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基金会举办主题论坛“佛教与湖湘文化”喜迎国庆
洗心讲坛“佛教文化与佛教”国庆主题对话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洗心禅寺)
洗心讲坛“佛教文化与佛教”国庆主题对话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洗心禅寺)
10月1日、2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为期两天的洗心讲坛“佛教文化与佛教”国庆主题对话在洗心禅寺圆满结束。活动由湖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湖南省国学进行基金会、望城区民宗局、望城湖湘文化交流协会和湖南省长沙洗心禅寺慈善基金会共同主办,活动恰逢祖国母亲六十六华诞,洗心基金会以厚重而又深刻的形式向伟大的祖国母亲致敬。
洗心讲坛国庆主题对话分为两部分:“佛教与湖湘文化”,“湖湘佛教与禅茶”,主讲嘉宾为湖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郑佳明教授,洗心禅寺首座、洗心基金会导师妙华法师,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宣方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李艾峻教授。来自社会各界的500余位来宾,兴致勃勃的聆听了两天的对话,四位对话嘉宾渊博的学识和幽默智慧的语言,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洗心讲坛之一:佛教与湖湘文化
10月1日,洗心讲坛第一天的讲座主题为佛教与湖湘文化,主讲嘉宾妙华法师、郑佳明教授、宣方教授三位嘉宾从湖湘文化人物、性格,湖湘文化脉络,和佛教对湖湘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实事求是,拼搏霸蛮”,对话从郑佳明教授概括的这四句湖南精神开始。“我讲的这四句话是有出处的,‘心忧天下’是左宗棠说的,左宗棠说‘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后来,毛主席喜欢这四句话,他讲‘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作为新民学会的宗旨。这句话的概括力非常强,概括了湖南人的人生观,湖南人为什么活着?为天下活着。天下有人吗?天下有苍生,有社稷。所以,这比爱国还要大。心忧天下是湖南人个性的表现,湖南人自古以来就有一腔悲情。”
郑教授认为,在流域文化、斗争文化、巫文化、战争文化影响下的湖湘文化需要在新时代得到重新定义和继承,“湖湘文化之所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它和禅宗在湖湘地区的发展和深入人心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周敦颐受禅宗影响非常之深,且完成了禅宗的变革。他把中华文化重新拉回到正位,把儒家文化拉回到正位,就是因为装上了两个翅膀,一个是佛家的翅膀,一个是道家的翅膀,真正的三家合一是周敦颐完成的。后来,受影响最大的一个是王阳明,还有一个是王船山,王船山是批判佛家的,但在批判的同时接受了佛家的哲学,最终中国的辩证法是在王船山手里完成的。可以说没有禅宗就没有湖湘文化后来的转变,也没有湖湘的崛起,这个意义非常之重大。”
妙华法师认为湖湘文化是一种“忧乐文化”,它与佛教提倡的慈悲内涵契合,“我想到了佛教的慈悲,佛教的慈悲是同情天下的苍生,用智慧关照他们,用最慈悲的心来对待他们。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不管它的出处在哪里,心忧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一定与佛教思想有某种内在的联姻关系,至少是受到了某种启蒙。”
妙华法师将湖湘文化中的“霸蛮”文化重新演绎为,这是一种担当精神,“但是,我们该和别人合作共赢的时候,我们要去包容别人,让我们把霸蛮的精神留下来,但霸蛮的手段要柔和一些。”
宣方教授提出的南禅宗对湖湘宋明理学、湖湘文化发端和转型所产生深刻影响的论述,为佛教禅宗与湖湘文化的历史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文“讲霸蛮精神的来源,除了郑教授讲到的少数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的影响,我觉得这与湖南作为唐朝以后最重要的南禅策源地之一有关。”。
宣方教授认为湖湘文化应该纳入中华文化大环境去考虑。“大家讲湖湘文化,多是从湖湘学派的概念出发的,放在儒学、宋明理学的框架里面来谈。湖湘文化原则上是从周敦颐这个人物讲起的,但是,如果我们局限在儒学这个范围,就太狭窄了。如果我们以一种很平等包容的姿态来看儒释道传统文化,把佛教文化加入进来的话,那从唐朝开始湖湘文化的内涵就太丰富了。”
洗心讲坛之二:湖湘佛教与禅茶
10月2日,洗心讲坛第二部分“湖湘佛教与禅茶”继续进行,本次主讲嘉宾妙华法师、宣方教授、李艾峻教授从湖湘茶叶起源及其历史,湖湘禅茶文化的交融和禅茶意境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及展现三个方面引领听众品味禅茶。两天的对话犹如一场内涵丰富的思想盛宴,让人意犹未尽;从佛教到湖湘文化,从湖湘文化到湖湘名人,从湖湘名人到湖湘文化的当代传承;从禅到茶,再从茶到禅,最后归于茶禅一味。
对话从三位嘉宾对“禅茶一味”说法起源争议开始的。宣方教授应经据典,认为起源于宋夹山寺的圆悟克勤和尚是没有历史依据的,其真迹“禅茶一味”传入日本更无史料可查。“我们讲茶禅、禅茶在中国古书里面都没有,什么时候中国古书里面才有?是乾隆皇帝暗访浙江的磬山崇恩寺,在那里起了这个名字。在日本,这个概念出现得很晚,大家熟悉的“茶禅一味”四个字,我告诉大家根本不是宋代的古董,他是一直到1905年才有这个词,有一本书叫做《茶禅一味》,正是这四个字第一次出现。”
李艾峻教授认为,“禅茶一味”说法在考据同时也要考虑到传承。“从大众的感应来讲,“三千菩提,万众一心”。这个心啊,大家要是认为这个事情是这样的,你就可以不在乎那个学术考据的”
在讨论到禅与茶的关系的时候,李艾峻教授认为他们的关系就是佛教里说的“心能转物”,禅代表心,茶代表物,“把物质的精华和精神的精华结合在一起,就是妙味无穷,留给人们很多的想象”
在谈到赵州和尚的“吃茶去”这则颇具禅意的公案,引起了三位大家激烈讨论和深思。
妙华法师认为有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斩断你当下妄想根,“而这种斩断的方法叫截断众流。不管是斩断你当下的问话,不管你问得有没有水平,反正把你的根斩断。因为,言语和留恋永远达不到禅悟的境界。”;二是反映了赵州和尚的慈悲心,“虽然佛法很高调,虽然佛法很哲学,但是在老和尚这里显得特别近人情。”;三是老禅师吧最平常的事情带入你眼前让你参悟,让你安住当下。“所以,“吃茶去”就是让我们看清当下。当下很重要,时间和空间是一个假设,其实我们在三千年前就已经约会了,时间和空间都是一个假象,而是当下的心性是不是空灵的,这是最重要的。”
宣方教授认为:诚信待人请人喝茶,是礼节,这是其一,其二是赵州禅师要斩断他杂念。“牛已经跑掉了,在那里拴一根绳子,鸿雁已经飞过天空了,你再去看那个天空,再去抓那个羽毛,跟那只鸿雁已经没有关系了。所以,我们不要捕风捉影去抓羽毛。”
李艾峻教授认为,这则公案告诉我们放下当下,放下分别,自在当下,妄想太多,烦恼就很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谈到泡茶器皿选择上,宣教授建议大家少用紫砂杯,因为紫砂杯有修缮作用,让其失去了茶汤原有的味道,而应选择具有抛物线碗口的白瓷碗。“记住一个原则,一是东西越简单越好,凡是可以去掉的,你想想看这些东西对你泡好这道茶有没有用,没有用处的一概去掉。”妙华法师认为“紫砂壶代表慈悲,盖碗代表智慧,但盖碗和紫砂壶并不矛盾,因为都是以智慧为先导的。所以,用紫砂壶泡茶的时候,一定要有慈悲心,把慈悲的味道泡出来。”
宣教授认为,日本的茶道应该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把泡茶当做一种修道,修禅的方法,规矩很繁琐,但就是有这些规矩和礼仪,这些技术上的训练,让你真正慢慢体会禅茶一味的味道。“你要清晰地区别这些味道,这是你跨越到以茶来修禅的第一个前提,你没有在这方面刻苦地下过功夫,你用茶来悟禅是没有用的,一定要下很艰苦的功夫。”
李艾峻教授认为,茶与禅的关系有四层。“第一层是在外层的,就是待客,叫待客之茶;第二层是以茶为媒,我们在这里品茶,实际上是谈心,第三层是禅心之茶,当然是讲空性和智慧。所以,吴老说外层是待客之茶,内层是谈心之茶。另一层是结盟之茶,再一层是禅心之茶。”
妙华法师认为,禅茶的关系与空灵境界有关。“现在的人物质很丰富,信息很烦杂,我们的内心缺少一种空灵。”“通过以茶为媒,让自己慢慢体会空灵的入门。”
在谈到茶在湖南的地域文化的时候及药用价值的时候,妙华法师认为喝茶要有菩提之心,“如果你的心是通达的,你心里的烦恼很少,那你得病的概率就少之又少。”
据洗心基金会理事长悟圣大和尚介绍,洗心讲坛是洗心基金会秉承“慈悲济世”的精神,面向社会各界推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公益论坛,迄今已经举办了三年,每次讲座我们都会邀请国学大家和名流现场零距离传授和讲解,通过长期举办公益讲座,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学习传统文化,洗涤忍心,传递净能量。这是一场湖湘文化的盛宴。一场思想的对话和碰撞引发出来的思考,在湖湘大地,在人们心中,久久不能平息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佛教与湖湘文化的交融,势必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湖湘大地呈现更为精彩的篇章。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