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坝仁波切答:“十念”念佛中十念的内容和含义是什么?
夏坝仁波切答:我想在这个问题上着重地讲一下“十念”的问题。新罗·元晓谓十念有显了及隐密二种:即十声称佛为显了十念;《弥勒所问经》所说十念为隐密十念;又《佛说观无量寿经》十念唯显了十念;《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之十念通显了、隐密二种。
新罗国的元晓大和尚在讲到“十念”的时候,以两种方法作了解释:一种是显了义,一种是隐密义。十声称佛为显了十念;而《宝积经》里弥勒菩萨说的十念为隐密十念。这个显了和隐密也就是了义和不了义之说。不了义的说法是念十遍阿弥陀佛,了义是按照《宝积经》里的十念。他为什么用了义和不了义来解释十念呢?我想当时有很多人认为“十念”就是念十声阿弥陀佛,这种解释方法,既避免与他们的直接冲突,也能鼓励一些人念更多的佛号,又能表达出十念的真正含义,由此我看元晓法师是作以方便说。一般来说,对佛学问题的解释不能随便说说,一定要有经典的依据,这非常的重要。《观无量寿经》里面“十念”的解释是怎么说的呢?“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说,具足了十念的心,称南无阿弥陀佛。另外藏文的《无量寿经》的翻译,里面也说了以十种心来念无量寿佛号,很显然十念就是十种心。
是哪十种心呢?就是在《宝积经》第九十二卷《弥勒所问经》中说:“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生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这就是《弥勒所问经》里边所说的,如何能够到达西方极乐佛国的十念。所以这是没有办法回避的真实义。
那么有的居士提到如何修这十念,到底是先要具备十念后修阿弥陀佛呢?还是修阿弥陀佛的同时要念想十念呢?这个问题提得好啊!非常关键。我要告诉你们,从修行的时间安排来说,我建议一边念想十念心,一边修阿弥陀佛可靠。但是念阿弥陀佛称号的时候,应该要念想这十念心,起码以造作或者以主动心去想十念心,然后念阿弥陀佛合适。怎么样做两者互不相违呢?我前面的意思是说,每一天要争取想办法修一些十念心,这个十念心不可能从头到尾一天都作完,而是要一个接一个生起十念的证悟力,同时每天也要修适当的阿弥陀佛的名号以及《往生极乐愿文》等等,这样就做到了同时修。但这个所谓的同时修,只是从每一天的角度来说和从每一年的角度来说的,但是从每一次的角度来说不是这样修的。每一次修念阿弥陀佛之前要发十种心,然后念阿弥陀佛的称号,这就是每次的修法,也就是说一般的修法和实修两者要区别开来。
现在就讲讲如何修第一个大慈心,第二个大悲心。大慈心和大悲心修法一定要依照《菩提道次第速道》里面所说的,通过平等舍,视一切天下众生为母,观一切众生做我母之恩德,生起对天下一切众生报母恩之念,然后来修大慈大悲。为什么一定要先修平等心、知母、念恩、报恩呢,因为有了这样的前提你才能生起真正的“愿一切天下众生具得一切安乐及安乐因”,并且如同《宝积经》里面所说的,发自内心地希望天下一切众生远离一切损害,得到永久安乐,这就是大慈心的修法。
有了大慈心之后,再修大悲心,因为有了大慈心之后,你就会爱包括苍蝇蚊子在内的天下一切有情父母众生,如同爱自己今生亲生母亲一样,并且愿以一切办法让他们获得一切快乐。只有生起这样的心念之后,才能在看到他们受苦的时候生起非常强烈的悲痛之心,发自内心地希望他们脱离一切痛苦及痛苦因,这样才能生起大悲心,也就是愿一切众生脱离一切逼恼的痛苦及痛苦因。而且有了这个之后才能够生起真正的不惜生命守护如来正法之念,为什么呢?因为你要解救一切众生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令他们听到如来教法,修习正法,最终证得正等正觉如来果位。由此佛法住世乃是度化一切众生的最主要的方便法门。
然后你要修观一切万法自性皆空,因果善恶缘起不虚的道理,然后放下一切为利自己的下劣之心,包括贪欲名闻利养等等,生起一心一意地利益天下一切苍生那种清净的心。然后思维解救一切有情众生。什么才是最殊胜的呢?惟有佛陀解救一切众生才是最殊胜,既然如此,我只有证得佛陀果位之后才能够圆满地度化一切有情父母众生。为解救一切有情父母众生,断除一切所知障及烦恼障,我要一分钟也不忘失寻求具足一切功德的佛的一切种妙智和佛陀果位之心。为此,我要对众生生起如同对善知识一样的恭敬心,不执着一切世间的荣华富贵等等,一门心思地听从三十七菩提分法,学习一切菩萨学处,行菩萨行道,做无量的、没有贪嗔痴也没有执着杂染的、通达三轮体空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四摄的修行,破除一切我执和我所执,舍离诸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一切着相,最终破除一切执着根源的种子——所知障和烦恼障,到达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果位。这就是十念。前前是后后的基础,当然,我们要真正具有这十念心可不容易呀!但是没有关系,有办法。有什么办法?就是每天拿出《宝积经》十念文,每次念七遍,心里强烈地去念想,思维这个内容,那也算是发了十念心。然后念无量寿佛的称号,因为《宝积经》是佛说的经,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非常有加持力的,每一句话念七遍、二十一遍,然后非常强烈地如是思维,最后念无量寿佛号,这也是比较好的办法。老年人没有太多的时间按照菩提道次第的方法修行,这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
扩展阅读:
--------------------------------------------------------------------------------------------------------------------
推荐访问:
佛教问答大全 http://www.fjdh.cn/fjask/
法师佛学文集大全 http://www.fjdh.cn/ffzt/zzzt/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夏坝仁波切答:有的法师说,早、中、晚十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临终三声佛号就可以往生,对吗?