此善业生彼乐果,由此恶业生彼苦果;进一步就是,由此惑业,得此三界果,离此惑业,得彼涅槃果……像这样,整个解脱道的修行都离不开缘起律。遵循这个规律如理进行取舍,就能逐渐往解脱、成佛的果地上趣入。相反,如果一开始还处在世俗谛当中,就否认善、恶,因、果,否认三世轮回等等,就会落到断见的深坑里面。这跟世间邪见认为的没有前世、后世,没有因、果,没有作用等就没有差别了。这样一来,肆意妄为、无恶不作的后果也会出现。
如圣天云:“如于蔑戾车,余言不能化,如是世未知,不能教世间。”
圣天菩萨也说:对于边地的野蛮人,用其他语言无法教化,必须要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才能进行沟通、教导等等。同样的道理,在世间教化众生,如果直接宣说世人根本听不懂的甚深法义,就没办法对他们进行教化和救度。
所以佛来到世间后,一开始运用了各种的权巧方便,讲了很多的譬喻、教法、因果等等,就是为了让众生能够理解,从而接引他们逐渐趣入实相。
《中论》亦云:“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中论》中也说,如果不依靠世俗谛,就无法证入胜义谛,不证得胜义谛,就得不到究竟涅槃。
所以说,世俗谛是悟入胜义谛的方便。把握好世俗谛的修行,就会很容易趣入胜义谛。而一旦证得胜义谛,那么虚妄分别等就会全部息灭,由虚妄分别所生的二种生死也会因此寂灭,从而现前究竟涅槃。
那么,如果对世间名言做观察,会有什么结果呢?论中说:
若妄观察世间名言皆当失坏。
如果非要去观察,那么世间名言都将失坏。
因为世间名言是在缘起上建立的,没有一法不是依缘而生、依他而立,所以在以正理去做观察的时候,除了诸法离一切戏论的真实性,根本不会得到任何的体性。结果必定是失坏世间一切的名言。
下面以佛经中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
如经云:“喻如依木弦,及合手动作,便从琵琶等,而发妙音声。若有聪智者,观声何来去,遍观诸方隅,来去不可得。
首先讲比喻。一个弹奏琵琶的人,依靠木弦以及他手的弹奏动作,在这样因缘和合的情况下,就会从琵琶等乐器中发出各种美妙的音声。不观察的时候确实是这样的。这时如果有一个聪慧的人,他去观察这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又到哪里去了,结果到处去寻找,也找不到声音的来和去。这就是观察之后的结果。
我们要知道,声音没有来处,既不是从演奏者的手里出现的,也不是从那几根木弦上发出的,更不是从哪个空间角落里发出的。所谓“有来处”,首先要在某个地方安住,然后逐渐地走过来,但是这声音根本没有任何的踪迹,只是现了一下就消失了。同样,去处也是得不到的。所以你不要去观察,因为一观察就很没意思了。你刚才不观察的时候觉得这乐曲十分美妙,自己是在欣赏音乐,享受生活。但是你一观察就什么也得不到了。
其实对于整个世界去做观察,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确实没什么可执著的。好比说看电影,不观察的时候,认为每一幕都是真实的,看的时候完全迷进去了,看完了也是意犹未尽,觉得这钱花得很值。但是真正去观察,就会觉得很不划算。因为会发现自己用了两个小时,又花了那么多钱,结果什么也没看到。想想看,那银幕上的影像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不是从每一道光线里出来的,也不是从白布里出来,更不是从其它地方过来的,只是在放映机、银幕等因缘聚合的时候,出现了一种影像而已。先前因缘没和合的时候它不存在,因缘一聚合,就现了一种幻相。而且在这其中的任何因缘和非因缘里去找它,也绝对是没有的。这样才知道,原来那些影像全部是假的。
如是从因缘,出生一切行,正见修行者,见行空不动,蕴处及诸界,内空外亦空,有性空无住,法相虚空性。”如是广说。
从以上的比喻推到万法上,道理也是一样的。从因缘中出生了一切行(指有为法),具有正见的修行者,见到有为法是空性的,本来没有动转。无论是蕴界处所摄的哪种内外诸法都是空性,根本没有什么自性存在,诸法的真相就如同虚空一般。
对于没有见到诸法真实义的人来说,整个世界都在连续不断的迁流着,像一辆时光列车那样,不断地向前奔驰。这些内外器情万法的显现,一切因缘生果的流程,在不断地一幕又一幕地上演。这里有我们说不完的故事,无论是外在辽阔的宇宙,无数的天体,都有各种成住坏空的故事。我们每个人也有无量世生生死死的故事,上演了一生又一生。所以说,世俗的一切显现都叫做行。
但是这一切在正见修行者看来,是本来空寂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像是僧肇大师造的《物不迁论》,讲的就是一切万法原本空寂,从未动摇。这就跟世人的看法完全相反。世间人认为一切万法都在不断地运动,瞬息万变、川流不息,一切的显现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接受不了大空性的观点也很正常。
下面对于这个问题,又有一轮辩论。
若见如是断除一切实执之法,其贪著名言谛者,惊惶失措,谓诸法实体染净之因定当有生。
见到像这样断除了一切人们执为谛实的法,那些贪著名言谛的人极其恐慌,所以他们反驳说:诸法决定有其真实的体性存在。作为染净诸法的因,生必定要存在,怎么可以说万法无生呢!
这就是一切实事宗惊恐时的表现,他们长期以来执著自己的观点正确,所以根本接受不了空性。而我们说的这一切就相当于是当头一棒,会彻底粉碎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就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原来一切的见解,一切的追求,要将自己曾经的行为判定为是疯狂的、颠倒的。所以他无法忍受空性的见解。
对于一个普通的世间人来说,他认为这一切世间的显现必须是真实的,我们活的才有滋味,才会有人世间一切的现象、规律。这样人生才有盼头,每一天的生活才有意义。今生从几岁开始,我就要努力地读书,要用心地创业,为了追求世间上的成就,要昼夜不停的努力。要寻求人世间的快乐,要寻求爱情的甜蜜,要创造财富等等。就是因为这些是真实可得,绝不虚妄的,所以我才会努力地追求这一切,来丰富我的人生,实现人生的目标和价值。
进一步来说,对于很多内外道的修行者而言,一定要有一个清净的果法存在才会去修道。像是天堂、自性,或者所谓的涅槃等等。就是因为最后能够成就一个真实有的果,我现在才会去苦行、求道,做各种各样的修行。如果到最后什么都没有,那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成了徒劳无益吗?我们还辛苦修行干什么呢?一定要通过修道,最后出生一个清净的法,这一切才会有意义啊!这就是他们内心中的语言,也是他们心底深处对于空性的反抗。
下面是我们对他们的回驳:
虽如是说,唯存空言。
虽然你们这样说,然而诸法决定是空无自性的,所以你们说的这些只是空言而已,不成为真实的妨难。
何以故?颂曰:
于真性时以何理 观自他生皆非理
彼观名言亦非理 汝所计生由何成
对于诸法的真实性,无论以哪种正理去做观察,所谓的自生他生都不合理,不仅是在真实义中,连在名言当中去观察,也不会有自性生。这样你一直计执的“生”由什么来成立呢?
如以观胜义时所说正理,观自生他生皆不应理。如是于名言中由自性生亦不应理。汝所计之诸法生,由何成立?故自相生于二谛中俱非是有。
以观察胜义的种种正理去观察自生、他生,结果完全没有可成立之处。而且在名言当中,所谓的由有自性的一法生另一法也不合理。那么你们所认为的诸法自性生,有什么真实成立的理由呢?所以说,所谓的自相生,在二谛之中都是没有的。
汝虽不欲,亦定当受许也。
你即使心里不愿意接受,但是在正理面前,也必须要承认诸法无生。
意思是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以正理来判断,以正理为量。既然在正理上无法成立,你就没必要再坚持错误观点了。这就是告诉对方,虽然你们一直执著诸法有自性成立的生,连做梦也不愿意放弃,但是这在二谛之中都没办法以正理来成立,所以就应该放弃这种错误的观点。不能因为你太习惯了,无始以来一直持这种见而舍不得放弃。这样只会继续迷惑,完全没有利益。
有作是说:龙猛菩萨说不自生等,唯是破遍计执自性,非破依他起自性。彼等之意,无因不成,故彼说者,唯应诘难。
有人说:龙树菩萨说的不自生等,只是遮破遍计所执自性,而不是遮破依他起自性(意思是说,遍计所执的法没有自生、他生等,但是依他起识有生,有自体)。对方的观点没有决定成立的理由,所以对于这种说法唯一应当诘问、反驳。
若二谛中俱无自性生,云何世间见有有性耶?
对方问:如果在二谛当中都没有自性生,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够在世间当中见到有自性的法出生呢?
对方认为:我们明明见到有暖性的火出生,有湿性的水出生,有男性的身体、女性的身体出生等等,诸如此类,在名言中确实有自性生。而你们却说在名言之中没有自性生,这就和眼识等的现量见明显相违。意思是说,如果在名言当中没有自性生,那么我们就不应该见色、闻声等。
对于对方的妨难,我们首先以譬喻来作说明:
颂曰:
如影像等法本空 观待缘合非不有
于彼本空影像等 亦起见彼行相识
比如影像等法本来没有它的自体或者无自性(即不是别的什么法使它成为空,而是它本来没有自体),但是观待身体和镜子等因缘的和合,并不是没有影像等的显现。所以,缘于这些本来无自性的影像等法,也会生起见影像等行相的眼识。
也就是说,本空不等于不能显现或者不起作用。虽然没有这个法的自体,但在因缘聚合的时候,仍然会现出似乎有“它”的那种假相。而且缘于这个本空的假相,也能现起见这种形相的眼识。或者拿梦的比喻来说,梦里的境相全是假的,一丝一毫都得不到。然而在做梦的因缘和合时,梦里也会有各种的境相,也会缘这些境相生起不同的心识。
如是一切法虽空 从空性中亦得生
与影像等的比喻一样,一切诸法虽然无自性或空性,但是以无自性的幻因幻缘和合,也能现起无自性的幻果。
所以,世间的万法本来无自性,但是在众生的错乱识前,仍然会有显现,会起作用。
一切法谓不异因果而住。若知影像无自性之因果建立,谁有智者,由见有色受等不异因果诸法,而定执为有自性耶?故虽见为有,亦无自性生。
这里要认识到,一切诸法都不是出于因果之外而独自安住。如果知道都是像影像那样无自性的因果建立,那么智者由于见到外在色形等各种色法的相和内在感受等各种心法的相,都不是在因果范畴之外,也就是唯一观待因缘而现,这样怎么会执著这些内外的缘起法决定有自性呢?所以,虽然现在自己的妄识见到有这些内外诸法的相,但也无有自性生。
这里讲到“缘生无自性”的涵义。“影像无自性的因果建立”是说,身体和镜子的因缘和合,就现出了影像这个果法,再以此影像作为因,就产生出了别影像的心。虽然这里的因和果丝毫没有自性,但仍然有因缘聚合而显现果相。一切的因果建立都是像这影像一样,因缘聚合就会出生果法,但这种生完全没有自性(自己的体性)。要知道,一切内外诸法都不超出因果的范畴,都是因缘所生法。既然如此,又怎么会有所谓的自性生呢?
如经云:“如于明镜中,现无性影像,大树汝当知,诸法亦如是。”
佛经中也说:就像一个人站在干净的镜子面前,由于身体和镜子的因缘和合,镜中就会现出无自性的身体影像。大树啊你要知道,万法都是这样的。
所谓“无性影像”,意思是说,当镜中的影像正在现的时候,确实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实法。无论是在镜子的上下左右中任何处,还是镜子外面,或者身体上,或者其它空间里,总之在一切处都得不到影像的自体,这样就知道影像无有自性。
以是之故,颂曰:
二谛俱无自性故 彼等非断亦非常
这样就知道,万法在二谛当中都无有自性可得,因此就不可能有什么断和常,所谓的“断”、“常”唯一是戏论。
意思就是,一切诸法连自体都得不到,就更不可能在这上面安立常、断等的差别相。这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那样,有眩翳的人看到杯子里有毛发,然后就缘着这个本无的毛发,说它是红、是黑,是一、是多,在上、在下等等。而正常的眼识不见毛发,所以缘于毛发的一切认定都只是戏论而已。
由一切法如同影像自性空故,于胜义世俗二谛之中俱无自性,非断非常。
因为一切诸法都是像影像那样本无自性或自体,所以在胜义和世俗二谛当中都没有自性,也就是既不是断也不是常。
要说一个法是常或者断,首先这个法的自体必须存在,之后它一直不灭,这就是常;如果它后来没有了,这就是断。但是这个法的自体都不可得,又怎么会有在它上面安立的常或者断呢?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